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有变成生产者,你才能跨越阶级,不然你的孩子只能重复你的老路。

2017-10-07 惊云 惊云小屋


国庆又过去了。


我们又成了各个景点各种品牌的消费者。我们去景点买门票买纪念品,我们去国外买各种化妆品各种纪念手办。我们买机票买酒店去餐馆吃饭,我们消费着,痛苦着,快乐着。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又提到了老生常谈的阶级问题。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家庭的积累到了中国的这个阶段,到底占据了一个人阶级迁升的多大比例?


没人算的出这个比例,只不过这个比例越来越大了而已。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父母,大部分都已经成了“生产者”。


而大部分人终其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消费者,或者他们在消费者往生产者的道路上赚的时候,反应和动作都太慢了。或者,他们从来都没有觉察到这一点。


都说思维决定人生,很多时候你能想通很多问题的话,你就会走上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


什么是生产者?那就是站在消费者对立面的人。消费者为了消费,永远都会走在消费者思维上,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工作,他们的个人发展,最后反馈到他的人生和家庭上——阶级就形成了。


但可悲的是,这个社会的构成,已经决定了大部分人永远都只是拥有消费者思维。


大部分人永远都是在手机上寻找一个个APP去使用,而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这个APP要这么设计,为什么登录时候要绑定微信微博,为什么产品下一次要这么更新。


而一旦你思考过这些,这也就说明了你有了产品经理的思维——你形成了生产者的萌芽。


都说消费者用户是上帝,没错啊,因为你们一个个用户,才构成了最后一个公司的流量啊。当然,流量收益和你无关。公司融资也和你无关,公司上市了,也和你没半毛线关系。


你所有的快乐,构成了千万用户中的一个,上千万用户的所有快乐,最后都来源于一个APP的生产者——程序员和产品经理,不超过五个人。


这时候,你觉得是你更懂怎么利用消费者赚钱,还是产品经理更懂呢?


当你抱着消费者的人生思维去学习,工作的时候,其实你正走在一条非常平庸的道路——和许多人一样,走在了对转型为生产者越来越远的道路。


不能成为生产者,对平凡家庭的人来说,几乎已经断绝了阶层上升的道路。因为这意味着和大多数人一样,走在升职、加薪、努力加班、买房贷款、求人找学区的道路上。这也意味着你连摆脱恶性循环的门都没有看到。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活在消费着观念里,他们按照社会大多数人规定好的、最舒服和最没风险的道路走下去,永远发现不了那个准入门槛。


而很多人在脱离了学生时代后,在社会里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整个社会的根本架构和底层逻辑之后,会慢慢发现这一点,但他们太慢了,慢到跟不上年龄的变大和家庭的组成。最后只能又妥协回去。而这就造成了自我的焦虑和迷茫——我想成为生产者,但我的消费者思维已经让我无法自拔。


而最终能改变跳出这个圈子的人,可能就在你周围。他们很早的时候,就能够从生产者意识出发去做自己的工作。


比如做实体产品的时候,他会主动去了解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模块每一个上下游——因为他想知道这个东西最开始是怎么出来的。


比如做互联网产品的时候,他会主动去了解一些前端后端运营产品还有数据。并不只是单纯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儿。——因为他以后想自己做一个出来。


比如做市场宣传的时候,她不仅仅的靠创意靠熬夜靠开会脑暴,她会去彻底的了解这个行业里的用户偏好,去了解商业报告——因为她并不仅仅只是完成工作,她要了解整个行业。


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但你会发现,一旦你形成了这种思维意识,你就会越来越不会迷茫,也越来越不怕所谓的阶级积累,因为你的思路清晰,你明白你需要成为一小部分人,就算你无法成为一小部分人,这种思维依旧会为你打开一些大门,让你的工作顺畅,让你的副业腾飞。


当你真正成为一个生产者,阶级跨越的大门才会为你打开:


而当你能够成为一个生产者,你才能真正的把消费摆到一个正确的位置,生产带来消费,而不是消费倒逼着消费。你会摆脱掉平庸的思维,走上一个加速度的道路上。


你会彻底的理解和明白什么是边际成本递减的概念。明白风险和收益的相对性,明白小部分人的抱团性,明白如何才能不让孩子重复消费者的老路子。阶级怎么产生,阶级就是这么产生的。不要说去银行的机会如何如何,就算真的都进了银行,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孩子的思维起点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个站在生产者的肩膀上前进,而另一个,却要走父母走过的徒劳的老路。这才是差距。


