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的行动》学习指南-第七章 人间世界的行动

2017-04-30 通天译 私产经济学与伦理学

第一部分 人的行动 第七章 人间世界的行动


文:罗伯特·P.墨菲

译:吴烽炜/校:熊越


本章概要


1.边际效用法则


行动中的人必须将所有目的置于一个价值等级上。假如要在(如)享受牛排或观看歌剧之间作出选择,他必须决定哪个结果产生的效用最大,因此必须依据共同标准来比较这些截然不同的满足。即令如此,行动不能度量效用:确切说,正是行动显示了行动者评价最高的目标。


尽管所有满足最后都被放置在一个价值等级上,将不同手段划分为产生同等结果的组别,也即将手段归类为特定物品单位,依然是有益处的。需注意尽管连续手段单位(按照定义)产生同等结果,而这些结果的效用并不相等。无疑,一个给定财货的连续单位效用递减,因为行动者将额外的单位用于越来越不紧迫的目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不是一个物理或心理法则,而是根植于行动这个事实。一个行动者总是将给定手段用于实现最大满足状态,这就是为什么额外物品单位,被使用于越来越不重要的目的(因此具有更低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不总是根据行动者的主观框架来定义的。相关的“边际”是由选择决定的,而不取决于物理或其他“客观”限制。对不同单位所被赋予的效用,使用算术运算是不可能的。有可能水的这个边际单位比起钻石的这个边际单位在价值上小得多,尽管全部水的效用要有价值得多。但是后一事实与行动无关,因为从没有人能在全部的水与全部的钻石之间作出选择。


2. 报酬律


尽管所有的满足最后按序数等级排列——不受基数运算支配——对于行动者来说,理解这个世界的数量因果关系依然重要。对消费品而言,每个单位产生等量结果,必竟,单位就是这样定义的(当然逐份的这个等量结果,具有越来越小的效用)。


对生产财货而言,情况更加复杂。这里,一种给定单位的生产财货,必须总是至少与另一种生产财货组合,才能生产特定数量的一种消费财货。(假如更高阶财货独自产生初阶财货,而无须依靠其他稀缺的投入品,那么它自身就是初阶财货。)在充分理解相关技术程序的情况下,保持其他一切固定投入不变,由连续增加的具体生产财货的投入,可以计算出额外的产出。在每单位(可变生产财货)产出最大化的意义上,在某个有限点上将会实现“最优”水平。经济学家通常将这个点描述为“报酬递减”开始之处,意味着投入的进一步增长,会导致比例更小的产出增长。报酬递减概念解释了为什么农夫必须开恳额外土地,而非在一小块给定土地上不断施肥和播种。


3. 作为一种手段的人的劳动


把人的身体的能量当做手段来使用,就叫做劳动。一般说来,劳动带来负效用。也就是说,尽管为了实现最大满足,行动者尽可能利用其他全部手段,他们不会投入生理上最大限度的劳动去实现渴求的目标。相反,他们会避免可能的劳动以享受闲暇。通过认识到(这个世界上)行动人将闲暇评价为一种消费品,经济学家能够把握这个经验事实。当行动人工作额外的小时数,劳动的负效用增长,因为快乐闲暇的边际效用持续增长(由于闲暇的供应减少)。在某个点(通常早于生理最大限度),额外劳动单位的物质成果的边际效用,要小于额外劳动单位的边际负效用;在这个点上行动者停止劳动。


适用于一般生产要素的,也适用于劳动。然而,劳动依旧为经济学家特别关注,因为劳动是最“不特殊”的要素;在每个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劳动。此外,在我们的世界中,劳动是最为稀缺的投入品。一个具有弹性工资率的市场经济,所有自愿的劳动者被引导到最紧迫的那些目的;至于未开发的土地则无相似性。


直接满足性劳动和间接满足性劳动


尽管许多学者误解了这个事实,诚然某些工作者从(通常少数的)劳动类型中享乐。即便如此,我们这个世界中的绝大部分劳动包含负效用,没有社会改革能够回避这个事实:一般说来,人们会选择从事超越直接满足欲望那个点的劳动(因为他们对产出的评价高于对放弃闲暇的评价)。


有创造力的天才


米塞斯认为对待有创造力的天才的“产出”,不宜使用人的行动学对待其他劳动者工作的相同框架。米塞斯认为有创造力的天才既不为直接的欲望满足劳动,也不为间接的欲望满足劳动。


4. 生产


生产并非创造性的;它相当于是将给定的宇宙万物转化成更能满足行动者的形式。真正的创造发生在行动者的心中,他审视了可能的手段,并且想象出改善自身状况的方法。早期经济学家将农夫及木匠的劳动归为“创造性的”,医生及歌手的劳动归为“非创造性的”,只是因为后者的服务具有无形及转瞬的性质。现代经济学者嘲笑这样无意义的划分,可他们自己却通常认为广告属于“浪费”。


