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位脱粉bot账号运营者的自述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星番 2023-07-27

‍‍



文 | 王若晔


起源于twitter的bot类账号,如今却在微博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


bot是机器人Robot的简称,最早被用作指代twitter上的自动化程序。程序运营下的账号,没有自主意识,但是可以模仿真人,机械式地关注其他账号和发布固定内容。在twitter最为出名的bot类账号是模拟大笨钟的@big_ben_clock。同一时刻下,大笨钟响几下,@big_ben_clock的推文就会自动发出几个“BONG”,累月经年,不知疲倦,从未停歇。


经历了国内本土化后的bot类账号又有极大不同。


为减少定时发送等技术上的难题,国内的bot类账号不再由程序操控,比起冷漠的推送机器,更像是一个个“树洞”。例如,科普冷知识的@冷知识bot、搬运搞笑视频的@天秀bot、介绍老照片的@老照片bot等,账号的背后是一个个真人博主在运营管理。只是这些运营者发布内容时,依旧遵守“不透露真人情感,假装自己是个机器人”的原则。


刘珊珊就是这样一位bot类账号的运营者,她运营的脱粉bot,账号粉丝已经超过了五位数。为更好的扮演互联网机器人,她曾用小号关注了大量bot类账号进行研究和学习,把账号运营当作自己的一份事业来做。


但她最终遗憾发现,bot类账号在互联网大肆收割红利的日子已经过去,并非传说中开通共享计划就能月入过万。尤其运营如脱粉bot这样的饭圈性质账号,往往还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和猜疑。


以下是刘珊珊的自述:



01‍

起号前后,经历了漫长的学习期


我最早接触bot类账号是在2011年,当时一个叫@西安钟楼 的账号转到了我首页。它就是类似@big_ben_clock的账号,每一个整点都会在微博报时,当时转发里的很多网友都是第一次知道微博还能这么玩,觉得特别有趣。



后来,bot类账号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某一细分领域爱好者的聚集地。像@鲁迅bot、@俄罗斯文学bot、@小熊猫bot等账号,顾名思义,网友关注这些账号就能在源源不断的获取相关信息。接收投稿,也成为bot类账号的运营之法。


粉丝投稿,bot代为发布,达成所谓的UGC。这种风格就有点像古早网红@北美吐槽君。如果北美吐槽君还在,它的微博ID可能已经改成北美吐槽bot了。


到了2018年,饭圈中诞生了知名bot类账号@嘲羊区bot。嘲羊区bot账号原名是孙艺兴bot,每条微博的发布都是为了嘲讽明星张艺兴。张艺兴出道以来的舞台、采访等物料,都能被挖掘出来成为嘲讽张艺兴的素材。很多原本不认识张艺兴和EXO的粉丝也会来嘲羊区bot这看笑话。可以说,自嘲羊区bot出圈以后,“天下谁人不嘲羊”。



我第一次产生做bot类账号的想法,正是受到嘲羊区bot的启发。既然张艺兴会因为嘲羊区bot而路人缘变差,那么我为什么不能给我讨厌的那个明星做一个类似的bot账号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第一时间就去买号网站花2块钱买了一个最便宜的微博账号。但买完号后,刚改完ID就提醒账号异常,无法继续登陆。我想着,那就先收集那位我讨厌的明星的嘲讽素材,等账号恢复正常后就有东西可发了。


但当你讨厌一个明星,看他的物料无疑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坚持看了一个小时物料后,我开始反问自己,如果做一个bot需要付出这么多时间、精力以及2块钱,那我为什么不为我喜欢的明星做一个安利bot,而是要为讨厌的明星做嘲讽bot。


只是,做明星安利bot也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饭圈中,不乏有粉丝把微博ID改成某明星bot,专注发布某一明星的动图、视频或者采访摘录。这类bot只是改头换面的明星资源博,在一个饭圈已经有成熟的资源博的前提下,bot的作用微乎其微,鲜少有粉丝愿意关注。我的安利bot运营了三个多月后,粉丝数依旧只有十几个。


第一次运营bot类账号失败后,我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买微博号不能买太便宜的,开号后最好能找大V帮忙引流、bot的主营赛道不能过于拥挤。运营某脱粉bot能取得成功,也印证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


