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源于沈阳的10首中国经典歌曲!

点击关注→ 沈阳指南 2022-04-18

     新中国成立72周年了,在沈阳这片土地上,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经典歌曲,橹哥按照时间轴,从不同层面、不同时期,整理出10支经典金曲。

     当然,还有一些耳熟能详的精彩作品,由于多种原因暂时没有纳入其列,颇为遗憾——


01

我们走在大路上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构思酝酿于1962年的春天,发表于1963年春天。当时,共和国刚刚告别艰辛、苦痛的三年困难时期,即将进入“知天命”年轮的劫夫在那时酝酿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正是那个时代最强音的能动反映,是中国人民矢志战胜天灾人祸,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心曲与战歌。


▲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

      作为著名歌曲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李劫夫的代表还有《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沁园春·雪》、《歌唱二小放牛郎》等作品。



025

红星歌


     1973年夏天,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词作家邬大为、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一年后,主题曲《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




▲词作家邬大为、魏宝贵


     1981年,这首歌曲荣获全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这是一首雄壮的儿童队列歌曲,调式为七声音阶宫调式。该歌曲还被改编成钢琴曲《红星歌》和儿童舞蹈《星星在闪烁》。


03

迎宾曲

      

    

      1980年,辽宁歌剧院的作曲家雷雨声,应邀为长影的一部反映广交会的影片《客从何来》配乐。音乐完成后,厂方要求再创作两个电影插曲,于是他请辽宁歌剧院的老搭档刘文玉,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在赶赴长春的火车上,雷雨声为刘文玉讲述了影片内容,又哼唱着自己的构思旋律,刘文玉开始打腹稿。到了长影看了毛片后,导演要求他俩10天内完成创作,结果他俩只用了3天就写出了《迎宾曲》。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辽宁歌剧院创作人员在研讨剧本,作曲家雷雨声(右三)、编剧刘文玉(右二)等人(沈阳市档案馆提供)

04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创作于1980年,由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完成,最早由沈阳军区的歌手董振厚演唱。 


▲著名歌手董振厚

      其所唱的是丹东鸭绿江边的河口景区,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词作家邬大为、魏宝贵在创作这首歌词的时候,灵感就是来自那里美丽的景色。当年中国著名的军旅作家邬大为先生到河口采风时,正是被那漫山遍野的桃花所深深的吸引,逐挥笔谱写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980年,词作家邬大为(左)、魏宝贵(右)与铁源(中)合影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出了军民之间的情意,曾两次登上CCTV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05

长江之歌




  

      1984年,沈阳军区歌舞团的创作员胡宏伟,在沈阳,以明信片的形式,参加了电视片《话说长江》征集主题歌活动,作品从5000多首歌词脱颖而出,从此《长江之歌》传遍华夏,成为经典之作。

      ▲此后,胡宏伟还创作了《永不陨落的星——雷锋组歌》《我家住在沈阳城》等经典歌曲。


   

06

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是一首由石铁源、徐锡宜作曲,石祥作词,娄连广编曲的歌曲。那是在1984年4月,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铁源与北京军区词作家石祥、总政歌舞团作曲家徐锡宜等同志到驻河北省的一支英雄部队体验生活。

      一次,在“连队战士喜欢什么歌曲”座谈会上,一名干部要求写“妻子赞歌”……后来,就有了这首歌。1985年春晚,年仅23岁的沈阳姑娘董文华亮相央视舞台,将此歌唱红。

▲ 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作曲家铁源,到部队教唱歌曲。


      该曲首唱是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的男高音歌唱家董振厚,后有蒋大为、董文华、彭丽媛、龚玥、刘紫玲、卓依婷、黑鸭子组合、许岚岚、金永玲、孙燕姿等翻唱。

07

我和我的祖国

     

    1985年秋,当时任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的秦咏诚,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一个学习班。一天,张藜(也曾任沈阳音乐学院教师)专请秦咏诚来家作客。席间,张藜说起非常喜欢秦咏诚多年前谱写的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海滨音诗》,秦咏诚的灵感闪现,不到半小时,《我和我的祖国》的曲部分就完成了。


  ▲年轻时的秦咏诚与夫人乐平秋


     但歌词却迟迟未写出,半年后,张藜在广西桂林(一说为张家界 )出差,被当地景致触动,于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就这样一气呵成。

      秦咏诚的经典歌曲还有《我为祖国献石油》、《满怀深情望北京》,《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等。


08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1987年,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提出确定团歌的任务,同年5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征集团歌的启事。

▲团歌曲作者雷雨声(右)

     最后,由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兼辽宁乐团团长雷雨声作曲、34岁的沈阳军区歌舞团创作员胡宏伟作词的《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被选中,从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了“团歌”。


09

我的1997


        

      艾敬,沈阳铁西人,曾在沈阳艺校、沈阳歌舞团学习和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一曲城市民谣《我的1997》唱红中国。

      沈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穿棱,营造了回归前的特殊气氛,具有多重意味。凭此歌艾敬被誉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它甚至翻译成了日文——之前主要是内地在翻唱日本和香港的歌,这首歌开始反击了。


    

10

沈阳呀,沈阳我的故乡


      

     八十年代中期,《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这首歌火过祖国大地,著名歌手李玲玉、艾敬、曾静等都曾传唱过,许多文艺晚会也做过不同形式的呈现。


▲1987年,由辽宁歌剧院曾靜首次演唱,北国音像出版社录入磁带发行。


       这首歌的曲子主旋律来自1972年的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歌词主要来自部队军人朱来顺(后在沈阳某媒体工作),在1968年建军节时的一篇诗歌稿件。下乡知青年结合上述两者,加以集体加工、传唱、演化,最终在民间流传起来。

     尽管这首歌,在新中国史上,谈不上影响力,但,在传唱城市歌曲中,它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当年在全国十分有名气。


    这十首歌曲,仅是橹哥随机列举的,而且本着“人多面广”的原则,有更出色的歌曲,尽管在留言里写出——


♫♪  ♫♪  ♫♪  ♫♪  ♫♪ 
附送彩蛋——

回顾历史,那些从沈音走出来的音乐家

校友(著名作曲家)创作的经典作品

(马可作品)


(李劫夫作品)


(傅庚辰作品)


(谷建芬作品)


(臧东升作品)


(羊鸣作品)



(雷蕾作品)


(姚明作品)


(张千一)



著名校友傅庚辰致辞。他讲到,作为鲁艺的一份子,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身居何职,都感激着恩师的教诲与期望,牵挂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母校的每一点新变化而欣慰,为母校的每一点新成绩而兴奋,为母校的每一次新跨越而喝彩。他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凝练创作经验,用四句话寄语鲁艺人:一是坚持音乐为人民,二是深入生活,向生活要灵感,三是坚持音乐语言民族化,四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著名校友谷建芬讲话。她饱含感情地回忆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对自己选择了音乐创作感到欣慰和自豪,对母校给予的教育培养满怀感激。此次回到母校感慨万千,她表示,音乐是心灵的艺术,通过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激发审美情感,增强意志品质,她将用音乐作品回报母校的培养,并愿意用毕生的精力为母校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沈阳时光客栈  盛京摆渡

                                                                      

沈阳指南热点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