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袋斜街,您知道多少?
2010年11月10日,北京烟袋斜街被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号,并在街内广福观举行了挂牌仪式。这是继2009年国子监街之后,北京第二条荣膺此项殊荣的又一条老街。
烟袋斜街位于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什刹海前海北侧,东起地安门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北起大石碑胡同,南至前海北沿,街区占地14公顷。此街东西斜形走向,全长232米,宽5—6米,街道两侧建筑典雅朴素,颇具明清传统风格,其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古风犹存的市井风情,充分展现出浓郁的老北京传统风貌。烟袋斜街出现于元代,与元大都的建设休戚与共。刘秉忠修建大都城使鼓楼地区形成商业中心,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使积水潭成为北京的古海港,周边地区形成斜街。随着河道形成街巷,人们为了方便抄近路出行,久而久之,走出了烟袋斜街。
当时,大都城内形成两个著名市场,其中一个就是在皇城以北中心阁附近的鼓楼周边地区,被称为“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特别是通惠河的开通,紧邻京杭大运河北端终站积水潭码头的斜街,元代称斜街市,即今鼓楼西大街,来自全国各地的货物在积水潭码头卸下,北岸的斜街及其附近一带因商而盛,因水而兴,出现了众多商铺货栈,市廛辐辏,商贾云集,歌台酒馆棋布,发展形成寸土寸金的商业闹市,以至晚清至民国,在老北京流传有“东四、西单、鼓楼前”形容商业旺地、市井宝地的说法。至元十三年(1293年),忽必烈从上都返回大都,经过积水潭,看到舳舻蔽水,从南方海运、河运北上的漕船如织,尽享舟楫之利,云集于此,龙颜大悦,赐名“通惠河”。通惠河的开凿通航,积水潭也随之兴盛起来。
积水潭是永定河故道遗存,是高梁河瘀塞形成的湖泊。金代,什刹海一带水泊被称为白莲潭;元代改称海子、玄武池、积水潭;明代海子被一分为二,北部仍称积水潭,南部则称什刹海,沿至今天。明代迁都北京以后,将大都城墙北移5里,长河水改经德胜门西水关入城。成祖朱棣下令不准漕船进城,原与积水潭连接的一段通惠河逐渐湮废。积水潭成为京城居民赏玩之地。什刹海一带繁盛不减,成为著名的风景区,这里营造出有如江南的旖旎风光,寺庙林立,名园密布,以至有“城中第一佳山水”、“都下第一胜区”、“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消夏第一胜地”等多方称誉。
据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此时的烟袋斜街叫“打鱼厅斜街”,打鱼厅是元、明时期管理海子捕鱼的官厅机构,其衙署设于此街之上,故名。沈榜《宛署杂记》则记为“鼓楼下大街”,或把打鱼厅并入鼓楼下大街。至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京城全图》中有“鼓楼斜街”之称,乾隆五十年(1785年)刻版的《日下旧闻考》中有“广福观在鼓楼斜街”的记载。据吴长元《宸垣识略》:“今鼓楼斜街内分二道:西北出者通鼓楼西大街;西出沿湖至银锭桥者,乃昔时两涯(指什刹海之西)。”由此可知,此斜街即今之烟袋斜街,是什刹海与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最为便捷的通道,日积月累,形成人们游览、购物、经商、务工出入此地区的最佳路线,进而形成开廛列肆、热闹骈阗的商业街。“烟袋斜街”之名最早出现于嘉庆、道光年间,或在咸丰之际。《光绪顺天府志》记其为“烟袋斜街”。
有关街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北京胡同有以街的形状命名的做法,因此有人认为烟袋斜街是因其街道的形状像烟袋而得名。烟袋斜街的走向自东斜向西南,东口像烟袋嘴,向西二三百米的街巷宛如烟杆,再向南拐通向银锭桥似烟袋锅,整体像一只烟袋横放在小巷间。也有人提出,因街内有两家烟袋铺曾为慈禧太后通洗水烟袋而得名。以上说法,或缘于想象,或出于传说,较为合理的原因是,这里因时代需要而形成了专门供应吸烟产品的商品一条街。清朝入关定鼎中原后,因官员、兵民多有吸烟嗜好,经营烟叶、烟具的烟铺随之兴旺起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现藏有清代北京内城烟袋斜街东口路南烟袋铺的一件房契,此房五十余年间三易其主,其中有三个主人都经营烟袋铺,可见当时吸烟风气之一斑。延至清末,150余年间,斯风不减。据康熙年间刘廷玑《在园杂志》记载:“黄童白叟,闺闱妇女,无不吸之,十居其八,且时刻不能离矣。谚云开门七件事,今且增烟而八矣。”也就是说,人们从原来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开门七件事”,发展成加上烟的开门必备的八件事了。烟袋斜街上开有众多烟铺,更以醒目的烟袋幌子招揽顾客,其特色经营生意火爆,使这条以主营烟叶、烟具的斜街的名声大噪,犹如今日之专卖一条街,成为一种文化地标。
清末民初,由于烟袋斜街所处的地势优越,与鼓楼商业中心咫尺毗邻,兴盛时在这条斜街上店铺多达80余家,除烟铺之外,还有经营吃喝穿用玩的各种商店杂处其中,极具京味特色。烟袋斜街地近什刹海、南北锣鼓巷,王公府第众多,辛亥革命以后,清朝权贵、满族子弟日趋没落,失去昔日特权,不少人家靠变卖家产、贱售古玩度日,烟袋斜街上应运而兴,开设了几家做古董买卖的店铺。
