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屡战屡败的考生的逆袭之路|从高考落榜到985高校翻译学博士

2017-11-30 考博圈

一个屡战屡败的考生的逆袭之路|从高考落榜到985高校翻译学博士


作者:张广法

编辑:学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也,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三十岁之后如果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那么你离自己的梦想就很近了。



终于看到了我的博士录取通知,我被录取了!这几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可是谁又知道我曾经是一个中考、高考均落榜的失败者!

1

村里人眼中的失败者


我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农村,爷爷奶奶给地主做长工,父亲是村里的会计,母亲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上面有两个姐姐。为了生我这个儿子父亲还差点丢掉了会计的工作,不过可以理解,养儿防老吗。


96年我参加中考,与我一起考试的还有我的另外一个小伙伴,他父亲和我父亲是把兄弟,关系很好,我们关系也不错。初中时,我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能在班级里排前几名(其实,就算在一个农村普通初中的普通班级中能排前几名,成绩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中考时,我们报的都是中专,因为在当时能考上中专已经很不容易了。大姐几年前考上了中专,见过一些世面,因此坚持让我上高中,但无奈父命难违,只得作罢。中考的结果是,我的小伙伴金榜题名,我名落孙山。



父亲很生气地骂我没用。走在村子里,其他的小孩儿指着我的后背说,“人家都考上大学了,你个笨蛋,什么也没考上!”我想去揍他,但,我有什么资格呢?没办法,只有去上高中了。但正是这个选择,造成了我们俩今后不同的人生道路。


因为没有报考高中,父亲只有托关系让我上了一所普通高中。自知对不起家庭,只有努力学习。高中三年一晃过去了,9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结果连大专都没考上,第二次让父亲失望了。于是决定复读,第二年考上了一所很差的大专。录取通知书我都没去拿,大姐帮我拿到后直接给扔了。



虽然高考两次都落榜了,但是我高中班主任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说,“不能死学,要学会思考为什么”。究竟为什么这句话会对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下文再说。


第三次让父亲失望了,其实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村里人的白眼。独自一人坐在村后的水库边,思绪万千。往前走两步一切都结束了,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不能这样,我绝不能这样,我要继续学习。

2

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有时候人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选择并非是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而纯粹是机缘巧合。高考失败之后,开始关注民办大学的信息,最后选择了西安翻译学院,去学自考英语专业。为什么?因为看到了她的广告,而且我的英语基础不差。一个高考落榜的loser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呢?



西安翻译学院是一个民办学校(现在已经升为本科院校),当时没有发本科文凭的资格,其实就是一个自学考试培训机构。虽然名字中有翻译两个字,但不要误会,他和翻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学生在每年的四月份和十月份参加国家组织的自学考试,先考专科,再考本科,但最终拿到本科毕业证的屈指可数。因为当时录取的基本都是高考落榜的考生,还有一些中专毕业生,所以学生的基础可想而知。



西安翻译学院虽然是一所民办学校,但却有着很多学校没有的优势。第一是重视英语口语训练。学生大一入校后就要参加英语演讲赛,和辩论赛。大一的学生入校后就要参加英语辩论赛对很多大学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却是这个学校的传统。第二,学生思维开阔,组织能力非常强。虽然他们成绩不行,都是落榜考生,但是他们善于组织各种活动,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入校之后我就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曾经三次让他失望,抬不起头来,但四年后我一定要考上硕士研究生,让他扬眉吐气。为了这个目标我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只靠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我一直记得高中班主任的那句话“要学会思考”。是的,我们真的会思考吗?


每个人天生都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只是有些人的思考能力被很好地发掘了出来,最后成为了社会的精英,大部分人的思考能力被慢慢磨灭,最终碌碌无为。


幸运的是,我残存的一点思考能力被高中的班主任给发掘了出来。高三时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非常好,甚至排到了班级前5名,要知道当时我们班有将近20个人都考上了本科,但是这种思考能力根基未稳,无法让我立刻成功。


如何学英语呢?上课之外,我只有自己想办法。我羡慕学哥学姐优秀的口语水平,分析后发现,原来自己基本的音标都发不准,于是买资料挨个音标纠正,从音标开始,到重音,再到连读。


到了大二,我的口语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语法基础不牢固怎么办呢?尽管老师会讲解,但还不够。于是我就认真分析《基础英语》教材上所有的句子,从词性,到句子成分,到句式结构。


我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必须明确地分析出每个句子的所有成分,如果不懂立刻查阅语法资料。大一时我的语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单词怎么记呢?当时不像现在,连电脑都很少,于是我决定改变记忆方法。


前几次记单词时不要求会拼写,会读,只要求会默写,把不会的记录下来,重点突破,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多,自然会拼会读。记得,我最终在两周之内,记下了2000多个高级英语的单词。后来在读有关记忆的书的时候,发现当时的记忆方法非常符合记忆规律。


大学暂时远离了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我可以纯粹地享受思考的乐趣。大四第一学期报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来惭愧,当时我们那一级的学生有几百人,考研的只有5个,连参加自学考试都有难度的学生,有什么资格谈考研呢?


