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牵手阿里巴巴‖站在新经济风口 大西安活力十足

2018-01-19 首席记者 杨耀青 日报天天看

  本月16日,阿里巴巴第二批13个合作项目正式落户西安,实现的不仅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门红,更是我市新经济发展的开门红。

  此次签约的电商、智慧交通、城市大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项目,无不符合专家们对于新经济“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的判断。


发展新经济,

西安已经站在了风口之上。

新经济,

在大西安这片沃土上活力十足!

  发展腾飞的高新区。(资料图片)(记者 王旭东 摄)


  万物互联下,新经济正席卷全球。

  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中国等,已经成为了新经济策源地和新经济活跃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动力转换节点,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阵痛,必须加快寻找新的发展动能,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接续转换。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新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于是,新经济在中国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四大发明”正引领全球科技变革。

  有人因此断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千年难得的机遇:一切皆有可能!

  风云际会,曾经令世人仰慕的十三朝古都在寂寞了千年之后又岂能对此无动于衷?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新经济的大潮中,各行各业都在以此为契机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企业、为社会带来巨大变化。毫无疑问,谁能成为弄潮者,谁就能更好地把握发展新机遇,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可以说,在历史给予的高度上,身处其间的大西安豪情万丈、活力十足。

  从万众瞩目的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到精英云集的2017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届全球程序员节;从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到市场主体数量突破百万……大西安正加速整合资源优势,努力提升整体环境,紧盯航空航天、光电芯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全力把握时代机遇,迈向新经济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悉心梳理一年来大西安的发展,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新经济资源正在加速聚集。

  无论是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全球知名企业的牵手合作,还是《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实施,无不凸显出西安市委、市政府努力把握新经济发展机遇的信心和决心。加之制造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经济发展资源加速聚集。新经济,在大西安这片沃土上活力十足!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大西安正在成为新经济“总部”的新高地!

  去年以来,华为、吉利、海康威视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大西安,已然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选择把“总部”设置于此——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在西安成立,将以西安为全球货运航网中心枢纽点,打造全球主要骨干航线,进一步扩张洲际通路;京东无人机项目将为大西安加快科技转化,推动通航和军民融合发展等探索新路径;阿里巴巴丝路总部揭牌,将带动大西安新经济领域创新发展,以“城市数据大脑”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以“移动智慧”提升大 36 44217 36 16129 0 0 1969 0 0:00:22 0:00:08 0:00:14 3240安城市品位……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发展新经济,离不开各相关领域对创新的孜孜追求。在产业加速聚集和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大西安的新经济正阔步向前,随着要素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以及人才优势的充分释放,这片沃土的发展新动能将更为充足,为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新征程增光添彩!

阿里巴巴丝路总部大楼外观 。


发展新经济  我们加速奔跑

  去年一年,数个大项目的落户让人信心倍增:京东千亿元总部项目花落西安,世界苹果中心项目落户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总投资43亿元的杭州锦江集团光学膜生产项目和CIGS薄膜太阳能生产项目落地西安高新区,圆通在西安投资了航空公司和科技公司,中通建起了西北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称要打造“一城两港三中心”,大手笔的海航物流直接将物流总部搬来西安,总资产超过1800亿元……

  西安,作为全国第一批践行新经济理念的城市,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经济的风口上率先起飞。

  

在新经济的风口上率先起飞

  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西安高度重视新经济发展,率先行动,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出台了补短板系列措施。

  在2017年,我市不仅举办了“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程序员节”等活动,着力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丝路文化高地”,发展新经济。还先后成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投资合作委员会、硬科技创新产业局、新经济产业发展局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局等机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充分体现了西安市对发展新经济的重视,彰显了西安市发展新经济的决心和信心。

  就在2018年新年伊始的1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主持召开西安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就要求,我市要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两化融合、加速产业聚集、培育龙头企业、建设智慧城市、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安全保障,发展大数据和新经济产业。

  这些举措,让西安成为了全国第一批“站在新经济风口,率先起飞”的城市。这些对于西安提升重塑城市品牌影响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产业转型升级、弥合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经济变道超车、引领追赶超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安的新经济  已有先发优势

  去年,我市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实际引进内资2186亿元(同比增长34.11%),完成省考目标任务的122%,总量为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1%),完成省考目标任务的106.12%,占全省比例90.03%,总量为全省第一。

