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油黑天鹅:苏联解体的推手

2015-03-09 扑克投资家
扑克投资家:行走于大宗商品与金融交汇口


点击上方蓝字扑克投资家关注我们!我们的QQ群286948613,主编微信号:tzdecode。注明姓名-公司-职位。我们把微信做成了“搜索引擎”,形成这一垂直领域庞大的『知识库』,回复相应关键词提取各种干货资料集锦。

在后台回复“石油资料”获取整套石油相关资料(113M干货)


|郭晔旻 来自|石油观察

编者语

减少对东欧的石油供应,与其说是苏联领导人从国际主义热情中回到了现实,毋宁讲是无力承担维持帝国的成本了——既然如此,帝国的崩溃就只是时间问题了,1991年7月,华约组织黯然解散。


进入2014年秋天以来,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到2014年12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每桶55.91美元,再度创下五年新低。相对于2014年6月的高点,价格已接近腰斩。一时之间,舆论汹汹,“阴谋论”者纷纷揣测,这是美国发动了针对俄罗斯的石油战争。考虑到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原油供应过剩,以及由美国铁杆盟友沙特主导的欧佩克拒绝减产保价,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30年前的美国就曾采用同一手法,摧毁了看似固若磐石的苏联帝国……


外强中干的帝国


“罗马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看上去却依旧秩序井然;皇帝稳居宝座,战友环侍;奏章都说,生活无限美满”。俄国诗人布·奥库贾瓦的这首讽刺诗,用于形容勃列日涅夫时代后期的苏联真是再恰当不过。表面上,这时的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根据苏联官方材料,苏联GDP在1965-1977年间增长211%,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80%。与此同时,苏联实际军费快速增长,从1965年的320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400亿美元,并自1973年起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军费大国。在“不惜人力和物力用强大的技术兵器装备陆海军”的思想主导下,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更是令人炫目,以至于苏联高层公然宣称苏美军事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70年代中期甚至表示相信,苏联“到1985年大概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行使自己的意志”。就连此时的一些西方学者也半是恭维半是恐惧地提出“勃列日涅夫时代,很可能要以一个成就最为显著的时代,一个过去无法匹敌,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无法匹敌的时代,载入史册”。


但是实际上,苏联虽取得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军事优势,但不计代价地发展国防实力,却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苏联12%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直接运用于国防(美国为6.5%),国防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接近50%(美国为25%左右)。很快,绝大多数分析苏联局势的西方观察家开始相信,苏联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已失去活力——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苏联GDP年平均增长速度每10年降低一个百分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瓦·梅德韦杰夫回忆到“第八个无年计划(1966-1971年)大概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最后一个顺利时期……此后经济发展开始迅速地不断恶化。国家在力不从心的军费开支负担重压之下疲于奔命。”即便如此,存勃列日涅夫去世(1982年11月)前不到半个月,这位授予自己苏联元帅军衔的“勋章控”还在一次对军队领导人的讲话里表示,为了使苏联军队能够胜任职责,“人民是一切都在所不惜的……党中央采取的措施是使你们什么都不缺。”日后担任过戈尔巴乔夫时期总理的雷日科夫坦承,在勃列日涅夫18年长期统治的末期,“(1982年)居民的实际收入在战后首次停止增长……国民经济的状况可以用一句俗语简单地加以描述:走投无路。”


石油换食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经济结构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一家独大,“要大炮不要黄油”造成了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发展严重滞后。50年代苏联的农业生产能力仍停留在20年代中期的水平。到了60年代,情况更加恶化。从1964年起,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可耕地,并在沙皇俄国时期长期享有粮食第一出口大国地位的苏联甚至沦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1973年进口粮食达2500万吨,占世界粮食总出口额的六分之一。早存60年代中期,当时的克格勃主席,比所有其他领导人都掌握着真实情况的安德罗波夫就哀叹,“连国家都养不活,年年不得不进口越来越多的粮食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要饿着肚子过日子了。”


