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文艺界“稀有金属”的女导演李亚威
点击上方蓝字“开明视点”关注我们!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编剧王兴东评价她是“中国文艺界的稀有金属”,认为在当下影视界,真正像她那样长年如一日“沉下心、扑下身、扎下根”的艺术家太少了,可谓弥足珍贵。
李亚威是民进人,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导演,现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会长等职务。她所执导的纪录片先后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飞天奖”、“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亚洲制作奖”等众多国家级和国际奖项,她本人曾获“2013世界华人杰出人物”、“中国好人”、“最美爱心艺术大使”、“最美中国文化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2016年7月,由作家文能创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用生命记录生命——李亚威和她的影像世界》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书中记录了李亚威从2000年开始,16年的时间里,不计报酬,深入到楚雄州的乡镇,挖掘拍摄了41集大型的风情纪录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腊湾舞者》、《彝乡赛事》、《彝族大歌》以及《油菜花开》、《荞麦花开》等一大批反映彝族文化的影视作品,使楚雄很古老的彝族文化通过这个窗口走向世界。2013年李亚威被授予楚雄州荣誉州民的称号。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亚威的影像世界
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打开了一部中国彝族文明史,这部片子拍了两年多,从原定的20集拍出了41集,据说,片子拍完,李亚威已身无分文,多年积蓄搭进去 。但她说:“我 乐 意 ,这 是 我 心 甘 情 愿的。”彝族先人们留下的古老文化、民俗民风以及今天的生存状态,令她震撼,“我有责任去记录它们,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记录它们一天天失去的精神家园。”片中记录的40多位民间艺人,如今只有不到10位依然在世。她用手中的镜头与时间赛跑。
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李亚威从2000年到2010年,拍摄了十年。云南楚雄大姚县有一个叫署立里的彝族村落,四面环山,97户人家,家家都会打篮球,一只篮球打到山外,全村人举着火把去找,球找到了,球胆却破了,他们就将猪尿泡缝进篮球中继续打……该片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中国(青海)世界三地“玉昆仑”国际纪录片“评委会特别奖”、“最佳导演奖”;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长片十佳”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国际纪录片“亚洲制作奖”;俄罗斯《生态与环保杂志》最佳导演奖;意大利米兰第29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荣誉奖等10项国内外大奖。
牟定县城30公里外的腊湾玛咕彝寨是个宁静的小村庄,李亚威曾多次翻山越岭,为当地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玛咕舞”留下珍贵的影像。在她的推动下,“玛咕舞”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甚至成了当地年轻人的时尚娱乐活动。2005年李亚威推出了《腊湾舞者》,这部原生态的纪录片救活了濒临失传的“玛咕舞”,“玛咕舞”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政府发放补贴,在腊湾建起了玛咕舞文化传习所,村里的老人起万福也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世纪90年代李亚威来到深圳,以外来者的视角,将所遇所想创作了以人文关怀为线索的《深圳故事》系列,系列的最初4部作品,创、编、导、拍、制过程都由她完成。其中,《眼睛》获第二十一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妈妈飘着长头发》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入围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升》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入围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3部作品均被央视六套电影频道收购。随后李亚威在2005年、2008年、2013年,分别创作了该系列后3部作品《你的钱匣子给了谁》、《油菜花开》和《荞麦花开》。
相关链接
李亚威和她的楚雄女儿
□申雯、 李京蔚
李亚威和“楚雄女儿”玛嘉加朵。
2013年12月22日,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举办的2013年《寻找刘三姐》决赛“冠军之夜”上,从云南楚雄大山中走出的傈僳族选手玛嘉加朵,战胜了中央音乐学院众多在专业团体任独唱演员的选手获得冠军,成为“新时代的刘三姐”。
玛嘉加朵17岁的时候被民进会员、著名女导演李亚威发现,从此走上歌者之旅。
在“寻找刘三姐”的第一场比赛中,玛嘉加朵以一首原生态歌曲《金银鸟》震撼全场,评委认为这是“净化空气的声音”,在随后的4场比赛中,玛嘉加朵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她首先以一曲傈僳族歌曲《有个村庄》得到观众投票的最高分,顺利跻身冠亚军决赛,其后又以一曲清唱《藤缠树》获得李谷一等4位评委的一致认可,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冠军。
缘起那一年的相遇
1992年,玛嘉加朵出生在云南楚雄偏僻的山村,她在大山的怀抱里成长,田埂间跳舞,嬉戏于大人中的唱调子,任歌声在故乡的山水间流淌。5岁前没有看到过车,眼中只有满目青翠的大山。她的嗓音清纯,在原生态唱法和民族唱法上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然而因为生活所困,她只能通过打工来维持生活。
