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鉴第12期:《叶问3》| 给一代宗师披件文艺暖男的入时外衣

2016-03-07 影鉴君 开屏映画 开屏映画

长按关注 开屏映画 
终端娱乐观察家



 编者按:《叶问》把“怕老婆”的梗讲到第三部,才真的有了一点味道。前两部里熊黛林美则美矣,木头人也,这一部熊黛林的木头里终于长出更多女人花来。编者尤其喜欢钉扣子的那个细节,美女老婆虽然温顺,还是有性格的。


到底什么是一代宗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答案。《叶问3》说的是一个适合当下胃口的宗师形象,第一要有点士绅阶层的文艺气息,第二要有市井烟火的暖男气息。


票房押赌是影鉴委员们的小游戏,你若喜欢,可以投上一票一起玩玩。


《叶问3》


大豆:推荐

星光院线CEO

核心观点:道德模范巡回报告即视感

票房押赌:12亿

 

《叶问》系列一直都不是我那杯茶。即使民族主义情绪有所收敛(影片中香港人民在外来霸权的管制下挣扎委屈求全的苦情,在我看来其实已经超越了民族主义,而更多地呼应了现实的愤懑,这是本片打动我的地方),《叶问3》对主人公以超乎寻常的膜拜式的描摹,反而应了“欲显某某之长厚而似伪”的老话。全片沉闷的格局,本应出彩的反派沦为招之即来呼之即取的陪衬,剧情张力顿失,打斗输赢已定全无悬念,可以说都因为此。


另外说到被褒奖的文戏,我也依然有疑问。影片看似一反陈规,塑造了一个热爱妻子的暖男大侠(放弃比武与为妻学武的那段平行蒙太奇,更是不惜笔墨),可是对于见惯红色英雄人物宣传的中国读者,这种讴歌式的铺陈未免太似曾相识,几乎有道德模范全国巡回报告会的即视感。为了塑造主人公的高大全形象,反而对妻子进行消费性的叙述,我觉得这不叫尊重女性。本来基于年代背景,我对叶问回到家就从不做家务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当作者如此这般地渲染了大侠爱妻之后,我倒对他如何同时又可以安之若素地在家当甩手掌柜变得不可理解了。


幸好有张晋,让本片仍然有相当的可看性。至于李小龙在本片中几乎可以形容为轻浮的蜻蜓点水般的出场,我想我们也许应该把张晋作为续集中唯一的期待,他也是我勉强把《叶问3》列入“推荐”的唯一原因。



 

胡不鬼:推荐

杂志主编、影评人

核心观点:在“为尊者讳”的创作制约下,在动作片没落的产业环境下,这帮香港电影人已尽努力,得失都是能力使然。

票房押赌:13亿

 

功夫宗师也是道德宗师,以武犯禁变成以戈止武——《叶问3》不免说教成分,但打戏依然精彩,体现香港电影(手)工业水准。影片以近乎写实的手法,将60年代香港本土化进程中转型阵痛的一角,浪漫化为江湖远去、英雄孤守的迟暮图景,并试图析沥出一种是经受平凡生活冲刷、依然屹立不动的现世英雄观,虽流于表面,缺少让人难忘的情怀与细节,但姿态不无动人之处。

 

图宾根木匠:推荐

电影学博士

核心观点:当传统武林高手来到战后香港

票房押赌:6亿 


在传统的中国武林/武侠文化中,武林高手们一定要游走在社会的边缘,如孤狼般独来独往,一旦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得与武术界say goodbye了。但是《叶问3》打破了这个藩篱,作为现代武林的高手,世易时移,叶问也应时而动,来到资本主义法治社会,在二战后的香港开武馆讨生活,该打的打,该守的规矩也要守。相较于前两部的民族主义叙事,《叶问3》的戏剧冲突落脚在家庭/武林内部,塑造了一个可近可亲的街坊叶问、丈夫叶问、父亲叶问,也是伟大的武术家叶问。值得注意的还有叶问与拳王泰森所扮演的黑社会的一场决斗,这场一对一的单打独斗并没有前面两部里抗日的民族主义情绪渲染,叶问并没有把这个黑大个打得屁滚尿流,相反,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的叶问完全不是泰森的对手。

 

子非鱼:推荐

编剧、影评人

核心观点:一道宗师证明题,幸好被“暖男”救了

票房押赌:9亿 


《叶问3》的别称应该是“一代宗师香港市井生活二三事”。相比前两部重情节圆满的常规叙事,这部的故事并不追求圆满,而是明显由几个段落组成:接送儿子、替街坊保护校园、陪老婆跳舞、应战张天志夺回咏春正宗。这些段落的落脚点都在一个“情”字上,父子情、夫妻情、朋友情、社区情……最后打败张天志后,再撂下那句全片的点睛之语“其实最重要的,始终是你身边的人”。这些围绕着责任和情感的段落,每个段落的情节有时并不完整,人物也不一定有头有尾,目的是要指向一代宗师“寻常即是道”的精神境界。这种受制于传主后人授权的人格证明结构差一点毁了《叶问3》。幸好,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寻常市井生活和社会冲突还原,恰好呼应了当下社会情感的缺失,而宗师的“暖男”形象,正好让这种缺失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安抚。



韩浩月:推荐

文艺评论家

核心观点:武打片不打鸡血也挺好

票房押赌:12亿 

 

