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败涂地”或“绝处逢生”,流量转型有没有方法论?

星番编辑部 骨朵星番 2019-11-13


文|77



继鹿晗在前阵子成为《上海堡垒》的焦点后,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体问及有关转型的问题。


无论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议和“原罪”,还是以不断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转型的李易峰,他们身上的标签高度重合,因为不同的事件,触发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但难免令人唏嘘。



在大众经常讨论的“流量转型”话题中,“四大流量”因为“开山鼻祖”地位的缘故,首当其冲成为“靶子”。他们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角色都成为大众紧盯的对象。


李易峰因为《动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盖章虽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转型初步成功;杨洋因为《全职高手》中的惊艳表演,也被看作稳住了“四大”地位;而刚刚遭遇《上海堡垒》滑铁卢的鹿晗,成为“四大”中新一个被评判的对象,被推上风口浪尖。


吴亦凡在影视方面,自《欧洲攻略》失利后,再无新作品出现。他目前专注于音乐领域,日后的影视路线尚不明朗。


大众总是在以“四大”为代表的流量们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龄之后,迫切地希望他们有所突破。在大众营造的舆论环境中,转型对流量而言更像是一个任务,而不是时机到来之后顺其自然的选择。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转型“怪圈”,企图通过颠覆性作品或角色对自己和外界有一个交代。


可问题是,流量的转型,难道真有大众预估的那样迫切吗?



1


鹿晗是“转型失败”这个评价最常“光顾”的客户。


《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表示: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他想用鹿晗和舒淇来打造暗恋的反差感,却忽略了鹿晗身为偶像,与科幻类型的匹配度。


这个观点可以被导演用来逻辑自洽,解释他为什么会把“正确”的电影拍出“错误”的市场效应。但如果用于评价演员,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垒》看做是鹿晗转型失败的标志,那么失败的关键也不在于导演用错了鹿晗,而是鹿晗选错了角色。



《上海堡垒》中的江洋,怯懦、羞涩,暗恋林澜却不敢向她表白,这一性格特点与鹿晗的形象贴合。所以观众可以看到,电影中比较打动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澜之间若有似无的感情线。


单箭头变双向暗恋一直是观众比较喜闻乐见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个先于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无法将江洋“历劫”前后的心路历程通过形象表现出来。保卫上海一战过去,江洋从预备役成员升级为指挥官,但鹿晗怎么看怎么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一些,从灰鹰小队成员升级为指挥官,单从形象来说对观众就没有强说服力。再加上他没有足够的演技支撑江洋的心理变化,人物立不住,给观众带来的“落地感”自然也不会很强。


这个结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数据上。据骨朵热度指数排行榜显示,自《上海堡垒》上映周起,鹿晗在艺人热力榜中的排名从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电影没有给他带来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证他完成角色“历尽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垒》如果按照原著,将重点放在导演擅长的剧本、故事、人物关系上,拍成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爱情片,那么鹿晗完全可以选择江洋这个角色,他的发挥也一定是好过现在的。


但《上海堡垒》找到鹿晗的时候,他正处于“想求新求变,但又没完成蜕变的节点”。《上海堡垒》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题材,人设有突破,导演有经验,鹿晗选择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设和他本质上并不贴合,他在选择转型角色的时候,错误地将宝压在了《上海堡垒》身上。



2


什么样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来转型?


纵观鹿晗的履历不难看出,其实他是有被观众称道的角色的。


比如电影处女作《重返二十岁》,他在其中饰演乐队主唱项前进。戏份虽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张扬把握得很好,这部电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数。



同年上映的电影《我是证人》是他第一部担纲男一的作品,同样是一名热血男儿,正义,有担当,敢于豁出命去和杀手搏斗。


这是青春热血的鹿晗。



他在电影《长城》中的戏份更少,一个全程盔甲护身的士兵,胆怯懦弱中透着纯真,牺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这个角色的高光时刻。包括他的第一部电视剧《择天记》,虽然这部作品在豆瓣仅有4.1分,但陈长生这个角色和鹿晗的适配度极高,外表柔弱清俊,内里有爪有牙,成长虽苦但绝不轻言放弃。