作为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主任,李亚威自2000年开始,在两年时间里跑遍了2万多公里山路,无偿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拍摄了41集大型人文风情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该片最终获得全国电视“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等7项大奖,也为楚雄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很多人通过《火之舞》了解了楚雄。
此后的12年间李亚威缘结楚雄,频频往返于深圳和楚雄两地间,相继为楚雄彝族人民拍摄了电影故事片《油菜花开》、音乐史诗《彝族大歌》等,还为当地培养了不少摄影师。
谈到与玛嘉加朵的相识缘分时,李亚威说:“2009年,我从楚雄的县委书记那里听说了有这么一个孩子需要我的帮助。刚开始时我并没有太留意,可是热心的书记连续跟我说了3次,她说,这个孩子太需要帮助了,而且自身嗓音条件那么好,没人帮助那就可惜了。我当时也正好在给电影《荞麦花开》选演员,因此就见了这个孩子一面。”
当时的玛嘉加朵在当地民族中专学了两年,毕业后回到楚雄在一家宾馆打工。李亚威回忆说,第一次见面时她才17岁,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她穿着一身白色的练功衣。看起来瘦瘦小小的,但很有灵气,眼睛很纯,眼神中透着渴望,而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没有杂质。后来又在一次武定县举办的罗婺青年歌手比赛中听到玛嘉加朵的歌声,在那次比赛中她同样获得了冠军。李亚威深深地被她的歌声打动,就此收养了这个很有音乐天赋的女孩。
“她的生活很苦,在读书的时候,家里所有衣服都是她洗,把衣服背到河边,一洗就是洗一天,等衣服晒干了再背回去。不过她还是很有浪漫细胞的,会在放牛羊的时候在田埂上唱歌、跳舞,却忘记顾及牛羊是否吃饱了,为此没少挨打。” 李亚威笑着说。
她坦言,“刚开始收养她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我想得很简单,并不是为了需要她养我,陪我到老,只是在想,她是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孩子的亲生父母也很能理解我”。
“从孩子身上找到母亲的感觉”
李亚威的父母一直住在云南,收养玛嘉加朵后,孩子就跟着李亚威的父母一起住在了云南,正式成为了家里的一份子。不过她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深圳,和李亚威住在一起,感受着母亲的温暖与照顾。李亚威也全心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职责,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帮助。
在4年的时间里,从文化学习到声乐教育,从发型到着衣,李亚威样样手把手教。此外更注重对她基础文化知识的培养,让她读书学习。李亚威说,孩子跟我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是上课,我让她背成语词典,每天在电话里布置要背10个成语,不管多忙多晚都要坚持。李亚威还给她买了《戏剧史》以及关于电影演员表演课程等,常常带她一起去看戏剧。几年时间里,孩子的文化程度提高很快,开始啃起了很多经典名著。
没有自己亲生孩子的李亚威从玛嘉加朵的身上,也找到了母亲的感觉。她们俩就像生活中每一对平凡的母女一样。
“民歌最土也能够最现代”
李亚威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曾在长影乐团担任小提琴手,既是导演也是音乐人。除了在生活与学习上给予母亲般的关怀,李亚威在艺术上也给予玛嘉加朵悉心的指导。先后为她量身打造了MV《火塘》与电影《荞麦花开》。
MV《火塘》是玛嘉加朵的第一个作品。在李亚威的督促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写出了原创音乐作品《火塘·阿朵玛西》的歌词并演唱了这首歌。她在歌中写道:“听奶奶说/我们彝家人/会吃奶的时候就会喝酒/彝家人啊/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唱歌/彝家人啊/会走路的时候就会跳舞。”歌词简洁而富有意蕴,凝聚了彝族文化的特色。
此外,玛嘉加朵在演唱和表演上得到李亚威的指点,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两年来,玛嘉加朵相继获得了云南省酒歌大赛大奖和云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楚雄州选拔赛优秀奖。李亚威还曾带着她在深圳参加了DV大赛颁奖晚会的演出,培养她的公益精神。
2010年12月,玛嘉加朵进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艺术剧院。2012年7月,玛嘉加朵发布了首张个人专辑《山间回声》。这张专辑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出版发行,前后历时几年的打磨制作,共收录14首歌。专辑中有原汁原味的古老民歌,也有加入了乐队演奏而重新配乐的民歌。李亚威感叹,“孩子自己也很努力,每天背个大书包去录音棚,经常一唱就是一天。感觉前面的不好了,就重新录,有时候一首歌要录一个月。差不多每首歌都录了两遍。在反复的修改琢磨中,孩子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
专辑中60%的歌曲都是原创。其中《蛮腰》与《有个村庄》两首是玛嘉加朵自己写的。《有个村庄》描写的是她童年的乡村生活,她说:“在这首歌里自己一个人唱了三个声部,用歌声回忆乡村的宁静,那种美丽的宁静,和城市里真的很不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蛮腰》则是李亚威与黎中信老师为玛嘉加朵量身打造的彝族歌剧,叙事性强。李亚威坦言:“我想让大家知道,民歌也可以这样唱,最土,也能最现代,也希望这张原生态的专辑能够走向国际。”她还筹划能为玛嘉加朵开一场个人音乐会。
“生命的长河我已经走了一半了,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现在就希望做些有意义、力所能及的事。收养她既是帮了她,更希望通过她把当地的民族曲调更好地传承下来,也算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保护吧”。因为一份对民族音乐共同的热爱,母女俩的情缘还将深情续写下去。
(本文原载《民主》杂志2014年1期,作者为申雯、 李京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