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和医学院:学长告诉你,我是如何考进这座医学生的殿堂

水木 考博圈 2019-06-10

协和医学院:学长告诉你,我是如何考进这座医学生的殿堂


编辑:学长


写在前面:准备考博期间,关注了考博圈的公众号。需要的时候,从这里获得经验;惫懒的时候,从这里获得激励;沮丧的时候,从这里获得勇气……一路走来,收获良多,心存感激。10天前,复试结束,收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苏州)的录取通知,高兴之余,也想写下点东西,希望为和我走相似道路的人提供一些经验。


叙写内容,包含我个人经历,考博流程以及所遇困难的解决及感悟,带有个人色彩,可能难以普适,仅供阅读者评判吸收。


     关于我    


大学填报志愿,贪图省事,不用考研,报了个离家很远学校的七年制临床医学,(现在已经被取消了)。教育计划是在学校呆五年,再到医院实习两年。


待在学校的时候,觉得单纯得学点临床知识有些无聊,恰好遇到了我的一阶导师(这是我的幸运)并申请进入了他的实验室,利用课余时间做了4年多的基础实验,出了一篇稿子(研究偏门,投稿非常不顺利),两项发明专利。临床实习阶段,在外轮转一年后回科,呆了不到一个月,就被科里迫不及待地派遣出来帮主任做课题,直到现在。


  关于协和  


协和,所有医学生心目中的殿堂。上大三的时候,遇到一个考上协和的学长,惊为天人,觉得不可想象;大六的时候,亲戚问我想考哪的博士,挑着普通的学校说了几个,被问为什么不考协和,说,那么难,不大可能吧。


报考的时候,觉得门槛还可以,试一试,就报名了;复试之前,发现我居然在复试的名单里,告诉自己,再努力拼一把,不然我会抱憾终身的;笔试成绩出来了,笔试第一,整个所里的第一名,就在眼前了;两个小时后,面试结束,我以总分第一被所报考的老师录取。


   关于过程   


简要说一今年协和医学院申请考核制的整个流程,为可能报考的小伙伴提供一些经验。


在报名之前1-2个月,协和发出招生信息(我记得我是9月份才看到的招生简章,但现在去查看是7月份就发布了通知)。比较早的同学,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就获得了导师信息,早早就开始联系了;晚一些的同学,至少在专业目录发出后,就应该明确看中的老师并发邮件进行沟通:至少需要知道这个老师是否已有自己心仪的学生了吧,进一步地,通过联系可以简单了解老师的性格,对学生的要求,初步判断是否是适合自己的老师。


10月份,提交申请考核的材料。其中有一点需要提醒:像是英语成绩,论文情况,这些早早就需要准备的东西可能临时无法有什么变化,但博士科研计划书,是申请考核打分的重要指标,需要好好准备。计划书大约是以标书的样式去写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早准备,并反复修整。


1月份,经过漫长的等待, 1月中旬左右可以通过协和的招生信息网查到自己的审核成绩。审核成绩由各个所的老师打分评出,不同的所/专业之间基本没有可比价值。成绩多在140-170之间,180,190的也有,少一些,大多150左右。贴吧里有人说,140左右的,在任何一个所都不会进入复试。


我报考的时候算是一无所有吧(文章在投尚未接收,科研计划书提交后发现少了400字,只有两项发明专利还算是能放得上台面),所以在1月份得知审核成绩仅有140多的时候,也可以表示理解,但内心还是免不了失落,觉得可能没戏了。


即便如此,还是鼓起勇气给导师发了个邮件,说明了成绩不高,但还会继续努力。导师很快回复了,鼓励了两句。隔了两天(导师是海归,可能没有既往在协和招生的经验,也许后来找人打听了下140多进复试的希望不大)导师又给我发了个邮件,说如果协和这边去不了,他这里还有个和国外联合培养的机会,我可以再试试。心里的小火苗才算又燃了起来。


