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古人的端午节怎么过
五月初五 端午节
赛龙舟
食粽子
配香囊
涂雄黄药酒 等等
传统习俗
您还知道哪些
准备好穿越时空了吗?
让我们随着清代画家徐杨的《端阳故事图》,体验一下古人的端午佳节~
徐扬,字云亭,江苏苏州人,清代画家。工绘事,擅长人物、界画、花鸟草虫。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至苏州,徐扬进画得以供奉内廷。其所绘《端阳故事图册》全套共八幅,分别描绘了端午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集中表现了各地的风俗习惯。此为绢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此是一种唐代都城和宫廷里盛行的游戏。角黍就是粽子,而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多为女性或儿童,架箭射盘中粉团,粉团滑腻而难射,而射中者可以尝到粉团。
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所谓枭羹,即是以枭肉制做的羹汤。枭,即猫头鹰,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所以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羹、送枭羹、吃枭羹的习俗。皇帝制枭羹以赐臣下,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意图虽然是好的,但手段终归过于残忍,因此这一习俗并未流传下来。当然在端午节这天,皇上赐下的并非全是枭羹这样恐怖的东西,也赏赐百官一些衣服、饰品、玩物之类。
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此时天气燥热,人容易生病,也容易被蛇虫所伤。而此时草药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所以人们会在此时采很多草药治病防病。明清时大城市的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居民届时会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就是俗称的“八哥儿”。八哥聪颖,极善效鸣其他鸟类的声音。人们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古人会利用在此时生长正盛的艾草来驱虫和驱邪。于是端午这一天,人们争相采摘艾草,编织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注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艾香飘飘是端午独有的味道。
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又称为“长命缕”、“避兵缯”、“五色缕”、“朱索”等。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于是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为人驱鬼避兵,使人健康长寿。
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角黍是粽子的别名。包粽子和吃粽子可谓端午最重要的环节了。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荤素兼具,做法花样百出,口味有甜有咸。充分体现了各地的地方特色。如今我们能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都是从古至今人们智慧和创意的结晶。
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如今,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龙舟活动将会被继续传承下去。
端午佳节又至,您打算怎么过?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梦缘
责任校对: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