查看原文
其他

汇总媒体观点丨基层出现“形式主义”?“留痕主义”?装聋作哑?(附文末投票)

局中局 局中局 2024-04-15

编者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着力减轻基层负担,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出了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当前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干部群众仍有反映。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即日起推出“紧盯形式主义问题”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少要材料多下基  层               

近年来,转变工作作风、为基层减负成为社会共识。而撰写报送各种材料,是造成基层负担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级部门向基层要材料,在一些通知或方案中经常出现,比如要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报告;要深入研究,撰写不少于规定字数的情况报告。还有的规定,不按时上报情况要通报批评;逾期不报还要电询单位负责人;催报后再不报送将作为重点督查对象。有的甚至明确规定,逾期不报不予受理;材料不按时上报,视为放弃评先树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基层向上级部门报送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本无可厚非。但是,多头重复要材料、突击检查要材料、以材料论功绩、事无巨细要材料、以要材料代替检查工作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则加重了基层负担,不得不让一些基层干部“白加黑”“5加2”。而材料过多,敷衍应付就在所难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人手少、任务重、事务杂,各项工作从部署安排、现场推进,到考核验收、整改落实,每个环节都需要盯紧,不能有丝毫懈怠马虎。基层还承担着大量的管理、服务职能,哪一项工作不到位,都会影响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上级部门应体谅基层干部的忙碌和辛苦,少要材料、多出主意;要多到基层走一走,实地看看基层有哪些创新经验可以总结提高、有什么具体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让基层干部能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为民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工作中。
读  者  陈  明

工作软件过多加重基层负担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深有感触,过多过滥的工作应用软件给基层带来了不小的“指尖上的负担”。
我的手机里有许多工作应用软件,这是因为不同条线、不同层级的部门都会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有省里的、有市里的、有县里的,甚至所在乡镇也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或小程序要求基层干部使用。这些应用软件开发建设重数量而轻质量,有的职能部门开发多个应用软件,或者上下级职能部门各自开发应用软件,但功能高度雷同,给基层干部平添了过多负担。与此同时,这些应用软件重形式不重实效、过度留痕、走形变味等问题严重侵占了基层干部的时间精力。实际上,每天光是登录一遍这些应用软件,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建议对过多过滥的应用软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治,对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的功能雷同的软件进行合并,对那些完全没有效果或活跃度的软件进行下架,给基层干部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韩先生

“实调研”解决“真问题”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调查研究抓得实,才能反映真实情况,切实解决困扰群众的“真问题”。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党员干部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既要看“高楼大厦”又要看“背阴胡同”,力争把基层面临的困难、群众遇到的问题摸清找实,寻求解决之道。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却把调查研究当成布置的任务,或蜻蜓点水,或走马观花,或只走“经典路线”,对问题避而不见、调而不研。这些形式主义的“调研”,不仅让基层干部群众疲于应付,也背离调查研究解决真问题的初衷。
杜绝“假调研”,解决“真问题”,就要大力破除调查研究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既到工作有成效有亮点的地方学习经验,又到矛盾突出有难点痛点的地方查找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坚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确保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最后,还要善于解决问题,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工作举措,帮基层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读  者  王章芬

减少填表留痕  多办一些实事

我是一家小餐饮店店主。一个月前,市政府一个督查组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店里检查,要求我们提供完整的运营材料,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员任命书和聘书等。作为一个小店老板,我只能自己聘自己,自己给自己下任命书。此外,工作人员还要求我做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相关记录。日管控的表格每天都要填写一份,一份表就是两三页,一年下来不知要填写多少表格。
食品安全确实重要,主管部门来检查指导,我们也愿意配合。但是,检查工作不应该是检查表格留痕。况且,目前不同部门索要不同的材料,我们是要做生意的,这样天天应付县里、镇里的不同检查,而且要书面检查,只能是给我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这一问题,把工作做到实处,少要一些材料,多办一些实事。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柳先生