我成了学校的异类,甚至舍友都半戏谑地给我起了一个外号“考研生”。当时西安翻译学院的历史上,极少有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更别提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了,甚至我当时都不知道,世上还有考研辅导班这么一个东西。


自己学吧!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过了当年的国家线,没上西电的线,可以调剂。一个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在读研究生是我当时的老师,我问他我是否可以调剂,他回答没有本科文凭的不能调剂(当时我只有专科文凭,是按同等学历考的)。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一说!好不容易成功了,又被一个老师给耽误了。可能是天意吧。

3

三十岁之后的坚持


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来到了苏南的一个公司,做外贸业务员。刚开始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可以和老外一起工作,一起玩,好不快活,但几个月之后我就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



每周要工作至少五天半,加班没有加班费,工资少得可怜,而且有些客户第一次来中国,很兴奋,大半夜打电话要你出来陪他们玩。简直成了三陪了。


于是决定继续考研,这次选择的是湖北的一所普通的省属高校,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研究方向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本科时养成的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硕士阶段结出了果实,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甚至还在湖北省口译大赛上获得过第一名。


三年转瞬即逝,到了要找工作的时间,最后来到了我现在的工作单位,苏北的一个省属高校。当初是以紧缺人才引进的,待遇比较好,当然我的感觉也比较好。


读研期间,我是个活跃分子,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刚工作也改不了这个习惯,但我发现自己错了。与学生间的单纯关系不一样,同事之间多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记得刚工作时我曾提议帮学生创建一个练习口语的社团,安排一个老师辅导,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系主任的首肯之后,我就开始去做,但后来慢慢发现周围开始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们肯定在想,刚毕业的小伙子想出头,太嫩了吧。算了吧,暂时收起自己的梦想和锋芒,夹着尾巴做人吧。


后来还发现,像我们这种普通二本院校的外语老师绝大多数都不做科研了,职称晋升很难,于是有些人干脆放弃,就等退休。在这种学校想搞科研太难了。学校名称是某某学院,而且又是硕士加讲师,你的文章别人看都不看,发核心难上加难。


后来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其他的各种压力,曾经一度想过放弃,打算慢慢地评上副高后了此一生。


工作时间长了也就慢慢地看透了学校这种地方。现在硕士很难在高校混下去,科研水平不行,发文章、申请项目都受限,各种机会都没有你的,就算你偶尔凭某种关系当上了一官半职,但最后肯定会被拿下,一朝天子一朝臣吗。


但是,如果你是博士,特别是外语的博士,机会就会很多。所以,我索性不再主动去参加或组织各种活动,没有学位、没有职称到最后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况且有些人并不想让你过于活跃,遮了他们的风头。


我给自己定下了两个基本目标:

wogeizijidingxialelianggejibenmubiao:

1.考上博士,不管什么专业,在学校站稳脚跟;


2. 把其他的精力放到自己的事情上,不再主动参与学校的事情(当然如果学校需要,我一定会认真做好)。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创办了自己的翻译公司。其实,也不是什么大公司,就是针对本地市场的一个小公司,连财务都是兼职的,创业艰难,且行且看吧。在后来几年中,凭着过硬的翻译实力,慢慢地打开了市场,在这个小城市逐渐站稳脚跟。虽然赚钱不多,但总比单位里的勾心斗角舒服多了。


可是,我当初的梦想呢?老婆经常鼓励我,你还是考博吧,不然没出路,可是英语考博谈何容易啊。这几年是我工作后,最苦闷,最无助的几年。虽然定下了考博的目标,但对于一个普通省属高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英语博士考起来谈何容易。考博,难上加难,不考博,人生一下子看到了尽头。


人最痛苦的就是三十岁时看到了六十岁的自己,你的人生不再有其他的可能性。但是就算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一直坚持看书,虽然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否成功,但人一定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自己经常会沉浸在西方哲学,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学、译学专著之中,享受读书的乐趣,让自己暂时忘却了生活的烦扰。可能后来的考博成功也和这段时间的广泛阅读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这几年,我遇到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大哥,他们有的考上了翻译学博士,有的考上了英美文学博士,刚四十岁出头就评上了教授,成了我的榜样。我们经常小聚,把酒言欢,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好不快活。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受到了许多激励。

4

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孩子慢慢大了,家里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改善,再加上老婆的再三鼓励,之前曾经差点被磨灭的梦想慢慢越烧越旺,于是决定考博。但是,考博谈何容易。与其他专业不同,国内的英语博士点很少,考试难度很大。


英语博士分为三个专业: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和翻译。前两个的博士点相对较多,最少的是翻译学,全国的翻译学博士点也只有十几个,有些导师只招小语种的博士,英语翻译的博士点数量更少。而且,让我更加头疼的是许多高校都考二外,我要考日语。


