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发布会 | 南宁海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科技兴关  提质增效

南宁海关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取得实效


主  题:南宁海关推进“智慧海关”建设情况

时  间:9月16日10:00

地  点:南宁海关中柬路办公楼三楼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

南宁海关党委书记王松青

南宁海关科技处处长李志明

主持人:

南宁海关办公室副主任毕闻华



南宁海关党委书记王松青

办公室副主任毕闻华

科技处处长李志明



▼▼▼


南宁海关党委书记王松青在发布会上通报,近年来,面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赋予海关的职责要求,广西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要求,南宁海关打击走私、防范疫病疫情传播的任务繁重,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新业态发展方面的使命重大。2019年以来,南宁海关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建设智慧海关的任务要求,围绕海关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提出科技发展三年规划,推进关区科技能力实现跃迁,牵引南宁海关监管与服务工作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在规划实施中,南宁海关突出以信息化技术为引领,优化监管体系、强化能力建设,在科技基础支撑、创新应用能力方面实施重点突破,科技兴关、智慧南关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01

创新研究促进新技术应用

打造海关智慧监管体系


加快推进智能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新技术、新装备在海关监管系统中落地应用,开发建设了一批极具特色的信息化系统,应用打造了“智能、精准、集约、高效”的监管系统,促进了口岸监管效能和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


建成应用新一代技术的基础平台

打造海关核心智能机房,提升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能力;夯实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升级完成关区千兆网络,网络可用率保持在99.99%;推动5G应用,推进构建涵盖单兵设备、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监管设备的关区物联网;探索搭建容器云技术支撑平台,引领大数据实时分析、微服务技术应用的发展,最终实现弹性计算、按需服务,精准运维、精准防护;试用WIFI和基站扫描、电子围网等先进警用技术,强化网络安全能力建设;研究探索视频云及边缘计算在智慧海关的应用,实现智能分析资源共享模式;选择性应用混合云、微服务、虚拟化、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构筑关区科技创新引领的坚强后盾。


优化“科技+智能”监管业务系统


推进H986、CT机等智能审图监管设备应用,机检式非侵入检查+智能判图,在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目前,H986实现对418种商品、CT机实现对170多种物品进行智能审图。配置单兵安全智能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机检设备、卫生检疫设备、单兵设备及智能机器人等监管设备联网,有效提高现场查验效能。建成全国海关首个融合海关监管全项业务数据平台-南宁海关全景业务监测与展示平台系统,实现全球传染病分布情况统计及预警,加强疫情期间口岸通关时间监控,做到时效超长报关单自动预警,逐票跟踪处置。加快成熟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消化、推广运用,依托5G、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口岸监管装备的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不断提升查验效率和效能。


信息化应用有效支持通关便利化


建成边境贸易风险防控质量管理体系大数据应用平台,其进出口申报单两个风险预测大数据模型准确率达到9%—13%,在全国海关处于先进水平;建成陆路边境慧眼智控嵌入式管理支撑平台,通过嵌入场所物联网作业管控,对管理对象(车辆、货物、企业、人员)开展风险分析和执法防控,全面落实“管少、管精、管好”的海关监控理念。建成互市商品溯源联网认证平台,实现西瓜、菠萝蜜两种农产品溯源验证,数字化农产品源头信息为现场查验提供便利,进一步提升了通关效率;牵头建成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互联互通海关监管系统,实现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甘肃五省市海关监管数据互联共享。


打造特色突出的边境贸易

通关作业系统


开发建设全国首个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检验检疫作业和查验作业的融合对接,在简操作、减环节的同时,构建标准统一、业务统一、管理统一的边民互市贸易“查检合一”监管机制,系统上线后,通关时间压缩超75%,运输成本减少6成,边民获得感显著提升。研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区块链技术,同步开展越南官方水产品检验检疫证书的联网核查探索。协助建设智慧湾项目,对接查验部门、港口作业和相关企业信息系统,打造北部湾港通关无纸化协同平台,目前涉及海关的舱单、理货、查验、费用减免协同等4个系统均已上线试运行,进一步助力北部湾港提升作业效率,系统上线共减少各类单证24份,简化环节14个,减免签章6个,压缩时间34个小时。


02

构建分类布局的实验室体系,为海关监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海关履行强化国门安全监管职责和支持地方重点产业发展的服务要求,离不开实验室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南宁海关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成重点实验室引领的技术保障体系


