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圆满闭幕 | 两岸多方跨界 把文化"玩"出新意

2017-11-21 川越海峡



11月20日,《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在台湾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圆满落幕,这批来自大陆的“川渝瑰宝”在宝岛台湾结束了它的旅程。


展览自9月24日开幕以来,将数十年来大陆对于川渝石窟的研究、修复、保护等一系列极具创新且富有成效的工作展示在台湾民众眼前。西南民族大学李耘燕副教授坚守川渝石窟十个寒暑,创作的108幅美术作品化身“移动宝藏”,让这一民族珍宝以永恒、唯美的方式呈现出来。

       

深厚的佛教文化  崛起的川渝石窟


佛教石窟又称石窟寺,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佛教寺院的一种类型。研究学者将中国石窟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几个部分。


这个分区不只体现了佛教石窟在不同地理区域上的分布,更展现了各个区域中不同的窟像特征,显示了石窟从印度经中亚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之后的发展和变化轨迹,即它是怎样从西向东传播与演变,渐渐世俗化、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同时还可以看到,南方地区的石窟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区。


▲巴中南龛第105龛

          

川渝石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瑰宝,是继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之后散落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颗明珠。自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从新疆到敦煌,从云冈到龙门,一路留下了诸多精美绝伦的石窟造像。然而晚唐以来,北方大规模开窟造像活动渐衰,巴蜀石窟与摩崖造像的开凿却日益繁盛,书写了我国晚期石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如今四川与重庆两地保存着大批石窟及摩崖造像共计8032处,其中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与大足石刻),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渝地区石窟与摩崖造像按历史交通、行政区划以及造像特征可分为川北、川西、川东及重庆三大区域。川渝石窟规模巨大、保存完整、艺术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不乏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足以昭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李耘燕工作照

       

10年前,画家李耘燕来到了大足宝顶,震惊于造像金碧辉煌掩盖下的残破,于是她怀着虔诚之心,拿起了画笔,将唐代到南宋的佛教造像,以一比一的方式临摹,采用丹培拉的技法,将珍贵的佛教造像一一记录,以画家的视角,开始记录与传承川渝石窟之美。


携手传承中华文化

       


本次《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作为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佛光山的第二期五年展览合作的开篇之作,是两岸同胞携手传承及弘扬中华文化的再次积极探索,彰显了两岸人民一衣同袍,齐力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决心。


展览以108件(组)精美画作带领观众跨越时空,领略川渝石窟之美,体味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观众了解和关注川渝石窟的价值和现状,为其日后的保护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海峡两岸虽在地理位置上隔海相望,但由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两岸人民的心始终紧密相连,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从不曾间断。在本次展览期间配合展览举办的多场传统文化交流、研讨活动的举办,使得海峡两岸的联系更加密切,携手发展的氛围更加火热。

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人民不断扩大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充实协作内涵,提供便利条件,丰富协作方式,拓展交流渠道,努力做好两岸文化交流的大文章。

             

博、校、宗跨界办展 用艺术传承文化

       

▲千佛崖第13号窟莲花洞全景

         

经历了千年历史变迁和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石窟艺术原有的色彩灿烂辉煌己不复存在,但岁月沧桑在它们身上留下的历史迹痕,却赋予它们以另一种 “别样”的美感。由此,西南民族大学李耘燕老师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绘画技能,表现佛教石窟艺术的力和美,做艺术创新的探索。用可以流动的绘画形式,克服石窟艺术不能移动的局限,以便使传统艺术精华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站在石窟绘画面前,我们能够徜徉在或弥散着祥和圆融,或充满生命之灵韵,或呈现出质朴无华的境界之中,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生命、历史,以及对艺术本质的感悟。



中华文物交流协会理事解冰表示,此次展览是佛陀纪念馆与中华文物交流协会第二期五年交流合作计划的开始,展览内容从文物扩展到文化层面,文物保护已不限于彰显造像的价值,更是文化艺术的展现。



除了传承形式的创新,本次《绝壁重光——川渝石窟的保护与传承暨李耘燕美术作品展》在团队建设与合作模式上也体现了新意。此次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和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和西南民族大学和佛陀山纪念馆承办的展览,少见地集结了博物馆、高校与宗教机构联合办展。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先生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次展览兼顾了工程、文化、美学、历史、宗教等方面的因素,宣传和社教等配套活动十分完善,不仅向观众们展示了川渝两地的石窟研究及保护情况,更是一次难得的两岸文化交流机遇,我们借此与台湾民众建立了互相了解的契机,从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加深了双方的理解和互信,增强了彼此间联系的纽带。


同时,展览真正做到了“让文物活起来”,从佛法的弘扬自然过渡到对中华文化真善美的诠释,从形式的创新到内容的创新,彰显了展览团队的底气和高度,让展览“大放异彩”,这将有利于两岸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有利于文物博物馆工作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跨界合作。



扩展阅读


2017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创新作品展示交易会在川举行


快来逛吃逛吃!在川台资企业农产品华丽亮相四川农博会


"李白出生地" "哪吒祖庭" | 四川江油经贸团赴台话合作




来源 | 成都博物馆

四川省台办官方微信号

川越海峡

sccyhx

长按二维码

关注四川省台办官方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