减少对基层不合理考评

我是一名基层公务员,我的工作职责中有一项是负责省级政务服务网本单位后台运营。目前,因数据未打通等问题,政务网实际上还无法办理本单位的大部分业务。可在省市考评时,其中一项考评内容就是评比“办件量”。
由于各县区人口等实际情况不同,办件量本身就存在不小的差异。为了提升“办件量”,一些地方、部门、单位“想办法、出奇招”,结果催生出形式主义。比如,有的单位业务没有实现网上办理或者属于低频率办件项,为了获得更高的考评分,就去手动“刷量”,导致办件信息高度雷同。为了让“刷”出来的办件量显得更真实,有的单位还要求工作人员逐一手动评价,这占据了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精力,绞尽脑汁想“好评”。这就是不合理的考评逼出来的形式主义,给基层干部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政务服务的考评重点应当放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而不是仅仅看办件数据。建议有关部门对考核评比的标准进行一次系统梳理,使其更科学规范,更贴近工作、贴近实际,真正让考核评比成为促进工作、提升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抓手。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友  曹先生

层层陪会占据基层太多时间

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干部群众有了切实的获得感。然而,需要警惕,一些老问题、新花样都还在给基层干部带来负担和困扰。
除了报送文件材料多,各种会议仍然偏多,尤其是需要陪会,占据了太多时间。实际上,开会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工作任务、交流基层情况,是一种工作方法,本无可厚非。随着科技的进步,视频在线会议极大地突破了空间界限,不用基层干部跑来跑去了。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会议要求全员参加,有的会议只是涉及领导干部,有的只是涉及某一部分工作领域的同志,但是仍然经常需要全员参会,名义上是体现基层的重视,实则是一种无用的形式主义,占据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建议取消层层陪会,有针对性地开会,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防止工作“一刀切”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28日   第 11 版)
本报记者 林丽鹂
7月24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发读者柳先生的来信《减少填表留痕  多办一些实事》,反映一家小餐饮店店主每天苦于填写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日管控的表格,“天天应付县里、镇里的不同检查,而且要书面检查,只能是给我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
来信见报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读者反映的情况,立即作出回应。据介绍,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法定义务。由于生产经营情况差异很大,市场监管总局出台了《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需要指出的是,《规定》仅明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为减轻小微主体负担,《规定》并不包括小餐饮店等
“我们将指导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地方实际,针对不同主体类型、经营业态、规模品种等,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进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切实减轻包括小餐饮店在内的‘其他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负担,防止工作‘一刀切’、执行‘模板化’、落实‘走过场’等问题出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协调司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将要求各地开展自查自纠,杜绝加重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负担。对于工作推进中变形走样、加重负担的行为,将采用“两书一函”督促整改,坚决予以纠正。

要求“商家天天填表” 填不出“食品安全”