我的脱粉bot账号就不是从网站买的号,而是用亲戚的手机号注册的。注册后,没有立即改ID、头像和简介,而是关注#每日一善#话题养了一段时间号。养号后的账号,就不会再出现登录异常的情况了。


之所以想到做脱粉bot,是朋友给我分享了一篇豆瓣脱粉小组的帖子。小组里有我们圈子的粉丝在分享脱粉经历,也有粉丝问有没有人做一个脱粉bot的微博账号,以供大家投稿。一则是听到了群众的呼唤,二来是我本身就一直想做一个bot类账号,所以说干就干。


那天以后,我正式成为了一位脱粉bot的运营者。



02

处理投稿,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


在做脱粉bot前,我认真思考过,脱粉bot不同于明星嘲讽bot或者安利bot,不需要看成堆的物料,也不需要深入讨厌或喜欢某一位明星,是饭圈中运营起来相对简单却又必不可少的bot类型。


随着“站起来追星”成为新一代饭圈风向标,对明星不满而脱粉的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表达欲。脱粉bot发布的所有内容,正是建立在这些人的表达欲之上。


饭圈的规矩是,脱粉回踩是可耻的行为,如果一个人曾经喜欢过某个明星但后来不喜欢了,这个人就成了粉丝眼中的叛徒和仇人,一定会被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敢公开发表自己脱粉言论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回踩——痛骂某个明星了。脱粉bot就是为无数个“这个人”提供倾诉的地方。



最开始,我运营的脱粉bot一周也接不到一篇投稿,因为粉丝体量小,知道我这个账号的人不多。在朋友的提议下,我尝试过私信大V让他们帮忙转发我的微博引流,尝试过去豆瓣、快手、小红书等其他平台宣传我的账号,还尝试过让我朋友写投稿给我发。


而账号真正拥有流量,是一次无心插柳柳成荫。某位在圈子里影响力不小的人,通过脱粉bot发布了一篇脱粉小作文,虽然我发布所有投稿时都会将投稿人的个人信息匿名,但依旧有人通过文风认出了他是谁。


他的那篇投稿被转发了几百次,我运营的脱粉bot也因此涨到了千粉。所以,我至今仍特别感谢他能来投稿,毕竟是他的流量带动了账号的流量。在那之后,脱粉bot每天都能陆续接到几篇投稿,涨粉的速度也趋于稳定。


我原本以为账号的运营会一直如此简单但健康的重复下去,但事与愿违,账号粉丝数过万后,烦恼也随之而来。


首先,投稿数量的增多导致我处理投稿的时间变长,逐渐开始影响我的日常生活。为了保证投稿的质量,我并不会每一篇投稿都发布。大家能在微博看到的脱粉小作文,是我已经依照内容流畅度、逻辑通顺度以及是否跟我们圈子有关而筛选过的内容。


有些人的手机字体很花,写的小作文看不清;有些人前言不搭后语,我读都读不懂;有些人明明不是脱粉,也要写长篇大论发来给我看......运营脱粉bot后,最初是太闲,现在是太忙。


图文无关


还有些人会冒充某明星粉丝来向我投稿,甄别投稿内容的真假也成为了我最头疼的问题。后来,我效仿其他圈子的脱粉bot,每一篇脱粉小作文都必须搭配一份自证。自证可以是购买代言的订单截图,可以是超话的等级截图,也可以是演唱会门票。我不在乎用于自证的代言贵不贵、超话等级高不高,只要能证明是粉丝即可。


结果冒充粉丝的这些人,甚至会盗图、P图来自证。如果我把虚假的投稿发出去,损伤的是账号的可信度。为此,每一个自证我都要认真、仔细、严格的审核,我的业余时间反倒都成了处理投稿的工作时间。


其次,是账号被粉丝批量投诉。脱粉小作文中,常含有对该明星的“辱骂”,骂他为什么变丑、为什么不爱粉丝了、为什么不发专辑、为什么演技这么差。这些话是脱粉人的心声,却也是粉丝听不得的“胡说八道”。