日益严重的粮食供应困难无疑需要耗费巨额外汇。可是,与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在除军火外的机器制造业出口额中,苏联占世界比重仅2%多一点,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6%的水平,而无论是黄金开采,还是木材、棉花的出口甚至对外举债,都不能保证用来进口农产品的稳定拨款。粮食问题之所以没有在70年代成为灾难性问题,只是因为苏联幸运地在西西伯利亚开发并开采了大型油田,将石油大量出口换汇。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特金所说,“如果没有西伯利亚的石油,苏联很可能会提前20年塌陷(解体)”。


勃列日涅夫,1964年任苏共第一书记


吸引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是毛皮,而这块土地真正的宝藏则是石油。1965年,西西伯利亚开采出了百万吨石油。从那一年开始,西西伯利亚地区石油生产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1984年,西西伯利亚油田产量超过3亿吨,占全苏联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地油气储量集中,油层埋藏浅,油井多为自喷井,单井日产量高,油质好。对西西伯利亚油气工业每投入1卢布,经过3-4年就可以收回30-40卢布的利润。这种迅速和巨大的收益在世界经济史上尚无先例。


得益于这种聚财效应,苏联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储备。70年代,由于中东政局动荡不安,国际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这使苏联大发横财。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苏联每年就可以增加10亿美元的硬通货收入。以1978年为例,苏联向西方石油出口虽然仅增加5%,但是,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的安康稳定助长了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经济状况不用任何改革就得到了改善,可以大量购买外国先进设备和消费品,还保障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石油成了解决苏联粮食问题的灵丹妙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亚主要石油开采企业的领导穆拉夫连科提出请求,内容是:“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300万吨计划外石油”(用于出口创汇)。


“逆向石油冲击”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此时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


苏联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宣扬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两个平行市场”的苏联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


作为冷战对手的美国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1982年初,里根总统和几位重要顾问开始制定一项战略,对苏联体制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弱点进行攻击。里根总统于1982年11月批准的NSDD-66号指示声称,通过对苏联经济赖以生存的战略性三位一体的关键性资源进行攻击,进而瓦解苏联经济,这将成为美国的政策。


1985年8月,美国政府授意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已显萧条的世界市场注入石油,打压油价,抑制西方的通货膨胀,使热钱回流美国股市并投入房地产市场。1985年10月,欧佩克会议未能就出口配额达成共识。美国的授意与沙特削弱正处于两伊战争中的地缘政治对手伊朗和伊拉克经济的意图相契合。存几星期内,石油战争就拉开了帷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900万桶/日。市场立即做出反应,1985年11月,国际原油销售价为每桶30美元,从年底开始,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直线下降,到次年4月1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至每桶10美元大关,下跌幅度竞达70%,创13年来最低纪录。


油价如此暴跌史无前例,苏联为此深感震惊。对苏联来说,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使苏联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军火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军火出口到了出手阔绰的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石油价格的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苏联军火的大多数富裕而稳定的中东客户所拥有的现金捉襟见肘,结果,苏联军火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u/o,莫斯科又因此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这对刚刚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石油危机与帝国崩溃


但是,苏联国内没有可代替油气的其他商品出口,国家预算、外贸平衡、消费市场的稳定、每年采购数千万吨粮食的费用、偿还外债的能力,全都取决于石油资源。为了维持粮食的大量进口而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和维持国内的经济运行,苏联只能大力提高石油产量,靠提高出口量来弥补油价下跌造成的外汇收入的下降。


当时,西西伯利亚的巨型油田中,易采而便宜的石油已经枯竭。稍小一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投入,导致生产石油的成本上升了70%。为了维持原来的产能,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大气候下,卖不出石油就意味着没有外汇收入,意味着缺乏开发新油田、使用新技术的资金。面对油气开采和贸易的颓势,苏联政府也采取了撤换领导等补救措施以阻止油气业下滑的势头,但是整个70年代油田开采强度过大及开采条件恶化等根本问题已是积重难返,结果,苏联石油产量在1988年达到6.25亿吨的巅峰后便掉头向下,1990年的产量仅有5.7亿吨,甚至不及1978年的水平,到1991年苏联原油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绝非偶然的是,照瓦·梅德韦杰夫的说法,“1988年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最后一个顺利的年头。随后极其严重的麻烦便开始了,爆发了真正的危机……”1989年,苏联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约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苏联石油出口下降,占出口总量超过三分之二的经互会成员国首当其冲,以至于捷克斯洛伐克从苏联获得的石油减少到每天3万吨,只能勉强保证这个国家石油加工业的正常工艺循环。在经济上,缩减对东欧卫星国的石油出口是合算的,因为在经互会体系下,苏联出口石油换回的是转账卢布,一种只能用于经互会内部结算的计量单位,在外部市场形如废纸,苏联购买西方产品需要的仍然是美元、马克和英镑这样的“硬通货”。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供应廉价油气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苏联对东欧的政治控制,“国际主义的团结,特别是与苏联的友谊——这当然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如果苏联以相当于国际市场1/3或1/4的价格提供石油将其加以巩固,他们便会特别牢不可破。”减少对东欧的石油供应,与其说是苏联领导人从国际主义热情中回到了现实,毋宁讲是无力承担维持帝国的成本了——既然如此,帝国的崩溃就只是时间问题了,1991年7月,华约组织黯然解散。


