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10万美元让从耶鲁退学创业,这钱你还拿吗?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89篇文章
全文3544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硅谷创投教父Peter Thiel用Thiel Fellowship Program向美国顶尖高校发起挑战
“你要从耶鲁退学?”
顾保罗(Paul Gu)的父母在电话中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既生气又困惑。
2011年,他们的儿子顾保罗已经在耶鲁读了两年的经济学和电脑科学,却突然告诉他们,自己即将从耶鲁退学,成为“蒂尔学员”(the Thiel Fellowship)。
通过这个奖学金项目,顾保罗将获得10万美金的创业基金,但交换条件是:从耶鲁退学。
01
顾保罗的父母在他6岁时,就从中国河北移民到美国凤凰城,他们从没听说过蒂尔,和绝大多数美国人和移民一样,他们的美国梦中有一所大学,最好是常春藤盟校,能指引下一代进入上层社会。
彼得·蒂尔(Peter Thiel)也是美国移民,他出生在德国,幼年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像顾保罗父母的美国梦一样,不仅上了一所常春藤盟校,还成为身价27亿美元的硅谷创投教父,拥有Paypal的联合创始人,Facebook早期天使投资人等身份,在福布斯2016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名列第73位。
Peter Thiel著有畅销书《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但蒂尔的美国梦里,没有精英大学这个“被高估的古董”,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存在巨大的泡沫,精英大学像古董一样,阻碍技术创新、造成经济赤字,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高等教育成本的增加也确实是通货膨胀的2倍,学生贷款高达1.3万亿美元,贷款数额的上升与35岁以下创业人员的下降相吻合——考夫曼基金会由此开展了一项名为“迷失的一代”企业家的研究。
蒂尔不想让年轻后辈整天再面对这些“被高估的古董”,与以授予学位为终点的高等教育体系相比,他认为,自己能给予聪明和雄心勃勃青少年和青年人取得更高目标的自由。
2011年,他建立了蒂尔学员项目:入选的年轻人需停学创业2年,但创业工作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在别人的初创公司内工作。
02
尽管父母反对,自己也没有把握一定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顾保罗还是接受了蒂尔学员项目的邀请。
“他们认为我疯了才会放弃常春藤联盟,但在那里,我不会成长,我要更大的挑战。”如今,顾保罗的在线贷款平台Upstart已有100名员工,筹集资金超过5300万美元,他的父母也开始接受儿子永远不会得到常青藤盟校学位的现实。
停学创业的Thiel Fellowship(图片版权来自Thiel Foundation)
与顾保罗一起成为首批蒂尔学员的还有23人,他们从400多人中脱颖而出,其中大约一半来自诸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另有6人是直接高中毕业后就加入其中。
他们当中也不乏天才,既有14岁便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的,也有19岁就已在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的。
作为最早的一批蒂尔学员,他们备受关注,在2015年,其中9人接受了媒体采访,另外15人拒绝或者没有回应采访请求。
在采访中,大多数人表示,当初选择离开大学并不是因为对大学失去信心,而是等不及开始工作。
“我不得不适应一个僵化的系统,必修课程减慢了我的工作进程。我想学习如何发展我的想法,呈现它们。”带着她的创业计划,Full Goh从普林斯顿大学辍学,成功成为首期蒂尔学员。
同期入选的年轻人多半也是带着雄心勃勃的科学和工程项目,例如,从小行星提取矿物质和消除年龄引发的疾病。
很难说接受采访的9位学员是否能代表首期蒂尔学员,大多数被采访者表示,很高兴参加蒂尔创业计划。
除1人外,其他人认可,蒂尔学员项目相比大学,更加促进他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商业世界。因而,虽然大部分人认同大学给予的社交资源和知识回报,但很少有人因此强迫自己回归校园。
03
过去6年的138名蒂尔学员中,只有12人回到大学。
学员David Luan意识到自己设想的视觉分析软件过于昂贵,得不到投资,在1年后,就回到耶鲁大学继续学业。
学员John Marbach意识到,硅谷没有未成年人的社交空间,在那里得不到属于自己年龄层的社交,于是,在第二年,他就离开“蒂尔学员项目”,返回维克佛斯特大学。
还有入选学员虽然被证明能筹集资金,但却受到运营公司所带来的困扰。前文提到的神经学博士天才Andrew Hsu,创办教育游戏公司Airy Labs后,获得了150万风险投资,及20余名员工的支持。
但在1年之内,公司裁掉了几乎所有员工,并被指控为由Hsu父母实际运营的“血汗工厂“。Hsu拒绝了媒体的采访请求,但是蒂尔创业基金会透露,他正在和另一位学员创办一家新公司。
前Thiel fellowship和普林斯顿大学肄业生Full Goh(来源:Business Insider)
这些人成为蒂尔学员后,要么没有跟进最初的创业设想,要么在创业设想被证明不可行后放弃了,但Full Goh仍坚持自己最初的创业设想,尽管,她也一度回到普林斯顿,但在毕业前半年,又选择退学。
2013年,蒂尔学员的花名册中有了一个中国女孩的名字:陈心怡,普林斯顿大学数学专业大二学生。
与其他学员不同,她计划参加创业计划期满后返回学校,完成学业。或许是这个计划,说服她的父母同意她参加学员项目。
陈心怡个人照片(图片版权来自Thiel Foundation)
04
据统计,在43名前两期蒂尔学员中,有25人在2年期间,继续运营自己的公司或者项目,6人在较为成熟的科技公司工作(有些人是通过收购)。
为了推动他们的雄心,“蒂尔学员项目”给他们提供生活津贴,入选的年轻人每月将获得4166美金的生活津贴,以及创业所需的导师指导,商业指引和关系网。
