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1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14位财务总监离职(火星的、水星的都要醒醒了)

2017-03-24 财税地盘

新三板体量大,从业人员也多,人员流动本是自然现象。但在岁末年初,甚至是在热火朝天准备2016年报的当口,新三板上却有百来位财务总监选择了离职,这就有点值得关注了。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自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2日,共计112家企业发布了114条财务总监离职公告,较去年同期的57起翻番。

马云说,员工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种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另一种是心受了委屈。所以这些总监级人物得离开是为了什么呢?

“有的是老板用不惯,有的是自己看不惯。”圈内人这样总结。

提起年底财务总监离职潮,112家企业中,仅有9家企业属创新层。

年底成离职高峰期


2015年以来,新三板企业呈现爆炸式增长,2016年底,挂牌家数轻松破万,截至今日已达10233家。2016年挂牌家数相比2015年增长了41.52%,侧面反映了中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热情。

府爷统计2016下半年来每月发布的财务总监离职公告,12月份有233份,11月166份,10月份154份,9月份145份,8月份187份,7月份128份。不难看出财务总监离职潮在年中及年终更易发生。


也就是说,中报及年报真的会“逼”走一批财务总监。东北证券付立春此前曾表示,7-8月份是半年报披露密集期,而10月份则是三季报披露集中期,业绩报告发布期间,财务总监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也大,这个时期容易出现离职的情况。

尤其是从2016年12月26日股转系统下发要求挂牌及两网、退市企业做好年报披露工作后,陆续有挂牌企业财务总监甩手走人。

府爷注意到,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12日,新三板112家企业共计有114位财务总监离职,其中迪威普(834406.OC)和汉亦盛(837072.OC)这两家比较特别,在短短十余天里,两位财务总监接连离职。




离职原因大同小异



财务总监离职用的最多的理由莫过于“个人原因”,确实每个人原因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据统计,在最近离职的114位财务总监中,有78位都因模糊的“个人原因”离职,占比近7成。

除了因为要披露复杂的企业财报,本身工作强度、压力很大,风险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许多财务总监身兼多职,比方说兼任董秘、监事、董事等。

择良而从,当一人“三头六臂”统筹企业财务,还得承担董秘等职责时,难免力不从心,卸任一部分职责,专心做好一方面工作,这也是对挂牌企业负责的态度。

当然,财务总监频频离职与随着挂牌企业数量增加,日益加强的监管也有密切联系。付立春表示,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扩容,对财务总监的需求不断增大,加上监管更趋严格规范,对财务总监的能力要求相应提升。除了必须及时准确地披露财报,还必须对业绩进行包装,若财报出现问题,相关人员也需承担责任,财务总监工作如履薄冰。


另有一种情形,财务总监作为公司账务第一责任人,同时也对公司经营情况了如指掌,也因为太过了解,不愿粉饰账目,以免惹火上身,因此选择离职。

另据府爷统计,在这114位离职的财务总监中,有83位未持有公司股权,但也意味着其他27.19%的离职人员或多多少都持有公司股权。

其中持股最多的是鼎新高科(837182.OC)的代理财务总监赖汉思。资料显示,由于原财务总监高瑛12月14日因个人原因辞职,在新任财务总监上任前暂由公司董事长赖汉思先生监管,12月29日公司董事会现任命方辉为公司财务总监。

对于持有公司股权还出走,市场人士表示“鉴于现在新三板的流动性和估值,仍不足以留住一些公司的高管。”一旦遇到更合适的,还是会另谋高就。

综上看来,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新三板公司财务总监较为频繁流动的现象仍会出现,在披露财报时候尤甚。




新三板应更加重视财务健康



不过,对于离职的财务总监,挂牌公司几乎众口一词“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因为很快就会有人替补该职位。可是真的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吗?

业内人士表示,更换财务总监,一方面,可能影响业绩报告的按时准确出炉,导致公司遭受市场质疑;另一方面,如果更换得当,也可能提升公司专业化水平,有利有弊。


总体而言,目前新三板市场高级财务人员的水平与创业板、主板公司等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进一步提高和规范。甚至有些公司是在拟挂牌的时候才急招财务经理或财务总监,可见要么该公司不重视财务,财务状况不甚理想,或者之前的财务高管在挂牌时离开,就不得不让外界猜想公司是否在某些方面存疑。

财务健康有利于推动挂牌企业成长,新三板市场稳定。这就要求挂牌企业重视财务总监的培养与选拔,合规合法开展经营活动;监管部门制定多样化、有效的培养和激励政策,共同维护新三板秩序。

上市公司财务总监为何频频离职?

"财务总监辞职年年有,然而今年特别多"。仅4月以来,平均两三天就有财务总监(CFO)辞职的公告发布。财务总监掌管着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现金资源,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更有着令人艳羡的地位和高薪,为何这个"金领"职业出现如此高的离职率?记者观察到,尽管在披露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辞职的原因上,"身体原因"、"个人原因"几乎成了其离职的"标准答案",然而事实恐怕远非这么简单……  

        工作压力太大?

