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小修脚刀,点亮80后夫妇创业梦

2016-11-28 白银周刊 爱白银

 提示点击上方"爱白银"↑热点资讯抢先阅读


有这么一个行业,它的悄然兴起见证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带着秘术“逐香而来”,为患者解除烦恼。

这个行业有一个很俗的名字叫“修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大家称他“修脚师傅”。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80后”修脚师傅郝双林,用小小修脚刀点亮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修脚这个行业里开创着自己的一份事业。

为求生计进军修脚行业

11月22日下午,记者见到郝双林的第一面,这位帅气的小伙儿,正在给店里顾客熟练的修脚。

店里有两位客人,等郝双林忙过一阵,记者才有机会跟他攀谈起来,他一边收拾着用过的修脚刀具一边跟记者说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只见他把用过的修脚工具擦拭后放入专用消毒液消毒,他看到记者挺好奇的,就对记者说:我们的修脚刀具用过一个客人后就放入臭氧和紫外线的消毒柜,另外还要用75度的酒精来再次清洗。

记者随即问道:修个脚还用这么麻烦吗?郝双林说:我们是足科模式,修脚也是无菌操作的。现代人卫生意识强,我们修脚店也得注重这点。记者不禁对这个认真的小伙子默默点赞了。

通过攀谈,记者了解到,今年30岁的郝双林是白银区水川镇桦皮村人,他的妻子杨雪亮也是土生土长的白银人。为了养家糊口,他前些年跑过车,开过酒吧,一直都没有固定的职业。三年前,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和妻子进入了修脚这个行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到如今夫妻俩都已经成了手艺娴熟的修脚师傅。

“四年前,我在创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有一天我无意中得知妻子的朋友在西宁开了一家修脚店,生意特别好,所以这位朋友希望我们也能进军这一行。于是,我和妻子便去西宁考察,在朋友的修脚店进修了半年,这半年我主要是做学徒,学习了基本功,但是具体的技术还需要自己琢磨。”郝双林说。

郝双林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学习修脚的精湛技艺,他们夫妻俩又去重庆和宝鸡打工。在宝鸡打工的过程中,他们拜师陕西省修脚协会秘书长韩晖的门下,在3个月的学习中,他们掌握了治疗脚病的重要方法和技术诀窍,随后又到全国各地的修脚行业中“充电”,进一步学习了全国修脚行业的先进理念和精湛技术。

采访中,郝双林脸上一直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说:“2014年春节期间,我和妻子回到白银,一直想找铺面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是一直都没有合适的,直到去年3月份,我们才在中心街找到了这个铺面,并于4月6日正式开业。刚开始想着整天摆弄别人的脚趾,有一点点尴尬,有时候面对客人的挑剔,我心里又很不舒服,但是一想到家里负担比较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必须要学一门新技术来养活家人。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心里的种种不情愿便没有了,并暗暗发誓,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

诚信经营点亮创业梦想

如今,郝双林已经从一个修脚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爱心修脚师”,开了自己的修脚店,为了让更多的人不再受脚部病痛的折磨,今年10月份,郝双林在西区半坡又开了一家修脚店。他们夫妻俩一人经营一个店面,晚上回家后,各自说说今天店里的情况,互相勉励,共同进步。

采访中,郝双林告诉记者,对于修脚这一行业,他觉得是一项挑战,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有很多的脚病都要不断地学习,他的目标是努力为脚病患者解除脚病带来的烦恼。他现在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每修一次脚,就得用硫磺香皂最少洗三遍手,一周还要用自己独创的护理液进行深层次的清理,避免自己被感染到。

在郝双林夫妻俩当学徒、干修脚师,再到现在的创业,家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可是他们的个别朋友都不能理解,甚至还有冷嘲热讽的。对此,郝双林笑着说,他干这个行业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房贷和银行欠款还清,过个平稳的日子。

采访中,他打趣地对记者说:“人说修脚很低贱,我视修脚如初恋。我不怕别人的闲言碎语,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们干的是体力活和技术活,赚的是辛苦钱,忙的时候,一天连饭都不能按时吃上。但是想想能够为有脚病的人解除痛苦,我们就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所以我们的目标是不能简单当修脚师,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足科医生’。尽管创业很艰难,但是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郝双林说。



妙手大爱坚守播撒温暖

为了回报社会,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爱心社工团队,和3位志愿者成立了“修脚爱心义工队”,真正做到了足益生修脚所提倡的“修心、树人、立业”。

郝双林说,他和妻子之所以产生为福利院、敬老院行动不便的老人们义务修脚的念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妻子看到福利院的老人们因为患有脚病疼痛难忍。打那以后,他们夫妻俩便下定决心为老人们义务修脚,减轻他们的痛苦。

“妻子是个心肠很软的人,福利院的老人们有的年纪大了,指甲变硬变厚,脚下还长出了脚垫,平时穿鞋都不方便,需要热水泡软了才好修剪,妻子每次去福利院之后,都会贴心地询问老人们的感受,并告诉老人们平时一些护脚知识。”郝双林说。

现在,他们夫妻俩每月都要为老人们免费服务一次,并随身带上小本子,详细记录老人们的姓名、修脚的时间安排等信息。郝双林夫妻以自己精湛的修脚技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老人们服务,被市福利院的老人们亲切地誉为“最美修脚师”。

记者了解到,在市福利院,深受感动的老人们还专门为“修脚爱心义工队”的5位修脚师傅编了一首歌。歌中道:“义工队脚修得好,让我们睡觉睡得好,走路走得快,感谢义工队,服务态度好,不嫌脏、不嫌臭,全心热情为老人。”

采访结束时,郝双林又告诉记者:作为即将“老去的80后”,我们没有放弃创业梦想。只要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基础,心智上也能吃苦耐劳,如今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我创业,而且修脚这一职业符合社会需求,有持续性,坚持做并做得精致,就能做好。同时,他和义工队的志愿者们还会继续深入到白银城区的其他福利院、养老院,将爱心进行到底。在帮老人们解除病痛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实现。


来源:本报记者 杨若玲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


新闻热线/0943-5931155
投稿热线/188-9415-0736

您可能还关注

2017年高考牵人心,12月1日开始报名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