这是清秀灵气的鹿晗。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鹿晗的角色选择可以基于他的形象无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内心状态,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动性。


且不说《上海堡垒》质量如何,江洋之于鹿晗属于“跨越式”突破,现阶段的他并不能拿捏好内心转变深重的角色。虽然江洋的完成度称得上合格,但作为转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优选择。


走向三十岁大关的流量们都会在舆论环境中面临转型的节点,可转型的关键不在年龄,而是在一种戏路或状态中无法取得进展时,再寻求新的突破。


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明,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就是必须转型的时刻。连符合自己年龄的角色都没玩转自如,就硬要想着转换方向,结果只可能适得其反。


就拿鹿晗来说,接近三十岁的年纪长着一张二十出头的脸,相比同龄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气质也没有那么明显,这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既然连外形都还没有修炼出岁月打磨的沉稳,就没必要为了“迎合”大众所谓的转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角色。


当然,求新求变的心态值得称赞,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极大的角色才意味着“新”和“变”。转型从来都是作品说话,作品是转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夺人眼球的人设。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着演同龄人就演好同龄人,演学生、职场新人、白领如果演得出彩,同样可以看做转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类的角色听着光鲜,可一旦人设和本人的适配性不高,希望和结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驰,演员也得落一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转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么,有流量成功转型的案例吗?


有。


虽然李易峰在转型这个问题上谨慎谦虚,但其实,他已经是目前流量中转型最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过《古剑奇谭》走红,但在《古剑》之前,他已经有过古装和多部现代作品的拍摄经验。《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强》《真爱谎言》《千金归来》《赏金猎人》等等,以偶像剧为多。


而他在《古剑》之后播出的作品,无论是《活色生香》《盗墓笔记》《青云志》,还是电影《怦然心动》《栀子花开》,都属于流量高于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剧他也已经做过尝试,两相作用之下,李易峰显然到了需要突破的节点。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谍战剧《麻雀》,在其中饰演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的共产党人陈深,人设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显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凭借这部作品转型了吗?也没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伤。问题与鹿晗在《上海堡垒》中异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画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张鲁一、王劲松这样的戏骨衬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显薄弱。


《麻雀》从类型上说是一部适合转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没有接触过类似作品,中间缺乏角色过渡,直接从古偶变为谍战,同样带有“跨越式”转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现并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剧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明显进步,这说明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是可以进入表演状态的。



电影《心理罪》和《动物世界》为他带来了转机。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动物世界》中的郑开司都是基于他本人进行的突破,方木年轻气盛,热血阳光;郑开司性格坚毅,机警过人。两部同是现代题材作品,不需要适应年代变化所带来的调整,两个角色又都与他年龄相仿,形象贴合,属于转型期的良好过渡作品。


《心理罪》之后,李易峰的口碑已经较之前有所好转,直到《动物世界》上映,他终于获得较大范围、较为中立的演技好评,起码多数观众认可了他为所谓转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员因为某个角色获得葆赞,尤其在大荧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于他能否成为真正用作品说话的演员,实现转型的完全形态,后期上映的《隐秘而伟大》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实现初步转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断被追问“转型”情况的李易峰,依然无法松懈。



同样,身为“四大”的杨洋也凭借《全职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动乾坤》中给观众留下的负面印象。目前,杨洋在骨朵艺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长期霸榜,热度居高不下。




4


从以上众多案例来看,流量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积,而这些累积期间的作品,同样有规律可循。


在笔者看来,流量转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非常贴合自己的角色。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实演技,做到自己可控范围内自然纯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岁》《我是证人》中的鹿晗。


