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篇连载 | 《石油大博弈》:洛克菲勒和美国石油联合体(上)

2018-02-13 扑克投资家

听闻原油期货要上市,扑克为大家准备了原油大礼包

后台回复“原油”即可查看


作者 | 【美】丹尼尔·耶金

本文节选自《石油大博弈》



导语:《石油大博弈》(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 Power),可以说是一部石油的史诗。


从19世纪中期发现石油到洛克菲勒的石油帝国,从制造煤油到制造汽油,从在中东发现石油到石油给这些国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财富和争端,从一战中开始使用石油作为战争的燃料到二战中已经由石油决定了最终的胜负,从石油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冒险到石油输出国的逐渐强大,从石油由产油国定价到全球石油期货市场的诞生,从石油作为新能源出现到石油成为最最重要的能源……等等。


本书跨越了一个半世纪,在作者丹尼尔·耶金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石油,既是能源也是金钱,既是商品也是武器和权力,既带来经济的繁荣也带来环境的破坏,既带来了一些国家的富裕也带来了利益的冲突和战争。


了解“石油”这一个半世纪的生命史,将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油”价格影响因素之众多,在我们未来进行“原油期货”操作时,具有更丰富的视野。


随着春节临近,我们为您摘录了《石油大博弈》中的一些精华章节,伴您度过一个书香浓郁的新年。


1865年2月的一天,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发生了一场奇特的拍卖活动。该城最为成功的一家炼油厂的两个高级合伙人又一次为扩展的速度发生了争吵。更为谨慎的一方,莫里斯·克拉克以散伙相要挟,而作为合伙另一方的约翰·洛克菲勒出乎意料地表示同意。接着两个人同意举行一次私下拍卖,出价最高的一方取得公司。


报价从500美元开始,但很快上升。莫里斯·克拉克很快出到万美元。洛克菲勒不动声色地提到5万美元。克拉克举起双手,说道:“约翰,我不加了。这买卖归你了。”洛克菲勒提出当场开出支票,克拉克说不必着急,于是两人握手告别。


那次握手标志着现代石油业的开始,并使宾夕法尼亚近乎疯狂的繁荣所造成的混乱状况出现了秩序。这种秩序的代表形式即美孚石油公司。在力图完全支配和控制世界石油贸易的过程中,这家公司发展成复杂的全球性企业,将便宜的照明用油送到世界最边远的角落。它按照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无情冷酷理论和不择手段、为所欲为的行为标准行事,然而,它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因为它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和最大的跨国公司。


   石油天才洛克菲勒


美孚石油公司的伟大策划者就是1865年在克利夫兰赢得那场拍卖的年轻人。那时,26岁的约翰·洛克菲勒已给人一副望而生畏的印象。他又高又瘦,性情孤僻,少言寡语,信奉清教徒的苦行僧主义。他的面庞有棱有角,尖下巴,一双冰冷锐利的蓝眼睛加上一副不屈不挠的平静表情常使人感到不安。不知怎的,人们感到他能看穿每一个人的心事。


洛克菲勒是创建石油工业的最重要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在美国工业发展史和现代公司演变过程中具有同样地位。有些人认为他是管理和组织的天才,同时他又属于最遭忌恨的美国实业家之一,既因为他十分无情,也因为他非常成功。通过他对石油工业和资本主义本身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身后留下的庞大的慈善事业,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存在。他在公众的心底永久投下的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形象和影子。


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于纽约州乡下,于1937年去世,活了几乎一个世纪。他的父亲威廉·洛克菲勒做木材和盐的生意,后来举家迁往俄亥俄州,变成了“威廉·洛克菲勒大夫”,出售草药和专利药品。


儿子的性格很小时就已形成:笃信宗教,一意孤行,锲而不舍,办事认真,注意细节,对数字既有天赋又感兴趣,特别是同钱有关的数字。7岁的时候,他开始了第一桩成功的买卖——出售火鸡。他的父亲想从小教会他们兄弟做生意的诀窍。据说父亲曾对别人夸口:“我同孩子们做买卖,一有机会就赚他们的钱,我想让他们变得精明。”在中学里,年纪轻轻的洛克菲勒成绩最好的功课是数学。学校强调心算,他在这方面可渭出类拔萃。


为了干一番“大事业”,洛克菲勒16岁就到克利夫兰一家农产品运销公司做事。1881年,他同莫里斯·克拉克合伙搞买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这家公司由于内战和开发西部引起的需求而兴旺一时。莫里斯·克拉克后来曾回忆说,洛克菲勒“极端地有条理”。洛克菲勒有着在心底同自己说“悄悄话”的习惯,向自己提出建议,重复宗教训导,提醒自己注意各种陷研——既包括道德方面的也包括实际的。这家公司买卖俄亥俄的小麦、密歇根的盐和伊利诺伊的猪肉。德雷克上校发现石油后没几年,克拉克和洛克菲勒也做起宾夕法尼亚石油的买卖,并且大赚其钱。


