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的5400点,白糖“疯牛”模式开启?让大师季羡林也为之痴迷的“千年白糖之争”
本文作者朱玙之,
采访&研究:华泰期货
本文独家专访白糖研究领域的专家——华泰期货的杨泽元,为你解读这场绵延了1300年的“白糖之战”。
在成龙的电影《功夫瑜伽》中,提到了唐朝王玄策一人灭掉摩揭陀帝国的故事,而季羡林先生却发现了这段历史背后更大的秘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白糖......
1981年,已年逾花甲的季羡林仍在北大历史系工作,这一年,他突然收到了一个卷号为P3303的敦煌残卷,其正面是佛经,背面竟然记载着制糖术!季羡林兴奋不已,以此残卷为契机,他在之后的17年里查阅了大量与制糖相关的文献与历史资料,终于在1998年完成了长达30万字的学术巨著——《糖史》。
在欧美国家眼中,白糖是印度人发现的,所以,无论是英文的sugar,德文的Zucker,法文的sucre,俄文的caxap,均来自于印度的梵文sarkara。但在印度人眼中,白糖是中国人发现的,印度文将“白糖”称为“cini”,也就是“中国”的意思。
明代刘献廷写的《广阳杂记》中说道:"嘉靖以前,世无白糖",意思是在明朝之前,炼制白糖的技术复杂且昂贵,普通人家是用不起白糖的。到了嘉靖年间,在福建泉州路南安县的一家制糖户,无意中发现墙上的黄泥因下雨湿透掉落到黑糖里,让黑糖变得雪白!成本低廉且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黄泥水脱色制白糖法”由此诞生。
该制法传回印度,印度人认为这是当时最先进和最易推广的制白糖术,因此把白糖叫做“cini”(中国)。也正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明末,白糖成为排在丝绸、瓷器之后位居第三的中国大宗出口商品。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1. 从枪炮到金融,被资金裹挟的“5400点”
2. 暗藏危机,失效的“三年周期”
3. 贸易博弈下的“配额+关税”,再多政策也堵不住的走私糖
4. 用1%可以撬动70万吨,巴西的“制糖比”会成为下半年国际糖市的“关键因子”,两个极简公式,告诉你期货价格演变逻辑及基本面的分析方法
5. 两个极简公式,告诉你期货价格演变逻辑及基本面的分析方法
1
从枪炮到金融,
被资金裹挟的“5400点”
《拉丁美洲史稿》中有这样一句话:“蔗糖在18世纪的世界经济中所占据的地位,就如钢铁在19世纪,石油在20世纪所占据的地位一样。” 川北稔也在《砂糖的世界史 》说:“哪里有砂糖,哪里就有奴隶”。
在早期的欧洲,白糖一度被认为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即使是皇室和贵族也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享用砂糖。在当时的欧洲,只有在药店才能买到白糖,因为人们认为白糖可以用于治疗眼科、胸科、淋巴和体液方面的疾病。
直到制糖技术传入欧洲,渐渐影响了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英国人开始流行在咖啡和茶中加入白糖,这种风尚传遍了英属殖民地乃至整个欧洲。在不产甘蔗的欧洲,白糖却变得如此紧俏,一场“夺糖之战”不可避免地烧向了非洲的黑人奴隶和廉价的中国劳工。
斗转星移,世界贸易的格局已经今非昔比,但关于白糖的“战火”却从未熄灭,它只是换了个面貌而已。
关注白糖行情的人一定注意到,从今年1月份开始到4月底,白糖的主力合约从4660点,一路高涨到了5439点。市场上有很多人欢欣鼓舞,认为新一波的白糖“牛市”已经到来。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波上涨行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波从4660点到5100点左右,这个区间内的上涨确实是因为基本面的改善。
而从5100点到5440点这一波行情,更多的是资金在推动价格上涨。从4月9号到15号,短短四个交易日内,白糖SR1909合约的持仓量增加了29万手,对应现货的量是145万吨,差不多等于多头买了全国一年消费量的10%!这从基本面上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那这波资金的“快进快出”会不会导致价格的大幅下跌呢?目前看到的郑糖SR1909合约的持仓量已经大幅下调,这批资金大部分已经撤出来了,还有小部分留在里面。价格也已经回到了5100点左右。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要分析这一轮“牛市”是否已经开启,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一轮“牛市”启动的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政策原因,“配额外进口许可证”和“贸易救济措施”这两项政策的实施。第二个是自然灾害,2015年遇上厄尔尼诺,全球范围内规模较大的种植地区遇到百年不遇的干旱,原糖供应量见底。