民国以后,此斜街陆续成为古玩商的根据地,著名的有宝文斋、敏文斋、太古斋、抱璞山房等六家之多,同时,涌现出服装店,有名的潘步昆西服店是老北京西服裁剪业的发源地,在斜街东口路南开业。鑫园澡堂、同合头发店、振兴理发馆也在此营业。鑫园澡堂为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的嗣子李福庆所开,相传花了1500两纹银建造,是一家老字号。“文化大革命”中改名鼓楼浴池,后因危房歇业。1985年拆旧新建,成为西城区第一家高档浴池。街内还有书画裱装、文房四宝等店铺,有名的酒馆饭铺,如烤肉季、李二炸虾店、临河第一楼、义和轩酒馆、庆云楼等多达20余家。清代,庆云楼与隆丰堂、庆和堂、德丰堂并称为后门(地安门)四大饭庄。整条斜街商铺栉次鳞比,买卖兴隆,游人川流不息,颇具北京特色,上世纪30年代被人在报刊撰文,称此街为“小大栅栏”,或称“小琉璃厂”。此后,烟袋斜街一度沉寂。街面店铺变为民居,原有商业环境无存。2000年,西城区政府对烟袋斜街进行整治。2001年,先后两次对街内进行了青石板路面铺筑与门墙装修。2002年公布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其列为传统商业街,重点进行保护。2007年以来,加大了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抢救力度。改造后的烟袋斜街再现出老北京传统的青砖灰瓦的建筑风貌,古香古色,形成了以经营民族服装、服饰、烟具、茶具、古玩等民间工艺品为主的业态风格,并注重引进现代时尚元素,使传统与时尚元素在什刹海景区再次交融、呈现。2009年,烟袋斜街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中国民居建筑文化专题展组委会评为“中国建筑文化经典示范工程”。
烟袋斜街上,曾有三座古刹堪称古迹。一个是鑫园澡堂隔壁的龙王庙,面积仅6米,庙前有一口水井,《马可波罗游记》曾记载元大都斜街有一口铜口、铜帮的水井,即指此井。六十多年前,经管此庙的奎姓老夫妇去世后,日久庙毁井填,成为澡堂的堆房。一个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三元伏魔宫,今已无存。一个是建于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的广福观,明代作为管理天下道教事务的道录司。清雍正年间重修,改名孚佑宫。民国后恢复了广福观旧称,曾一度设有“安庆水会”。此观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三间,石门额上楷书“广福观”,至今保存完好,汉白玉拱形券门上雕刻缠枝花纹,昔日风貌依稀可见。前殿三间,大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五间。前有月台,供奉关帝与玄坛财神及龙王等道教神灵。西跨院名白云仙院,依次有山门一间,前殿三间,后殿五间及配房,共68间殿房。观内有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广福观碑。明代文人李东阳曾赋诗“飞楼凌倒影,下照清澈底”咏此观景物。后此观衍为民宅、酒吧、餐馆。2007年,西城区政府启动烟袋斜街特色街建设工程,加大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抢救力度,亮出街内文物广福观,腾退住户,在修旧如旧的前提下,恢复广福观旧观,并对外开放。
享有盛名的银锭桥始建于明代,位于前海与后海交接处,“银锭观山”为燕京小八景之一,是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古典审美景观。此桥得名于形如倒置的银锭,伫立桥头,可饱览西山秀色,迷濛缥渺,与湖水构成山虚水实、虚实相依的非凡意境。《燕都游览志》称其为“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之地”。《帝京景物略》形容立足桥头遥望西山,“层层弯弯,晓青暮紫,近如可攀”。老北京民谚中且有“银锭观山水倒流”的说法,指的是前海地势高于后海,如关闭前海东、南岸边的水闸,前海的水就会通过银锭桥汩汩西流回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独特景观。
同样享誉京华的还有“银锭三绝”之一的“烤肉季”。百年老店烤肉季坐落银锭桥畔,以烤羊肉驰名中外,它与宣武门内以烤牛肉享名的烤肉宛被人们誉为“南宛北季”。此店创业于清咸丰年间,店主季德彩。世代相传,所制烤肉鲜嫩,不膻不柴,久食不腻,口颊留香,载誉百余年,至今食客盈门,趋之若鹜。在这里不仅可以大快朵颐,尽享口福,还能观景赏荷,把酒临风,岂不快哉!
鸦儿胡同曾称鸭儿胡同,应是从河沿儿之名音转而来。胡同内的广化寺颇有名气。此寺始建于元代,据《析津日记》:“元时有僧居之,日诵佛号,每诵一声,以米粒记数,凡二十年,积至四十八石,因以建寺焉。”寺院坐北朝南,寺址宏大,殿宇300余间。寺前原有守门双石狮和红色大照壁,明崇祯七年(1634年)御赐司礼监太监曹化淳草书诗碑,今俱不存。清末筹建京师图书馆,此寺成为最早馆址。恭亲王奕訢是此寺大施主,其孙著名画家溥心畲与张大千齐名,有“南张北溥”之称,他与广化寺结缘,常来寺中消夏作画。1932年9月3日,有“狗肉将军”之称的军阀张宗昌在济南被仇人之子刺杀,死后灵柩曾暂厝于此,大办吊唁和出殡仪式,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如今,北京市佛教协会、北京佛教音乐团设在广化寺内。
文化是城市厚重的底色,富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堪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灵魂和身份证。烟袋斜街及其周围景观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京华市井风景线,承载着长达700年的城市记忆,衍化为推动地区发展的软实力,为五色斑斓的文化古都增光添色。蹀躞其中,漫步流连,享受购物的乐趣,观光的愉悦,有一种别有馨逸之感,让人其乐无穷。
(本文原题“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烟袋斜街”,原载《民主》杂志2011年10期,作者:李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