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夹竹桃天蛾

黑白淡淡 淡淡草木记
2024-09-05
夹竹桃的文章都写了,怎么能没有夹竹桃天蛾呢?这可是以夹竹桃来命名的蛾子啊!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种蛾子幼虫期是吃夹竹桃叶子的,但其实它们更喜欢吃夹竹桃科的长春花,大概是长春花的叶子更鲜嫩多汁吧。

夹竹桃天蛾通常将卵产在夹竹桃叶子的正面,若是长春花,则不仅叶子,果荚上都能发现有它们的卵。卵近圆形,直径大概两毫米左右,一开始是黄绿色的,但后面会随着孵化进程而变成淡褐色、带黑点的黄绿色。

刚孵化出来的幼虫通体淡黄色,小黑尾角也不怎么直溜,腹部末端背面有一根尾角,是天蛾幼虫的特征之一。这时候的它们,还没有大快朵颐的能力,但已经能在最嫩的叶片上雕刻许多星星点点。蜕了一次皮以后,身上有了深一点的绿色,尾角也长了些。夹竹桃天蛾幼虫一共要蜕5次皮。

三龄虫的胸部,就能看出明显的蓝色眼斑了,虽然这些眼斑还很小,还不具备“外星人”的眼神。这时它们的尾角黑、长且直,爬行的时候,尾角也一翘一翘地跟着动作,蛮有意思的。但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尾角末端和根部颜色带点浅绿白。
身体在变化,胃口也在剧增,这时的它们,已经能把夹竹桃的叶片削食得只剩一条中脉。而再大一点的幼虫,更喜欢横着切割,连中脉都不留。

长到四龄五龄的虫虫,尾角却不是继续长长,反而逐渐变短变粗,末龄虫的尾角黄黄的且往下弯。它们成了叶片收割机,如果是长春花,可以连枝条都啃食掉。
我在一棵长春花上发现了一条夹竹桃幼虫,把它带回了家。每采一枝新鲜的长春花枝叶给它,它一定先爬上去把嫩绿的果荚啃食光,连果荚上的未孵化同胞都成了额外加的营养。

然后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这条被我带回的幼虫,安置在一枝插在水瓶中的长春花枝条上,水瓶就放在书桌上。当天上午,它在书桌上甩落几颗小粪粒,我没有及时去清理。下午,书桌上多了好几粒粪粒,令我惊讶的是,下午产出的粪粒明显增大增粗了不止一倍!就好像一个中午就陡然换了一条大号肠道肛门似的。怎不是慢慢增粗的呢?有群友甚至让我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两条大小不一的虫。

我想看看它漂亮的大眼斑,用一根枯枝轻轻地触碰它几次,但它却没有亮出那两只深邃的“蓝眼睛”来吓唬我,而是一次一次地“下腰”,露出三对淡蓝色的小短腿,这是它爬行和辅助口器摄取食物的工具,也叫胸足。

腹部有四对足,也叫腹足,身体最后一节还有臀足一对。腹足和臀足末端有像小钩子一样的趾钩,光看着就能感受到一种吸附的力量。
它真正的眼睛很小,几乎不让你看见。引人注意的反而是胸部的假眼斑,两个天蓝色的大圆圈外围粗黑框,已经成了夹竹桃天蛾幼虫的经典“虫设”,人称“钢铁侠”“外星人”。其实这是它用来吓唬天敌的唯一武器,在人类的眼中却萌态十足。

当末龄虫青绿的体色向黄色转变时,说明它这两天就要结茧化蛹了。

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下,夹竹桃天蛾幼虫是会入土结茧化蛹的,但是它对有没有泥土的需求并不是非常强烈。当我饲养的那条转为黄色的时候,我把它转移到一个快餐盒里,给它准备了几张纸巾、一枝长春花、几片摘下的长春花叶子,让它安静地呆着不去打扰它。
11月14日,虫子用枝叶把自己包裹在快餐盒的一个角落,透过盒子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亮银银的丝。11月16日,它在叶子裹成的简易丝茧里蜕了最后一次皮,化蛹了,这时候的蛹颜色亮黄亮黄的。一直到化蛹前的最后一刻,它也没有变成深褐色,更没有变成黑褐色,这也说明夹竹桃天蛾幼虫化蛹前的体色并不一定会变得非常深。

12月3日,我把蛹从叶茧里取出来,放置在养殖罩里,如下图。

12月4日,蛹的颜色更深了,蛾子翅膀的纹路清晰了许多。如下图。这小小的蛹不动声色,里面所有的组织却在重新洗牌,进行着剧烈的变化。

夹竹桃天蛾的蛹还有神奇的摇尾功,当它受到惊吓的时候,尾部会摆动。养殖罩里的蛹每天都变换好几次不同的体位,我估计,这跟我家大门开关时的声音比较响有关吧。

当我把它捏起来,它也许感受到外力的威胁,猛地甩动尾部,虽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被吓了一跳。