入选计划的年轻人认为,项目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摆脱学业的自由,或者两年价值10万美金的生活津贴,而是蒂尔所提供的关系网。
尽管早期阶段的“蒂尔学员项目”考虑得不够周全,但现在可以为入选的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夏季住房和行业内的顾问团队,让他们在居住、社交、实习、导师和创业机会上有了更多的内部支持。
受访者也很乐意把“蒂尔学员项目”推荐给其他人。
我的大学经历和蒂尔奖学金经历具有同样的价值,我不想失去其中任何一个。但我要鼓励年轻的学生们,他们可以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离开大学这条传送带。
——Full Goh
蒂尔学员项目基金会的官方人员表示,2016年收到的6000份申请中,约有3/4来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顶级学校的学生。
05
首期蒂尔学员Dale J. Stephens从亨德里克斯学院退学后,写了一本书,名叫《黑掉你的教育》。
他认为,“蒂尔学员项目”最有用的成果是对学员们的影响,“它引发了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全国性讨论。父母们开始思考如何投资孩子的教育,这将有益于下一代人。”
即便是学术界,也认识到美国高等教育系统需要自我更新。有学者指出,24所高校和研究所中,45%的本科生在大学前两年中,没有在批判思维能力、复杂推理能力和写作能力上取得进步。
学者们把这些不良表现归因于社交和工作的分心,以及大学文化没有优先考虑到本科学习。
但在某些方面,大学比其他任何机构做得更好。
大学校园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半指导性的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并且创造了不同人群和声音的多元化的世界。
一个积极进取的学生可以在大学学习如何进行有表现力的写作,或使用量化技能进行科学探索。
大学也是一个发展兴趣,寻找终身好友、导师和浪漫伴侣的绝佳场所。
辍学创建下一个Uber或Airbnb看起来很诱人,但实际上,美国3000万大学辍学者比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失业和贫穷:虽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可能在下降,但没有学位成年人的平均年收入为23900美元,不到大学毕业生平均年收入的一半。
06
通过模仿大学的成功经验来优化自身,“蒂尔学员项目”开始看起来像一个“大学”,并成功引发了大学内部的变化。
在过去6年里,那些被蒂尔吸引走学生的大学,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并支持他们的创业热情,以留住最好的生源。
哈佛的创新实验室(i-lab)为追求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融资和导师资源;
耶鲁的创业学院为创业公司提供高达10万美元的创新基金,而离开“蒂尔创业计划”的David Luan就依靠耶鲁大学创新基金,创立了视觉分析软件公司Dextro;
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和几所国立大学也纷纷启动了创业孵化器和加速器计划。
学生们可以留在学校并开始自己得创业计划,使得“蒂尔学员项目”不像最初那样具有吸引力。
以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人物出现的Peter Thiel(来源:《新闻周刊》)
但在蒂尔看来,这些并没有解决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
精英大学做了一些好的事情,但谎言的核心是,他们向人们宣扬他们的教育是每个人必须追求的美好的事情,而事实是他们经营了一家夜总会,大家都在等,只有少数人在跳舞。
如果哈佛真想让这个世界更多的收益,就应该对外开放,允许更多人来特许经营。当然任何一届哈佛校长胆敢提出这样的设想,必定会遭到校友的袭击。他们的身份来自排他性。
——Peter Thiel
某种程度上,蒂尔对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反对者表示,他和他的创业计划,并没有给数百万的学生创造更加切实可行得的经验。
“他正在和一小群人打交道,这些和大多数民众没有关系。”克莱顿克里斯滕森破坏性创新研究所联合创始人迈克尔·霍恩(Michael B. Horn)说。
蒂尔奖学金或许已经成为文化晴雨表,反映出学生对高等教育价值的信心。但他的最终价值是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成功的捷径——即便拥有才华和自驱力,即便拥有连接硅谷最聪明头脑的关系网,你仍然很可能在这条路上绊倒很多次。
Reference:
http://www.newsweek.com/2017/03/03/peter-thiel-fellowship-college-higher-education-559261.html
http://www.chronicle.com/interactives/thiel
https://techcrunch.com/2011/04/10/peter-thiel-were-in-a-bubble-and-its-not-the-internet-its-higher-education/
http://delian.io/thiel-fellowship-application-advice
http://thielfellowship.org/
https://www.wired.com/video/2014/08/teen-technorati-meet-the-teens-who-are-about-the-change-the-world/
http://www.1000plan.org/qrjh/article/35009
本期作者
美国佛罗里达研究分站 李颜
一读EDU编辑部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校领导和师生沟通有哪些奥妙。
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一读EDU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