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不想知道,专业课复习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2016-08-01 艾伦 考博圈

提示点击上方"考博圈"↑ 查看更多考博资讯!!!


想不想知道,专业课复习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作者: 艾伦    编辑:学长


作者介绍:艾伦,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曾就职于某省省级示范性高中。三年考博, 不忘初心,坚持如一,历经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校考试,终于圆梦。在考博英语和专业课学习方面,经验丰富。




博士生入学考试作为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消耗着无数人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也消耗着无数人的希望和信心。同样,三年备考博士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场难言的煎熬,无数次深夜醒来,茫然而痛苦。专业课复习过程中难以提升的学习效率,是我在备考过程中最“致命”的弱点。我不止一次的在想:到底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够让我们事半功倍,不至于折戟沉沙,死在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路上?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煎熬和痛苦的尝试,现在,我可以欣喜若狂的告诉你,方法是有的!方法是有的!方法是有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欲语泪先流,煎熬的备考过程已经过去,但回想起来,还是免不了一番感叹。幸运的是,最终顺利录取。此刻,我想要知道,还在努力备考的你,想要流泪还是要欢笑?我知道,你和我一样,盼着尽情欢笑。那么,接下来,我将请你和我一起去攻克专业课!


众所周知,很多高校很早就不指定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仅有少部分高校会给出部分参考书目。对于参考书的使用,很多前辈已经给出了不少方法,我在考博过程中也尝试了不少,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对于大多数时间有限的备考者来说,实施某些方法,耗费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并不匹配。很多人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还是黑夜里行进,看不到太大的希望。在此,我把在备考过程中摸索出的方法(我称之为“秘密武器”)与诸位同学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徘徊在考博路上的你。


我所谓的专业课复习之秘密武器,其实并不复杂,早在1946年,美国学者艾德加·戴尔通过研究就发现: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不等:


用耳朵听讲授,知识保留5%

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10%

视听结合,知识保留20%

用演示的办法,知识保留30%

分组讨论法,知识保留50%

练习操作实践,知识保留75%

教授给别人,知识保留90% 。


由此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或个人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艾德加·戴尔将这一理论称之为“学习金字塔”,并将其推广到美国各个大中小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效果。




我在高中工作的三年,正值所在高中教学改革高歌猛进的几年,学校在改革过程中,也大力推行“学习金字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囿于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时间的硬性要求等等原因,学校的改革推进艰难,但我作为一个教师从最初的不支持、不理解,到最后的大力支持、大力推行,直到应用于自身的教学和学习,从中却受益良多,以至于我一度窃喜,以为自己发现了学习的奥秘。


作为一个备考者,我们当然要成为一个主动学习者。但我在备考之初,也走了不少弯路,脱离高中课堂之后,我似乎忘记了曾经采取的这一办法。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也曾采取“划书法”、“知识结构构造法”乃至“思维导图”来进行学习,事实证明,这些学习方法尽管能够增进理解,能够使学习者从中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一定的理解效果,但是,就学习实践过程而言,效果是有限的。我年前备考过程中,在北师大的自习室从早上七点开始学习,除去中间吃饭、休息的时间,学习时间每天13-14小时,一直到晚上十点半左右才回到住处。如此多的学习时间,我在专业课学习上取得的效果却不尽人意。对于大部分知识,只是记个大概,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生成能力。记忆是理解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谈何理解?主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分为“两步走”的:第一步是输入的过程,通过自学获取新知,增进理解;第二步是输出的过程,通过讲述、交流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展示分享与他人,进而获取新知。


回想在高中课堂上,通过几节课讲述的知识,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于是找出“学习金字塔”理论进行再学习,然后尝试着进行实践,把自己整理的知识要点和知识体系讲给自己听(这其实就是一个分享过程)。于是,那段时间,在北师大京师学堂附近,你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手舞足蹈、自言自语的人(我怎么可能告诉你那就是我!)。通过这种讲述,我发现对于相关专业知识我不但记得很牢固,而且理解得也比以前透彻。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不能仅限于理解“学习金字塔”理论,更重要的是:


第一,你在进行讲述之前,一定做相应的准备。划清关键词、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这些都要在你“讲”之前做好,你一定要记清楚,你是“讲”!无论你是讲给大树还是小草,还是和你并肩作战的备考者,你一定要记清楚,你要加进你对知识点、知识体系的理解,你要假定你就是在讲课,就是在做报告,你是在“讲”,而不是在背书。


第二,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在“讲”的过程中,你可以调换专业课来进行讲述,我称之为“转换头脑学习法”。在集中的时间内感觉的自己学习劲头有所下降,你就需要调换一下专业课,使自己的精力始终处于相对比较旺盛的状态。


第三,如果能够有机会参加读书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等,你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与别人多多交流,输出你的观点和思想。不要怕出丑,信息化时代,没有人能够做到对一个学科全知全能。


习惯性总结一下,“学习金字塔”的理论贵在实践,在实施之前要做好准备,如此,才能在“讲”这一过程中巩固记忆,增进理解,发现不足,进而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地“讲”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自己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我通过坚持“讲”,受益匪浅,以高分通过专业课考试,也希望广大备考者能够通过“学习金字塔”理论,使用“讲”这一秘密武器突破难关,顺利实现自己读博的梦想。 




考博圈征稿启事|考博路上,彼此相伴!

学长在自己博士备考的过程中,除了埋头苦学自己寻找复习方法之外,内心深处特别渴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与之交流,以及望与前辈探讨考博经验。因此,考博之艰辛,学长体会良多。那么,作为曾经战斗在考博一线的学长,想为现在或将来奋战在考博路上的你们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鼓励。

 

考博圈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励志的心灵鸡汤。由衷希望热爱这个平台的你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考博路上、读博路上的心得体会,与准博士们分享、交流、探讨。


请将您的作品发送至邮箱 3436044866@qq.com     

我们将赠送您一条精美手链。

良心制作平台,让更多的准博士们受益,感谢您的支持!



据说考博士的人们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考博圈:考博路上,彼此陪伴!

提供考博信息  |  分享考博心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