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完这位一注结构学霸的考试经验贴,我沉默了…

笑语的光影流年 学无止境学霸营 2021-11-13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文章

作者Luca,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

规划师,咨询工程师等在考

看完他的一注备考经历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你会发现

那些做成一件不太容易的事的人

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好了,先上文章吧!



《我的一注结构备考经历和感想》

作者:Luca



今年与我们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随着咨询工程师考试交卷铃声响起,已落下帷幕。2020年劳苦大众生活不易,包括我个人在内;原计划在通过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后作一篇经验贴(这个计划原本是在长期备课过程中答应自己的一个奖励),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已打算不了了之;奈何笑哥再三邀请,强烈要求,作此文以夕拾朝花。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从属于勘察设计考试大类,相比注册城乡规划师、一级注册建造师、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师等等考试的选择题科目加实务科目(个人认为一注建筑师本质上也是选择题加实务),在滚动周期内全部通过的规则,有很大不同。勘察设计类考试需首先通过基础科目的考试(240满分,55%即132分及格),方获得参加专业科目的考试资格,类似于考驾照。专业科目又分为专业知识(周六考)和专业案例(周日考),需同时及格才判定为通过。而一级注册结构考试又属于勘察设计里的异类,对专业科目仅考察专业案例一门课,时间为周日上午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各40题,合计答对48题判定为通过。


一注结构在通过率方面,基础科目约为30%,专业科目16年为史上最高,为19%(因15年停考,16年的试卷放水明显),最为恐怖的13与14年通过率总和不足10%,正常年份通过率10%~15%,其中每年约有近30%的报名考生选择弃考,而这部分弃考考生是不计入分母的(基础科目弃考考生同理)。考虑到这10%~15%的胜率是在那些已经通过基础科目的高材生,且有勇气踏进考场的勇士们中产生的,考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本人2016年以79+70的成绩通过基础考试,2018年参加专业考试惜败,2019年卷土重来以33+23顺利登岸。虽然现今已能如吃瓜群众般目送学弟学妹们上考场,但回想一路走来还是感触良多。


我自毕业起任职于杭州某中小型甲级建筑规划设计院。2016年勘察设计的考试还是放在9月的第一个周末(现在跟宇宙空间规划师时间重叠)。那一年公司效益好,项目饱和。我7月份开始复习,采用了兰定筠编写的教材,大约每天加班回家看书两小时,最后仅是把教材后面的习题做了做(还没全部做完),真题没刷几套,却也凭借大学里年年奖学金的底子顺利拿下考试。


2017公司让我当所长。由于是传说中的关系户,因此不管做成怎么样都会有质疑声说是关系户上位(真心冤枉,关系户赏口饭就可以打发了,关键职位的任命公司不会拿自己前途开玩笑的),年底管理津贴还他妈的被白嫖了。就在这种不甘心中,2018年3月中旬我踏上这条长征路,我要用有形的证书让自己的能力具象化,回击质疑,提高身价。


3月中旬至7月初,我学完了施岚青编写的教材;7月初至8月末,进行了一些模拟题的练习。一注结构考试与其他考试的复习资料正好相反,其他考试是官方写教材,民间出真题集(其真题集与考场上的真题是否一致存疑),结构考试民间写教材,官方出权威真题解析(当然,民间也出真题解析),现在想来在前期把过量时间投入在教材和模拟题上是非常不合适的。也因此最后近两个月时间尽管公司里项目不忙,我也投入了含中秋国庆在内全部假期,却只把真题过了两遍,考场惜败。


查到成绩时候非常坦然,虽然想想自己把日常精简为工作、学习、吃饭、睡觉4件事情,长时间1点睡7点起的,最后这个结果真的非常可惜。把眼界拉长至整个人生,局部的失败又算的了什么呢?失败所带来的成长其实非常宝贵,成功是有重量的,必须足够强大的人才能承受。


2019年作出一定调整,稍微拉长战线,从2月底开始复习,保证睡眠时间。为更系统学习规范并顺带提高业务水平,我报了峰源的培训班。为了让自己有更好的体能与精力应对日常的复习和考试日长达8小时的战斗,我办了健身卡买了私教课。日常增加为精简为工作、学习、吃饭、睡觉、健身5件事情。