尽管考硕士时,我的日语考了第一名,但硕士期间基本没怎么学,毕业后也基本给丢掉了,现在又要捡起来谈何容易。以上的种种难处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我的很多同事有的选择换专业,比如读历史、中文、国际法等,有的选择出国读,不论怎么样有博士学位总比没有要好。


我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北航呢?这里我应该感谢我的老大哥高老师,12年我和高老师一起去北航参加翻译学学术研讨会,他把我引荐给了我现在的导师,当时我把我发表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上的一篇文章拿给导师看,算是毛遂自荐。后来查了查北航的考试科目,包括“汉语综合”、“英语综合”和“翻译理论”,竟然没有二外,正好适合我。太好了,说干就干。



2015年第一次报考,考试时发现报考这个导师的有26个人之多,导师只录取一个。第一次考试的分数比较满意,两门专业课分数都80多,排名不清楚,但肯定很高,但有一门差了1分,最终没被录取。


16年再次尝试,查到分数时,心理凉了半截,总分竟然比去年还低了几分,我寄予厚望的外国语最不理想。想想去年的遭遇,哎,放弃吧。于是准备申请出国读书,不论怎样,不想再考第三年了,今年必须有个结果。


这里还要感谢一下我在国外读博的两个朋友,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无私的帮助。就在我准备申请材料马上要成功了时,接到导师电话,说我过线了,让我准备复试。想不到,我这个分数还能过线,后来才知道16年的试卷比15年的要难,试卷批改的也要更加严格。


权衡之后我还是决定认真准备国内的复试,如果不成功,再考虑国外的高校也不迟,而且在国内读博费用低,很容易融入国内的学术圈子。


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寒假,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准备写“博士研究计划”了。3月11日复试,29号得到通知,我终于成功了!!

5

给准备考英语专业博士朋友的建议


下面,谈谈如何准备英语专业博士考试。一般来说,考试科目有三个,外语综合(大量的学校考察二外)、专业一、专业二,每个学校的具体科目不一样,这里只能具体问题具体讨论。


北航考的是:英语综合、汉语综合、专业(分为翻译、语言学、文学),不考二外。英语综合难度很大,虽然考生基本都是英语专业的,但有大量的考生都败在这一科上。


考试之前考生应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单词量有多少?


我是否经常阅读英语文献?


我是否经常用英语写作?


其实,很多英语专业的考生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基本都是否定的,就算是英语专业的教师。汉语综合考察的是古汉语和写作水平,这个无法突击只有慢慢积累,光《古文观止》我来来回回看了不下六遍,还有《诗经》、四书五经等经典都要看看。


不得不说,北航考察英语专业考生的汉语能力而不考察二外是很有远见的,虽然准备的过程很痛苦,但收获也很多。我两次考试中文成绩均第一。专业课不好说,有些学校重点考察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内容,有些学校重点考察基础,考试之前要弄清楚。


最后,谈谈如何准备复试?


1. 英语口语太重要了!(这里有例外,国内的一些翻译学博导原来是研究比较文学的,他们并不读也不写英语文章,当然复试时不用英语。从事翻译研究的基本都知道是谁,高下另当别论。)


后来从师兄处了解到,和我一同复试的几个考生口语水平不是太好,再加上紧张,说不出来什么东西。我本来口语水平就不错,工作后的这几年里一直在教授翻译和口译,同时还经常为学校、当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口译,可以说应付博士复试完全没有问题。我当时反复提醒自己的是不要说的太多,让老师反感。


2. 老老实实地看书,写文章,发文章才是正道。


复试时,导师根据每个人的科研计划问了大家一个类似的问题:总结参考书目中一本英文译学专著的主要内容,但好像其他几个人回答的都不是太好。外教社和外研社出版了几十本国外翻译研究丛书,这些书是最基本的,必须认真阅读。其实,现在翻译专业的硕士有多少认认真真地读过这些书呢?


3. 认真写好博士研究计划。


当时导师让写了中英两个版本,各5000字左右。我初稿写了12000字左右,后来请其他人帮忙修改,前前后后修改了五六次最终精简到8000字。我觉得导师让考生写科研计划有几个基本的目的:1)考察考生的英汉语基本功,特别是英语水平,因为读书后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当然这和博导的定位有关);2)考察考生的科研素质,研究计划结构是否完整,逻辑是否清晰,问题是否明确,方法是否得当,这些都可以在科研计划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如果现在的我回到二十年前,告诉正在准备高考的我,以后我会考上一所985高校的英语博士,当时的我和我的所有老师肯定是万万不会相信的。一个连考上普通二本都有难度的考生,怎么可能会考上博士呢?


可是,有时生活中就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我们完全无法预料的可能性,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真正为之努力!对于文科生来说,这些努力中两个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广泛的阅读和认真的思考,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注:本文作者张广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翻译学博士。



翻译采分点的3步攻略

攻克词汇表达难题的2大万能技巧

7大基本句式的语序调整套路

热门名校翻译真题的深度剖析

考博翻译课程,请扫码查看!



购买方式一:扫描上方二维码
购买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