所以是“国际原糖见底+国内利好政策”,才推动国内走出一波牛市。
回到眼前,我们先来分析供应,今年国际原糖市场减产了吗?没有。不但没有减产,印度和泰国的新增产量还创了历史新高。同样的,巴西今年也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不但新增产量如此,去年国际原糖还积累了大量的库存,到现在也还没有消化,所以国际原糖供应算不上见底。
再来看国内的供应,这个榨季的产量要比上一个榨季增产50万吨左右,其中广西已经增了30万吨,内蒙增了将近20万吨。为了预估明年国内的产糖量,我们3月底、4月初来到广西和广东进行糖市调研。目前,国内的种植面积维持稳定,而且前期的天气情况非常好。如果在接下来的5月份到10月份,国内没有发生重大的天气灾害,国内产量不会减少,大概率是持平。
国内食糖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政策方面,我国的食糖贸易救济措施到明年5月结束,换言之,政策的红利即将消失。截至到目前,并没有新的利多调控政策出台。市场上的政策预期大多集中在国储抛出、降关税、增加进口配额、直补等等,但这些政策都是利空的。
所以,现在谈牛市,还为时尚早。
各关税进口成本
数据来源: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2
暗藏危机,失效的“三年周期”
中国的白糖90%来源于甘蔗压榨,10%来源于甜菜。虽然甜菜的占比较小,但甜菜成本相比广西的蔗糖成本要低,近年来利润较好,增速较快。生长特性决定了甘蔗产量周期为3年,甜菜为1年,每年的10月至次年9月为一个完整榨季。
目前国内主要有七大食糖产区,其中最大的产区在广西,由政府定价,其它地区完全市场化定价。目前国内的压榨产能约为1200万吨,实际闲置约1000万吨。在生产成本上,糖厂的人工成本占到1/3左右,“出糖率/吨糖耗蔗”和“甘蔗收购价”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对蔗农而言,自有土地种植利润约为1000元/亩,租用土地的种植利润约为500元/亩。
甘蔗作为有种植周期的农产品,过去有三年周期的说法,可以简单理解为“三年牛市、三年熊市”,但这个规律仅仅适用于国内的甘蔗生长,其他国家的甘蔗成长周期不同。2012年之前,国内糖市供应结构比较简单,大部分都是国产糖,一旦进入增糖周期,糖价肯定会下跌;进入减糖周期,糖价就会上涨。糖价一旦上涨,收购价也随之上涨,种干蔗的人多了,就会出现周期轮涨,反之,糖价下跌时候的轮动效应也大体相同。
2012年之后,国内的糖市供应结构开始变得复杂,进口和走私糖的量都在上升,现在的价格周期不仅仅看国内产量增长或者减少,还要看国外的情况。同时,这几年各种调控政策也陆续出台,举个广西的例子,国内糖价从7000多跌到4000多的时候,广西的甘蔗收购价还是维持在500左右的历史高位。对农民来说,他不看糖价,直接看甘蔗收购价,收购价这么高,他就继续种。所以会出现国内糖价大跌,但国内产量不降反增的奇特现象。
国内食糖供应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最近广西发改委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从2019到2020榨季开始,不再使用政府指导价,而是用市场调节价。这会不会在短时间之内就抑制国内的甘蔗收购价,从而影响国内糖产量?其实不会。据了解,广西几大蔗区部分糖厂和蔗农的订单合同都是三年一签,对大多数的蔗农而言,在未来三年广西的甘蔗收购价还是在490元,这个价格已经逼近了历史最高价。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对广西的蔗农而言,一亩地能够赚到1000块以上,有的甚至可以到1300或者1500,蔗农们种植和护理的积极性依然高涨。
国内食糖产量和广西甘蔗收购价
数据来源:中国糖业协会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但对于糖厂而言,从下个榨季开始,资金可能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 因为政府退出价格指导、充分利用市场调节价,也就意味着对糖厂的“直补”可能不会再出台。因为“直补”意味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精神是矛盾的。所以,如果糖价涨不上去,490的收购价对糖厂而言可能是灭顶之灾,会直接击穿他们的“经营成本”,但还不至于到“生产成本”,一般糖厂的“生产成本”(收购价加上制造费用)也就4000多,这也是大多数糖厂并未减产的原因。