  如今的西安,已经具备云计算及大数据、硬科技、物流、文创、电竞等新经济业态的先发优势。

  例如,在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西安已初步形成了高新区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创新与服务示范园区、国际港务区“一带一路”物流信息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国家级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区和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基地等核心园区。

  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已经拥有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硬科技“八路军”。而在物流行业,有京东全球物流总部、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中通西北电商物流产业园、传化智联西北运营总部……西安作为全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城市的区位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物流大佬纷纷抢滩,“中国孟菲斯”已初具规模。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大市的西安,正在全面提升文化自信、打造丝路文化高地。音乐之城、书香之城、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给西安增添了更多可触摸可感受的文化魅力……

  当下,这些雄厚的产业基础,已经给西安的新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了足够庞大的基础。

  

市场环境强力吸引新企业新活力

  去年,京东千亿元总部项目花落西安,京东物流首席执行官王振辉这样形容:“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和集散中心,是电商企业和物流产业进行全国乃至全球性布局的战略要地,京东物流落户这里是必然选择。”起步成长于西安的“蒜泥科技”,如今已是拥有多家子公司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联合创始人谢雯雯对于未来的西安也充满着期待:“西安现在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对于创业者的扶持也越来越有力,这让我们看到无限的发展前景,也有机会接触更多更强大的合作伙伴。”

  这些同样作为新经济产业的代表,他们选择了西安,愿意在这里扎根发展,这正是西安新经济热潮的最好呈现。去年以来,西安尊商重商氛围十分浓厚,除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同时深入开展了“三大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投资服务、生活品质)、“行政效能革命”和“千人亲商助企”等活动,推出十二项活动并出台十八项政策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努力打造关心重视企业家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双示范城市,让西安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投资兴业的热土。

  正如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主任邢欣所言,新经济需要更良性的服务监管体制,这与西安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优势高度吻合。另外,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在邢欣看来,我市的一、二、三产业已经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准备好了市场环境。在农业领域,西安已经形成的“七大农业板块”;在工业领域,我市的汽车制造、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飞速发展;在服务及商业领域,以华为、中兴软件、克瑞斯半导体等新经济龙头为代表,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产业、“新服务”业蓬勃发展,加速产业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化。

  在西安的这些投资者们,也正是看到了当下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繁荣。

  

多重利好加速西安新经济发展

  如同飞机起飞,要考虑风速、风向、气候等众多环境因素一样。新经济的腾飞也需要有良好的环境因素,未来的西安,也具备新经济腾飞的多重利好。

  首先便是完善的顶层设计。据邢欣介绍,为切实推动我市新经济产业发展,适应新形势,紧抓新机遇,我市成立了西安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作为统筹全市新经济发展的议事协调机构,这个委员会负责研究审定新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划,综合研判新经济产业发展形势和重点发展方向,协调解决新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委员会下设西安市新经济产业发展局。负责有关新经济的政策拟定、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全市新经济产业发展;负责流动经济、物流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产业发展工作等。

  同时,创新、知识、智慧,无论不同专家给出新经济的多少种定义,这三个词都是新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要实现西安发展新经济的梦想,必须要“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只有吸引掌握创新、知识、智慧的人才纷至沓来,才能汇聚起新经济发展的“众力量”。

  就在16日阿里第二批项目签约的当天夜里,我市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户籍新政、人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在就业、安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好保障,以更好的态度、机制、环境、措施、服务,形成尊重、爱护、珍惜、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为西安吸引集聚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人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当场下达硬目标:西安的户籍服务要成为全国最优,不优不收兵!

  这其实已经是我市招才引智的常态。从去年开始,我市先后出台了《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23条人才新政)、《西安市创新招才引智工作意见》、《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三条措施》、《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成果转化奖补政策兑现的实施细则》、《“西安伯乐奖”实施细则》、《技术转移机构资助政策兑现实施细则》、《西安市人才安居办法》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并成立了市级招才引智委员会。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1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32名、地方级领军人才59名,共落户18.6万人,同比增长408.9%,按照户籍新政落户122423人,其中学历落户人数合计98724人,占户籍新政落户总人数的80.64%。

  也正是因为多重的利好因素,才让市投资委主任邢欣有底气地宣布:“我市将围绕新经济,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去追赶超越,争取今年让中国前20名的互联网企业都有项目在西安落地。”