南宁海关现有实验室35个,其中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2个,居中西部海关前列,形成了以南宁海关技术中心、保健中心为龙头、区域性实验室为骨干的实验室体系。通过优化调整实验室规划布局,在关区内按专业领域分别规划布局一定数量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如在南宁、凭祥和北海布局了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检疫重点实验室(广西)和国家危险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在钦州、玉林、防城港、柳州建设了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有色金属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和国家进出口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实验室技术体系。


自主研发重点业务需求的关键检测技术


组织攻克象牙及其制品鉴定难关,编制完成《象牙及其制品鉴定技术规程》《象牙及象牙制品鉴定方法》,填补了全国象牙及其制品鉴定技术空白,象牙鉴定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今年以来共鉴定出象牙及其制品25件。制定5项鉴别技术标准及2个固体废物氧化铁皮国家标准物质,编著出版《进口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案例汇编》,获得原环境保护部、海关总署等三部委联合推荐为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机构,成为全国仅有的20家之一、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制定《金花茶叶茶》地方标准,为广西30余家金花茶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增强广西代用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主持沃柑和百香果2项国家标准制定,助推广西大宗特色农产品向高质量、标准化迈进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


执法检测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南宁海关加大仪器设备投入,提高实验室技术能力,技术保障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1-8月,南宁关区新增检测能力1463项,累计检测能力达16293项;南宁海关实验室共检测法检商品15.12万项次,检出不合格1598项次。目前,南宁关区法检业务实验室自检率达到98.9%,平均检测周期4.53天,关区归类化验领域实现属地化自检,法检商品的实验室检测周期,由外送检测平均10天缩短为属地自检3.16天。这些都为我们加速通关时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03

强化技术储备提升实战能力,在完成紧、急、特殊任务中形成快速技术保障。


通过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盲样测试等方式,强化实验室技术储备,全面提升关区实验室技术保障实战能力。


迅速形成新冠肺炎疫情检测能力


强化技术储备,提升快速反应能力,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在疫情爆发初期即开检新冠;加强协作,10天高效建成凭祥海关新冠检测实验室,1个月建成技术中心新冠检测实验室;完善南宁关区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技术支撑网络,筹建桂林海关新冠检测实验室筹建,向海关总署申报并获批建设1个移动式加强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大力提升全区新增航空口岸及边境口岸应急检测能力,日均检测能力从290人提升到560人。取得防疫物资检测能力资质认定2大类6个产品共45个参数的CMA资质。


快速解决边境贸易复工复产防控问题


建设口岸卫生检疫智能化应用平台,优化升级卫生检疫设备,配套改造口岸现场布局,实现红外测温、核辐射探测等设备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申报数据的电子化,目前,南宁关区已在货运渠道实现司乘人员90%电子健康申报,有效提升运输工具通关效率,浦寨运输工具登临检疫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压缩到2分钟;系统可通过旅客姓名、证件号等关键信息实现旅客健康申明信息和卫检存证视频快速查询,有效破解旅客健康申明信息和卫检存证视频回溯难题,提高检疫查验的综合管控效能。同时,全力推进互市业务恢复,应用“人脸识别+电子围栏”及区块链防伪锁定等技术,在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2.0版上开发加载“直通式通关”、“移动申报”、“集中申报”等功能模块,推行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不见面”申报,有效规避边民现场申报疫病传播风险。上线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分布地图系统,自动对出入境飞机、船舶等航线进行精准预警和布控辅助。



下一步,南宁海关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智慧海关”建设总体要求,坚持“双对标”,立足关区特色,以信息化应用创新实验室和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为牵引,以新技术创新应用为引领,以提高科技供给能力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智慧南关”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本地化应用,服务广西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以下是答记者问实录




01.

请介绍一下南宁海关科技兴关三年规划。

王松青书记:

▼▼▼


为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技强国重要论述,落实海关总署全面推进科技兴关重要部署,巩固和提高现有进出口通关效率成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完善口岸营商环境,实现进一步增强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南宁海关党委对照海关全面深化业务改革2020整体框架要求,结合南宁关区实际,坚持对标总署要求,对标全国先进,紧跟科技前沿,组织编制了以科技兴关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应用能力建设三年规划。


南宁海关科技兴关三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共包含45项,其中涉及关区“6+14”重点改革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13项,目前已全部启动建设,启动率为100%。


在总署“智慧海关”平台设计的总框架下,对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关监管数据进行整合,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一协同共享。南宁海关牵头搭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关互连互通系统,不断挖掘数据价值,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监管通关提供决策支撑,实现新通道沿线海关数据实时共享,风险联防联控,目前根据实际需要,将把参与海关监管数据共享的省份由现在的五个增加到十个,进一步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和信息保障。