同样是在1991年,美国解冻战略石油储备,“油霸”沙特阿拉伯又一次将石油产量提高了3倍。苏联政府已经拿不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 1991-1995)里维持石油稳产在5.8亿吨所需要的1100亿卢布,苏联外汇收入开始加速锐减,导致当时苏联国内的物资短缺也已经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街道上的商店几乎都是空空如也,几十年不变的居民收入变得毫无意义。联盟内部人心浮动,对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


1991年11月1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休斯敦美国石油学会(API)对访美的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发表题为《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的演讲时说,“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一个月后,苏联帝国轰然垮台,解体为15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原载《国家人文历史》,原题《石油:苏联解体的推手》)


转载请注明来自扑克投资家(puoketrader)


【欢迎分别回复 欧元 | 俄罗斯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资产配置 | 欧洲 | 欧元 | 芝加哥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大宗地理 | 矿产资源 | OPEC | 新加坡 | 瑞士 | 美元 | 货币政策 | 中国历史等关键词查看更多『经济金融』干货集锦】


欢迎体验——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领域最权威的知识库,每天都在增加中……

回复每个大类对应关键词获取

大宗业务: 套期保值| 套利 | 套利心得| 商品定价 | 贸易融资 | 融资方式 | 仓储 | 航运 | 油轮 |商品风暴 | 钢贸 | 石油贸易 | 衍生品 | 公司研究

品种系列:| 饲料 | 玻璃 | 黄金 | 菜粕 | 玉米 | 甲醇 | 塑料 | 钢铁 |锌 | 铝 | 螺纹 | PTA | 橡胶 | 大豆 | 糖 | 煤炭 | 石油 | 铜 | 棕榈油 | 棉花 | ETF期权 | 铁合金 | 原油 | 铁矿石 | 茶油 | 鸡蛋

公司产业:住友 | 伊藤忠 | 丸红 | 三井物产 | 亚洲粮商 | 油脂油料 | ABCD | 油脂巨头 | 中粮 | 益海嘉里 | 巨头年报 | 矿业寡头 | 四大粮商 | 大宗寡头 | 国内粮油 | 必和必拓 | 淡水河谷 | 孟山都 | 中储粮 | 鲁花 | 中纺集团 | 嘉吉 | ADM | 邦吉 | 路易达孚 | 嘉能可 | 贡沃| 粮油争霸 | 埃克森美孚|化工 | 巴斯夫 | 化工巨头 | 化工巨头2 | 化工巨头3

宏观系列:货币 | 欧元 | 俄罗斯 | 金融危机 | 宏观经济 | 资产配置 | 欧洲 | 欧元 | 芝加哥 | 投资时钟 | 非农 | 楼市 | 中国经济 | 大宗地理 | 矿产资源 | OPEC | 新加坡 | 瑞士 | 美元 | 货币政策 | 中国历史 

金融系列:CTA基金 | 桥水基金 | 金融女郎 | 高频 | 量化 | 对冲基金 | 资管 | 泽熙 | 中国金融史
交易系列:德州扑克 | 交易员 | 交易理论 | 交易系统 | 风险控制 | 技术分析 | 交易心理 | 个人修炼 | 交易书单 | 交易故事 | 均线

人物系列:石油大亨 | 沈文荣 | 王文银 | 宁高宁 | 索罗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