一旦我接连发出关于某一位明星的脱粉投稿,这位明星的粉丝就有可能号召将我运营的脱粉bot拉黑并投诉。我曾因某明星粉丝的投诉而禁言一周,在那以后我就不再接这位明星相关的投稿了。但谁也无法保证,下次又是哪位明星粉丝来“执法”。


运营脱粉bot之初,我是时间充裕的学生党,现在我已经毕业并找到了工作。运营脱粉bot像是我的一个负担。现在我也明白了,无论是运营哪一种类型的bot,付出的时间成本都是所有成本中最高的。


bot可以24小时无休地发布微博,但bot身后的人,需要休息。



03‍

变现遇阻,账号未来发展成难题


想要暂停脱粉bot运营的另一原因,或许也与变现困难有关。虽然我运营bot类账号之初,并不是为了赚钱。



据我研究,一些bot类账号的变现方式是卖号。@嘲羊区bot 的买主在买下账号后发过一条微博,没有直接明说价格,但也隐约透露花了50万元左右。如今的@嘲羊区bot 不再是嘲讽张艺兴的bot账号,而是每天发布广告的种草君,流量肉眼可见低了一大截。不过,对于原先的运营者来说,卖号收获的真金白银已经落入口袋,现在账号的运营情况与他无关了。


但我没有想过卖号,我运营的脱粉bot账号显然无法卖出过万的价格的。而且虽然运营脱粉bot很辛苦,目前却还舍不得彻底告别这个账号,这是一种旁人难以理解的复杂的心情。


另一些bot类账号的变现方式是接推广。其实也有推广通过私信找到我,但他们结合脱粉bot账号的粉丝量以及互动数据,能给到我的佣金只有1000-1500不等。我觉得这些钱并不足以覆盖我接推广后可能造成的粉丝流失,所以一直没有接到合适推广。


饭圈账号的佣金低在自媒体行业几乎人尽皆知,能赚大钱的是科技类、军事类的账号,娱乐类账号在微博等于白菜价。我也后悔过这么没有早点开一个科技类bot,只是转念一想,做科技类bot的难度之大,我大概无法驾驭。


微博共享计划,是目前我通过运营脱粉bot盈利的唯一方式。微博平台会根据微博数、浏览量、互动量等数据加权运算出账号的具体收益。2022年7月,脱粉bot账号攒下了近4000元共享计划的收益,这甚至已经是我领到过的最多的一笔钱。实际到手也没有4000,因为还需要缴纳高昂的所得税。


我知道有些bot类账号是受MCN管理,但我自始至终还没有加入任何一家MCN。只要加入MCN,微博简介中就会显示你MCN机构的名字,大家也就知道你是带有营销号性质的账号,饭圈很忌讳与营销号扯上关联,运营脱粉bot会更加困难。


但挂上MCN头衔的好处也很多,同一家机构的大V会免费帮你的账号引流,你也能经由机构联系人拿到微博热搜主持人、话题主持人,增大账号曝光量的机会。而且不用再烦恼接不到佣金高的推广。以后有靠谱的MCN机构,我还是会纳入考虑范围。


但这些都是后话,当下我们bot类账号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其实是微博平台的私信规则在6月中旬改版了。



原先,只要我给账号设置了自动回复,就能无限制地收到别人发来的私信。改版后的微博,私信变成了留言板模式,非会员用户每天只能给我运营的脱粉bot发布一条私信。许多人为了不暴露个人信息,都是开小号来给我投稿,所以没有开通微博会员。但脱粉小作文和自证,并非一条私信就能说完。


看到其他bot类账号陆续公布了邮箱地址和QQ号用于接收投稿,我也在犹豫要不要效仿。一旦开通邮箱,意味着我处理投稿的时间还会继续增加,如果不开通邮箱,我又会连最基本的接投稿也无法继续完成。


bot类账号发展至今,包括脱粉类bot,有很多做大做强的范本存在,@kpop脱粉回踩bot 前几天还登上了微博热搜。bot类账号的运营演变成互联网的亚文化,几乎人人的关注列表中都有几个bot为名的账号。


我在想,是不是bot已经从是“无人格、纯原创”的账号代名词,成为自媒体账号盈利的一条捷径。我也未能曲高和寡,开始不自觉地思考运营一个bot账号能给我的未来带来什么。


(文中刘珊珊为化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