4月13日,院所网站上公布了复试名单、排名,以及复试流程。很惊喜,虽然排名最低,但还是侥幸进入了复试,有了奋力一搏的机会。如果从这个时候再去准备专业知识,就有些晚了。至少专业课的书要看一遍,对该专业要有一个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4月19日,9点开始笔试,包括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一张卷,共6题,每题10分,笔试共60分。专业英语包括一段英译汉,一段汉译英(应该都是论文摘要),并要求用英文叙写一个实验的流程。


专业知识方面,老师估计也不想难为我们,考察的内容并不困难,考了两个基本的知识点,之后给了个题干,要求做一个实验设计。总体来说,感觉就是做科研平时会遇到,甚至经常使用的方法、技能。(不同的院所考察方式应该会有所不同)


笔试结束后立即批阅,1个小时左右公布笔试成绩,并按照成绩排名进行面试。面试,虽然有一排教授坐在你对面,但其实气氛还是比较自如愉快的。所谈的话题天南海北都有,大约考察了你做科研的决心,遇到困难的解决办法,以及随意想到的一些知识。面试过程并不是流于表面地走个过场,教授是真心询问了一些他们关心的问题。组织好自己想说的,真诚去回答就好。小组面试结束后,当即公布录取结果。


可能意想不到的才是惊喜。离开家去考试之前,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人都觉得我考上的希望渺茫。所以当真的考上之后,才会如此兴奋异常,好几天才能静下心来反思。这时候才觉得考上的今天和没考上的昨天,自己并没有什么差别,仅仅是自己的这方面达到了所考察的标准,通过了考核而已,能力上并没有多少提升。可能久经挫折,突然被肯定了一次,更自信了些吧。

 

 关于公平 


协和的整个招生过程,是我所知院校里最公正公平的。老师没给复习资料,笔试面试前,不允许进入课题组,笔试面试结束,当即公布结果。全过程遵循招生办要求,老师都抱着寻找真正能做、想做科研的人的心态来招生。我很幸运。


即便如此,从另一个角度再说公平。也许都觉得现在考博难,原因大概是名额少,内定多,我觉得内定好像也没什么错。导师从科研角度出发,选择能快速推进课题,有利于课题进展的学生,这没有什么错。自己的学生,相互之间磨合良久,自己了解、信任,学生对课题也极其了解,选择这样的学生自然效率也高。


本没有绝对的公平,人都有亲疏远近的区别,选择自己熟悉的,知根知底的,能信任的,本身就是人之常情。周围有个报考北大的同门说的:如果导师连自己培养的学生都不想要,那还指望谁要呢?如果我所报考的老师有自己的学生,且已经认可并有了自己的安排,我可能也就不会再报考了吧,所幸,联系的导师给予回复:他的名额公平竞争。


选对一个老师是学生的福气,选对一个学生也是老师的福气。即便是没有招考,导师直接把机会给予他认可的学生,我也不认为有错。只要以有利于科研进展为基调,那么选择就是合理的。


关于痛苦和煎熬


科研路的痛苦。有时候觉得自己忙忙碌碌这么多年,夜以继日做实验,逼病过自己,在选择间煎熬过自己,痛苦过,兴奋过,回首起来却一无所有,一无所获,没有国奖,没有SCI论文,除了锻炼了常见的实验技能,积累了不少的科研经验,构建了基本的科研思维外,好似没有了任何外在的收获,没有能证明自己的资本。


当那些比你晚进实验室,也没你努力的人,获得了你渴求而不得的成果,内心的不平和愤懑是很长时间都难以平复的。科研成果的获得,不仅需要十分的勤劳,还需要一分的机缘。科研探索的是真相,现有的手段能否描绘出这种真相?你所研究的方向上是否存在所设想的真相?这需要机缘,没法强求啊。放平心态,顺其自然,不然会把人逼疯的。