第二阶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为基础,在人设上略有突破的角色。这一阶段对转型的作用尤为重要,所需时间最长,是培养演技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基础一旦打好,就相当于有了挑战高难度角色的砝码,而一旦错过这次积累,直接跳到第三阶段,就会直接导致表演上的华而不实。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动物世界》属于这一阶段,《麻雀》则属于第三阶段可以挑战的作品。杨洋同理,为他“挽尊”的《全职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属于第二阶段的作品,而之前让他遭受反噬的《武动乾坤》,则可以归属到他的第三阶段。


他们此前的“失败”都在于,以第二阶段的水平尝试了第三阶段的角色。



而这第三阶段,就是跟自己各方面条件反差较大,对演技有高度考验的角色。抛开作品本身质量不说,江洋之于鹿晗就属于这一阶段的角色。鹿晗现在最大的问题正是在于,缺少位于第二阶段的进阶作品,而《穿越火线》和《在劫难逃》到底属于哪个阶段,还要看作品呈现之后的效果。


李易峰的《隐秘而伟大》,以及杨洋正在拍摄的《特战荣耀》,或许可以看做他们在第二阶段取得不错成果后,向第三阶段发起冲击的“武器”。



这三个阶段的转变节点也不在年龄,年龄多是外界强行划定的转型标准,能否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才是是否进行下一时期的首要因素。不受年龄制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部就班地进行选择,是流量转型期最务实的方法。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转型也不是每位流量的必经之路。如果能在一条或两条人设路线上有极佳表现,未尝不可尝试“术业专攻”。


比如黄景瑜,电影《红海行动》《决胜时刻》、电视剧《破冰行动》几乎可以坐实他的“主旋律小生”地位,这一类型的作品在国内的影视市场中非常吃香,继续保持的话,他的未来一定会持续上扬。


同时,黄景瑜在《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青春创世纪》《三生有幸遇上你》中又可以饰演不同类型的“霸道总裁”,人设重复率不高。在这些“特型作品”中打磨演技,对黄景瑜这类非科班出身的演员来说,意义远大于所谓转型。



在近两年的采访中,李易峰无可避免地被频繁问到“转型”问题,作为转型届的小有所得的“前辈”,他在多个采访中表达的观点都是:转型,要基于观众对角色的认可。在某个阶段遇到某个角色,这个角色被观众认可,就可以视为转型成功;如果只是空有转型的行为,而角色没有获得认可,那么即使输出再多的作品,转型都是不成功的。



角色对转型的意义大于一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优解决办法。




年龄不是“危机”,中年女演员的多派选择

独家专访丨王一博:热血,是他的世界

新格局变动,花旦崛起实录丨杨紫演艺价值分析

家庭剧,小演员的新型“孵化地”?

呼兰:即便会输,也要拼尽全力

“一剧四星”,《小欢喜》再造实力“小戏骨”

专访丨熊梓淇:在热爱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专访丨沈月:“跟生活杠到底”

专访丨陈都灵:我希望能够在角色中感同身受

张博洋:「不在状态」就是最佳状态

独家专访丨陈若轩:表演,就是一段长跑

独家专访丨杨紫:演员,不过一场自我成全

独家专访丨李现:一个演员的急行和刹车

《陈情令》加持下,肖战出圈?

独家专访丨范世錡:我不喜欢“一夜爆红”

暑期档演员观察丨顶流严守头部制作,年轻面孔热血正向,中生代行将转场

十大榜单齐发,谁是最大的赢家?丨2019年上半年影视娱乐行业成绩单

赵今麦要成“新·国民闺女”了吗?

独家专访经超丨非典型“佛系”演员

独家专访丨唐晓天:通过剧中角色让大家认识我,很有成就感

独家专访丨“大宋少年”张新成:我还远谈不上优秀

独家专访丨何花&王瑞昌:如果合作第三生,想演霸道军阀相爱相杀

中场战事,谁在领跑?丨2019上半年艺人演艺成绩单

闫妮:人到中年,过坎增值

独家专访郭俊辰丨藏在“钱三一”背后的双面少年

《长安十二时辰》群像格局,究竟有多强?丨演艺价值分析

想看更多艺人数据?立即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