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2亿人围观!评论区炸了!6年级“神童”完成博士难度科研,真的假的?

陈乏术 教育大事 2023-12-18


今天,知乎热搜头条“如何评价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灵石凭借结直肠癌基因敲除研究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他的科研能力如何?”引发17429万人的关注,热度迟迟不减,评论区也已经炸开!

更有网友向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和国家自然基金委投递实名举报:

今天,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紧急发布舆情声明:


近期,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 


针对此舆情事件,我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20年7月13日 

在2019 年12月17日公布的第 34 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中,来自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陈灵石以“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为题,拿下了生命科学类小学组三等奖。

这个信息近期被扒出来,迅速引发网络热议。有业内学者指出,这更像是一个硕士水平的课题,甚至是博士课题。更有身为生物学博士研究生的网友表示震惊:这些小学生是在娘胎里就开始上分子生物学了吗?


让大家更为不解的是,“C10orf67 基因”“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这几个关键词,再加上“基因敲低”“转基因小鼠”以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研究手段,这样高水平的研究居然只拿了三等奖?

而一等奖居然是一个台灯?基因就这样被台灯碾压了?


我们先来看下陈灵石的研究过程:





根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展示的陈灵石研究“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的实验记录本,陈同学是从2018年开始研究该课题的。

这是官方公布的日记本,陈同学2018年1月6日刚刚开始对肿瘤有兴趣。

次日,开始上网查资料。

第三天,继续查资料。

第四天,老师给了他一个基因,叫C10orf67。教给他一个名词:基因,此时的他对于基因一无所知。OMG,我居然找出了神童日记里的错别字:DNA片段!

第五天,还是不太了解基因。

不过到了第八天就已经能熟练掌握基因的表达技术了,这个是普通本科4年都未必完成的项目。

在之后的短短几个月中就熟练掌握了堪称博士生毕业研究级别的基因敲低技术。

更研究出了化疗药物中对于DNA抑制的效应,不得了,这是正常博士生毕业后需要研究数年才能得到的成果。


原谅我资质平庸,啥也没看懂。不过这都不重要。


我们再来看下他实验记录中的老师:





陈老师——陈勇彬

这是陈老师的研究方向,具体是啥我也看不懂,咱们就画几个关键词吧:“低氧”“高原”“实体瘤”。

这是小陈同学的项目简介,还是看不懂。但是没关系,汉字我还是认识的:“低氧”“高原”“实体瘤”。真是太巧了!

更巧的是,陈老师在2019年恰好研究了“C10orf67 基因”,并且作为通讯作者发表了研究成果。


姓陈的都这么牛X吗?抱歉,我给姓陈的拖后腿了。


再来说说另一位老师:杨老师——杨翠萍

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好像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呀。


另外一则来自图片分享网站 Flickr 的信息显示,一个以邮箱地址 “yongbinchen@sbcglobal.net” 作为账号名的用户,于 2005 年晒过一组名为 “陈灵石(Alex)出生照” 的照片。

照片中的男子和女子可能、也许、大概与陈勇彬、杨翠萍的照片较为相似吧。抱歉,看了陈同学和陈老师、杨老师的研究,我觉得自己应该要严谨一些。就像陈同学称呼他们为“陈老师”“杨老师”一样。


到底是不是一家人,我说了不算,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舆情声明已经实锤了。



扒完整件事情,只想问一句,现在学术研(造)究(假)已经开始从娃娃抓起了吗?


事实到底如何,静待中科院的调查结果和“陈老师”“杨老师”回应。




图片:网络

编辑:陈乏术


 推 荐 阅 读

初三家长看过来,2020深圳普高自主招生新政来了!

感动!高考结束后,这些学生马不停蹄干了这件事……

最难的一届高考生


没看够?快加入我们深圳读者群吧!


点个在看再走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