1863年,新
建的铁路线使克利夫兰在这一行业中处于竞争地位,石油的消息和一夜暴富的故事抓住了克利夫兰企业家们的心。通往市内的铁路线沿途建起了一家又一家炼油厂。许多炼油厂投资严重不足,而洛克菲勒和克拉克所拥有的那家却从未面临这一问题。一开始,洛克菲勒认为炼油只是农产品生意的副业。但是不到一年,炼油厂利润颇丰,使他改变了主意。1865年那场拍卖后,克拉克不再碍事了。家底已经颇为殷实的洛克菲勒成了克利夫兰30家炼油厂中最大一家的所有者。


   伟大的事业


洛克菲勒取得他在炼油业中的第一个胜利正是在那个绝妙的时期。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进入了一个大规模扩展经济、狂热投机与激烈竞争以及联合和垄断的时代。在钢铁、肉类包装、交通等不同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大型企业纷纷出现。大规模移民开发西部使市场急剧扩大。在19世纪的最后35年中,美国的意比任何时候都更兴隆。年轻人的精力、野心和头脑都被这块磁石吸了过来。他们卷入了洛克菲勒所说的“大事业”,即取得成就、建立事业和赚大钱。这场通过新发明和新的组织技术展开的事业,使不久前还被血腥内战搞得四分五裂的农业共和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随着石油行业的繁荣,洛克菲勒一心一意地投入这场大事业,继续把赚来和借来的钱投入炼油厂。他建了第二家炼油厂。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他需要新的市场,于是,1866年他在纽约组建了一家新公司,管理大西洋沿岸的业务和出口煤油。他让自己的兄弟威廉掌管这家公司。那年,他的销售额超过200万美元。

洛克菲勒全力以赴巩固他的事业——扩充设施,努力保持和改善质量,同时又坚持控制成本。他最先采取了一体化措施,使供应和分销的职能都处于组织内部,从而避免经营活动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并改善自己的竞争地位。洛克菲勒的公司购置了土地,种植用来造油桶的红橡木,并且买了自己的油罐车、设在纽约的仓库以及在哈德孙河上航行的船只。从一开始,洛克菲勒就确定了另一条原则并且始终遵守不渝,即建立和保持强有力的现金地位。19世纪60年代结束前,他已经拥有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使他的公司不必像铁路和其他工业行业那样依赖银行、金融家和投机者。理念不仅使公司不受繁荣和萧条的剧烈波动的影响,而且可以利用这些机会。

洛克菲勒既能看出他的公司和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又能把握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关键细节。他后来说道:“我是从当记账员开始买卖生涯的,因此学会了尊重数字和事实,不论它们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洛克菲勒埋头于经营活动的所有细节和各个方面,哪怕它们使人感到不快。他留着一套旧衣服。每当他到油区去,在泥泞不堪的油田到处跋涉、收购石油时,就穿起这套衣服。由于他全心全意的努力,到19世纪60年代末,他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

1867年,一个名叫亨利·弗拉格勒的年轻人加入了洛克菲勒的事业。他在创建美孚石油公司过程中的影响几乎不亚于洛克菲勒。弗拉格勒从14岁起就到一家杂货店当职员,到20几岁时已通过在俄亥俄州酿制威斯忌酒积累起一笔小小的财富。1858年他将产业卖出,随后到密歇根州去制盐,但由于混乱的竞争形势和市场上供大于求而破产。对这个一开始轻而易举地赚钱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使人清醒的经历。破产使他深信生产者之间“合作”的价值,同时对“不择手段的竞争”深恶痛绝。他得出结论:在资本主义难以预测的世界中,为了尽量减少风险,有必要实行合作和联合。

在初期草创的岁月里,洛克菲勒同弗拉格勒紧密合作。弗拉格勒负责运输方面的安排,这对美孚石油公司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

洛克菲勒组织的规模、效率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它能够在铁路运费上得到折扣,使运输成本低于竞争对手,从而在价格和利润方面具有潜在优势。弗拉格勒凭借背后美孚石油组织的力量很快做成有利的交易。

美孚还利用自己的实力赢得“退款”。一个竞争对手可能出价每桶1美元将油通过铁路运往纽约。铁路回过来每1美元退回25美分——不是给发货人,而是给他的竞争对手美孚石油公司!这当然使美孚在同对手竞争时具有更大的优势。这种作法实际上意味着竟争对手在不知不觉地补贴美孚石油公司