2月底至4月底跟着培训班复习规范(从未上过直播课,开倍速听录播),5~6月在继续学习规范的同时,做张庆芳版的历年真题集中03~10年的一级真题,里面的答案按照现行规范重新整理。因为年代久远,高层结构题目太简单,钢结构的案例都是厂房,题目很难根本刷不动,但对熟悉规范还是很有帮助。7月初至8月中专心刷11~18年的二级真题,由于有了18年的底子和03~10年一级题的练习,已经可以不用足规定时间即很轻松地拿到80%以上的分数。8月中至考试反复刷11~18年的一级真题,考前翻着规范的角角落落自己押题。


公司里既有行政事务又要画图非常辛苦,办公室政治环境复杂更是令人烦躁。因此晚上安静坐下来复习的时候,真正为自己做点事情的时候,反倒是享受了宁静,获得莫大安慰。对胜利的极度渴望,和对害怕再次失利的焦虑,二者成为第二年复习修行路上强大的驱动力。


当交卷铃响一刻,我就已经知道,肯定赢了,都结束了。回家的路上,一盏盏路灯朝自己的头顶扑来,又到自己的身后,就像是两年时间的每个暗夜里打破自己内心阴霾的光亮。

 

关于如何顺利上岸,接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放弃不失为一种选择。这是前命题组组长朱炳寅老总在官方真题集的前言里的话。世界上不只有建筑业一个行业,进了建筑业也不只有考证一条路可以走。本身对此完全没兴趣的,工作内容与这本证书关系不大的,觉得过程过于痛苦、会影响生活质量的,有更重要的人生大事要做的,家里有矿的……完全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含金量或挂靠费来折磨自己,证书本身是为工作服务,工作是为生活服务。

放弃不丢人,但一旦打算考,便拿出足够的毅力,不要随便复习复习,上去考个试求个心理安慰,最后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到。

 

关于基础考试,其实并不像坊间传说的小朋友容易过,老人家过不了。该考试涵盖了大学所学及工作所用的约20门学科的知识,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在高数等基础学科上有优势,但工作多年的资深工程师对于项目管理、设计规范等更为擅长。


翻开教材,前三章即高数、物理、化学,大有把人吓劝退之势,但实际是只纸老虎。及格线划到55%的意思也就是说,掌握40%的内容,剩下的靠猜就能通过考试。每道题的难度实际上也不高,大学期末考的水平,学会了就能做对。


基于此,我建议把近20门学科分为4个区,不同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调整。

必争区,存在一定难度但分值高,且对个人的业务素养有一定影响的,主要为数学和三大力学(理论,材料,结构)。得此者既得天下。建议底子较为薄弱的考生多预留复习时间重点学习。

舒适区,一些已经比较熟悉或经过简单复习即可掌握的内容,例如土木工程材料,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建议在考前抽出一些时间复习保证得分率。

缓图区,暂时陌生,但未来工作中用得到的内容,例如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的设计规范,钢结构,土力学等等。这部分内容因为早晚都得学,因此建议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去学一学,时间不足或兴趣不大则可暂时放一放优先拿下必争区和舒适区。

放弃区,陌生且对工作没啥帮助的内容,例如物理、化学、电工等。建议直接放弃,也不用去背原题,免得影响心情,考场上随便猜即可。


就我认识的人而言,基础考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裸考80多的,也有裸考120多,有复习一周甚至裸考通过的,有复习小半年通过的,也有怎么复习都过不去的(有位连举多年不第的哥们告诉我他花了好几个月就复习了数理化,这相当于翻开四六级词典天天背abandon和abolish,都不是啥正能量的词,真该好好看看我的文章)……虽说资深工程师相比大学毕业生参加基础考试不一定就劣势,但我依然建议尽早通过这门课的考试,免得自己30多岁,看着身边比自己年轻的同事已经专业课上岸,自己鼓起勇气下定决心也想考证(也可能是年轻人情商低瞎嘚瑟给气着了),却发现基础都没过。这感觉真的会非常恶心。

 

通过基础考试后,专业考试才是真正的修行,娱乐和无效社交基本都得戒了,这个真没有办法(见过一个狠人连微信都卸载的,不推荐,毕竟你得留着微信方便老板喊你加班)。学霸营发过很多关于如何快速通过城乡规划考试选择题科目的捷径,但对于实务科目,没有捷径,只有漫天的各路大神整理的资料。同样的,专业考试和基础考试难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复习。


复习时间的安排,建议适当延长战线,降低平均每日的复习强度。可以负责任地说,想一次通过的话,过完年再动手复习已经太过紧张了。最晚应当在元旦开始,至考试的接近10个月时间,平均每个工作日复习2小时,每个节假日复习5小时,总计投入时间约900小时,对于这门考试最多也只能算刚刚够用。不要气吞山河觉得自己每天投入3,4个小时没问题,事实上,考虑到普遍考生要加班做项目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能平均每天按我说的时间坚持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好可以在11月初即开始复习。