一个生产者,就算自己的产业再小,他也会深刻的明白什么是被动收入。前段时间和一个做手办的聊天,开一个模具几十万,但只要卖出去几千个之后,每次多卖一个,都是得到的纯利润。就是说你卖的越多,分摊的模具的成本就越低。更主要的是,你不用再付出额外的劳动力,这些完全都是你的被动收入了。


这时候,你就不会纠结于那几十万,就算贷款你也会搞定。因为你知道后面你的贩卖渠道是固定和有效的,这就够了。而如果你没有有效的曝光贩卖途径,你就会去着力搞定这些,而不是设法降低模具成本。


同样的事情,给到消费者思维的人来看,它可能会尽力的去减少前期的成本,能赚一笔是一笔。差距就出来了。


所以有时候,别管你在公司里一个月赚多少钱,你的思维还真的不一定有那些自己做买卖生意的人来的更优秀。你的优越感只是基于你现在的状态,而你们的下个台阶,就不一定了。


再说说新的公众号,很多人就是每天和广告商接广告,然后付出劳动写广告。而还有一批人每天做自己的品牌,每天做自己的IP形象。前者明显就是消费者思维。而后者才是生产者思维。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微博上现在好多大V智能接广告,而类似同道大叔这样都已经可以去卖周边了吗?就是消费者思维和生产者思维的差距。


而能改变这些的前提,是你本身,触碰到了这个门槛,或者你至少要有生产者思维的萌芽。


接广告的孩子依旧只能接广告,而同道大叔的孩子,以后接的就是一整个形象产业了。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走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让你的后代再重复你的问题和你的辛苦,你还指望他帮你跨越阶级吗?先反思自我吧。


再说说风险和收益相对性。我们都知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但大部分人永远无法学着去和风险和平相处。因为他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己的舒适区。


于是他们不能和生产者思维的人一样,去实践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这可不是你去银行评估测试一下填几张表就能搞定的,这需要经历,需要那种涉及到你每天赚钱养活自己,涉及到生死的经历,你才会逐渐磨练出来。再温室里每天看那些驾照书,永远不如你去拥挤的路上真正把性命放在方向盘上来的更快。


而一旦你学不会如何利用风险和平衡风险收益,找到那个适合你的临界点,你也就注定会被懂得这些的人收割。某些公募基金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吃着你的钱,拿着你的低边际成本收入,又告诉你没错,快存更多钱来买吧。如此残酷。



再说说社交性。这个社会永远都是人以群分,大多数和大多数,少数和少数,并没有什么例外。如果你妄图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你只要去看看有没有比你更优秀的人愿意你和交心就知道了。


生产者永远都会吸引生产者一起聊天,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永远都没有真正的真诚和交心。就像你永远融不进你的某些亲戚一样。


你朋友圈一定有类生产者思维的人,而如果你不能成为或者拥有类似的思维,别人永远会觉得和你不是一路人。没法做到互相欣赏,只能做到互相收割。生产者会学着分享,因为他们知道每多一个分享,就会多一个机会增加自己的被动收入,指数增长。而消费者只知道自私的窃喜,觉得多了一个机会不要告诉别人,殊不知这在更高的层次上,是非常可悲的小心思。


说多了阶级阶级,很多人又会烦:我活好我的一辈子就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管那么多干嘛。如果你抱着这种理念,我觉得你真的连自己的一辈子都很难过好。


怎么转变到生产者思维,如何转变?那是你的事。有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一些经历会让你彻夜难眠,让你思维开阔,那就说明你需要更多这样的时机了。多经历才能有成长,不要指望着一个平凡的家庭给你这些成长,你要跳出舒适区去寻找,普通家庭的孩子,是没有自己的资本去一直活在舒适区的。


你到底最终会成为生产者思维,


还是走在消费者到生产者思维的转化和萌芽道路上,


还是根本就不想走上这条路呢?


你现在的选择,潜移默化的会影响你的一生,而你犯的懒享受的舒适,也总有一天会有其他人帮你偿还。比如你的父母,或者你的后代。


可怕的不是迷茫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罢。


    

   P.S. 昨晚喝了一些酒,想起了曾经的一些故事。所以今天后台回复“秋天的酒”

   会听到我的一些小感慨。


   国庆结束了,马上2017年,就过去了啊。北京的秋天,真深刻。


   推荐阅读:

   想获得优秀的感情,还是要学会理解人生孤独的本质。

   没有什么安于平凡,你只不过是被别人踩着脑袋淘汰了而已。






  欢迎转发本文到您的朋友圈,

   你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后台回复“秋天的酒”给你一个秘密


关注我,人生的道路上,

有八万人和你一起

有小屋的陪伴,

做一个高情商,不焦虑的人

 

 

扫描二维码,关注惊云小屋

改变和成长,就这一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