3
贸易博弈下的“配额+关税”,
再多政策也堵不住的走私糖
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进口食糖数量对国内食糖产业的冲击,商务部决定:自2017年5月22日起,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实施期限为3年,逐步放宽。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5%;2018年5月22日至2019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40%;2019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保障措施关税税率为35%。
2017年公布食糖贸易救济措施之前,配额外进口的关税是50%,自2017年5月之后,上调了45%,关税直接到了95%,但这部分附加的“保障措施关税”的税率在每年的5月份会下调一次,直至2020年5月取消,关税重新恢复到50%。所以国内很多加工厂会提前点价,等待5月份关税下调后再进口,因为关税每下调5%,每吨的进口成本可以减少150块左右。
让沿海的这些炼厂等待的另一个因素是近期会发放的“配额外进口许可证”。今年的“配额外进口许可证”的数量跟去年基本持平,在150万吨左右。还有一类“A配额”,配额内的量名义上是194.5万吨,实际上这几年每年只用了120万吨左右。今年A配额的量可能会增加一些,也就是说今年的总进口量要比2018年还多。但从数据来看,截至到目前,今年的进口量要比2018年同期更少,那就意味着下半年进口供应这一块的压力要比去年更大。最开始提到的短期基本面好转,跟上半年国内进口糖供应量比较少有一定关系。
我国历年进口量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对于加工厂而言,有配额的情况下不可能不用。一是因为国内价格高,国外价格低,有利润可图。二是因为如果配额用不完,国家就会收回去,没有配额,加工厂就废了。
国内进口糖利润
数据来源: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据我了解,今年我们国家破例从巴基斯坦免关税进口30万吨糖,用的是A类配额,也就是配额内。目前已经进口了15万吨,还有15万吨可能会陆续到来。目前巴基斯坦糖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卖了,如果价格在5250左右的话,对国内价格影响会比较大,因为广西糖到港口的话,起码要卖到5300到5400左右。
这种“破例”可能和这两年巴西一直在WTO控告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有关。按照WTO的规定,我们一年要进口194.5万吨糖,但实际上并没有进口那么多,巴西就用这个理由告我们。作为大国的话,我们也要做出一些回应,所以说今年也是破例地用A配额进口了巴基斯坦糖。
在供应上,走私糖一直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国内外价差导致的高额利润是走私糖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不含税的走私白糖的成本差不多2000多一吨,国内盘面价一度能去到5400左右。在4月份的时候,我们也去一些走私糖比较多的市场了解了一下。今年5月份之前国内的走私糖量有所减少,特别是云南边境和南方的港口城市(比如汕头)。江苏或者山东那边的港口城市走私量还是会有。
4
用1%可以撬动70万吨,
巴西的“制糖比”会成为下半年
国际糖市的“关键因子”
目前世界产糖大国中排名前五的有巴西、印度、中国、泰国和巴基斯坦。每年4月到次年3月是巴西的完整榨季,所以每年4月到10月的交易主逻辑是巴西产量,次逻辑是亚洲的天气;而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交易主逻辑是亚洲产量,次逻辑是巴西的天气。
从全球市场的供应需求平衡来看,有些机构认为供应会出现缺口。但我个人认为不会。
在计算供应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期末库存”的因素考虑进去。今年全球的新增产量还是维持在高位,印度、泰国这两个产糖大国的产量都创了历史新高,中国的产量也增加了50万吨以上。根据我们的预测,巴西也不会减产,产量会持平或者增加。只有欧盟的产量会略减一些,但几个主要产糖国的增量足以弥补欧盟的这一点点缺口。
