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品阅读:新墩(胡杨)

2016-12-24 白银周刊 爱白银

 提示点击上方"爱白银"↑热点资讯抢先阅读


精品阅读

Quality reading


新   墩


□ 胡 杨

大田里的玉米长高了,但还是能够看见烽火台高大的身影。在一座村庄,烽火台像是抹不掉的影子。村庄里的人把烽火台不叫烽火台,叫大墩。外乡人说大墩怎么怎么了,大墩如何如何,大墩就是村庄,就是一座村庄的名字。后来,人们嫌大墩土旧,就把村庄的名字改成了新墩。

我在新墩住过一年多的时间,宿舍的前窗正好对着烽火台,一抬头,就能看见它的身影。每年春天鲜艳的桃花、梨花和杏花缀满校园,对比之下,那座残破的烽火台显得更加古旧,仿佛是漂在半空的浮土和苍云。孩子们的朗读声此起彼伏,这时候,我会攀上那座烽火台向远方瞭望:层层叠叠的绿色排空远去,烽火台只是春天里的一座孤岛。

校园里的孩子们放学之后,喧嚣像是被烽火台吸附在周身,寂寞随之四散开了。村庄里的老人说,这里最早有好几座烽火台,是连成一片的小城堡,后来被挖掉了,只剩下这一个。我想象着,古代的守卫者们禁锢在特定的生活圈子里,被浓稠的相思和无限的恐惧包围着,就像这堆垒起来的黄土,逐渐失去了生命的气息。

黄昏时刻,我常常在烽火台四周走动,那里杂草密布,许多杂草的藤蔓努力地往烽火台上爬,可爬到了深秋,就精疲力竭,就枯萎了。因而,坑坑洼洼的烽火台上缠绕了一年又一年的枯枝败叶,新发的枝叶只是少许的点缀。

一个小女孩牵着两只羊,也来到烽火台下,她把拴在羊脖子上的缰绳丢开,羊低头吃草,无暇乱窜。女孩不停地折附近柳树上的枝条,不一会儿,就折好一大捆,时间不早了,女孩牵上羊,背起树枝就走了。那些树枝上的叶片可以喂羊、喂牛,枝条晒干了,则是柴火。反正柳树上新发的枝条多的是,折了,明年更多。

似乎有不少的昆虫在鸣叫,循声而去,那声音好像又没有了,当你转身回走,那声音就突然响亮起来。我疑心,那昆虫明亮的眼睛早已看见了我,敛声静气之后,发现我并没有恶意,才放声歌唱起来。那声音断断续续,但却透露着天真可爱的稚气,的确可以称之为歌唱。

有月亮的夜晚,坐在烽火台下喝茶是难得的享受。清风徐来,月色如水,人的身心顿时安宁了下来,这样的安宁是品茶的境界。

想想在烽火台下的日子,我年轻的心能够忍受那无边的寂寞,是因为那高高的矗立的烽火台,它千年如一日,雨雪风寒,保守岁月的煎熬,内心的豁达和敞亮却一如既往。无论它是烽火台还是新墩,一抔黄土,畅饮时间的美酒,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了。

秋天就要过去了,簇拥着烽火台的绿色将渐渐退去,烽火台的颜色比土地的颜色,更深沉一些。



来源:白银周刊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还关注

青青校园:仰望腊子口(景泰县第三中学)

白银作家:爱恋白银(李宏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