关于如何修行这门武功,我从内功、招式、身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内功篇

作为住建部组织的准入类考试,除了选拔出有能力执业的人才外,该考试还具有引导设计方向,从工程实际出发提高广大设计师实际业务水平的任务。从官方不出教材这一点也反映出,对于结构设计规范的理解掌握是重中之重,也是该门武学的内功,没有内功一切的招式和身法都是无力的。


对于规范的学习,可以结合前老朱的四大名著系统复习(现在钢标的解析已出版应该叫五大名著了)。感觉比较吃力或无从下手的完全可以报个班(手动感谢峰源),不建议从头到尾啃施或兰或张编写的教材,因为翻教材与翻规范在考场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可以将教材当做字典或参考书,学习规范遇到困难时查阅。但最终还是回归规范本身的,公式里一些参数有各种修正系数或陷阱的,如果写在下方注解或别的条文里,记得标识在该参数的旁边的,要知道考试时候你不会有这么清醒的。


常规的建筑设计院以混凝土结构的民用建筑居多,钢结构做得少,桥梁完全没做过,但复习的时候必须面面俱到(真没办法)。专业考试的评分机制,选择题得分满48分进入人工阅卷阶段,解答过程有错误猜对答案的一律不得分。因此猜答案只能骗得了机读卡,骗不了老专家。抱着放弃某个模块,其他模块我多拿点分的心态上考场基本要凉凉。每个模块总是有几个容易得分的题目,难的题目反正谁都做不出也不用觉得慌张,19年下午的考试号称“特一级”“放开水”,7道高层复杂钢结构的题目我就交了白卷,但上午的钢结构部分还是取得很高的得分率。


很多考生都觉得工作繁忙,而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复习。近几年工作使用的设计及计算软件越来越先进,大软件PKPM和YJK撕逼多年,小软件摩根、理正、板王等等应接不暇,很多考生的计算能力和概念理解是比较薄弱的,遇到感觉有问题的地方也大多拍脑袋放大(业内术语叫构造加强)。在系统学习规范后如果有“啊我原来的很多设计都有问题,幸亏没出事没把盖章的弄进去”的感觉,基本就算入门了。


我在工作中也经常把一些遇到的实际问题改成考题的样子手算解决。例如甲方要我们帮忙做个砖砌挡墙,则手算土压力和砌体墙的承载力;施工单位施工柱子产生尺寸偏差则手动复核偏心受压(运气好可能还能收点礼物);施工单位忘做筏板基础的下柱墩,垫层已浇筑钢筋已绑扎,则手算弯起钢筋抵抗冲切……不过分依赖软件,不过分依赖总工,多分析勤动手,按照规范的要求认真完成设计任务,会大有裨益。


二.招式篇

刷题是理解规范,提高设计水平,甚至提高业务能力的必经之路。

很多考生觉得真题宝贵,做完就没了,所以先去做模拟题。这里重点强调,千万别去刷,模拟题命题思路与真题有所偏差,手感也完全不一样,题目也不一定十分严谨,容易被带偏,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可以先做05~10年的一级真题,帮助熟悉规范,尤其推荐先做11~19年的二级真题。二级相比一级,除了计算量较小,陷阱较少,不考桥梁以外,知识点与一级完全一致,甚至砌体部分不比一级简单。一级和二级考题也经常改编后出现在下一年对方的试卷中,例如19年一级考题关于底框-抗震墙中框架柱和抗震墙各自承担的地震剪力及轴向力,11~18年的一级考题没出现过这个考点,但二级考题中常考。


做11~19年一级真题时候,发现自己要花20分钟才能做出一道题,在时间给足的情况下依然做不到48分都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被自己气哭。这几年的考题难度,尤其是高层部分的考题难度相比往年均有所提升,根据题目认真研究规范,分析考点,能得到不小的提升。一级真题每套都得做4~5遍,后期要卡时间,在7个小时内每张卷子做到65分以上,一眼扫过题目立刻看出考点和坑点,工作中遇到具体情况立刻想起某年某题考过一个类似的案例,这样肯定稳了。


同时也得关心一下大新闻、新技术。例如08年汶川地震,那年出了一道大连锁题,就是地震中出问题最多的底框结构,关于墙梁的计算;18年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日又考了墙梁。17年无梁楼盖频频事故,那年在混凝土部分考了3道关于冲切的计算。