考博最煎熬的,大概就是年后找工作的那段时间吧。人精力有限,没法同时做很多事还要求都做好,有得有失。当你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科研上时,临床经验的积累要比别人差,也应当应分。原计划是想早早定一个差不多的医院,之后安心考博,但当你面试屡屡失败,甚至你觉得很差的医院,能不能进都要打个问号的情况下,是否也会有些沮丧?你一次次失败的同时,而你对象考上了一个心怡的医院,你和她都该如何抉择?考博失败就意味着两人将直面距离、层次以及父母的阻断和干扰?多年的感情如何说舍弃就舍弃?心仪的机会又如何说错过就错过?内心的惶恐不安,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临床的老师,自己没有经验和精力,却很需要论文。为了能从繁重的临床工作中脱离出来,有自己能组织安排的时间,我接了我硕导的课题(60多万的课题,给了我一年时间,让我一个人去做,没有指导老师,也没有同门,只有一个40岁的临床师兄,负责监工,时不时提点我什么时候出文章……)


去年中秋那段时间,实验进入不可调节的困境(临床师兄发表的假数据给我挖了好大一个坑。听说我实验不顺利,说要限制我实验经费,还问我什么时候出结果……);父母因为我离开临床进入实验室觉得我舍本逐末,问我以后怎么打算;对象也回家过中秋了,整个实验室里就我一个人,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呆呆地望着对面的白墙,无限心酸无助涌上心头。


自己也质疑过当初作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个人的眼界有限,如果没有一个走过相同或相似的路的前辈提供经验,很难知道这样的选择最终会是什么结果,而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那么,根据你想要的和所处的境地,选择当下让自己最努力的道路,即使最终遇到困境,也用不着去后悔吧,个人经历和外在环境决定了这是必然,而你已经做到了最好。迷茫的时候,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吧。人精力有限,你一直向着做某事而奋斗,那么你终将在这条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


关于理想


在上大学之前,我觉得人活着,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即便是为人类的进步做一点点事情,那么人生就没白走这一遭;后来遇到我对象,我又加了个前提:生活要过得去。我觉得,我们普通人和伟人的区别,就是伟人为了理想和目标,可以饿着肚子坚持,我确实做不到,我想我可能会屈服于生活。毕竟还要对家庭、父母负责。自己挨饿,可以忘乎所以,但毕竟还不是孤身一人。


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医生,还是自由自在地做一个科研工作者,自己以及家人曾多次这样问过。我扪心自问,却发现选择的权利根本不在我手里。我想去追逐理想,但我知道,除了做好所能做的一切准备,我没法强求。如果获得不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生活都过不去,那就谈不了理想。最后,只能把选择交给命运:如果考不上博士,我就认命,安安稳稳做我的大夫;如果命运待我不薄,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那我就为这项事业奉献终身。


 关于感恩 


感谢我的父母。当我回首走过的轨迹,发现我想走的道路,居然在我上学前就种下了种子。


感谢我的女朋友。没有时间上的陪伴,也没有金钱上的充裕,依旧默默支持着我想做的事业。


衷心感谢我的一阶导师,给了我踏入科研殿堂的机会。不仅是我科研思维上的启蒙,更是我科研态度上的楷模。

 

最后,分享准备考试时时不时想起的一句话。使用的一个英语软件,打开前总会有一张图片,附上一小段英文,其中有一句话:If you want it, just work for it, it’s that simple。


人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MORE
延伸阅读


◐◑【考博必看】2018考博英语试题分析及2019考博英语试题预测

◐◑ 2019年考博学子必看文章汇总

◐◑考博英语复试纯干货,请务必收藏!

◐◑ 2018年考博英语作文研究报告——考博圈教研团队

◐◑阅读理解之“战备必需品” ———基础训练的核心目标



2019考博英语VIP全程精品学习班

        ——全新升级,给你超值体验

               

【最后2个名额】


陪伴全程的直播课程

课程同步讲义


分阶段、分模块同步学习效果诊断测试

按阶段下发学习计划


不限次数的作业精细批改,答疑解惑


超值的学习价格

靠谱的保过政策

温馨提示

购买方式一: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


购买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一指禅 戳戳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