   “现在试试我们的计划”


尽管石油市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扩展,然而需要寻找市场的油增长得更快,结果造成价格剧烈波动,并经常暴跌。炼油商受到的打击并不亚于产油商。从1865年到1870年,煤油的零售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据估计,煤油供应能力是市场需求的3倍。

对洛克菲勒来说,生产能力过剩的代价显而易见。在这种形势下,他着手使这一行业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和弗拉格勒希望引进更多的资金,但又不危及控制权。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将合作关系转变为股份公司。1870年1月10日,以洛克菲勒和弗拉格勒为首的5个人建立了美孚石油公司①。选择这一名称是为了表明顾客可以信赖“标准的产品质量”。当时出售的煤油质量差别很大,如果煤油中含有过多易燃的汽油或石脑油,购买者点燃它的举动可能成为他一生干的最后一件事。洛克菲勒在新公司中占有1/4的股份,而这家公司当时已经控制了美国炼油业的1/10。

新成立的美孚石油公司有了更多的资本,但是整个经营条件继续恶化。到1871年,炼油业完全处于恐慌之中,利润额完全消失,多数炼油商在赔钱。就连洛克菲勒这个实力最强的公司,其高层也感到担心。在这个令人焦虑的时刻,洛克菲勒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将几乎所有炼油业合并成一个巨大的联合体。“应该做点什么事来挽救这一行当,”他后来说。一个实际的联合体可以做到单凭合伙或联系做不到的事情:清除过剩生产能力,压制漫无边际的价格波动,从而挽救这一行业。这就是洛克菲勒和他的同事们议论“我们的计划”时的含义。然而计划是洛克菲勒的,付诸实施也是在他指导之下。

美孚做好投入战役的准备,为日后的兼并积极增加资本。然而,另一方面的事态也在发展。1872年2月,宾夕法尼亚地方铁路的一个管理者突然提高运费,使将原油从油区运往纽约的成本一下子翻了一番。有传言说,涨价是一个名为南方改良公司的陌生实体所为。这个神秘公司是怎么回事?背后是谁?油区的独立生产商和炼油商感到震惊和恐慌。

南方改良公司体现了另一个稳定石油工业的计划,将成为努力实现垄断的象征。洛克菲勒的名字同它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过,尽管他是这一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主意却是铁路公司出的,它们正想方设法摆脱日趋激烈的运费战。根据这一计划,铁路商和炼油商将联合成卡特尔并瓜分市场。卡特尔中的炼油商不仅可以得到自己货物运费的折扣,还要得到退款,即对非成员炼油商所交付的全额运费所打的折扣。洛克菲勒的一位传记作者写道:“在所有美国工业家们想出来的消除竞争的办法中,这是最残酷、最致命的。”

南方改良公司使整个油区勃然大怒。匹兹堡的一家报纸警告说,这将造成“整个油区只有一个石油买主”。泰特斯维尔的报纸则说,这简直是在威胁要“榨干泰特斯维尔”。2月底,3 000个怒火中烧的人打着旗帜挤满泰特斯维尔歌剧院,同声谴责南方改良公司。就这样,“石油之战”爆发了。铁路、洛克菲勒和其他炼油商——这些是敌人。生产商在一个又一个城镇游行,谴责“魔鬼”和“四十大盗”。他们为反对垄断而有效地抵制炼油商和铁路。美孚公司设在克利夫兰的炼油厂平常雇用1,200人,但这时手头的原油只够让70人有事干。但洛克菲勒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怀疑。他在石油战中对妻子说:“为报纸写文章很容易,但我们有别的事要做。我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必为报纸怎么说而不安和担心。”在激战之中给妻子写的另一封信中,他确定了一条持续不变的原则:“公众没有权力改变我们的私人合同。”

但是到1872年4月,铁路商和炼油商,包括洛克菲勒,决定抛弃南方改良公司。石油之战已经过去。表面上是生产商获胜。后来洛克菲勒说,他早就预料到南方改良公司会失败,但还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走了那一步。“等它垮了我们就可以说,‘现在来试试我们的计划啦’。”洛克菲勒甚至没有等到南方改良公司失败。到1872年春天,他已经控制了克利夫兰的大部分炼油业和纽约一些最重要的炼油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炼油集团的所有者。他已准备好接管整个石油工业。


   “要战争还是要和平”


洛克菲勒胆大妄为的作战计划的目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结束“没有任何好处的相互残杀政策”和“使石油生意变得安全和有利可图”——在他的控制之下。洛克菲勒既是战略家又是最高指挥官,指挥着他的部下隐蔽而又迅速地行动,精确地实施计划。毫不奇怪,他的兄弟威廉用“要战争还是要和平”来概括与其他炼油商的关系。


