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学姐考博纯干货分享

2017-11-06 三石而立 考博圈

人大学姐考博纯干货分享


作者:三石而立

    编辑:学长

 

下面我将要说的,都是一家拙见。很多都是关于我切身经历的所思、所感。如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主观色彩在里面,故对有些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到位,对有些内容的表述可能会不太严谨或存有偏误。所以,还谨请大家择取听之。


问:师哥是什么时候确定考博的呢?通过哪些渠道了解考博资讯?

答:我自认为,考博不只是简单地对更高学历的一种追求,而是对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在本科阶段,由于受到张英魁等各位老师的影响,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想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和“继往圣绝学”的大学教师。我所理解的“大学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具有神圣使命色彩的生活方式的承载者。简单来说,这种生活方式就是“教书育人”和“传承学术”。


我对这种生活方式很神往。要实现这一理想,就要进入高校。而我们知道,想入高校工作,拥有博士学位会是基本的门槛。所以,在本科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开始萌生考博的想法了。


调剂西大读研后,由于“考博”初心未改,我的目标也就很是明确,一来到学校就开始有针对性地看书、写文章,为考博做准备。


关于考博的讯息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第一,自己主动搜集,先确定好自己想去的城市,像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这样的大城市,这些城市“985” 和“211”高校云集,接着再根据自己情况(主要是专业课基础和英语水平)去选择学校,然后到心仪学校的官网上查找相关博士生招考和导师的详细信息。


我当时,就把有意愿考的学校按照“城市”进行了分类汇集,其中包含了心仪学校、拟报导师、此导师所在的专业、与此专业相关的考试科目、此校近三年的考试时间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对比,我们就可以对这座城市、这所学校更甚这个导师的博招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权衡各种利弊,从而做出取舍。


第二,多与自己导师、同门或不同门的曾经考过或已考上的师哥师姐以及本科时选择读研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可能也会有一些考博讯息与你分享。


第三,多关注微信公众号,像“考博”、“考博圈”等公众号经常会推送一些考博的信息。


第四,加入一些考博论坛。一般来说,每所大学都会有考博论坛,如,“南京师范大学考博论坛”。


这些论坛里会有关于相应院校考博的各种资讯。第五,搜索并加入一些考博群。群里面会有很多“博友”分享一些关于诸多高校的考博信息。




问:在确定考博之后,师哥进行了哪些前期的准备呢?

答:关于前期准备,前面我也提到了,首先确定好要考哪个学校,然后到这个学校的官网上搜寻博士生导师的资料,确定自己要报考哪个老师,确定好导师之后可以给导师发邮件(自荐信),介绍一下自己的基本情况、学习和科研经历、学术成果、研究方向等。


需要强调一下,这封信一定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对学术的热爱;自己的优势面;对博导研究领域的感兴趣;积极且谦逊的态度、想跟随老师继续深造的诚心。


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用心”去表达自己想跟他(她)攻读博士的强烈意愿。你是否用心,都会体现在这封信里,人家博导是可以感觉出来的。


如果导师给你简单地回复欢迎报考之类的话,很大程度是不太靠谱的。这时候你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要知道,肯定还有很多学生想要考他的博士,这时候你须做好“多手”准备,再找一些别的导师。


如果导师的回复比较详细,给你介绍他的招生情况、研究方向之类,这说明老师对你印象还是不错,对你还是比较满意或是感兴趣。这样的老师,就可以多与其保持联系,这里的“多”不要理解错了,绝不是隔三差五的、经常性的烦扰,要根据自己情况控制好联系的节奏。


比如说,可以每逢重要节假日(教师节、春节等)、网上报完名、去他(她)所在的学校初试时等时间节点就可以问候或汇报一下。这样的问候或汇报情况也绝不是所谓的“曲意逢迎”或“拍马屁”,而是你在向这位老师传达一种信息,就是你一直想考或已经来考他(她)的博士了。


说实话,这种问候或汇报对你考上到底是否起作用或起多大作用,我的确不知道,也不好说。那姑且就这样想吧:一方面,可能利于老师对你加深点印象,做到心里有数。另一方面,你自己也可以从中寻求一点心理安慰。


