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饭圈经济学:上到万元下过百金,「娃圈」才是真粉丝氪金池

星番编辑部 骨朵星番 2020-09-21



 | 谷雨



如果你认为代拍链条已经成为粉丝经济中的塔尖,那你一定没有见过娃圈的盛况,没有看过更高的塔。


一张顶流的图片可以以300元的价格售卖,一个顶流的“娃”售价却可以达万元至上。一个趋势是,代拍站姐的图片或许会无人问津,但粉丝会为明星的棉花娃娃抢得“头破血流”。上至万元,下过白金,娃圈才是粉丝经济的新贵。



这两年流量们的更新换代,让追星人数的规模扩大,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粉丝经济进入高快速时代,因“明星”这个IP衍生出来的周边,已经形成极具复制化的产业规模。


而在娃圈的经济链条里,娃妈组建粉丝群吸引粉丝入群、工厂接到娃妈定制开始打版生产、粉丝则要在长达三个月至半年不等的时间里排队等待,拿到手之后有人收藏,有人则进行高价流通。


这种根据明星形象打造的娃娃,它的流通过程伴随着粉丝的朋辈心理、补偿心理、社交需求,组建成一个稳定的售卖场,这里永远不缺真正买家。



01

 氪金


“不懂就问,娃圈是个啥圈?”


2018年11月豆瓣网友 @B兜油子 在某豆瓣小组敲下这样的文字,他对娃圈的第一感知也写在了评论区:“这是人贩子交流圈吗?”



和他的反映不同,评论区的豆瓣好友活跃起来了,有人这样解释道:“一件娃衣随随便便上千的圈……好的BJD从几千到几万不等,然后给娃化妆、改娃也很厉害,人均石油井,人均空手大神的圈……


2017年9月,明星李晨用一件特殊的礼物向范冰冰求婚,这是一支邀请俄裔加拿大的娃娃艺术家Marina Bychkova 制作的娃娃Enchanted Doll,定制花费3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这份定制礼物在当时还曾引发过全民关注。


李晨赠送给范冰冰的娃娃


这支BJD娃娃是娃圈里比较昂贵的品种,BJD是Ball-jointed Doll的缩写,中文名是“球型关节人偶”,它是一种有球型关节的可动人偶,起源于欧洲,风靡于俄罗斯,之后传入日本、韩国、中国。在BJD的圈子里,是没有专门的明星模型,而是粉丝根据艺人的造型,专门请壮士(妆娘)化妆,才得到的娃娃。


除了BJD之外,娃圈还有很多品种,像OB11(身体11cm高,因为小巧方便携带的特点,颇受圈内人士喜欢)、常见的棉花娃娃、BJD都是流通在饭圈里,比较常见的娃娃品种。


“以前我以为我追星,结果现在看起来原来叫白嫖。 Samantha是2018年某位走红的顶流粉丝,2018年因为身居国外,没法时时刻刻看到自己希望的明星,她开始上网浏览定制娃娃,那个时候她才知道“娃圈”的存在,然后入坑娃圈,“坑龄”2年。


国内娃圈的发展数度是相对缓慢的,而偶像工业相对发达的韩国、日本在这方面要远远领先国内,以EXO为首的超人气偶像团体,他们的明星娃娃在当时风靡饭圈。2018年与新偶像一同崛起的是国内的饭圈经济、PB售卖、代拍站姐、周边产品,每一个明星周边因粉丝的爱而溢价。Samantha进入娃圈的时候,国内的娃圈也正迎来了它的上升期。


当时,她花了1000元的价格购买了自己的第一支BJD娃娃。这样的价格,在她看来也仅仅只是普通价位,在这个圈子里,氪金是基本操作。


淘宝售卖的BJD娃娃


“很多人迷这个,他们很舍得花钱,我不算是很舍得花钱的了。”这位说自己不舍得花钱的粉丝,自己的娃娃就超过30多个。因为常年在国外,娃娃和娃衣邮寄到家里之后,她让自己的家人帮忙代收,家里放不下之后就让自己的朋友帮她收,氪金最多的时候,东西到了,她忘了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买的了。


Samantha介绍到,娃圈氪金并不是一步到位。蹲到娃娃,收到裸娃之后,粉丝的氪金之旅才刚刚开始,要为娃娃的服饰氪金、还要为抢妆娘而氪金,如果是BJD娃娃的话,那么恭喜你,还有更多的地方等着你花钱。