文 | 郭元鹏
天天应付县里、镇里的不同检查,而且要书面检查,只能是给我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
据8月28日《人民日报》报道,读者柳先生来信反映,一家小餐饮店店主每天苦于填写落实食品安全工作日管控的表格,已不堪其扰。为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回应表示,将要求各地开展自查自纠,杜绝加重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负担。对于工作推进中变形走样、加重负担的行为,将督促整改,坚决纠正。
食品安全大于天,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当然是十分必要的。可是,报道里出现的“商家天天填表”的情况,却着实是“多此一举”,正如商家所言,只能是给他们增添负担,而“对食品安全无益”。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对商家而言,有关部门将表格发给他们,进行“日报填表”,看似严格管理,实则商家可能只是按照要求,“随手一填”,应付了事。如此,无论售卖数据还是经营记录,真实性都难以保证。
尤其是,商家虽然负有确保食品安全的责任,但也不能“自己监督自己”。监督食品安全是职能部门职责所在,如果只是将相关表格“一发了之”,何来食品安全?这分明是监管部门将其职责“转嫁”给商家。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此次回应中特别强调,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并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但为减轻小微主体负担,这一规定并不包括小餐饮店等。
因此,地方监管部门让小餐饮店店主“天天填表”,不仅填不出食品安全,更是违规行为。而且,地方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监管,也不只是为了食品安全,同时也包括生产经营安全。
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就是一次提醒。假如职能部门只是把相关表格发给商家,让其自行填报安全数据,而不是把监管检查工作落实到现场,类似事故自然难以避免。
说到底,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主体责任,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也是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重要举措,但小餐饮店店主们“天天自己填表”就成了形式主义,暴露出部分地方在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执行“模板化”、落实“走过场”等问题,需要及时整改、纠正
当然,这也不是说,因地制宜、分级分类地拿出办法来让小餐饮店的生产经营“留痕”没有意义,而是这种“天天填表”的形式主义,过犹不及。食品安全大于天,但“商家天天填表”填不出真正的食品安全,而需要的是日常监管工作不走样,“无事不扰,有事真查”。
撰稿 / 郭元鹏(职员)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卢茜
【此前报道】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多次开展的“四不两直”调研时,一再发现地方的企业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生产台账及监测数据涉嫌造假、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等问题。这暴露了一些地方在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存在短板。
在笔者看来,出现“平时检查发现不了问题、部长到了才能发现问题”的现象,并非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发现问题能力不济,而是一些地方执法人员认为,问题发现后仍难解决,所以选择主观不去或少去发现问题。
个别地方执法人员认为,“发现问题等于不发现”。发现问题后需上报属地政府,一些政府负责人持不冷不热的态度,尤其对可能受到依法停产治理、关停取缔、限期治理、高额罚款等严厉处罚的企业,一些地方考量的是发展、是营商环境、是财力投入,会以“放一放”“开会研究”等借口将问题压下,或暗示网开一面,甚至干脆说“不”,执法者自然就没了积极性。
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与支持是基层生态环境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地方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是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些基层执法人员认为,发现问题无异于挑政府的“刺”,是不受欢迎的。上级生态环境部门考核基层环保绩效、评价工作,也要征求地方党委政府意见,如此挑政府的“刺”,很难有好的结果。多发现问题不入绩效考核指标,还会给人以工作差的误解,甚至可能影响进步。因此,一些执法者就可能“选择性”发现问题,如可能出现的等级性事故、危及生态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会毫不犹豫发现并立即报告;对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污染物超标排放、生产台账造假、监测数据涉嫌造假等解决了还会反复、当地政府解决起来耗时费力的问题则视而不见。
还有的执法者为避免日后麻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比如,某涉水企业曾被多次查出违法超标排污,污水排入某饮用水水源河流,危及饮用水安全,被依法限期治理。然而,企业治理后两次验收仍未通过,多月未能复产,期间县里涉水项目被上级环保部门“限批”,几个较大涉水招商项目“卡了脖”。政府怪罪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吃尽“苦头”还不“讨好”。此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就对预判出不了“大纰漏”的问题装聋作哑。
因问题难解决就忽视问题的做法,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质量,还会透支群众的信任度,必须尽快纠正这种鸵鸟心态。
除疾从根治。笔者认为,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当前,正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正在推动压力层层传导,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也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行政干预等阻碍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只是个别行为,基层环保执法者要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和担当。只要把发现的问题性质讲清、危害性讲明、政策法律讲透、解决方案拿实,就能得到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应讲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比如,向政府报告常规性问题,应避免“碎片化”,应将一段时间内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分类、形成问题清单、落实责任清单、针对性解决方案,再上报。再如,对于拟作出重大处罚决定的违法案件,应附上翔实的利害关系、后果责任的情况分析、法律依据条款,走完的法定程序资料,便于领导解决问题时决策。还比如,生态环境部门经过分析预判,可对于一些“拿不住”“吃力”的问题,借助上级生态环保督察、跨区域互查、部门协同联动、媒体介入、群众参与、第三方服务及人大、政协视察等力量,形成推力。(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朝雨)
作为基层执法人员
你看到上面
有什么想法?
来源丨局中局综合整理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等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局中局”公众号,文章仅用于学习交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