  据统计,在今年财务总监离职的29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7家公司明确称财务总监的辞职是因个人身体和个人精力问题,其中包括聚光科技的匡志宏、雅本化学的马立凡、太阳电缆的郑用江、洪涛股份的卢国林、九安医疗的张凤云、阳谷华泰的贺玉广和*ST炎黄的李世界。这7人中,匡志宏、郑用江和李世界是彻底辞职,而其他人只是从财务总监这一职务上卸任,却并未离开公司。如马立凡继续担任雅本化学董事、副总经理;卢国林继续担任洪涛股份董事;贺玉广继续担任阳谷华泰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凤云继续担任九安医疗工会主席。业内人士认为,他们因工作压力而离职的可能性较大。

  上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陈甲乙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监管层要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披露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而公司要求财务总监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又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除了会计核算,定期、及时给出真实健康的财务报表,他们还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包括资金、单位财产的整体统筹安排……这还远远不够,账房先生式和总会计师式的财务总监已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需求,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更重要的职责在于要有财务战略,会资本运营。

  "压力大,不仅在业务上,心理层面也会不平衡,财务总监的'功劳'往往被董事长、总经理淡化,甚至漠视,有时会与董事长、总经理不合拍,而且还可能卷入到控股股东或管理层的矛盾中。"陈甲乙说,换个环境,轻松一点工作,这也是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离职的最单纯想法。

  业绩变脸之忧?

  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或发生较大变动,也会给财务总监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尤其是新上市的公司。这也是为何财务总监会在年报披露期扎堆辞职的一大原因。

  本轮IPO重启以来,特别是创业板开板之后,上市后即发生业绩变脸的公司不时出现。拿2011年上市的次新股来说,Wind资讯统计,截至4月16日,共有195只次新股公布了2011年年报,其中43只次新股的净利润同比出现负增长。

  "不排除财务总监最了解公司发展情况,发现公司绩效并不如想象中好,又不愿意账目持续粉饰作假,所以选择离开。"海通证券投行人士程江告诉记者。

  而这个离职原因,在上月从万安科技辞职的郭志林身上或可看到影子。2011年6月10日,万安科技成功登陆中小板,郭志林曾十分自豪地说:"万安科技上市过程中,财务没有走过弯路,一条直路到了证监会。"然而,今年2月21日,该公司发布首份成绩单——2011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当期净利润同比下滑39.58%。3月23日,其又发布了2012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继续下滑,同比下降50%-80%。业绩变脸让万安科技一时间陷入了包装上市质疑的尴尬,股价也应声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季度业绩预告发布那天,郭志林提交了辞呈,同时辞职的还有内部审计负责人周佳飞。4月17日,万安科技发布了2011年业绩快报修正公告,称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对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及费用跨期核算等会计事项进行了调整,导致净利润进一步减少。此前,或因公司业绩变脸而辞职的财务总监还有应建森,在露笑科技上市了3个多月后即"起身告辞"。

  财务造假之困?

  "一些企业在上市前,往往大玩各种会计手法和资本运作伎俩,以期在投资者和发审委面前制造高成长假象,助其顺利通过IPO审核,并在发行中获得更多融资。"上海一家担当了多家上市公司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陈敬这样说,"不过,'纸包不住火',财务造假的风险颇大,一旦事发,尽管财务总监是授意而为,也难辞其咎。"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如今的A股*ST大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4月17日,*ST大地发布重大诉讼进展公告称,2012年3月29日,公司已收到昆明市中级法院刑事裁定书,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原审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重审。这就意味着,公司前董事长何学葵、前财务总监蒋凯西、庞明星等很可能获刑加重。此前的3月15日,因昆明市检察院抗诉一审量刑过轻,被称为"银广夏第二"的绿大地造假案在昆明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不过,没有当庭宣判。

  今年3月底,包括总经理王光中和财务总监李鹏在内的一批高管集体从绿大地辞职,众所期待云投集团的入主能为绿大地带来生机。在王光中看来,正是当年何学葵不顾现实条件强行上市才带来了现在的悲剧。据悉,绿大地曾组建造假团队专攻上市,这个团队就包括由何学葵不惜让出部分原始股权"引进"的财务总监蒋凯西,以及在会计师事务所任职同时又在公司担任上市公司顾问的庞明星。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崔学刚认为,目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频频辞职与证监会日益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也不无关系。"别说是财务作假,即使是业绩包装,在未来披露财务数据时也会有很多难做的事,且会如影随形,越来越难。尤其是财务数据存在问题的时候,财务总监处境艰难。一些财务总监深知这一点,因此,纷纷在公司上市不久后及时离职。"追求更高薪酬?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追求更高薪酬,也尚可算是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离职较为单纯的想法。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财务总监的"价值"也逐渐受到企业和资本力量的关注。据杭州猎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首席顾问郎越时介绍,当下优秀的CFO人才正成为广大企业、尤其是拟上市企业的头号需求,即使许多求贤若渴的企业开出了不错的条件,也难以很快觅到一位合适的"良臣"。他透露,在过去几次成功的人才牵线中,一批优秀的CFO成功推动了企业上市,个人身价也水涨船高。如今在杭州,经验丰富的资深CFO身价都在千万级,在拟上市企业中,更有"极品"CFO身价可达5000万元。

