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Weekly 原创 · 作者 | 苏剑林
正如 “XXX is all you need” 一样,有不少论文都以“简单得令人尴尬”命名(An Embarrassingly Simple XXX),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论文大多数都是噱头多于实力。不过,笔者最近阅读到的一篇论文,真的让人不由得发出“简单得令人尴尬”的感叹~
论文的标题是《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 VQ-VAE Made Simple》[1],顾名思义,这是一篇旨在用 FSQ(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简化 VQ-VAE 的工作。随着生成模型、多模态 LLM 的逐渐流行,VQ-VAE 及其后续工作也作为“图像的 Tokenizer” 而“水涨船高”。然而,VQ-VAE 的训练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而 FSQ 这篇论文则声称通过更简单的“四舍五入”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有着效果更好、收敛更快、训练更稳的优点。FSQ 真有这么神奇?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VQ”。VQ 全称是 “Vector Quantize”,可以翻译为“向量量子化”或者“向量量化”,是指将无限、连续的编码向量映射为有限、离散的整数数字的一种技术。如果我们将 VQ 应用在自编码器的中间层,那么可以在压缩输入大小的同时,让编码结果成为一个离散的整数序列。假设自编码器的重构损失能够让我们满意,那么这个整数序列就是原始图像的等价物,所有关于原始图像的操作都可以转化为整数序列上的操作。比如我们想训练图像生成模型,就只需要训练整数序列生成模型,而这跟本文生成等价,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训练一个 GPT,模型和流程都跟文本一模一样,训练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从 GPT 模型中采样整数序列,然后送到解码器中得到图像,从而完完成了图像生成模型的构建。说白了,“VQ +自编码器”将任意输入都转化为跟文本一致的整数序列,统一了不同模态数据的输入形式,同时也统一了它们的处理和生成模型。而这样的一个带有 VQ 功能的自编码器,就被称为 “VQ-VAE”。
早在四年前的文章《VQ-VAE的简明介绍:量子化自编码器》[2] 中我们就介绍过了 VQ-VAE,尽管被冠以 “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之名,但它实际上跟 VAE 没啥关系,如上一节所说,它只是一个带有 VQ 功能的 AE(AutoEncoder)。既然是 AE,那么有 encoder 和 decoder,一个普通的 AE 是这样的:
让我们来逐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步是相同的,输入 到 encoder 中,输出编码向量 。然而,我们并不是直接将 输入到 decoder 中,而是先维护一个编码向量表 (Codebook),从中选取与 最相近的一个 送入到 decoder 中进行重构 。由于编码表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实际的编码结果理解为一个整数(即与 最相近的 的 ),这就是 VQ-VAE 中 “VQ” 的含义。当然,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重构的清晰度,encoder 的输出可能是多个向量,每个向量经历同样的量化步骤变成一个整数,所以结果就是一张原本在连续实数空间的图片,被编码 VQ-VAE 编码为了一个整数的序列,这跟文本 Tokenizer 的作用是类似的,所以就有了“图像的 Tokenizer” 的说法。
然而,由于整个前向计算的流程中出现了 ,所以梯度无法回传到 encoder,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优化 encoder。此时常见的手段是 Gumbel Softmax,但 Gumbel Softmax [3] 的效果通常也是次优的,所以作者巧妙地借助了 Straight-Through 为 VQ-VAE 设计了更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 VQ-VAE 最精彩的内容,它告诉我们什么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都是虚的,“Gradient” 才是真正的 “all we need”!具体来说,VQ-VAE 利用了深度学习框架基本上都自带的 stop_gradient(即公式中的 )函数来自定义梯度,所有经过 的输入,都会保持同样的输出,但梯度被强迫为零。所以对于式(2)中的 ,我们有这样一来,送入 decoder 的还是量化过后的 ,但优化器求梯度时用的是 ,而 是 encoder 出来的,所以 encoder 也能够被优化了。这个操作就叫做 “Straight-Through Estimator(STE)”,是为神经网络的不可导模块设计梯度的常用技巧之一。由于基于梯度的优化器依然是当前的主流,所以直接设计梯度往往比设计 loss 更贴近本质,当然通常也更难、更让人由衷地赞叹。
不顾,事情还没完,此时有两个问题:1、现在 encoder 是有梯度了,但是编码表 却没了梯度;2、 虽然可以随意定义梯度,但不是胡乱定义一个梯度都可以成功优化模型的。从(3)可以看成,要使它在数学上严格成立,那么唯一的解是 ,这告诉我们如果 STE 是合理的,那么 与 至少是相近的。于是为了梯度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优化编码表,我们还可以补充一项辅助 loss:这样既可以迫使 与 接近,又可以让 也拥有了梯度,一举两得!但细想之下,还是有点美中不足:理论上 encoder 和 decoder 的重构 loss 已经足够优化 了,所以额外引入的一项应该主要用来优化 ,而不应该反过来明显影响 。为此,我们再次利用 技巧,不难证明式(4)的梯度等价于第一项把 的梯度停掉了,剩下 的梯度,第二项则反过来,目前两项是 1:1 的权重求和,意味着两项相同程度地相互影响,而刚才我们说了,这辅助 loss 应该主要用来优化 而不是 ,所以我们引入 ,将辅助 loss 改为然后再加到重构 loss 中,就得到了 VQ-VAE 总的 loss 了除此之外, 的优化还有另外的方案:首先将式(6)的 置零,这样一来 就又没有梯度了;然后我们观察到,VQ-VAE 的 VQ 操作其实跟 K-Means 聚类是有点相似的, 相当于是 个聚类中心。根据我们对 K-Means 的了解,聚类中心等于该类的所有向量的平均,所以 的一种优化方案就是 的滑动平均这等价于指定使用 SGD 优化 这一项 loss(其他项可以用 Adam 等)。该方案被 VQ-VAE-2 [4] 所使用。
可能有些读者疑惑,本文的主题不是 FSQ 吗?前面介绍 VQ-VAE 的篇幅是不是有点多了?事实上,由于 FSQ 完全对得起“简单得令人尴尬”这个评价,相比 VQ-VAE,介绍 FSQ 只需要“寥寥几行”,所以 VQ-VAE 不写长点,这篇博客就没几个字了哈~ 当然,将 VQ-VAE 写详细一点,也能让大家更深刻体会到 FSQ 的简单。准确来说,FSQ 只是用来替代 VQ-VAE 中的 “VQ” 的,它的离散化思路非常非常简单,就是“四舍五入”。首先,假设我们有一个标量 ,我们定义:这里的 是一个超参数, 就是 sigmoid 函数(原论文用了 ,笔者认为用 sigmoid 更科学), 就是四舍五入为一个整数,所以不难看出 ,即 FSQ 运算将输出限制在了 个整数之中,从而实现了离散化。当然,多数情况下一个标量还不够,对于 ,每一维可以执行 FSQ 运行,于是即 维向量 被离散为 个整数之一。但要注意, 操作同样是没有梯度的(或者说梯度为零),不过经过 VQ-VAE 的铺垫,有些读者可能已经猜到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同样是利用 STE 技巧即反向传播用 之前的 求梯度。由于 前后本身是数值近似的,所以 FSQ 不需要额外 loss 来迫使近似的出现,也没有额外的编码表需要更新,FSQ 的简洁可见一斑!
