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进科研前10?我可能看到了假排行榜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84篇文章
全文5658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如希望阅读本文所提及的《自然》杂志“自然指数·崛起之星2016”报告原文,请添加“一读君”微信(id: edu_yidu)索取。
如要论起当今互联网上最不缺少的信息,在笔者看来,各种充斥着十大、百大、N大的排名贴绝对会名列前茅,而这些所谓的“月经贴”又有着惊人的点击量。
毕竟,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攀比,琅琊榜基本就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科研的主体依然是人,也不能免“排行榜”的俗。
出版界六大出版商之一、《自然》系列期刊的东家麦克米伦公司作为行业大鳄,“自然”轻易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2013年起,在《自然》杂志这个重磅IP上,该公司开始制作“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至今已持续4年。
通俗点讲,“自然指数”就是一个科研领域的排行榜。在下文中,笔者试图从排行榜之外发掘一些更加有趣的东西(其实就是搬运下《自然指数•崛起之星2016》的杂志配套文章,囧),奉献给大家。
自然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编辑部首先邀请独立的研究人员组成委员会,精选68个优质期刊(所以,水刊就不要想着能混进去了),覆盖自然科学的以下4个主题: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s),化学(Chemistry),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以及地球和环境科学(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换句话说,人文科学的领导们就别靠着这玩意去邀功啦,真的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然后,编辑部以1年为尺度,统计每个单位或国家的以下成果:
只要某篇文章的地址列表里有某个单位或国家,则该单位或国家的AC加1。非常简单粗暴的度量,尤其对于类似高能物理那种动辄上百作者的文章,大家一起“喜加一”。
一篇文章的总分定为1,所有作者默认贡献相同(这把我大“天朝”的一作通讯算法置于何地)。假设1篇文章有10个作者,则每个作者分到0.1分。再比如,如果某个作者有2个单位,则每个单位分到0.05分。
因为天文和天体物理的发文量(局限于那68个优质期刊里)太大了,大概是其他领域的5倍多,所以每篇天文学文章的分数从1被调整到了0.2。
以上3个衡量标准中,最重要的是WFC。编辑部会在每年年初,依据WFC更新上一年的榜单和排名,比如,“自然指数2016”统计的其实是2015年的信息和排名。
中国排在第几名?
毫无悬念,在4年榜单中,咱们中国连续当了4年榜眼。这当然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看看这4年美帝和中国的变化趋势,这个gap看上去是可以“跃迁”上去的(对不起,笔者的物理职业病又犯了)。
为什么咱们国家涨得飞快?看完下图列出的2012-2015年各院所WFC提升幅度排名,你就明白了:
来源:“自然指数·崛起之星2016”
可以看到,前10名中,只有1个单位不是中国的。国内单位都这么给力了,整个国家的排名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哪些国家被评为“崛起之星”?
很遗憾地告诉你,最新的“崛起之星”列表里没有中国。原因是,咱们已经当了3年的“崛起之星”,而且,每年都是老大,而且的而且,每一年在4个主题(物理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环境科学)中,也全都是老大。
终于,“崛起之星2016”编辑部“忍无可忍”,为了不被看官们指责为,每年都“偷懒加复制粘贴”中国部分,就“义正言辞”地在导言部分作出了如下声明(大意如下):
考虑到中国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已经足够NB,我们决定从此不再把这个国家当作崛起之星对待,即使它每年还都在我们的崛起之星琅琊榜上刷个榜首玩玩。
今年起,中国正式入驻此前由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占据的科研“第一梯队”,不再被考虑为“崛起之星”备选。道理很简单,想想梅西出道第4年的时候还会有人把他当新秀吗?
