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寻“林氏三兄弟”成长背景:黄冈林氏家族与“春秋万古”牌坊


↑点击“天下林氏宗亲”免费订阅

感谢所有关注、关心天下林氏宗亲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将传播林氏文化、加强宗亲联系、增进宗亲感情、搭建信息平台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林氏文化,共建繁荣林氏,传播林氏正能量。



本文转自恒天黄冈文化城公众号




第一眼看到这座高大宏伟的白石牌坊静静地耸立于青山翠竹之间,惊叹不已,感叹世事变迁。通过这座牌坊,我们可以窥见黄冈“林氏家族”曾经的繁荣昌盛,了解“林氏三兄弟”的成长背景。


百年石坊立山林


沿着总贾公路至漆柱山古枫树处, 依山而上, 一条三公里的乡村公路蜿蜒在青山翠岭的龙王山间。在一个山坳的出口处, 一个古朴庄严, 气势宏大的白色花岗石砌成的林氏“春秋万古”牌坊掩映在翠竹之中。


这座名为“春秋万古”的牌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86年),位于百丈岩山北部,龙王山南麓的山坳中,与百丈岩村上湾、中湾、芙蓉湾三个自然村隔小河相对。牌坊为石质四柱三间七楼的仿木结构建筑,宽5.2米、高8.5米。



正间宽阔,两侧次间较窄。正间设有两层石匾,上匾阴刻四个楷书大字“春秋万古”,气势庄严;下层石匾阴文楷书镌刻有“建坊修祠序”,序文共735字。



两块字匾之下分别置有浮雕“二龙戏珠”和“双螭戏球”额枋。侧间小匾额对称刻有篆书“苍松”、“翠柏”,额枋则对称浮雕有凤鸟、鹿、花草等吉祥图案。据村民传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春秋万古”牌坊的正楼与坊后林氏祠堂被拆毁,仅两尊抱柱石狮现存于杜皮乡黄冈烈士陵园。



“春秋万古”牌坊虽然缺失了正楼与抱柱石,但它的整体结构完好,浮雕图案浑厚质朴,斗拱悬空,螭吻上昂,气势恢弘,古朴而庄严,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


建坊修祠昭德孝


公元1886年的一天,独山(今名百丈岩)之下上湾、中湾、芙蓉湾三个村落的林氏族人齐聚一堂,商议决定在冲沟对面的山坳间选择一块北向的平地,修缮林氏祠堂,建造一座牌坊。祠堂,是林姓族人为了祭祀祖先而建的公共场所,由全族人共同使用和享有;“春秋万古”牌坊,是林盖臣四兄弟为了纪念已经去世14年的祖父林弼丞而修建的,既是表达孝顺追思之情,也是为林氏祠堂增彩



他们请来了其中一位兄弟的岳父、公认最有文化知识的钱儒达老先生,为牌坊起名、并作一篇“建坊修祠序”,请工匠刻于坊匾之上。


牌坊主匾题为“春秋万古”,大有深意。“春秋”,是指春秋两季的祭祀。“春秋万古”四字表达了林姓族人祈盼林氏家族世世代代祭祀不绝、家族繁衍发展、人文兴旺、万古长青的美好愿望



在“建坊修祠序”中,钱儒达老先生开篇起兴,盛赞林氏家族所居百丈岩人杰地灵。对于建牌坊、修祠堂的缘由,提出了三个“宜建”的理由:林氏后人有了祭祖、议事、操办家族大事的固定场所宣扬林弼丞公的勤劳朴实为善的品德,激励后人学习对林氏祖先进行纪念、祭祀,是对后人的一种德、孝的教育,符合儒家思想和历史时代思想文化源流。


序文最后总结了建坊修祠的重要意义:从今往后,林氏族人祭祀不断,四季不懈怠,世世代代延绵不绝;宣扬忠诚、信义、孝道、礼让的优秀品德,林氏家族一定会兴旺发达。以德为先、言传身教;用孝顺敬奉祖先,后人将受益无穷。


林氏古宅述辉煌


“春秋万古”牌坊的正楼与坊后林氏祠堂虽已不存,但我们可以从牌坊对面的百丈岩中湾村民居建筑窥斑知豹,遥想当年祠堂初建、牌坊落成、全族人共庆的壮观场面和林姓家族人丁兴旺、经济富裕发达的景象。


“春秋万古”牌坊与百丈岩古村落平面图

(辛艺峰《百丈岩下的民宅:团风林氏老屋》2012年02期)