如果将 VQ 理解为直接将编码向量聚类为 个不同的类别,那么 FSQ 就是将编码向量归纳出 个属性,每个属性划分为了 个等级,从而直接表达了 个不同的整数。当然,从最一般的考虑,每个属性的等级数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从而不同的组合数为 。按照原论文的建议 (之前的 LFQ [5] 则相当于 ),所以如果要对齐 VQ-VAE 的编码数量 的话,对于 FSQ 来说应该有 ,即 FSQ 对编码向量的维度 是有限制的(一般就只是个位数),并且通常是远小于 VQ-VAE 的编码维度(一般是三位数),这个直接后果是当编码总数 比较小(从而 也比较小)时,FSQ 的效果通常不如 VQ:▲ 不同编码表大小下 VQ 与 FSQ 的效果差异从图上可以看到,当编码表大小在 1000 左右时,FSQ 与 VQ 的效果接近;当编码表大小明显超过 1000 时,FSQ 占优;反之当编码表大小明显小于 1000 时,则 VQ 占优,这跟笔者自己的实验结果相近。笔者的参考代码为:https://github.com/bojone/FSQ
其他实验就是比较常规的证明 FSQ 比 VQ 更优异的各种任务实验了,读者自行阅读原论文就好。
从形式上来看,假设 ,那么 VQ 就好比是“一个 类的分类器”,而 FSQ 则是“ 个 级的打分器”,不管是从参数量、几何直观或者表达能力来看,其实 FSQ 都不如 VQ,但为什么 FSQ 有机会取得比 VQ 更好的结果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 encoder 和 decoder 太强。虽然 FSQ 本身弱一些,但是 encoder 和 decoder 都足够强了,所以基于神经网络的万能拟合能力假设,FSQ 相对于 VQ 的劣势,完全可以在 encoder 和 decoder 中弥补过来。而在 的设定下,两者的离散化程度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 encoder 与 decoder 之间的“信息瓶颈”是一样的,因此 FSQ 本身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第二个原因,是 VQ 的“队友”(梯度)太弱。VQ 的经典问题是编码表坍缩:当编码表增大时,编码表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反而由于恶性竞争导致编码表聚集到一块了,经典表现就是一个 5000 的编码表,最终效果还不如 500 的编码表。归根结底,这是梯度不够合理所致,尽管 VQ 已经巧妙地设计了梯度,但对于 这种硬指派的运算,基于梯度的优化都存在“赢者通吃”问题,这是坍缩的根本原因,而 FSQ 的 运算并不涉及到指派,它是直接取的近似值。当然,往大了讲,其实跟 VQ 类似的 K-Means 经常也有聚类中心坍缩的问题,可见 难优化已经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因此与其说 FSQ 太强,倒不如说是 VQ 的“队友”太弱。从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FSQ 要想超过 VQ,除了编码表要足够大之外,还有 encoder 与 decoder 要足够复杂,但这并非总能满足,比如有些场景下,我们希望模型的每一层输出都被量化,这时候平摊下来的 encoder 和 decoder 未必足够复杂,此时 FSQ 本身的不足就成为效果的瓶颈了。此外,VQ 之后的向量维度没有变化,可以是任意多维,而 FSQ 之前的向量必须投影到 维,这是很严重的降维,当我们需要用到投影之前的高维度近似向量时,就很难靠 FSQ 之后的低维向量简单恢复过来。所以,如果单纯是作为“图像的 Tokenzier”,那么 FSQ 或许已经可以取代 VQ,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场景下 VQ 都可以被 FSQ 取代。
本文介绍了 VQ-VAE 的 “VQ” 的一个及其简单的替代品—— FSQ(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它直接通过四舍五入来对连续向量进行离散化,并且不需要额外的 loss 进行辅助。实验结果表明,当编码表足够大时,FSQ 比 VQ 更有优势。
[1] https://arxiv.org/abs/2309.15505
[2] https://kexue.fm/archives/6760
[3] https://kexue.fm/archives/6705[4] https://arxiv.org/abs/1906.00446
[4] https://arxiv.org/abs/2310.05737
#投 稿 通 道#
让你的文字被更多人看到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或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hr@paperweekly.site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