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打不死的杭州人跑来宁波,花了10年时间来测宁波人的胃口

2018-03-28 宁波创业圈 宁波创业圈


潘永健迄今为止48年的人生之路,比一部构思精巧的励志电影还令人难以置信。

 

打工——创业——亏光——创业——又亏光——(这里创业和亏光循环N次)——第N次创业——成功——第N次亏光——打工——第N+1次创业——成功!

 

这简直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潘永健第N+1次创业开的是江南家常餐馆,现在在宁波地区有15家左右门店,你可能也去吃过。


1


1984年,杭州人潘永健14岁。

他去读了烹饪班,想着以后当厨师,好赖不会没饭吃。

 

1986年,潘永健毕业,顺利进入中国第一批三星级酒店——杭州新侨饭店当厨师。一个月有200—400元的工资收入。


那个年月,一斤米0.14元、一斤肉0.95元,压岁钱一般就包个一毛钱、两毛钱。

旁人眼里的潘永健,简直富得流油。

 

1988年,他却辞了职。

他想开家烧烤店,做烤鸡、烧鹅。



当饭店厨师期间,他曾被派往广东实习,学精了粤菜中的烧烤。

“因为年轻,想出去看看这世界,甚至还想改变世界。”这是潘永健辞职的原因。

 

他东拼西凑借钱。

还“坑”了老爸买有奖贴花(早年银行储户粘贴在存单上的一种缴款凭证,可开奖)中到的一万块奖金。

 

开店,投进去两三万。

置办一个烤箱,就花了他12000多元。

 

那个年月的“万元户”,可了不得。

现在潘永健的老父亲还屡屡跟他说,要是那时没拿这钱去买烤箱,而是买房,早就是千万富翁了。

 


这一“豪举”,真的改变了潘永健的世界——不过半年时间,他就把烧烤店全败光了。


2


烧烤店倒闭后,潘永健把那个烤箱2折转卖给了一位卖牛肉的河南人。

然后,他跟着河南人去了河南闯荡。

 

在河南的一个镇上晃荡着的潘永健,看到街上酒店的生意红火得让人眼馋。


他和那个买了他烤箱的河南人一合计,于是合伙就地开了家饭店。

卖烤箱的2500块钱还没到手就投进了饭店,潘永健又回杭州借了几千块钱砸进去。

 

潘永健没想到的是,河南人吃饭习惯签单。

饭店开了一年左右,他手里就攒了厚厚一大叠白条……

 

熬不下去的潘永健,潇洒地选择一分钱不要,背个背包,回了杭州。

还背着的,是一身的债。


3


回杭州后,他七七八八开了很多店——摆过夜宵摊,也开过文体用品店……

结局无一例外:失败!

 

1993年,狼狈的潘永健不得不拾起老本行,进了一个招待所做厨师,一个月工资400元,比他刚入行时候一点长进都没有。

 

这日子他怎能过呢?很快,便又一次折腾了。

 


在女友的介绍下,潘永健花两万块钱承包下了一家酒店的厨房。

万万没想到,那年大年三十,就出了大事。

  

潘永健说,那是他至今难忘的最崩溃的一晚。

 

过年嘛,潘永健以为大家都会在家吃年夜饭,酒店生意不会很忙,就让许多员工都放假回家了。

不料,当晚酒店一下子爆满——那时候的人不像现在,过年会提前预订年夜饭。

而厨房里,只有五六个人。

 

单子像山一样埋过来。

厨师们慌慌张张,手忙脚乱,晕头转向,菜却怎么也做不过来。

客人在骂,服务员在催,

潘永健不知所措,一下子就崩溃了……

 

那年过年前后,这般潘永健崩溃的场景,多次上演。

事后,他灰溜溜地从酒店辞了职。

 


转机出现在1995年。

“贼心不死”的潘永健,又前往绍兴嵊州承包酒店的厨房。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他慢慢做出了成绩。

在嵊州安安稳稳做了10年,他总共赚到了五六百万!