聆听大咖们的声音 洞悉大西安的底气

  “我们不会随便去一个地方投资,而会根据这个地方的人文环境、政商环境做一个整体评估,市场需求当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西安作为联通西北、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核心枢纽,是‘传化网’全国化布局的战略重点。但与此同时,投资环境也是传化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而西安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发展潜力,最终让我们决定与西安合作。”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能看见多远的历史,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能想象到什么样的未来,就能拥有多久的未来。如果你想拥有未来,就得和代表未来的人站在一起,和代表未来的城市站在一起。西安这座城市是一座代表未来的城市,我们和代表未来的城市站在一起就会拥有未来。

  ——正威国际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王文银 

  将赛伯乐西北中心落户西安,看中的就是这座城市所具备的人才、企业、资本三大要素优势,以及“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西安与赛伯乐的“强强联合”,让创新创业在这里势必大有可为,期待这座城市成为下一个“中国硅谷”。

  ——赛伯乐投资集团总裁王阳

  我们要让西安成为不同于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不同于上海的金融贸易中心,让她成为中国的创新之都,成为中国的“硬科技”之都,成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中心。这样,我们才可能引领新常态,实现追赶超越,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

  ——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

  硬科技时代的到来,说明年轻人的机会来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会,互联网是马云他们60年代人的机会,移动互联网是70年代人的机会。而我们这代人应该看到,这个时代的机会就是硬科技。

  ——硬科技概念提出者米磊

  希望西安扛起硬科技这面大旗,团结更多力量和资源投身科技强国建设,将中国最顶级的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投资人汇集起来,大家一起探讨硬科技如何助推中国早日实现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涤尘

  西安人“硬”的特点很鲜明,人实在、脾气倔,说话做事不喜做掺水分的事,就连饮食里面都渗透着“硬文化”,肉夹馍、羊肉泡咥得都是硬菜……硬文化,造就了西安的硬精神、硬气魄,更为发展硬科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刘健康

  西安的软件产业发展虽然和华东、沿海地区相比起步较晚,但西安高校集中,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是巨大优势,发展后劲很大,加上对吸引人才和项目有着较好的政策和环境,西安的软件产业一定会快速发展、越来越好。

  ——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求伯君

  西安也是软件行业领域里一个重要的城市,这里的软件公司很多,程序员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也很好,西安一定可以吸引到更多优秀的程序员来安家立业,参与到本地软件行业的发展建设中来。

  ——自然码汉字输入系统创始人周志农

  (记者 康乔娜 庞乐 司文 张潇 王超 王燕)



4大支撑体系助推新经济发展

  发展新经济离不开科创资源、交通物流、营商环境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撑、配合。而西安通过长期以来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开展“三大革命”、推行户籍和人才新政、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等,使古城从各个方面具备了发展新经济的优势。

  

关键词    硬科技

  新经济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这与西安的科创资源优势高度吻合。西安是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全市拥有普通高校63所,军事院校7所,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汉(其中列入“双一流”的高校就有7所)。拥有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两院院士60多人,2016年科技成果交易额达到711亿元,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十二五”期间,西安技术交易额连续五年实现每年百亿元以上增长,连续五年居于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

  同时,经济的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与西安“硬科技”资源优势高度吻合。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的成功举办,使古城硬科技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目前,西安硬科技“八路军”发展势头良好。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第365研究所等;在信息技术板块,有三星、美光、华为、中兴等世界级龙头企业。下一步,这些硬科技资源将为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提供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    物流体系

  新经济需要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作为支撑,这与西安优越的区位和物流优势高度吻合。西安是国家“十三五”交通规划确定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全国航空六大国际枢纽之一。客运方面,开通航线335条,其中国际航线55条。2017年的旅客吞吐量超过4000万人次,居国内机场第七位。货运方面,正在与海航集团合作,全力打造“中国孟菲斯”。

  西安铁路枢纽是全国铁路六大枢纽之一。西安北站是亚洲最大火车站(18台34线),目前正在加快西安北站、西安站、新西安南站、西安东站、阿房宫站“四主一辅”客运系统建设,形成“东西南北中”五个站的国家铁路枢纽格局。

