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当年,东西贯通的4座公铁桥
四座桥的历史回顾
连接沈阳铁西区与和平区的4座公铁桥,它们相差70年,在100多年的时光里,给所有沈阳人留下难忘记忆。今天,简单盘点它们经历的岁月——
1
01
南两洞桥
建设时间:1918年
南两洞桥(今称沈阳站南立交桥)是沈阳久负盛名的地标——该座桥始建于1918年,是一座钢铁结构公路立交桥,它当年满铁附属地进入铁西工业区的主要通道。当时仅两孔,故旧称“南两洞桥”。
1948年1月南两洞桥下的一支国民党的给养军队(杰克.柏恩斯摄)
原桥长29米,宽27.45米,孔跨各12米的2孔桥,其上部为中层连续闭合钢筋混凝土梁,下部为弧形支座及块石墩台。
解放之初的南两洞桥
1971年至1972年,沈阳市政府扩建、改造两洞桥,为人车分行的4孔立交桥。,在原桥两侧增设孔跨5米,净高3.2米的边孔各一座,作为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
老的铁西人都知道,在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南两洞桥西侧两百米至三百米左右,还有两个两洞桥,最西侧的是南货场的专用线,中间是预留的桥,并没有敷设铁路。即桥两端都没有连接自行车道、人行道外侧的地面,只是机动车道上有桥。
在后来的改造时,也顺便把那两座“废桥”拆除掉了。
2004年政府投资7200万元改建该桥,并更名为建大公铁立交桥。在施程中,曾创下1.7万吨中国第一顶推、金刚石绳锯东北第一等多项桥梁施工之最。 目前大桥横跨61.2米,宽54.5米,高5米,双向4孔、10车道,荷载为中—26级,是沈阳目前跨度最长的公铁桥。
02
北两洞桥
建设时间:1930年
沈阳北两洞桥,位于沈阳站北侧600米的南满洲铁道,今天的沈大铁路线与铁西区的北二路相交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铁路地道立交桥,桥孔呈东西走向,为和平区胜利大街与铁西北二马路的连接点。
这座立交桥始建于1930年,起初叫“奉天驿北地道桥”。
新中国成立后,该桥位于市中心和平区商业繁华的通向铁西工业区的交通咽喉,1976年5月,市政府投资147万元,在原桥两侧增设孔跨六米,净高3.2米的边孔各一座,作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并相应的改进了桥下排水设施,1977年5月1日,该工程竣工。
由于桥上是调车区,桥下孔道长达100米,顶进施工困难,经采用新工艺,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保证了桥上铁路线正常运行,十项新工艺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技大会颁发的奖状,扩建后,桥体长度由原来的27米增至41米。东西引道计长140米。
80年代和2000年以后的北两洞桥对比,因为是连接铁西的交通要道,车流量较大
不同时期的北两洞桥
鼎盛时期,铁西区域内有市属企业520个,其中大型国企58个,中型国企54个。其中,有30余家共和国著名国企,就盘踞在这条北二路上,数十万产业工人自行车大军,每天途经此桥。因此,北两洞桥也是沈阳工业兴盛时期的见证者。
03
南八马路桥
建设时间:1979年
1979年8月27日,沈阳市政府决定在南八马路与铁路线交叉处,建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3孔铁路地道立交桥。1980年6月30日,南八立交桥竣工通车(看日子,又是献礼的工程)
在修南八马路桥之前,这个铁道路口非常繁忙,是放杆管理行人通行的。但是,在70年代末期,这里通行压力大,经常是人潮拥挤,特别是上班下班高峰,杆子根本放不下,有时人潮把缓慢行驶的火车逼停。所以,到了非修桥不可的地步。
这座桥桥长为34米,宽为41米3孔中的中孔为机动车道,净跨为16米,净高为5.5米。南北两侧为慢车道及人行道,净跨各为8米,净高为4米,东西引道全长348米。
南八桥旁边的“煤气大罐”
当年修桥时,亮哥在附近的煤气公司上班,加上需要煤气管线配合施工,他亲眼目睹了修桥过程——
南八公铁立交桥是采用顶推法施工的。修桥之前,这个铁道路口是铁轨处最高,东西两侧呈坡型的路口。建桥时,首先在铁路的西侧,即铁西区一侧,挖了一个大深坑,用水泥浇筑了一个大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上再预制钢筋水泥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桥。待水泥桥硬化后,用几十台液压机将预制的桥梁顶推到铁道的正下方。
顶推的进度是非常非常慢的,因为上面的火车正常能行。顶推法是一种机械化程度很高的桥梁施工方法,由于混凝土预制件仅能抵抗很小的拉应力,因此必须采取特殊的措施才能使混凝土桥梁向前滑移,据说南八公铁立交桥是我市首次采用顶推技术修建的。
新建的地道立交桥东连南八马路,西接沈辽中路,是胜利街上东西贯通的第3座铁路地道立交桥。
1994年的夏天,突然下雨啦,躲在桥下的两位路人(梁达明)
04
砂阳桥
建设时间:1989年
2008年,一列 “辽东半岛”号从桥上驶过
前些年,砂阳桥下,经常出现公交车顶撞桥事故,有媒体以“砂阳桥不撞塌,誓不罢休?“为题,做过专门报道……
砂阳桥西侧,滑翔地面的桥头海鲜行,经营多年了,海鲜行在当地知名度高,这恐怕也是一种独特的回忆吧……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盛京摆渡
沈阳指南热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