确定好学校和导师之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去联系到这位博导所在的那个学院的硕士生同学、博士生师兄或师姐,要是能够直接联系到他(她)的嫡系学生是最好不过了。


因为,他们可以帮你打探一些他们学院或是这位博导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你决定是否继续报考这位导师或是具体该如何去备考等都会有直接的影响。由此可以说,“搞定”博导周边相关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做好上面的联系工作,就到了具体复习的环节了,复习内容一般主要是英语和专业课。

  

首先是考博英语。考博英语与四、六级英语和考研英语不同。


其一,它不是全国统考形式,而是因校而异,即每个学校自主命题。这也决定了每个学校的考博英语的题型、难易度是不尽相同的。


其二,除了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极少一部分学校外,很多高校的考博英语(初试)一般没有听力,这对于一些不太擅长听力的同学来说,会是一种福利。


其三,就难度来说,刚才所提及的北大、浙大,再加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这几所学校的考博英语难度的确较大。除了这几所,其他一些学校的考博英语,总体来说,难度要比考研英语小很多,大概在英语6级水平上下。


对于考博英语的准备,我建议考博院校定下后,可以去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书。


另外,虽说考博英语因校而异,即各大高校具体题型不太一样,但是考察的主体题型又是相同的,很多高校的考博英语大都会包含阅读理解和作文两大题型,而这两大题型的分值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所以,除了做真题外,若是尚有余力,针对这两大题型,可以去网上购买“华慧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炼220篇”或“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粹100篇”(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机械工业出版社)以及“华慧考博英语专项训练—写作”或“考博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用书编审委员会;机械工业出版社)等资料来做针对性训练。


二是专业课真题。有人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如果说,认真复习专业课是这里的“努力”的话,那么专业课真题便是这里的“方向”。


我们知道,专业课都是相应学院自己出题,近年它出题的类型、风格是怎样的?是够有大的变化调整?是否存在偏生、琐细的知识点?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说是直接关乎我们的备考效果更甚是最后能否拟录取的结果。


因为,它们是指引我们复习备考的风向标。唯有循着近年的出题类型、风格、特色,我们才可以去很好地预判和把握复习的着重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那么这些问题,从何得知呢?很显然就是从历年专业课真题中来探悉。由此,专业课真题的重要性也就可窥一斑。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还是可以寻到历年真题。


寻获的途径一般有四种:


一是,若我们报考的院校,之前有自己学院的师兄、师姐考,可以直接问他们要;


二是,若你已经联系到要考的那个学院的博士师兄、师姐,可以问问他们是否还存有往年试题;


三是,若我们报考的院校,有自己的本科同学在此读研,可以找他(她)们帮忙去问问学校里是否有卖;


四是,自己去淘宝网购买。如,搜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考博真题”。购买其他高校的专业课真题也是如此,但淘宝网也绝非万能神器,不是所有高校的真题都有卖。


最后,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尽可能地找到拟考院校的近年专业课真题,这样复习起来会有大体的方向。


问:确定考博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呢?

答:对于考博时间的规划或安排,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从研一开始就会有考博的打算。


对于考博时间的整体统筹,就要看你决定考博的具体时间点了。若是研一就有这个打算,时间是很充足的,这时就可以从长计议,去做很多准备工作,诸如,关注并了解自己意向院校的博招和博导信息,广泛阅读专业课相关的一些书目,备考六级(即使已经过了,也可以考,为的是不把英语完全搁下),写作并发表小论文,等等。


若是决定考博的时间不是太早,也没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候,就更加需要专注和用心了。一定要把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块时间分别规划好,每个时间块具体要复习哪一门和哪一部分内容,都务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目标明确,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


还有一个重要的建议是,若是决定考博了,研二的暑假就尽量不要回家了,留在学校写毕业论文,大概在9、10月份就要把毕业论文的初稿完成,这样研三上学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备考。


另外,研三上学期的寒假大家也最好可以晚一些走,年后尽早一些回来,把更多时间放在复习备考上。


问:对于意向考博的师弟师妹,师哥有什么建议呢?