本次“崛起之星2016”共包含10个国家,基本覆盖了世界各大洲,而选取标准为其2012至2015年间的总体WFC上升显著,或某个特定学科的WFC取得长足进步。
相信很多看官已经看腻了中、美、日、法、德、英科研界的各种新闻,这次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些所谓的“科研小国”们都在经历着什么科研变革。
作为参考,2015年中国的WFC指数为6481.34。
波兰
2012
WFC: 176.77
2015
WFC: 237.42
提到当代的波兰,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作为一个游戏迷和足球迷,笔者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巫师》系列游戏和莱万多夫斯基。即使从科研的角度,从事量子物理研究的人可能对这个“‘后来得吃鸡’(Horodecki)×4”的梗也不陌生。
而这4个作者,包括一个老爹和三个儿子,都是波兰人,且都在波兰的University of Gdańsk工作。这篇父子4人合作的文章非常有名,已经引用超过4000次了。
好了,言归正传,波兰的WFC在4年间增长了34%,增长绝对值在所有国家中排名第6。
这主要得益于2011年,波兰建立了支持基础科学的波兰国立科学中心(竞争性基金会,competitive funding body),并重组了支持应用科学的波兰国立研发中心。
在此之后,通过竞争获得的基金比例由从前的13%,增至2014-2015年度的45%,达到18亿欧元。这大大提升了了波兰的自然科学的研究产出,例如,获得支持后的物理科学,贡献了一半以上的波兰WFC总值。
点评
简单来说就是,蛋糕是一定的,但大家都想来分一块。主人决定,你们谁的科研产出好就给谁。于是乎,大家纷纷开始专心搞科研发文章。
俄罗斯
2012
WFC: 298.28
2015
WFC: 370.39
作为“荼毒”一代科研人的吉米多维奇的“原产地”,“战斗民族”的WFC比想象中要低,还不到中国的1/15。可能他们把天赋全都点到数学上去了吧,毕竟有像佩克尔曼这种连百万奖金都不要,文章也只挂arXiv网站上的“另类”存在…
不过从WFC的趋势来看,俄罗斯最近似乎开始崛起了,其4年WFC增长值排名全球第5,尤其是生命科学,增长率已超过60%,在全球该领域排名前10的国家中位列榜首。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成果还是在俄罗斯科学院“大动荡”时期取得的。2013年起,这个有300年历史、包含500多个研究所的大型机构。被克里姆林宫勒令彻底整改,相信未来将有很多研究所会关门大吉。
尽管俄罗斯科学院依然是该国最高产的研究机构,但其WFC贡献在4年间居然下降了2%。作为对比,其他单位的贡献则增加了24%。
2013年,俄罗斯启动了“5-100计划”,希望在2020年能有5个顶级研究型大学跻身全球顶尖大学排行榜。该计划目前给予了21所大学大量的额外资源,用以资助它们的科研事业。
从产出来看,俄罗斯国内在“自然指数”排行榜排名前10的科研单位中,就有7个出自“5-100计划”。例如,排名第2的圣彼得堡国立资讯科技机械与光学大学(ITMO University),其WFC增长高达184%。
点评
政府让你往哪走,你就得往哪走,战斗民族的科研人员也没辙。
沙特阿拉伯
2012
WFC: 52.82
2015
WFC: 98.80
相信大多数人现在都听说过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名号,其实这个不差钱的大学也是整个沙特的缩影。
沙特政府希望减少国家对石油出口的依赖性,正逐步转型,试图建立一个由知识主导的经济体。4年之内,沙特的WFC几乎翻倍,其净增长值也排名全球第9,国内有超过40个单位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指数”统计的68个顶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沙特的主要科研进展集中在化学及地球和环境科学上,而2009年成立的KAUST更是领跑者,尤其是在海洋学领域。
例如,在鳗草基因组的研究中,来自KAUST的Carlos Duarte教授就参与到了包括30多个国际学者的长期合作研究计划中,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上。
点评
沙特就是壕任性的代表,当然,在很多西方国家眼里中国也是,而且中国是壕到“无人性”。
丹麦
2012
WFC 生命科学: 97.94
2015
WFC 生命科学: 114.48
4年内,“童话王国”丹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WFC指数增长了17%,这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Novo Nordisk、Lundbeck、Leo Pharma等丹麦制药公司的全力资助。其中,政府提供研发费用占GDP总额的比例已经稳步增长了超过10年,达到3%(70亿美元以上),在欧洲也算名列前茅。
在“自然指数”上升幅度排行榜中领跑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单位也是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其增长率接近20%。