在每一个地区,美孚公司首先试图收购主要的炼油厂。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会以敬重、客气和奉承的态度去接近自己的目标,向他们说明,同其他炼油商相比美孚公司的利润多么高。


如果这一切都失败了,美孚公司会使顽强的竞争对手“感到周身不适”。或者,用洛克菲勒的话说,让他“好好出一身汗”,从而服输。美孚会在那一特定市场上降价,迫使竞争对手亏损经营。美孚曾一度导演了油桶荒,对执拗的炼油商施加压力。在另一次“战斗”中,为了打败对手,亨利•弗拉格勒指示道:“如果你认为他汗出得还不够,就给他多加几床毯子。我宁可亏一大笔钱,也不能在这时候作出任何让步。”

美孚公司的人做事非常神秘——虽然表面上看来外人并不知道什么,但实际上他们的行动就代表着美孚集团。许多炼油商一直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在市场上杀价,对他们施加压力的当地竞争对手实际上是洛克菲勒不断扩展的王国的组成部分。在战役的各个阶段,美孚公司的人一直以暗语联络——美孚自己的代号是“莫罗斯”。

到1879年,“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美孚取得了胜利。它控制了美国炼油能力的90%,还控制了油区的管线和收集系统,并能支配运输部门。获胜的洛克菲勒并不忌恨谁。事实上,一些被征服的对手还被纳入美孚管理机构的内层圈子,在后来的战役中成为忠心耿耿的盟友。然而就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美孚确定统治地位的时候,出现了未曾预料的挑战。


   新威胁


在19世纪70年代的最后时刻,当洛克菲勒认为他已经将一切处置妥当时,宾夕法尼亚的生产商作出最后努力,用一个大胆的尝试——世界上第一次试验长途答道输油——来挣脱美孚令人窒息的禁锢。这次名为“潮水管线”的计划无先例可循,也没有任何技术上可行的保证。石油将从油区向东行进110多英里,同宾夕法尼亚铁路和雷丁铁路会合。建造过程以声东击西的办法迅速进行,为了让美孚公司弄不清实际路线,还派出了假勘测队。直到最后还有人怀疑管道能否成功。然而到1879年5月,石油在管道中流动了。重大的技术成就开创了石油史的一个新阶段。管道将成为同铁路争夺远距离运输的主要对手。

“潮水管线”的成功及其在运输方面带来的革命不仅使美孚公司猝不及防,而且意味着它对石油业的控制再度处于危险之中。生产商现在可以绕过美孚公司了。美孚立即行动,在短期内修建了从油区到克利夫兰、纽约、费城和布法罗的四条长途管线。不到两年,美孚成了潮水本身的少数股东,并同新管线公司做出汇集待运油料以控制竞争的安排,尽管潮水仍保持了一定的经营独立性。炼油业的集中完成了,管道的修建标志着美孚使石油工业一体化的一个主要阶段。除了潮水这个部分例外,美孚控制着进出油区的每一寸管道。

要想遏制这个巨人只剩下一个途径,那就是通过政治系统和法院。19世纪70年代末期,油区的生产商在宾夕法尼亚就歧视性运费向美孚发起了一系列诉讼进攻,要求判处其主要负责人犯有共谋罪。同时,纽约州立法机构关于铁路的听证会集中于美孚公司的折扣体系。这两个州的调查和法律诉讼标志着对美孚的活动、它的范围和程度及其折扣和退款行为的第一次公开揭露。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大陪审团控告洛克菲勒、弗拉格勒和好几个合伙人阴谋建立垄断和危害竞争。人们采取有力行动要将洛克菲勒引渡到宾夕法尼亚。他颇为震惊,要纽约州州长作出承诺,不批准任何引渡命令,从而使这一努力失败。



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的揭露对公众舆论所产生总的影响对公司来说是毁坏性的而且是持久的。面纱被揭去,公众对看到的东西勃然大怒。《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登载了一个系列的评论文章,题目为《大垄断的故事》。此文被《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等7家出版物所转载。但这些文章却没有对美孚产生直接的影响。不过,约翰•洛克菲勒的神秘形象再也不能继续掩盖下去了,在油区,母亲警告她们的孩子:“你要不小心,洛克菲勒就会把你抓走。”


未完待续...



阅读完《石油大博弈》的精彩篇章


你是否还想对原油实战了解更多?


20年老司机倾囊相授


【5大模块,13个主题】 


搭建原油分析框架首选 


(点击阅读原文扫描二维码皆可购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