“化妆也得花钱,它买眼珠这样的身体器官也要花钱,各种各样杂七杂八的,你以为好像应该是包含在里边的,其实都没有包含,一切一切都是要花钱的。而且你都花了那么多钱买了娃,衣服你还是得买,衣服、鞋子、袜子什么的,都很贵。”


棉花娃娃的衣服相对比较便宜,一套大概在30元到50元钱之间。BJD就更贵了,至上在100元以上,最高的超过500元,“有时候比真人的衣服还贵。”



02

 链条


前几天,Owhat发布《2019偶像产业及粉丝经济白皮书》,这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偶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提到,2018年偶像产业市场规模达到604.5亿元,同比增长26.4%,预计2020年,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粉丝经济也一同跃升,追星男女们围绕着“明星”花钱,活跃的粉丝经济让上游的品牌商家、下游的粉丝自制周边链条一同火热了起来。商家有商家的“割韭菜”经济学,而饭圈因为社交关系维系,由粉头、站姐、产出、娃妈为基点,同时也辐射出不同的明星周边贩卖链条。



娃圈经济中,棉花娃娃流通情况最好。在它的产品链条里,由娃妈牵头开通粉丝群,找画手打版,粉丝们通过QQ群集资,然后联系工厂下单购买。一般不同明星的粉丝圈都流通着一两个人气娃娃,白宇粉圈几乎人手一只的建太澜(根据《镇魂》中赵云澜角色制作)、胡歌粉圈的五号病人(话剧《如梦之梦》的经典角色)、蔡徐坤粉圈的蜜桃(蔡徐坤演出的经典舞台造型)等等。


今年刚刚进入吴季峰饭圈的橙橙子,也想给自己的偶像做一款棉花娃娃,用娃圈术语,她就是娃妈了。


她算是活跃在追星路上的追星达人了,去年喜欢白宇,今年又爱上了吴季峰。从前圈过来之后,两个粉圈环境有这些明显不同:“吴季峰饭圈很多东西都很滞后,感觉大家都是初代追星,在白宇圈子里售卖的一些周边,吴季峰家根本就没有见过。”


所以作为一个娃妈,她的做娃过程算的上一波三折。第一次准备做的时候,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了,因为前期要垫付很大的成本,不仅是时间还有金钱“我不想去自己垫付这个钱,也没有人跟我一起做。就搁浅了。”


她介绍,工厂接单也是有门槛的,一般娃妈开一个群,至少要满200个人的单子工厂才肯接,而且这还是要排队的。一个同好群里至少有200个人,而橙橙子加的群就有15个。


Samantha也有同感,如果你想拥有一个棉花娃娃,就需要和同好共同找工厂来做,但价格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做下来的话也就是100多块钱,有的做的丑的,工厂差一点的可能几十块钱也能买得到。


棉花娃娃在国内的生产厂家不同,有一些工厂在整个饭圈都是非常有名的,几乎每家粉丝都知道,比如万众、漫品、希哈等等。厂家生产的娃娃质量不同,有的娃娃屁股会翘一点,材料会好一些。



“计算一个娃的成本,打样的钱一般需要5000左右,而工厂会不断地打样,每个娃的成本算下来可能也就30、40元,工厂能挣一半的钱”,橙橙子讲到。


粉丝把钱交给工厂之后,娃妈和粉丝开始了漫长的等娃之旅,新兴产业冒头随之而来的是混乱和繁荣兼具的局面,导致工厂的出货量大,制作周期也被拉长,一个娃到手时间在半年左右,在这个圈子里并不算少见。一家工厂一般承接个数达到200棉花娃娃的单子,一个售价100元到300元不等,这也才是一个群的订单。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娃圈经济在明星粉丝群中的火热。


星番就娃圈经济问题采访某位厂家时,对方表示这是商业机密不方便透露,而翻开他的朋友圈,这位2017年3月发出第一条微博的厂家,在去年年末扩大规模,已经换了一个更大的厂子。


“什么时候兴起我不太知道,但是最近几年算是做得比较大的了”,姗姗说到,她喜欢的同样也是2018走红的某位顶流,入坑娃圈之后她已经花了近万元。


对粉丝来说,入坑娃圈要习惯两件事,一是氪金,一是等待。


等待是第二个流程。等待娃娃流通到自己手上,等待妆娘时间。而相比棉袄娃娃来说,BJD对妆娘的需求量更大,需要妆娘将自己的娃娃化成偶像的样子,用Samantha的话来说,你要蹲、要抢、要排队。