✡何以重要


米塞斯在第一节中的绝大部分,对关于边际效用的无数谬论及误解进行反驳。主流经济学家通常将效用视作可用于数学运算的基数质料;一定数量财货的效用可视为每个极微量单位效用的加总。其他学者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解释为经验规律,他们举出韦伯-费希纳法则,该法则证明了,例如,人们需要愈来愈加专注,才能区分愈来愈亮的光束。而米塞斯指出,边际效用递减法则适用于任何行动者,无论他(或它)是否拥有像常人一样运作的感官身体。在这一部分,米塞斯为劳动贡献了丰富阐述。他首先定义了劳动,解释为什么劳动值得现代经济家特别对待。其次,他推翻了关于劳动及据说劳动如何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无数谬论。


❃技术注解

(1)不仅边际单位效用是主观的,而且单位的定义本身取决于行动者及情况。例如,一位化学家会测定一盒牛奶含1.01加仑,而另一盒含0.99加仑,但消费者会认为它们恰好是可替换的“牛奶单位”,每个都产生同等的客观服务。


(2)米塞斯所说的“最优”数量投入,是指能使每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的投入(第141页)。文中的“最优值”当然是技术性描述;一个行动者会在这个技术“最优值”上下尝试,以实现最高的效用。同时,注意到最优水平——米塞斯所说使得每单位投入的产出最大化——不是使得投入品的边际物质产出最大化的水平。(一般而言,边际物质产出会在达到米塞斯“最优”水平之前臻于最大值,在这个投入量之上的一定程度,平均物质产出还会增加。当下降的边际产出“穿过”平均产出时,才会到达米塞斯的“最优”水平,接着两者都开始下降,因为下滑的边际产出“拉低了”平均产出)。


(3)许多奥地利学派学者不赞同米塞斯(第152-154页)的这个观点,即对持有创造力的天才不适用人的行动学框架。诚然,天才不会为同辈人乃至“产出”而劳动,但即便如此,他为了消除不适之感而行动(创作一出剧本、一曲交响乐,等等)。将创造性天才置于恶劣环境而使其潜能得不到发挥的事实,证明了他的创造是一种选择,而非只是行动人必须适应的外界基据。


习题

1.边际效用法则

•行动只能通过序数表达。但量化的事实是如何牵涉进来的?

•从人的行动学视角,什么意味着选择?

•给定以下价值等级:

1. a (第一单位)

2. a (第二单位)

3. b (第一单位)

4. a (第三单位)

5. b (第二单位)

6. b (第三单位)

7. a (第四单位)

8. a (第五单位)

9. b (第四单位)

•假如行动者拥有以上所列9项,他是愿意失去2单位a还是1单位b? 

•假如行动者已经拥有3单位a与3单位b,他是愿意选择额外1单位a还是额外1单位b?

•假如行动者必须在全部5个单位a与全部4单位b之间选择,我们能判断出他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吗?

•效用的定义是什么?

•主观的使用价值与客观的使用价值区别是什么?

•怎样才能解决价值悖论?谁解决了个这个问题?

•价格是源于主观的使用价值吗?

•“总效用”对行动学来说是有意义的吗?

•什么是边际效用所能解释,而总效用不能解释的?

•人的行动学需要“需求等级”的概念吗?

•为什么我们不能比较不同人的价值?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伯努利(Bernoulli)方法有什么样的缺陷?

 

2.报酬律

• 为什么一个配方不被视为经济财货? 

• 报酬律的定义是什么?我们能否认为它是先验为真的?

• 报酬律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

 

3.作为一种手段的人类行动 

• 为什么劳动就其本身不是目的?劳动是经济财货吗?

• 在工作与闲暇之间存在什么联系?为什么工作具有负效用?

• 闲暇是经济财货吗?对闲暇我们可以适用边际效用法则吗?

• 我们如何解释工作时长减少的趋势?

• 与人的劳动相联系的“非特殊性”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据米塞所说只有在短期当中才会有专门人才缺乏的现象?

• 什么条件下会有充足的劳动?

• 劳动较物质生产要素更稀缺吗?这对于市场社会意味着什么?

• 天才是可替代的吗?


4.生产

评论:“人只有在思考过程中和想象世界里才是具有创造性的。”

• 将劳动的雇佣及物质生产资料的雇佣区别开来,犯下了怎样的错误?

• 为什么说生产是由人的理性引导的心智现象?

相关链接 

《人的行动》学习指南-第六章 不确定性

《人的行动》学习指南-第五章 时间

《人的行动》学习指南-第四章 行动范畴的初步分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