叶伟信尝试像王家卫那样,把符号化的叶问变成文学化的叶问,一位动作片导演的文艺手段,透露出简单的笨拙和真诚的质朴,几度被运用的叶问陪太太跳舞的情节,起到了对叶问进行新的形象建设的作用。

 

对于细节的运用,使得整个故事得到了一定润滑,叶太太在电梯里看到叶问打败袭击者,表情不自觉流露自豪一笑——她不赞同丈夫打架,但看到男人赢,还是开心的。这与结尾呼应,叶太太亲自帮叶问约战张天志,也还有希望丈夫赢的女人心态在。

 

电影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文戏与武戏不够贴近,夫妻情感成为推动故事进展的动力,显然不够有力。甄子丹第三次饰演的叶问,过于向儒雅靠近,阳刚之气弱了。把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等宏大叙事降低到略等于无,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武打片不打鸡血也挺好的。

 


色色猴:推荐

新媒体内容制片人

核心观点:“叶问4”可以只谈风月啦

票房押赌:10亿 

 

叶问系列开创的成功,除了功夫之外,某种程度上是贩卖民族主义的成功。只要你打败了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你就会获得一片喝彩,中国观众很吃这一套。

 

叶问第一部上映在2008奥运会那年,那年中国的民族自豪感爆棚,叶问不但政治正确,而且是市场正确。喝彩声一片,票房大卖,硬是在大导演把持的市场坏境中异军突起,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影片,同时也成就了甄子丹。

 

叶问2在2010年上映,赶上上海世博会,叶问面临着“文化自信”的问题,也就是“西洋拳”和“中国拳”的谁好谁坏的问题。这一次叶问又一次代表了中国拳师打败了洋人,维护了民族尊严,终成一代宗师。

 

从2010年到2016年这6年间,中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叶问3紧跟了这一步。在叶问3生活在社区里,遇到了流氓地痞侵占了女儿成长的环境,叶问在当一个好父亲、好丈夫,和社区有责任的好公民之间的冲突。这是叶问系列可喜的进步,甄子丹文戏武戏依旧,袁和平依旧当不好导演,但是当武术指导依旧是没有问题滴。而且,电影中,李小龙依旧惊艳亮相,到了最后,依旧留下了李小龙学艺的悬念。

 

未来几年,中国的媒介和文化环境将大不同了。我可以大胆预测,叶问4拍到李小龙的故事,正好就可以只谈风月、不谈价值啦。

 


陈念萱:推荐

台湾知名作家、影评人

核心观点:木头脸+傻瓜脸+好编剧=惊喜绝配好戏

票房押赌:15亿


这是部绝对要赞美编剧的电影,细腻精致温暖,甄子丹没有特别突破,熊黛林让人眼睛一亮,这部电影的女人味超越了花样年华。




影鉴评价:7:0(推荐)



往期影鉴评价


《美人鱼》:5:3 ➜ 推荐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4:1 ➜ 推荐

《过年好》:5:1 ➜ 推荐

《功夫熊猫3》:6:2 ➜ 推荐

《云中行走》:3:2 ➜ 推荐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3:4 ➜ 不推荐

《小门神》:1:3 ➜ 不推荐

《唐人街探案》:4:0 ➜ 推荐

《老炮儿》:4:0 ➜ 推荐

《寻龙诀》:3:1 ➜ 推荐

《师父》:4:0 ➜ 推荐


影鉴

一份永久保真的私家观影指南


“影鉴”院线观影指南项目于2015年由子非鱼、图宾根木匠、韩浩月、色色猴发起。2016年初,我们正式组建了由21名委员构成的影鉴委员会。影鉴委员皆为文化、艺术、娱乐领域的高品位专家,但是我们共同的坚持是影鉴的私家态度,而这种态度将决定影鉴“永久保真”的初心。

我们认为,一个长期稳定且具名的私家影评小组比混沌的大数据更有参考意义。尽管在众声喧嚣的时代,个人影评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还是决定把对电影讲真话这件微小的事情坚持下去。

影鉴的规则十分简洁。我们对院线电影的评价将只有“推荐”和“不推荐”两种,每期超过半数委员评价“推荐”,则该片为“影鉴推荐影片”;反之,超过半数委员评价为“不推荐”,则为“影鉴不推荐影片”。

票房押赌是影鉴每期的小游戏,代表参与委员对影片票房的预测。


影鉴委员、观察员名单


委员:子非鱼、图宾根木匠、韩浩月、色色猴、李星文、大豆、程青松、胡不鬼、杨时旸、叶克飞、侯虹斌、何无忌、贾嘉、牛文怡、杨早、张冠仁、梅雪风、叶匡政、廖伟棠(香港)、潘采夫、李照兴(香港)、袁鸿

90后观察员:王若冲、小瞳



往期影鉴快速通道

影鉴第11期:《美人鱼》

影鉴第10期:《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影鉴第9期:《过年好》

影鉴第8期:《功夫熊猫3

影鉴第7期:《云中行走

影鉴年选2015年最好的11部华语电影  

影鉴第6期:《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影鉴第5期:《小门神》&《神探夏洛克》

影鉴第4期:《唐人街探案》

影鉴第3期:《老炮儿》

影鉴第2期:《寻龙诀》&《万万没想到》

影鉴第1期:《师父》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开屏映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文版权归开屏映画所有

转发须获得开屏映画许可

合作请加微信:1464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