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与自行车的不解之缘……
“自行车”一词出现在我国,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脚踏车”。而第一个将其称为“自行车”的,则是清末人铁岭老乡张德彝。
故宫里的自行车,车把很长
张德彝,又名张德明,满族人,祖籍盛京铁岭(今辽宁铁岭河西蔡牛乡),清初编入汉军镶黄旗。他一生八次出国,在国外度过27个年头。每次出国,他都写下详细的日记,记录下国外的所见所闻。
清同治七年(1868年),张德彝受清朝廷委派,赴欧洲观光考察。回国后,他撰写的《欧美环游记》,记述了在伦敦街头第一次看到自行车的情形:“前后各一轮,一大一小……上坐一人,弦上轮转,足动首摇……”
自行车最早出现在沈阳——
1904年,在奉天四平街鼓楼附近,留下了一个骑自行车的沙俄兵身影。这应该是沈阳最早出现的自行车影像。
为什么奉天街头会有骑自行车的沙俄兵?原来沙俄军队中步兵有自行车兵。自行车生产并普及是在19世纪末,在中国普及应该在20世纪10年代后。这张奉天街头自行车照片真的很早,只可惜骑车的不是中国人。
抗日战争期间,鬼子进村时也有骑自行车的家伙
几乎所有老沈阳人的童年,都有坐自行车大梁的记忆
1984年自行车迎亲(梁达明摄)
两轮的速度你不懂
在沈阳,有一种玩车,叫杂技大师——
蔡氏飞车走壁技艺,是由著名杂技艺术家蔡少武凭自行车,于上世纪20世纪50年代在沈阳创立。
1951年,从关内来到沈阳的蔡少武,在沈阳北市场做了一个大木桶,进行飞车走壁的表演,据说,这是中国飞车走壁的鼻祖,从自行车进而又向摩托车、汽车进军……
在沈阳,有一种卖车,叫“全国劳模”——
老琴先生讲:当年,沈阳第二百货商店有一名营业员叫孙作树,一年销售一万多台白山牌自行车,被授予“沈阳地产品自行车销售大王”光荣称号,评选上全国劳动模范,还登上天安门城楼。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自行车销售逐渐暗淡了……
在沈阳,有一种护车,叫崇高境界——
老战士曹营章“退休不下岗”,在家门口掏腰包卖了全套修车工具和打气筒, 免费供行人使用,做到了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路上的陌生人……(刘生生摄)
在沈阳,有一种骑车,叫“逼停火车”——
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沈阳公铁桥不多,上班高峰时,汹涌的骑车大军在铁道口争分夺秒,抢在放杆前通行,经常出现把火车逼停的情况,像皇寺方广场、南八马路等地段,时常上演这惊险一幕……(刘生生摄)
在沈阳,有一种房车,叫“风雨同行”——
学龄前孩子,每天与父母一起上班,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在沈阳街头司空见惯。 爸妈上班劳动,孩子在同一厂区的幼儿园,上班一起走,下班一起回,跟工厂的作息时间一致。
沈阳的许多职工,还经常骑一辆加了跨斗的儿自行车,不少加了严实的盖儿——俨然是“迷你房车”!把一两岁孩子放车斗里,带孩子上下班,刮风下雨时,孩子安然无恙。
在沈阳,有一种停车,叫“都不见外”——
1997年的夏天,在沈阳交通治理中,市领导们胸挂“交通执勤”铭牌,跑到街上开展宣传和执勤,时不时有骑车大哥停下车来,跟街头的领导唠点家常话。图片中你看到了谁的身影,还能认出来吗?
今夕何夕,还会有大干部在街上拍你肩膀吗?
老沈阳人,谁骑车没淋过大雨——1994年的夏天,突然下雨啦,躲在南八马路桥下的两位路人(梁达明)
老沈阳人,谁推车没冒过大雪——正月初二回娘家,即喜悦,又遭罪呀(陈秀庆提供)
1998年带着自行车,到沈阳打工的民工(梁达明摄)
沈阳车迷甘大爷
大海热线爆料——沈阳65岁的甘大爷,就是喜欢自行车。甘大爷说,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有台自行车那是过上好日子的象征,不比今天开豪车差啥。当年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他可是拼了……
80年代,铁西工厂的骑车青年职工
沈阳生产的“白山”牌,与上海“永久”、天津“飞鸽”,被称为中国自行车界的“三剑客”。如今,变身沈阳自行车厂变身铁西奉天记忆文创园,将自行车厂的故事挖掘和收藏……
现在的沈阳大爷诚会玩,他把哈啰单车,改造成的冰上自行车了——
唉,时代变迁,如今满街移动的是汽车,但是,开再土豪的车,也找不回当年骑自行车的快乐啦!
附:早期国外的奇葩自行车
信息来源:沈阳指南 盛京摆渡
沈阳指南热点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