充分练习,考试中心不管出什么套路都有招式可以应对。对于漫长的修行路程,恒为贵,不可一曝十寒。我19年复习时候规定自己一个月只能有2天不摸书本,工作再忙哪怕回到家看10分钟也可以,习惯形成力量后会非常强大。工作忙其实未必是件坏事,有习惯有氛围一切都好。工作比较清闲也有坏处,例如下了班大家喊你说“兄弟走,咱开黑去,咱打麻将去……哎呀复习个啥呀反正你也考不过……”


三.身法篇

考试的恐怖之处在于你不知道考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但只要把内功和招式学好,必能身轻如燕左右逢源。


考试上午下午各4小时,各考40题(考试中心在今年已相当仁慈地把二级改为共6小时考50题),平均每题作答时间就是6分钟。事实上这种计算是有问题的。80题中大约有15题是存心不让你得分的(大计算量,许多坑),毕竟你考了高分人家也挺丢面子的。整张试卷有效作答65题,保证80%的正确率足矣,因此标准的每题作答时间其实是8分钟。大计算量的不容易得分的题目完全可以直接放弃,用来给其他题目匀出更多时间(当年考CET6,连举不第,上岸那次放弃完型全选C,重点攻阅读理解)。不必患得患失,要有“这题老子做10分钟也做不对,现在直接放弃,赚了十分钟,赚大发了”的心态。


考试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陌生的考点,但实际上很多都不难,甚至有一步就能出结果的,例如18年钢结构部分的摇摆柱、柱脚是否设置抗剪键的判定、地基基础的强夯动能、选桩型;19年的直升机撞击荷载,钢管桩屈曲验算,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的排布等等。遇到这些陌生考点不要慌,只要内功深厚招式纯熟,完全可以一眼判断这些题目只是比较陌生还是命题组存心不打算让你得分,至少心里有种“别人不知道在规范的哪里有,我知道在规范的哪里没有”也足够获得优势。


另外上考场前记得买个结实一点的行李箱,把考纲里的规范带齐(结构其实就30多本不是很重,隔壁考电气的要带80多本……),把真题解析带上(会遇到相似的题目可以抄哦,18年审图题考了14年的原题连数字都不带改的),四大名著和教材这些就别带了,一来增加行李重量(有可能会没电梯拎上5楼),二来考场上临时翻这些基本也就离翻车不远了。尤其记得计算器,务必要带,带两只。我认识一位做过很多复杂项目的高手,复习很充分,上了考场发现计算器没带,直接石化,下考场心灰意冷直接转行改做建筑。


最好有时间平时做点有氧或无氧运动,一天考8小时对体能的消耗巨大,中午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可能连饭都吃不下,体质虚一点的下午考试容易懵逼(体能不好不配加班干设计?跪求院长多租俩羽毛球场,发健身卡就更好了)。


其余注意点相信大家从应试教育经历过来,不用赘述。

 

对于自己的上岸,感谢老朱(虽然遗憾没能在他在任期间通过考试),感谢一起复习的队友,感谢家人的支持。也衷心祝愿为自己付出努力的考生早日上岸,获得回报。


后续故事:原单位日趋内卷化,勾心斗角激烈,一注证书也没能消除别人对我的质疑声,没能提高身价,没能破局,最终黯然退出。但仅在我把简历公开到网上一周时间(没投简历),便收到n份来自更大平台的offer,开出的条件均比原单位高很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平台有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甚至在我已入职下家后依然有来挖人的。


通过注册考试并不是结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注册师离真正的总工、专家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


注册证书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但它能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不一样的心态去面对,这种不一样的心态并不是证书本身的含金量所带来的,而是在这漫长修行中所经历过的,所承受过的。


复习阶段我曾设想了许多种庆祝胜利的方式,查成绩的那天却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但引用学霸营分享过的一句话:复习的过程就像是在黑暗中洗一件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洗没洗干净,只能一遍遍地洗。考试了,灯亮了,你发现自己洗得有多干净。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永远记得这份经历。


——END——

喜欢跑马拉松的跑友说

跑到终点并不是结束

从报名到参加比赛

到冲刺到终点完成比赛

再到完成一篇跑马分享

这才形成一个闭环


考证其实也一样

从决定考试

到复习、进入考场

到通过考试领取证书

其实也并未结束


真正的闭环

是从报名到最后通过考试写一篇备考分享

给他人借鉴 也给自己总结

也是对自己曾经付出的那段时光

一份礼物和纪念


学霸营期待更多通过考试的人

分享你的经历和感悟

然后继续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