  西安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是全国六大铁路物流枢纽之一。该项目将于今年建成运营。西安港已获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和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西安拥有4个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正构建起“海陆空”多式联运快捷体系。

  西安公路枢纽是全国公路六大枢纽之一。西安境内已基本形成以“一环十二辐射”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特别是完整的“米”字形高速公路网,覆盖全市、辐射周边、通江达海,使西安在全国处于东联西进、沟通南北的主枢纽地位。以西安为中心,已经形成了2—3小时可达周边省会城市、5—6小时可达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立体交通网络和覆盖8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新经济需要更良性的服务监管体制,这与2017年以来西安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优势高度吻合。2017年,西安的“大招商”模式全面发力,一年来,三星二期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阿里巴巴1+5项目、京东全球物流总部项目、华侨城1+7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西安。

  同时,全市尊商重商的氛围浓厚,在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外,深入开展了“三大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投资服务、生活品质),“行政效能革命”和“千人亲商助企”等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努力打造关心重视企业家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双示范城市。截至2017年11月30日,全市累计在册市场主体100.2676万,西安成为全国第七个市场主体总量超百万的副省级城市,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投资兴业的热土。

  

关键词    人才优势

  新经济以新业态、新模式为重要内容,更重视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这与西安快速增长的人口规模优势高度吻合。刚刚过去的2017年,西安打出“户籍新政”加“人才新政”的组合拳,通过用实招引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抢人、用感情暖人等方式,向全球“招贤纳士”,尽最大努力加快人才聚集,最大限度吸引“高精尖缺”人才。

  根据西安市公安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落户西安人数257419人,2017年3月―12月,按照户籍新政落户139458人,其中,学历落户共114049人,占户籍新政落户人数的81.78%,大西安已然成为凝聚天下英才的“吸铁石”。

  因为相继出台了“西安人才新政23条”、《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的十三条措施》、《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和成果转化奖补政策兑现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人才新政,去年,西安人才净流入率升至全国前四。

  目前,西安市常住人口1200万人,同时西安所处的西北五省有1亿人口,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将持续支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记者 樊华

  

  

近半年落户西安的部分项目


2017年

8月 20日

  西安市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西安石墨烯产业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西安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科技小镇、设立石墨烯产业投资基金等多项内容,项目计划投资一百亿以上;东旭光电还将在西安设立西北区域总部及研发机构,并导入石墨烯及相关新材料、新能源等项目。

8月 20日

  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圆通、申通两大物流龙头企业签约,将合作建设圆通(西安)跨境商贸及服务产业园项目、申通西北地区转运中心项目。

8月 22日

  赛伯乐投资集团与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月 30日

  三星电子高端存储芯片二期项目。

  三星电子将在高端存储芯片一期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基础上,在西安高新区再次投资70亿美元建设二期项目,以应对全球IT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高端闪存芯片日益扩大的需求。

9月 17日

  西安与亚马逊AWS等共建联合创新中心项目。

9月 22日

  正威(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金属事业群总部项目。经开区与正威国际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建设正威(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5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亿元。航空基地与正威国际集团签署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将建设正威集团金属事业群总部,计划总投资120亿元,预计五年内产值达500亿元。

9月 26日

  陕西北斗产业军民协同创新中心。

10月 12日

  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暨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

  西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机器人产业为核心,建设集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应用开发等于一体的技术创新基地,力争到2020年,聚集引领、孵化创新企业100家,应用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100个。


10月 30日

  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100亿元的开沃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项目落户高新区,计划建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西北地区的国内一流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1月 2日

  中国西部军民融合创新谷暨西安电子谷奠基开工。

12月 9日

  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由北京芯动能公司旗下北京奕斯伟公司作为主体统一规划、分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家半导体硅材料产业空白,进一步完善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链条。


2018年

1月 11日

  比亚迪3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扩产项目。该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400亿元,对我省打造300万辆汽车支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月 17日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中心及全球技术支持中心项目。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计划5年内,在西安高新区设立千人级创新研发中心及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其中,创新中心定位为大疆全球研发中心之一,将在精密制造、智能系统和无人飞行器等多个核心领域开展研发;全球技术支持中心定位为为全球用户提供多渠道、多语言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编辑∶安之│ 审核:方觉晓

◇◆◇

来源/西安日报  出品/日报总编室

·END·
 西安日报


权威·深度·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