位于百丈岩山下的小溪南岸山麓,与“春秋万古”牌坊隔溪相对。村落东、西、南三面环山,视野开阔,可谓“开门见山”;全村地面平坦,犹如靠椅之座。


建筑背靠在悬崖陡峭、白石峥嵘的百丈岩


村中民居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林氏老宅”为主体,其他房屋都建在“林氏老宅”的西侧,呈三排分布,村后留有台阶式花园,建有完备的饮水泉、浣洗池、地面地下排水沟、石砌围墙和望楼等建筑。


林氏古宅建筑群外部造型

古宅内部后天井


村前辟有半月形水塘,仅有一条小路进村。整个建筑格局及生活设施讲究风水得当、布局严谨、功能完备。



牌坊旁的林氏宗祠与中湾村中的林氏老宅均为一进三重的建筑,规模相似。林氏老宅为悬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青砖砌墙,小青瓦覆顶,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面积共900余平方米。门厅与前厅、前厅与正厅之间设有天井各一,此即“四水归堂”。


古宅前厅


前厅较门厅高出三级台阶,后室较正厅又高出三级台阶,寓意“连升三级”。正厅梁架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的混合结构,四周砖墙为空斗墙,中间填以夯实的黄土,隔音隔热;顶部天花做成各种形式的轩,富于变化;梁架采用精致的雕刻,涂褐、灰等色,色调雅素明净;地面用桐油、石灰、糯米混合而成的三合土铺成并施有方格、卷草等纹饰,坚固耐用,至今仍纹饰清晰。


🔼 古宅正厅

 残垣的梁架


由于种种原因,三大民居建筑群及附属设施先后经历过三次损坏,除中湾约600平方米的建筑保存完好外,上湾及附属设施被全部毁坏拆除,让人扼腕叹息。庆幸的是,原建筑的大量石条、石雕、青砖、木材都被现住户利用,才得以保存。


林氏家族源流考


据《黄冈县志》和《林氏宗谱》记载, 三个古村落建筑群是黄冈东乡始祖林千一(殷比干后裔)的十一世子孙廷栋(1545-1618)于明万历年间由杜皮乡上石门迁此始建。


百丈岩林氏家族靠种植烟叶、棉花, 并进行纺织发家。到康熙、光绪年间, 其已成为黄冈巨富。在上海、汉口、团风购置铺面二十余家,经营烟叶、丝绸、棉布,并广购原黄冈县及浠水县大部分田地,相传土地有八万余亩,有“到黄州府不走别家路”之说



家产殷实的林氏家族人丁兴旺, 至乾隆、道光年间已繁衍为十大房两百余人。其后代英才辈出, 有多名进士、举人, 出仕朝廷四品以上的官吏。


为了显示家族风光及解决人丁居住问题, 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一1620年开始至清光绪年间, 林氏家族从安徽请来民间艺人依照徽派建筑风格, 花巨资逐渐修建了上湾、中湾、芙蓉湾三个民居建筑群, 并建有祠堂, 学堂、凉亭、药铺、粮仓、碾房、磨房、马厩等配套设施。建有完备的饮水泉、院洗池、明暗排水沟、防护墙、预警堡等。三个民居及附属设施建筑占地面积25000㎡, 房屋四百余间, 整个建筑群选址和用料非常考究, 布局严谨, 讲求风水, 防护、生活功能齐全。



百丈岩古民居现保存完好的是中湾林氏老宅, 是清光绪年间开封知府林道堂的旧居。林道堂两任开封知府。因治水有方,清正廉洁, 被清朝庭皇帝封赠为“朝议大夫” 。据传其离任时, 开封百姓十里跪送。



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湾的林氏家族,与百丈岩林姓都是清早期从今杜皮乡林家山村分支,搬迁至回龙山的林姓同族。后来,从这里走出了林育英、林育南、林彪三位著名人物,人称为“林氏三兄弟”,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斗转星移,乾坤交替,那些辉煌的岁月如同华丽的盛宴,繁华落尽后曲终人散。只有这座牌坊,如凝固的历史,让时间停顿,记忆永恒。



央企恒天集团依托黄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力打造恒天黄冈文化创意城。为了留住城市记忆,还原历史,恒天黄冈公司组织专家学者,对黄州牌坊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大规模收集整理,出版了《中国牌坊第一城--黄州牌坊》一书,本文主要内容摘自该书第六章第七节,作者李林。







祈福天下林氏子孙世世代代都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幸福美满、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天下林氏宗亲

请按右边"关注"👉

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