答:


第一建议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郑重考虑一下考博的问题。


我们知道,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考博的确不容易,而费了很大劲考上了,博士毕业却又很困难。因为,博士生毕业的话,不只是简单的10余万字的毕业论文就可以。


很多高校对博士生参加毕业答辩是有硬性要求的,一般是要求发两三篇C刊(所谓C刊就是指南大核心期刊,由于其层次高且数目少,所以不易刊发),否则即使你的毕业论文完成了,也是没有资格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


我们经常听说的很多博士生延期毕业现象,原因大多就在于此。所以,可想而知,你若不是真正喜欢做科研,而只是单纯想混个博士学位,那么选择读博就无疑会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另外,现在的博士学制很少有3年的了(因为,三年时间,有不少一部分博士生不能如期毕业,所以很多学校把学制改为了4年),一般都是4年到6年了,时间跨度较大。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现在读博士的时间成本是很大的。而我们这个年纪又略显尴尬,处在就业、成家的多个路口,这时候就需要与家人或男女朋友多沟通交流,听一下他们的意见,从而综合协调多方因素做出决定。

      

第二考博不仅要靠自己的实干和努力,资源跟人脉关系也极端重要。


因为,考博与考研具有很大的不同。考研,我们只要确定下学校,然后专心备考就可以了。而考博不是,一般来说,它必须要去联系导师,这似乎是无法绕过的一个环节。


更直白的说,考博是直接考某一个老师,这样的话,考博过程中人情因素的渗入也就会难以避免。所以,若是有考博的想法,最好还是与导师尽早沟通,他(她)的人脉资源也许能给你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一定要联系好博导。


前面我也说过了,就是要多与其保持联系,可以在一些重要节假日的时间节点进行问候或汇报近况,从而在考博的整个过程中与这位博导形成一种始终互动交流的状态。


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还可以与博导见面交流,目的主要是为了表达想考他(她)博士的诚心以及自己想从事学术志业的决心。

     

第四,一定要联系好博导身边人。这一点,我前面也已提到了,这里再做强调。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去联系到这位博导所在的那个学院的硕士生同学、博士生师兄或师姐,若可以直接联系到他(她)的嫡系学生是最好的了。因为,他们可以帮你打探一些他们学院或是这位博导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第五,建议大家不要只报考一所学校,可以选择两三所或三四所学校。


要知道,一般来说,很少会有博导承诺只让你一个人去考,因为博导也不敢冒这个风险。若只答应你一个人去考,万一你不过线,也调剂不到学生,他(她)这年可能就招不到学生。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博导就会答应“一些”学生去考,你务必要清楚你只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你是有竞争对手的,对手估计还不只一个,况且他们的“杀伤力”有多大,你也摸不清楚。就是顺利进入了复试,最终能否录取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为了增加考上的可能性,我们也就不敢冒“只考一个学校”的风险。自然也要多联系几所学校。多联系也会有个限度,一般选择两三所或三四所吧。由于这些学校的考试时间可能也会存在冲突,到时候,有的学校你也不一定能去考。


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具体备考的时候,由于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学校一定不可等量齐观地去复习,需要分清主次,对于感觉最靠谱的或是最想考的那所,你可以拼劲“洪荒之力”。


我们知道,不管是专业课还是英语,总体来说,各个学校考的都还是差不多的。所以,你就可以以这所为重心,顺带复习其他的几所。


 第六,尽早做好论文工作。


这里的论文包含大小论文两个方面。


大论文就是指毕业论文。我的建议是,毕业论文最好是在研三学期的9、10月份左右就要把初稿完成,这样研三上学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复习备考。


小论文,就是指我们用来发表的期刊论文。我的建议是,在研三寒假前要刊出几篇(四五或五六篇)像样的文章,所谓像样不一定就是核刊,但绝不会是那种只要给钱就能发表的商业性刊物。


一般来说,一些党校学报、学院或大学学报就很“像样”。有几篇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联系博导,无疑会是有利的。因为,这可以让人家博导知道,你在学校里还是写点东西的,是有一定的科研基础的。


那么,“从未发表论文(称之为裸文)、发表的都是商业性刊物(称之为商文)、发表的文章越多”对联系博导是有利还是不利呢?


