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 || 省级一流专业——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介绍
化学系组建于1999年,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2003年获得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得化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2020年化学学科获评校级重点学科;2022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23年应用化学专业通过省级一流本科专业验收,正式成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023年化学系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专业紧紧围绕我校“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和我校“区域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定位,以产出为导向,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师资力量
化学系现有专任教师54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5人;具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优管专家、河北省杰青、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及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省部级以上称号教师23人次。
近年来,化学系教师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2019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基金8项,省部及厅局级项目31项,引进纵向经费1196.4万;校企合作和专利转化项目8项,引进横向经费331.55万,在AngewandteChemie和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SCI论文160余篇。
化学系组建了应用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五个高水平教学团队。近五年,累计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5项,校级教改项目13项,1名教师获评河北省师德标兵,1名教师获评省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得校三育人标兵。1名教师获得第五届全国混合式教学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得第四届河北省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发表教研论文21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3篇。
学生培养
本专业围绕新能源和新材料中的化学问题开展研究,从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的绿色化出发,开发绿色功能材料和化学品清洁合成路线,形成了功能聚合物合成化学与性能方向、无机纳米材料化学方向、有机合成与超分子组装方向以及电化学和电化学分析方向四个稳定且相互依托的学科(专业)方向。
专业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专业特点建立多层次 “五环节+四阶段+两平台+一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将毕业设计融入实习实践教学过程,实行校内、企业双导师制,形成“理工融合,多方位培养”的特色。目前,建立了天津药明康德、河北钛白粉有限公司等5个研究生工作站和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8个本科生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专业现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实验室面积共8879m²,拥有荧光光谱仪,高级旋转流变仪、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接触角测定仪、组合式大型电化学分析仪、粒度仪、比表面测试仪、球磨仪、热分析仪、带积分球的紫外可见光谱仪、有机碳含量测试仪等仪器设备等。实验室在用于本科生日常教学实验课程的同时,可满足创新实验、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各类校内集中实践课程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各类课外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的使用要求。
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河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挑战杯”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论文和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课外科技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一、二和三等奖共20余项。
2023年6月我专业成功承办了第三届河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
核心课程
本专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按照基础扎实和综合化的原则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和整合,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关联性、递进性,以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为基础,构建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结构化学、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生物化学和专业实验等课程为主,以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专业外语、环境化学、专业发展前沿技术、半导体光电化学、纳米材料概论等课程为选修的课程体系。近三年,《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被评为校级混合一流课程,《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被评为校级线下一流课程,《综合实验》被评为校级实践一流课程。
就业方向
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就业公司包含天津药明康德、北京康龙化成、河北诚信化工、光明乳业等知名企业;考研录取率在40%左右,学生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郑州大学等知名院校。近年来,涌现出了国家级青年人才陈建伟和河北兰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志鹏等多名知名优秀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