这所学府不仅是丹麦最好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院长Ulla Wewer表示,“我们一直遵循巴斯德的箴言:找最好的人,给予他们最好的条件”。在Novo Nordisk基金会的支持下,医学院又相继建立了3个新的研究中心,集中在蛋白质、新陈代谢和干细胞研究上。
点评
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院真的是从工业界“圈钱”的典型代表。不过,丹麦的整体学科分布还是很平衡的,至少在“自然指数”上看确实如此。
南非
2012
WFC 物理科学: 23.70
2015
WFC物理科学: 39.31
笔者上中学时最纠结的问题之一就是,南非到底属不属于发达国家。不过,不论答案是哪个,我们必须得承认,南非至少在近几年的科研领域表现不错。
目前,南非已经有80余家单位在“自然指数”收录的期刊里发表过文章,比较著名的单位包括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等。
4年间,南非的WFC指数上升了40%,特别是物理科学领域,WFC指数上升幅度更是达到近70%。
在物理科学中,南非最大的优势无疑是天文。他们不仅拥有南半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还将参与承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平方千米阵(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
南非政府持续给天文研究注资,特别是和SKA非洲部分相关的研究项目。这是促使南非在近几年物理科学发表文章数目激增的主要原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南非在2013-14财年的研发预算仅占其GDP的0.73%,甚至远低于2008年的0.89%,或许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点评
SKA最后选址南非和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无线电环境良好,而被否决掉的国家则是中国和阿根廷。这说明一个好的自然环境有时对科研也是很重要的。
印度
2012
WFC 化学: 350.39
2015
WFC化学: 472.48
提起“三哥”的科研,就不得不提它的化学和印度理工学院(IIT)。
看看“自然指数”编辑部的评语:印度的科研人员对化学有着不同寻常的热情。化学是他们的真爱,而这种真爱一点消退的迹象也没有。
4年间,三哥的WFC化学发文量提升了35%,而化学在2015年更是占据了印度“自然指数”的半壁江山。
激增的原因可以追溯至2008年,印度科技部领导建立了“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Board,SERB)”这一新的基金主体。
虽然经费总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但根据理论化学家Debashis Mukherjee的说法,各种资助在SERB的指引下变得更加科学和有效了,因为绝大部分基金现在都是通过竞争来申请。
点评
4年间,不仅印度的化学家数量增加了不少,来自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对化学的贡献也有不错的提升。笔者只是不理解,为啥《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的主角们居然不是学化学的?
智利
2012
WFC 物理科学: 49.65
2015
WFC物理科学: 68.05
地理学得不错的小伙伴肯定对智利那特殊的地图形状非常熟悉,但一般人的了解可能也就限于此了。
从科研的角度讲,在2015年,智利的科技界进行了一场抵制政府吝啬对待研发的游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学生卷入其中。
据世界银行2012年数据,智利花在研发上的GDP份额甚至不足0.5%,明显低于巴西的1.15%和阿根廷的0.58%。更令人吃惊的是,智利科研经费的80%都是由公众资助的。
隶属于教育部的智利国立科学和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YT)负责超过一半的由公众资助的科学研究。2016年,其预算约为4.42亿美元。智利大学的天文学家,也是CONICYT的主席Mario Hamuy说,自2007年起,智利花在科研上的公众投资翻了1倍,而花在基础研究上的甚至翻了3番。
尽管投资不高,智利的物理科学表现还是令人眼前一亮。2012-2015年,智利的WFC物理科学指数上升40%。
这要感谢阿塔卡马沙漠的美丽天空,那里有一部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包括欧洲南方天文台建造的巨型望远镜。
除了天文学,智利的科研人员还发现了一种新型恐龙,是2015年最轰动的古生物学发现之一,相关结果也发表在《自然》上。
点评
这个国家真的是“没有枪,没有炮,百姓给我们造”的典型。