我对这几个问题仅说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裸文”与你能否考上博士,没有绝对性的关联。这一点已经被很多事实所证明。可以不无夸张地说,“裸文”但考上博士的案例每年都在上演。


据我了解,这种情况无非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态:


一是,考生所拥有的人脉关系很强悍。在这种情况下,有无文章已经不是重点。


二是,考生的确幸运,与他(她)竞争的对手,虽有文章,但是都没过线。


三是,考生遇到的博导很特别,不唯文至上。在他(她)看来,你在硕士阶段是否发文章一点也不重要。


四是,考生出身“贵族”院校。所谓“贵族”院校主要是指北大、清华、人大、南大、武大、山大等“985”高校。


一般来说,这些学校的考生没什么文章,考博对他(她)们来说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撇去人脉关系的因素,一个普通“211”的且有几篇文章的考生与这些“贵族”院校的没有文章的考生进行PK,在面试环节,即使两者的表现难分伯仲,博导可能也会优先考虑后者。毕竟,“名校”光环太过耀眼。


我在这里提及“贵族”院校,其实最想表达的就是,如果我们所处的平台不高,也就是我们的硕士学校若很一般且学科专业不强,同时自身也没有可用的人脉关系,那么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就只能从修炼自身做起,尽量多发几篇“像样”的文章。正所谓“手握文章,心里不慌”吧!


若相反之,平台不高且无人脉关系更无文章,如此的考博之路会有多难,便可想而知。其次,“商文”对我们联系博导是不利的。


博导都会知道,这些商业化的期刊就是俗称的“垃圾期刊”,水平不高,质量很low。用这样的“科研成果”去联系博导,恐会造成不好的印象。提及这一点,我想说的是,若志在考博,就不要再发这种层次的期刊了,实在意义不大。


再次,“发表的文章越多”对联系博导也不一定就是有利的,有时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虽说,有的考生文章发的不少(十几篇甚至二十几篇),但是若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即这里一耙子、那里又一棒子的,人家博导可能就会感觉你太盲目、甚至还有点急功近利,恐怕你写的这些东西也会难以深刻和系统。


提及这一点,我想说的是,文章要发,一要有量, 但适当就好,一般五六篇即可,最多也就十篇左右吧;二要有质,有质就是“像样”,可以不是核刊,但最起码也要是党校学报、学院或大学学报;三要有核心主题,也就是这些文章大多数是要围绕一个主题去写的。这个主题可以是你感兴趣的,也可以是毕业论文选题。


说在后面的话:

考博绝不是人生的必选题。它只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一种生命的体验或经历。


既然决心考博,那就撸起袖子放手一搏!是不是突觉画面感十足?——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凝心聚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不要胆怯和畏首畏尾!而是一定要敢于尝试、勇于折腾!


相信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总会有好的结果!就是退一步说,即使结果不尽如人意,那么这个过程中的磨砺和成长亦会是极其宝贵的人生财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加油吧!祝你们好运!要知道,敢拼、敢试、敢闯的人,运气终归不会太差!

 

希望能给还在考博路上奋战的小伙伴们一些继续努力的动力。


自8月1日起,投稿文章经考博圈发布后,原创作者将获得两本自选书籍作为考博奖励,也就是说,考博圈为你的书籍买单啦!


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你,赶紧写出你的考博经历,附带你的录取通知书发到学长邮箱3436044866@qq.com吧。


学长话:真诚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考博经验。之前主持一次公开课,时间已经到9点了,我说课程该结束了。这位博士说,没关系,我坚持把大家的问题都回答完。因为,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希望大家多多分享经验,给考博路上的人更多的努力。



购买方式:一、扫描上方二维码  二、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