  

但不安分的潘永健,非要找事儿折腾——他跟着酒店老板投资起了香辣馆。

 

第一家店,200平方,生意红火;

第二家店,800平方,投入300多万,勉强支撑;

第三家店,3800平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激进的潘永健赔得精光,10年间辛苦积攒下的几百万,转眼归零。

 

2005年,一无所有的潘永健,跑到上海打工。

 

4


在上海,潘永健结识了当年在宁波鼎鼎有名的汉通的总厨。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

不过,是离开压力大的上海,转战汉通起家的宁波开餐馆。

 

找开餐馆的铺面,他们找了毛两年……

 


终于,在琴桥东的镇安街上,店开始装修了。

不料,还没装修完,竟有人来砸玻璃!法院也来贴封条!

 

潘永健后来才知道,这个店面的前老板身上背了5个没处理干净的官司,还欠了很多高利贷。

 

处理完这乱七八糟的事,餐厅总算是开起来了,没做宁波人喜的海鲜——因为海鲜太贵,潘永健做不起。

这家店,定位为市面上还是空白的家常江南菜馆。

 

潘永健相信这是全新的市场机遇。

 

开业之初的三个月,生意惨淡。

很多宁波人进店后看到菜单里鲜有海鲜,便没了兴致。

潘永健那段时间没事就蹲在马路牙子边,苦苦思考出路。

他坚持每天晚上做一桌菜,请员工、朋友们一起吃,不断调整餐厅的口味。


 

2009年,潘永健将店名更为“涌上外婆桥”。

 

潘永健这样解释店名——

“涌”——甬,是宁波的简称,取水字旁,意为“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上”与“尚”谐音,寓意在继承传统菜肴的同时推陈出新,力争做到时尚与经典结合。

“外婆”令人想起家乡、亲人,代表温情与亲情。

“桥”是传递江浙美食的桥梁,是快乐成长、与顾客沟通的桥梁。

 

或许是这个名字真的不错,也或许是潘永健的努力终于有了质变,到当年10月份,涌上外婆桥的生意突然就好了起来,每天饭点,都有大量顾客在店外排队。

 

潘永健松了一口气。


5


生意,越来越好。

到2012年,潘永健已经开出了6家店。员工好几百人。

 

这样的规模,已经让他管不过来了。

 

管理一失控,意想不到的情况分分钟就冒出来了——员工罢工、员工受伤、客人投诉,甚至还有吊灯坠落砸伤客人……

每天,潘永健都不知道下一秒还会出什么事。

 

2012年至2013年间,是涌上外婆桥混乱不堪的一段时间,也是潘永健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好在这一次,他没有像以往那般又习惯性“崩盘”。


 

曾冲上云端,也曾跌入谷底,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潘永健,今天已经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开出了30多家“涌上外婆桥”。

同时,还正在往北京、深圳、安徽等地发展。


开在宁波的15家左右“涌上外婆桥”,现在一年有200万左右人次消费。

除了“涌上外婆桥”,“宁波味道”、“鱼当家”、“小粮口”等品牌,也是潘永健公司做的。

 

看起来,曾经屡战屡败的潘永健,这一次是赢定了。

 

这一次,他怎么就赢了呢?

 

本周日(4月1日),下午2点,潘永健准备登上东南商报创业分享会的舞台,亲口讲述这10年来做“涌上外婆桥”的经验心得、种种秘技。

欢迎有志在餐饮行业打天下的、给餐饮店供料配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现场来听听。


 

【东南商报第十一期创业分享会】

本期分享者:潘永健

年龄:70后

职业:宁波涌上外婆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活动时间:4月1日(周日)下午2点

活动地点:鄞州区春园路165号(宁波涌上外婆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东南商报客服微信号“东南风”的二维码,加为好友,留言“分享会+姓名+电话”即可。(客服工作时间:9:00-17:00) 



  文字/朱一诺 

 编辑/一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