龙魂人形社的BJD娃娃


“我喜欢一个化妆师,等了大概三四个月,我实在等不了了,因为我下周一就要回国了,我想赶快拿到。”因为时间原因,Samantha不得已换了另外一个妆娘。抢妆娘是一件凭借运气的事儿,Samantha说他等的这个妆娘一个月有20个接妆,妆娘会在发布信息,粉丝需要私信妆娘,才算拿到名额,然后到特定时间去抢:“等疯了,等了好几个月抢不到,我就放弃了。


不同妆娘价格不同,姗姗说到:“大手妆我肯定投不中,所以都是约的价格合适风格我也喜欢的壮士,最贵的一次也就两百多。”娃圈里小布娃娃的改妆费是比较贵的,因为涉及到重新动刀,要用模具去模它,“比方把眼睛再开大一点,嘴巴再怎么弄,那种需要动刀,动那种钻子的,那种就比较贵了,有的改装的话就是几千块钱。”



03

 升值&社交


如果不想等怎么办?捡漏。


粉丝上一些二手售卖APP去蹲自己想要的娃娃,但往往他们要付出比原价更昂贵的价格。娃娃们也是有升值空间的,“娃圈有一个奇怪的事,就是你买一个东西可能它本来才100块钱,你转售的时候可能卖到150,因为很多东西是限量的。”


这也催生娃圈一个特别的销售方式:“饥饿营销”。有时娃妈会做孤品,一只简单的棉花娃娃价格就在1000元左右不等。橙橙子说到,“有的时候说是最后限量,让大家抢。最后等价格提上去了,过段时间太太(娃妈)又回来说要出二代了。”


闲鱼上售卖的娃娃


当星番提出“买娃会上瘾吗?”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说表示会上瘾。


这其中不仅有十几岁的流量粉丝,还有三十岁为国民演员花钱的成年白领。在姗姗看来,入坑娃圈是一个奢侈但是值得的事情,“跟一些海景房周边比起来其实好多了”。


至于为什么有人做娃,大家的认知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圈钱,有人认为是爱好,橙橙子说自己就是想赶在偶像生日之前,为他做一个娃娃,粉丝能拿着它去见偶像,“感觉还挺好的”。


“在话剧《如梦之梦》里,胡歌饰演的五号病人在自己得病以后开始周游世界,从台北到巴黎再到上海,还有欧洲的古堡,去了很多地方。所以不少粉丝去各地游玩都带着五号病人同款娃娃。”一位喜欢胡歌的粉丝说,自己因为这种浪漫的情结才突然开始入娃坑。


虽然娃圈的门道很多,但粉丝根据明星的个人造型制作出不同材质的娃娃,价格高低不等,它们寄托着粉丝对偶像的爱。



“其实我小的时候是有那种玩偶恐惧症的,我一点都不喜欢任何玩偶,我怕。Samantha笑着说,家里人知道自己小时候有玩偶恐惧症,所以她把娃娃抱回家的时候,她的母亲非常严肃的问,是不是在国外过得不好,生病了,抑郁了。


即便已经有了一个娃娃,但是她们下次还是愿意为新的娃娃下单。橙橙子说大家待在一个群里,每天有几百条信息涌进手机,“你不得不买”。


有人为了偶像陪伴购买娃娃,有人为了社交生活选择下单,围绕“偶像”这个信号塔,粉丝在三次元生活之外,有了新的社交关系和自我的满足。姗姗觉得娃圈以前似乎是挺小众,但是感觉现在面向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了,年龄层也降低了,“其实我觉得这并不算是件好事。”


当越来越多的人本涌进这个圈子,偶像之下,粉丝们的新圈子就又建立起来了。这个圈子包含社交、营销、商业,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全新的追星时代。


氪金、打榜、代拍、PB、CP、娃圈。


不论你是为周杰伦打过榜的“夕阳红”,还是为蔡徐坤超过添砖加瓦的路人,最近两年的多次粉丝出圈事件,圈里圈外、各个领域的KOL表态,都让大家基本达成一个共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时代环境的转变,让粉丝喜爱偶像这件事变得有点复杂。


这种复杂关乎着某些特别的定义,粉丝经济和偶像经纪牢牢绑定在一起,多起出圈事件背后是关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多维纠缠。


当大众媒介和消费关系在新世纪里发生彻底转变,曾经偶像们被传统媒体包装出来的神秘感和以期传递的思想价值,早已经被互联网击溃成碎片,就像娃圈,粉丝们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带着娃一起聚会,这是一种仪式感,追星不再是简单的个人满足,它好像成为了一个群体的事儿了。


现在,追星已经不是粉丝的头等大事了,社交的重要性开始和偶像并驾齐驱。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均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