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双一流,百廿浙大玩出新高度
这是一读EDU推送的第124篇文章
全文2615字,预计阅读4分钟
题图: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来源:浙江大学校友网)
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双一流」这一大背景的引领下,各大内地高校相继布局国际化建设。其中,刚刚迎来120周年校庆的浙江大学,于2016年推出的「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伙伴提升计划」),能够为其他高校教育国际化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参考经验。
实施背景
2010年底,浙大启动了「海外一流学科伙伴计划」(以下简称「伙伴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通过申报审核,在浙大7个学部内遴选了若干院系,分别与32所世界名校的一流学科对接,引导和支持开展学生交流、学术互访、智力引进、联合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初步建立了全方位和稳定长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至2014年底,浙大认为,「伙伴计划」第一期(2011-2014)工作取得了初期效果(详见下表),以此为重点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还在2013年教育部985工程三期执行情况评估中,获得最高级别「6A」的好成绩,为浙大进一步提升学科国际合作,孵化一流学科伙伴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 浙大「伙伴计划」第一期工作的初期效果
作为「伙伴计划」的「升级版」,2015年底,浙大启动了「伙伴提升计划」,希望进一步提升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具体目标
「伙伴提升计划」将开展国际合作作为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路径之一,制定符合学科自身特点的具体规划,具体来说,分别围绕学生、教师、平台建设和学术影响力等4个方面,设定了预期的核心目标。
支持伙伴院校专家来校讲授专业课程或联合授课,打造全英文专业课程。支持与伙伴院校开展学生课程、科研和实习等方面的交流,开展联合培养,建设一批联合培养学位项目,和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化、特色化及常态化学生交流项目。
支持选派教师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开展海外进修与合作交流。支持聘请具有国际知名学术影响力的专家开展全英文授课、合作研究、指导学生。通过建立稳定的机制化合作关系,达到引进海外高端智力的目的。
支持与伙伴院校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联合申请科研经费,参与具有品牌效应的国际性重大科研项目和政府间重大教育科技合作项目,共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著作,在此基础上搭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或联合科研基地等。
支持举办高水平、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支持在国际知名期刊和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引导教师积极融入国际主流学术圈。
实施内容、亮点
根据学科建设「点面结合」的基本原则,这一计划将分别遴选两个层面的学科,针对性地支持相关学科提升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首先,以国际合作有效推进「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支持相关学科持续与世界一流学科开展全方位、实质性的合作,冲击世界一流学科。
这一计划的支持学科遴选原则包括:
■ 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前五名或者百分位在前6%之内的学科
■ ESI学科排名进入世界前50名
■ 综合考虑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
其次,着力开展「学科培育计划」,重点支持那些尚不具备冲击一流条件、但有较大国际化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的学科,借助世界先进的学术和科研资源,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根据初步入选的院系调研结果,综合上一轮「伙伴计划」实施经验和院系意见及建议,此次开展的「伙伴提升计划」要求真正对标世界一流,打造精品合作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申请学院(学科)被要求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国际合作基础,以1-2个项目为重点和突破口,打造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机制性合作关系。
经院系申请、专家评审,2016年浙大「伙伴提升计划」共遴选和启动23个学院的27个学科项目。
从合作学校来看,浙大「伙伴提升计划」的合作院校集中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知名高校。美国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以及加州大学的多个分校与浙大合作较为密切。其中,以农业闻名的康奈尔大学,与浙大在作物学、农业工程等专业开展了人才培养计划合作项目;而同样在生物、农业领域具有优势的普渡大学,除与浙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合作农商管理国际交流与硕士双学位项目外,在植物保护、畜牧学等专业也有相应的合作培养计划。
除了海内外高校合作培养和双学位项目,浙大相关院系与国外高校的合作还包括国际研讨会、短期交流或课程培训等方式。
根据浙大学科发展总体战略,并综合考虑原有项目基础,「伙伴提升计划」采用邀请纳入计划的学科自主申报,组织相关学部专家委员会评审的形式,遴选资助若干个造峰学科及成长性较好的学科,年度经费框算总计1000万元。
同时,项目要求获得资助的学科多元投入、加大工作力度,从院系或学科的自主经费中予以1:1配套,作为学科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增量资源和引导资金,统筹安排、自主落实使用。
「伙伴提升计划」采取择优资助、3+2滚动支持的办法。项目首期为期3年,每年年底项目执行单位提交执行进展情况小结,并在项目实施3年后,接受目标成果比对考核,通过审核的,将继续获得后2年的经费资助。
相关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将被中止,而成效高的项目还能得到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小结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浙大校长吴朝晖认为,学校的国际化依然任重而道远,他在2016年撰文提到的浙大国际化不足中,有两点与「伙伴提升计划」存在一定联系:
一是学校的国际化目标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国际化不仅仅体现为外显的合作交流项目,更要体现在内涵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上。
二是国际化品牌项目有待进一步谋划。目前的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也都还不够,能够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的教师比例还不高,一些学科的实质性国际合作需要有待突破提升,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高端品牌合作项目还没有形成。
正视问题后,对策之一就是推进「伙伴提升计划」。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学院和学科的主体作用,确立各学科的国际标杆和一流合作伙伴,推进建设一批实质性的高端国际合作项目和平台,着力提升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其中,发挥学院和学科的主体作用,由“以校办院”转变为“以院办校”,是一条可以借鉴的办学思路,但在合作过程中,需要确保实现共赢,让海外合作伙伴也能获得实效,否则合作关系将不易稳固、长久。
Reference:
http://www.ir.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7&object_id=62494
http://www.zjedu.gov.cn/news/147729340165197096.html
http://www.zju.edu.cn/c2895020/content_2895085.html
http://www.ir.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7&object_id=62497
本期作者
北京研究分站 张晓涵
一读EDU编辑部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最近有什么教育会议、论文征稿信息。
扫描文末二维码,关注一读EDU公众号,第一时间接收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