所以,今年全球的新增产量总体而言要高于去年,再加上去年累积了这么多的期末库存,今年的全球食糖供应不会出现缺口。
全球主产国平衡表(巴西、印度、泰国、中国、欧盟)
数据来源: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具体说来,泰国本轮榨季基本上已经结束,印度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截至4月15日,泰国官方数据显示的产量为1442万吨,同比上一个榨季增加4.2%,预计18/19榨季最终产量是1477万吨,还是高于上一个榨季的1460万吨。换句话说,泰国这个榨季的产量创了历史新高。
印度方面的产量也开始渐渐清晰,官方预估18/19榨季的产量可能达到3300万吨左右,同比去年的3250万吨,同样创了历史新高。
最近,原糖跌破了12美分,印度产量超预期是推动这波原糖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巴西19/20榨季的产量预测,市场上存在一些分歧,有些机构认为今年产量和去年持平,有些机构认为今年会增长。
我个人觉得要重点关注“制糖比”的变化。
去年巴西的期末库存创了新高,远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但乙醇跟糖不一样,糖可以随便找一个仓库存放,但酒精需要专业的仓库才能保存。所以目前乙醇厂的库存已经无法再增加,而巴西生产乙醇的产能在去年也已经最大化了。 另一个原因是,今年原油的价格比去年低一些,但原糖价格要高一些。
巴西乙醇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巴西甘蔗工业协会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巴西的糖会上调“制糖比”。
去年巴西的“制糖比”大概是在36%左右,从过往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制糖比”一般是在40%到50%之间浮动。所以即使只调到40%,也是增加4%。每增加1%的“制糖比”,巴西的产量可以增加70万吨,所以我觉得今年巴西产糖量可能要增长280万吨以上。
历年巴西甘蔗制糖比例
数据来源:巴西甘蔗工业协会 华泰期货白糖事业部
现在巴西的新榨季已经开始,到10月份左右的数据如果显示巴西的产量有超预期增加的话,那么原糖的价格可能会再创新低。
5
两个极简公式,
告诉你期货价格演变逻辑
及基本面的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的白糖价格还是在一个比较大的区间震荡, 还没有进入明显的上升周期。所以,对交易者来说,可以在震荡区间内适当地“低买高卖”。对于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期货价格的演变逻辑及基本面的分析方法,我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概括为以下两个公式,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帮助。
预期→价格变化→带动供求关系变化→预期和基本面比较(不及预期价格反向变动、符合预期等待新预期出现、超出预期价格延续趋势)→新预期出现
选择分析的周期→分析前期市场预期→目前基本面情况→价格是否符合预期→找出未来的变量→分析未来的可能性→找出价格区间
参考文献:
季羡林,《糖史》
庞爔春,《白糖研究报告》
方静平,阙友雄,陈如凯,《甘蔗属起源及其与近缘属进化关系研究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轻工部甘蔗科学研究所,《中国甘蔗栽培》
周正庆,《16世纪中到17世纪初我国蔗糖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徐晓望,《论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世界华人周刊》&正解局,《甜蜜之下的罪恶:白糖背后的黑暗历史……》
沂蓝书院赵月光,《中国白糖发达简史》
扑克财经推出全新公众号“风险时间轴”
面向能源电力与大宗商品行业
探讨产融结合运用模式
研究衍生品套期、套利策略
负责大宗商品企业衍生金融
与风险管理知识链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风险时间轴”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风险时间轴”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