12月7日,0:44分左右,黑淡淡老哥听到有阵轻微的扑棱声(为了不错过蛾子华丽转身的时刻,我们前两天就把养殖罩搬进了卧室)。他蓦然察觉,应该是蛾子出生了,果不其然。

一只夹竹桃天蛾刚从蛹壳里爬出来,踉踉跄跄地往罩网高处爬,它的翅膀还收拢在腹部两侧,比身子短。我搬动养殖罩想放在光线好一点的地方拍照,结果,一移动,蛹壳里有一层透明的膜带着液体流出来,原本干燥鼓着的壳一会就湿软下去。

0:46分,蛾子在罩网上找到一处合适的地方,用前足中足挂好,身子翅膀垂下来,这时它安安静静不再爬动了。0:54,下垂的翅膀延展到超过身子的长度,侧面可以清晰看到前后翅交叠的形状和位置。

夹竹桃天蛾,在进行振翅飞行前的最后的一系列准备,为翅膀注入体液和力量,此时此刻,至关重要,决定着它这么长时间的蛰伏修炼是否能迎来最终的展翅飞翔。它,不能经受打扰,也给了我们近距离悄悄观察的好机会。
前足胫节外侧有簇长而浓密的毛,跗节有四行细小的刺,足的末端有爪,蛾子用它挂牢自己的身子。
中足和后足则有端距,这些端距尖锐有力,天蛾遇到受捕食的危险时,会扑腾用端距反击。

触角在微距镜头下,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中国古建的木构件,不管是颜色还是结构,细微之处,实在令人感叹天工之巧。
通常许多种类的蛾子触角会是羽状,但是这夹竹桃天蛾的触角我觉得不是羽状,也不像栉齿状,说丝状吧,对照词条解释似乎也不完全相同。经请教老师,确认应该是“丝状触角”。
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与神经相连,非常灵敏,既能感觉物体、气流,还能感觉气味,甚至是远处的,所以,通常蛾子们的触角都是不停地摆动着的。但此时的触角,跟它身体的其它部位一样,还在安静调息。触角尾端又尖又细,弯曲成钩。

12月7日早上6:23,这时的天蛾已经展开双翅,颜值真高。身上多处密被绒毛,翅膀上的鳞片闪着淡淡的荧光,它像身披深浅各种绿色图案迷彩服的战士。前翅基部有两个假眼斑,似乎呼应着它幼年时期的大蓝眼斑。前翅中央有一条粉色的横带,与腹背的黄白色横斑相连,看上去就像拦腰画了一条白腰带,怪不得它又叫做“粉绿白腰天蛾”。
尾部这三块深色斑块,表明这是一只雄性的夹竹桃天蛾。如果是雌性,则是两块深色斑块。

那条萌萌的大眼外星人,变身为一架战斗机,身披橄榄绿,在清晨8:26的阳光中,振翅起飞,无声远去。它将发射触角雷达,去寻找它的女战士。
临飞前,它趴在养殖罩外框上,留给我一个吃瓜群众般的眼神。祝,一切如愿,安好。

附上百科的描述:[中文名] 夹竹桃天蛾

[别名] 粉绿白腰天蛾 鹰纹天蛾 (Oleander hawkmoth)[学名] Daphnis nerii (Linnaeus)

展翅80-90mm,体色底色灰绿色或橄榄绿,前胸背板有一枚八字型的灰白色斑纹,前翅中央有一条淡黄褐色的横带,与腹背的黄白色横斑于停栖时条纹相连,近翅端有一条斜向的浅色横带,近臀部有一枚灰褐色的暗斑,斑型达后缘。本种普遍分布于低海拔山区,幼虫寄主夹竹桃科的日日春、马茶花、夹竹桃等有毒植物,初龄体色绿色,腹端有一根黑色细长的尾突,终龄尾突橙色,胸背板上有一对框黑边的蓝白色拟眼大斑,各龄期体色多变,体型肥大,体侧有一条白色宽型纵纹,边缘具稀疏的白色斑点,化蛹前体色呈黑褐色,成虫常见于公园、学校及住家阳台,夜晚会趋光。

[ 目 ] 鳞翅目 (Lepidoptera)

[ 科 ] 天蛾科 (Sphingidae)

[寄主] 夹竹桃科,夹竹桃,日日红,长春花属

摄影:黑淡淡

文字:白淡淡

部分内容受@另一只虫老师指点,特此感谢


淡淡草木记


我们是自然的一份子

我们是自然恩泽着的一家子



扫一下二维码,咱就是朋友啦!

      《淡淡草木记》中的文字、照片、视频、小画均为原创,请尊重原创。(如有另外引用的照片均有注明)。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欢迎在后台对话框留言指正交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淡淡草木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