为推进关检各业务领域加快全面融合,突出陆路口岸边境贸易特色,南宁海关创新建设陆路口岸智慧监管平台(中国-东盟边境贸易检验检疫实验区智慧平台),包含智慧服务、智慧作业、智慧监管、智慧分析统计四大功能模块的信息化平台,对通关、关税、物流、仓储、保税、稽查、缉私、统计、监控指挥各环节进行全程无纸化管理,把握简化申报、智能引导、精准查验、快速检验、指挥监控的监管主线,提高口岸监管放行效率及服务水平。


在海港方面,为将现有的通关作业及国际贸易分散、独立的系统整合升级,搭建一个高效便利的现代化通关一体化平台,南宁海关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搭建“智慧湾”,通过舱单协同、理货报告数据交换共享、查验协同、查验无问题费用减免协同、集装箱码头卡口智能化系统等5个业务系统,串联整个海关监管作业流程,实现海关通关全环节业务、信息流转的数字化、便利化和一体化。

02.

请介绍一下海关边境贸易信息化应用创新实验室建设发展情况。

李志明处长:

设立在南宁海关的署级边境贸易信息化应用创新实验室是海关总署贯彻科技兴关要求,成立的首批署级海关信息化应用创新实验室(共17个)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以提升海关履职和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为主线,以课题研究和项目实施为抓手,探索新技术在海关监管服务,特别是在边境贸易监管服务中的应用,着力解决制约海关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为提升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自2019年1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海关边境贸易信息化应用创新实验室积极推动海关“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社会资源,充实创新实验室科研力量,先后与12家高科技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聘请4位知名高校教授为特聘专家,按课题方向与特聘专家、共建单位结成课题组,打造互学共进“1+1+1>N”培养新通道;紧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科技创新规划方向,响应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着力于开展以5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成果支撑改革落地,形成“技术—成果—应用—技术”闭合良性循环回路,推动创新实验室建设成为“智慧南关”的“加油站”和“试验田”。目前已完成署级《“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边境贸易的探索应用》课题研究。此外,南宁海关依托创新实验室开展海关科技项目规划,以一域服务全局,自觉把海关工作置于大局中思考,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规划建设,尤其是参与“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着力提升海关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南宁海关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

03.

李处长您好,刚刚听了您的介绍,南宁关区共设置有35家实验室。请介绍一下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重点实验室的情况?

李志明处长:     

▼▼▼


近年来,南宁关区实验室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现已规划建成实验室35个,其中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2个、区域性中心实验室7个、常规实验室16个,数量和建成率均居中西部直属海关前列,覆盖植物检疫、动物检疫、卫生检疫、临床检验、食品(化妆品)、化矿金、轻工、机电、纺织等主要业务领域。此外,正在申请筹建2个家重点实验室,即国家象牙及濒危动物物种检测鉴定重点实验室(南宁)和南宁海关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重点实验室(防城),正在筹建7个区域中心实验室。


已建成的12个重点实验室,规划布局紧扣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盯广西的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强化安全和疫病防控,为广西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加装“助推剂”“安全阀”。一是在抗击新冠疫情等疫情疫病防控方面,在南宁和凭祥建设了国家热带病监测重点实验室(南宁)和国家鼠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二是在促进大宗重要商品“优进优出”和外贸产业配套方面,在钦州、玉林、防城港、柳州建设了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有色金属矿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和国家进出口汽车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三是在服务和助推地方特色产业方面,在南宁和钦州布局了国家生丝及丝制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和国家燕窝及营养保健食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其中生丝检测重点实验室生丝检测业务量占全国总业务量的八成,该实验室积极服务“东桑西移”后广西的桑蚕产业,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打造广西生丝品牌,助推广西高品位生丝产品打进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四是在确保重点敏感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在南宁、凭祥和北海布局了国家农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国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检疫重点实验室(广西)和国家危险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其中危险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在全力保障对烟花爆竹和危化品执法把关的同时,还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委托承担重大安全事故有关爆炸物品等的定性检测任务,并在技术贸易调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研制标成果丰硕,目前发展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危险品检测机构。


随着《南宁海关实验室规划布局优化方案》的实施,一个层次分明、专业齐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网络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海关在精准快速检测等关键技术研究、科技管理水平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




更多海关资讯

欢迎关注南宁海关发布!




供稿单位:科技处本期编辑:阳梦雅、姚钧华图片拍摄:李亚莅责任编辑:杨博宁海关融媒体中心出品秀米投稿邮箱:nnhgrmtzx@qq.com


更多阅读




来,试试最新的三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