  据记者观察,目前,上市公司之间财务总监一职的薪酬差距也很大。从已披露了2011年年报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情况看,财务总监年薪从0.6万-656万元不等。而单从今年辞职的财务总监薪酬情况看,虽然在各自的公司中,他们的薪酬均位于前列,但对比下来,差距也不小,年薪由10多万元到40多万元;有的持股,有的没有。

  从星星科技辞职的袁春申在今年离职的财务总监中年薪算是比较高的,为43.67万元,其在公司上市5个月前的2011年3月24日入职,一年之后即辞职不干。有业内人士推断,或与薪酬不满有关,该公司的几位副总经理均持有百万股以上的公司股份,以昨日收盘价计算,价值2000万元以上。

  "我个人认为,财务总监因追求高薪而离职很正常。一些财务总监自认对公司贡献不小,虽然公司上市也涨薪了,但与其他持有公司股票的管理层一夜暴富相比,这点回报就显得不值一提,跳槽就成了自然的事。"程江亦表示。

  原始股的诱惑?

  相对于年薪,上市公司的股份对于财务总监们来说更有吸引力。"猎头"郎越时向记者表示,在他们接到的拟上市公司的委托中,一般给CFO职位提供的条件除了年薪外,都还有一定的股份,1%-2%较为普遍。虽然乍一看并不多,但企业一旦上市成功,这部分股份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有分析人士指出,很多财务总监在公司筹备上市时入职,上市后就离职,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获取原始股份。从华昌达离职的李树辉较为典型。资料显示,李树辉于2010年11月12日加入华昌达,任职财务总监。一年后的2011年12月16日,该公司上市。而上市刚满3个月,他即提出辞职。这一年多时间,他换得的是近50万元的薪酬和以3.98元/股购得的60万股股份。明年8月31日,这部分股份将解禁流通,以4月18日华昌达收盘价19.13元计算,账面价值1147.8万元,除去成本,浮盈909万元。

  据悉,在加入华昌达前,李树辉在北斗星通任财务总监,辞职当日,北斗星通董事会通过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第一个行权期可行权的议案,李树辉的辞职直接导致个人"账面"损失超过500万元。不过,两相对比,他的跳槽还是大赚了一笔。

  同样追求原始股的还有从恒立油缸辞职的王喜阳。王喜阳2009年4月曾入职苏州恒久,任财务总监。那时苏州恒久正处于上市关键期。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一年之后,苏州恒久虽然过会,却因种种原因而被停止发行,王喜阳随即离开。2010年8月,他又进入了正在筹备上市的恒立油缸,担任董事、财务总监。入职前,他通过参股智瑞投资间接获得了126.3万股股份。目前账面市值近2500万元。

 职业CFO的交易?

  对一家谋求上市的企业来说,一名优秀CFO的重要性,有时甚至在CEO之上。这也是为何很多拟上市企业不惜"奉献"原始股以吸引人才。虽然李树辉和王喜阳分别从华昌达和恒立油缸离职后的去向尚不得而知,但据上海一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推断,尝到了"突击入股"的甜头,他们很可能已经变成了职业的CFO,即专门入职那些拟上市企业,以低价获得原始股为目标。

  "这样的人,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已越来越多。我的一位从事财务总监工作的大学同学,以前因追求高薪而相继跳槽了两三家上市公司。前两天,他突然告诉我,已从那家很好的国企上市公司离职,入职了一家拟上市公司,他说,以后将只为'股份'而战,这家上市了就换下一家。"上海三升投资公司总经理赵袭向记者描述说。

  其实,从当当网离职的财务总监杨嘉宏,现在也被业内认为是一位职业的CFO。据资料显示,其曾在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Sherwood以及高盛等多家著名投资银行任职,有丰富的投行经验。进入当当网之前,他任职于航美传媒,曾操盘航美传媒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市。

  杨嘉宏喜欢的一句话是"挑战极限,是一种乐趣!"他离职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人通过微博询问其去向。在回复中,杨嘉宏透露,未来可能到上海就职……

点“阅读原文”看:

“税务稽查”风暴中,又有五家公司中奖,下一家会是你吗?

财税地盘开通了系列QQ群及微信群。

(在对话窗口中回复"QQ群"或在点菜单"更多—QQ交流群“)。

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点开“财税地盘”公众号,点右上角人像按钮,然后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将我们置顶了。这样,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我们。

本文来源于财税学习,版权归作者所有,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若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