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小三门到底怎么选(上)
对高一学生来说,进入高中后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六选三了。
六选三的重要性无需多提:
首先,选科的明智与否可能直接影响到你的高考成绩;
其次,选考科目将会影响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的范围;
最后,你选科的情况将会决定你高中后两年的学习节奏。
可以说,选科这事,将会贯穿整个高中三年的生活。
关于如何选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看过不少分析的文章。
事实上,要研究小三门如何选择更科学,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维度:
一是从入口,即考生的角度分析,研究各门学科分别有多少人选,最终的高考成绩分别是多少;
二是从出口,即从专业组的角度分析,在填志愿的时候分别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本文就从入口的角度来看看,选择了不同科目的学生,到底高考的成绩如何。
明日我们还将推出从可选专业组的角度分析各选科情况的利弊,记得关注“中学生升学”哦~
*数据来自网络,可能与实际有出入,仅供参考。
可以看到,在各种组合中,化生地、物化地这样“两理一文”的组合选的人最多,而物化生这样全理的组合选考人数最少。
考试院公布的成绩分布表中,最低统计的分数为艺术类本科控制线261分线上人数。2017年本科控制线则为402分。
来分别看一下这两条线上的选科分布情况。
通过两图对比可以明显发现,本科线上选物理的学生占比明显要比艺体线上的高,化学也有上涨;而历史和地理的选考人数占比则下降了不少。
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选了物化的学生,考上本科的更多。而未考上本科的学生中选历史和地理的更多。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研究本科线上学生的情况。来看下不同选考科目的学生,高考的表现。
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科选考人数在不同区间段并非呈现一致性的规律,比如可以看到在高分段明显是选物化的人多;到了505以下起的最密集的分段,选生物和地理的人数已经超过物理了;而在本科线上附近,选物理的反而成为最少的人群了。
这就告诉我们,不同成绩的学生对选科的偏好是不一样的。
我们以20分为单位,细化来看不同区段学生的情况。
大家会发现,图中纵坐标的最大值为300%。这是因为上图统计的选考人数占比是取“单门科目选考人数/考生总人数”的情况,由于每个考生要选三门科目,因此六门科总的人数占比应为3倍的100%,也就是300%。
上图更加清晰地反应出了,成绩越好的孩子,选物理和化学的越多,580分以上的学生选物理的几乎接近100%。而成绩越往下,选择生物和政治、历史的人数显著递增。尤其在本科压线这一段,选这三门的学生已经比选物理的多了。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分数区间的选考科目情况,以540分(综评面试入围最低线)、501分(自招线)、450分(上海公民办院校交叉点)为三个节点,将所有本科线上院校分为四段,分别来看以下不同分数段内,各选考科目分别有多少学生。
由于考试院公布的成绩分布表上,生物、政治、历史等科目的最高分并没有统计非常精确,而是代以某个分数以上的总人数,因此我们取精确数据段最高分587分为界,来看一下考取了超高分的学生的总体情况。
可以看到,考到了这个分数的学生中,90%都选了物理,而选择政治和历史的不到20%。当然对比选考科目我们也知道,越是名校,越是对物理有要求,像上海交大在本科批只招选物理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的选科也是和报考范围吻合的。
在其余分段我们可以获取非常精准的每一个考分对应的各科人数,我们来看一下四大分数区间各选科考生的分布情况。
前文已述,越是高分段选物化的越多,越往下选政史生的越多。在500-540和450-500这两段,本就是高考的密封段,六门科选的人数也相差不多,而拐点可能就在500分左右。
数据太多,看不懂?
想进一步学习如何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欢迎报名免费精品线下讲座。
讲师介绍
李蕾
√ 交大昂立中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方网特约高考志愿填报嘉宾。
√ 深耕上海升学领域十余年,深刻领会政策精神和实施要点。
√ 了解上海和全国数百所院校和专业的特色,擅于从职业规划角度提供专业选择建议。
√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拥有专业教育学背景,充分理解考生的心理状态和各类需求。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