新加坡
2012
WFC 化学: 227.80
2015
WFC化学: 296.04
别看国土面积狭小,新加坡的科研实力可不容轻视。4年间,新加坡在生命科学、化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根据“自然指数”的分析,这与新加坡的英语教学有关,出色的英语水平让新加坡人具备国际合作的优势。
此外,新加坡的科研路线也非常明确,他们习惯以5年为周期进行规划。
2016年初,总理李显龙宣布了下一期的“研究,创新和创业”计划,政府将在5年内投资138亿美元,相比上一期的投资,增长了18%,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人均科研投入最高的国家。
新的5年计划将包含四大支柱:先进制造和工程,健康和生物医学,城市方案与持续发展,以及服务与数字经济。
由于水资源匮乏,新家坡一直很看重水资源的相关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领导的团队花了数十年来研究废水利用的薄膜技术和紫外消毒技术。结果,在新加坡广为人知的NEWater,据称已经可以满足30%的水资源需求。
点评
如果你的专业恰好属于新加坡最新5年计划覆盖的四个领域之一,别犹豫,去晃晃吧,至少几年内不愁钱花。
泰国
2012
WFC 物理科学: 8.58
2015
WFC物理科学: 17.06
除了度假胜地和佛教寺庙,泰国也是研发和高科技制造业的区域中心:它是世界第二大的硬盘出口国和汽车制造的主要中心之一。
泰国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在崛起,尤其是物理科学,WFC指数已翻了一倍。主要科研参与机构之一是泰国国立科学技术开发厅(NSTDA),于1991年成立,主要支持基因工程,生物科技,电子学和纳米科技等相关领域。
然而,泰国一直为研究人员和基金的匮乏所困扰。2014年,每10000个泰国人中,只有13个研发人员,其GDP也只有0.5%被用于科研。
政府希望能把该比例提升到1%,但是这之中大部分将依赖于私人基金会的贡献(超过2/3,约25亿美元)。
点评
为什么泰国缺乏研究人员,笔者猜测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泰国有其他太多副业可以选择了吧。
土耳其
2012
WFC 地球和环境科学: 4.13
2015
WFC地球和环境科学: 6.80
终于来到了“旅途”的最后一站。希望你不是在深夜读的本文,否则联想到那美味的土耳其烤肉…
对于地球和环境科学家来说,土耳其有着天生的吸引力:它有着各式各样的地理结构。由于基数很低,人们很难预言该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根据地理学家Bora Uzel的说法,强烈的国际关注和丰富的地貌资源让土耳其的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
土耳其政府的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土耳其地球和环境科学WFC指数的爆发。2000年起,政府就鼓励科学家在海外深造,当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欧洲,这给该领域带来了国际曝光度和合作机会。
最近,土耳其的基金组织在选择资助时,更加认可申请人的高质量文章发表情况,这也推动了科学家们在优秀期刊上刊发论文。
点评
有没有感觉土耳其的措施和中国有些类似?
结语
啰嗦的有点多,毕竟这10个国家中大部分属于非主流,读者对它们的基本信息可能都不太了解,遑论科研领域。
希望本文能够让大家稍微开开眼界,看看世界上的非传统科研强国们(俄罗斯、印度、新加坡哭晕在厕所)都在干些什么。
最后,让我们以2012至2015年间的WFC增长排名结尾吧(第一名打上了马赛克,防止你们骄傲自满)。
Referenc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rold_Macmillan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5/n7613_supp/full/535S80a.html
http://www.natureindex.com/supplements/nature-index-2016-rising-stars/tables/institutions?utm_source=nature.com&utm_medium=Supplement-TOC&utm_campaign=Rising-Stars-2016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5/n7613_supp/full/535S49a.html
本期作者
加拿大研究分站 鲁大为
一读EDU编辑部
* 本文图片来源于《自然》杂志相关报告或网络。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钢铁侠在MIT招生视频中充当什么角色?
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一读EDU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