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粹 | 为的就是塑造城市性——蒂宾根南城区
蒂宾根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南部40 km。很多人把蒂宾根看作一个欧洲的典范,从中世纪老城、晚期哥特风格的修道院教堂,到始建于15世纪末的大学街区,再加上其他许许多多的历史保护建筑,都充分体现了城市随着历史自然生长的进程(图1)。
图1 蒂宾根老城(2012)
今天的蒂宾根在保持古老历史的同时,也是年轻而现代的城市——在约9万的居民当中有近1/3是学生。1992年,蒂宾根的学生密度在全德国名列第一。“蒂宾根没有大学,蒂宾根本身就是一所大学”的说法本身也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当地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雇员总数超过1万人,并由此成为当地最大的雇主。同时,30个公共机构提供了另外2500个工作岗位。此外,当地还有一些传统或年轻的企业,涉及服务业、机械制造业、工具制造、医疗科技等行业。
与其他同样充满吸引力的城市一样,近年来蒂宾根的住宅市场一直十分紧俏:需求明显高于供给,租金水平一直偏高。而缺乏低廉居住空间的问题除了给低收入家庭带来困难以外,拥有正常收入的居民和家庭也感到难以负担。目前城市行政边界线内已经没有供开发的土地;而出于保护生态及景观的原因,蒂宾根又不能把周围葱郁的河谷和森林转化为建设用地。面对这种局面,近年来其城市规划的重心强调内城的开发建设,其中首要的工作就是集中对以前的军事及工业废弃地进行开发。
在专业讨论中,蒂宾根当前的城市发展成就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城市发展特色为强调“市民本身作为业主”。有建造需求的市民共同组成私人性质的合作社,并通过这种被称为“建造合作者”的机构与负责的建筑师共同为合作社成员建造自己的房子。尽管人们在以前也会经常提到由建造合作社负责完成的各种项目,但是直到1990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把这种建造合作社作为推动城市开发的工具。除此之外,这些项目基本上都是对德国西南部那些被弃置的军事用地进行再开发,在两德统一后,地方政府开始尝试将这些地区作为城市向外扩张的用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项目当属蒂宾根“南城区”(斯图加特大街/法国小区,Stuttgarter Strasse/ Französisches Viertel)的开发。人们在这里按照“紧凑城市”原则,利用围合式建筑群开发了高密度的城区,内部实现了功能混合和充满城市多样性的目标(图2,图3)。除了蒂宾根之外,同样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项目还包括弗赖堡的“法尔本”(Vauban)街区和“弗赖堡—雷瑟菲尔德”(Freiburg-Rieselfeld)地区的开发,其中“法尔本”街区在德国乃至全世界都赢得了“生态街区”的美誉。
图2 法国小区中的“无名逃兵广场”(2012)
图3 洛雷托(Loretto)街区中的洛雷托广场(2007)
“建造合作社”这种开发模式逐步在德国的很多大城市得到推广。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把建造合作社看成是够协调私人与公共利益的理想结合体——认为这种开发模式一方面能够提供满足居民需求、同时在经济上又可以承受的居住空间,并使居民对自己的住宅和街区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创造城市多样性,形成适宜的尺度感,实现居住和就业功能混合,使街区结构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德国近年来制定的城市发展构想或者住宅开发计划中,普遍都提到了利用建造合作社这种新的模式。
不过人们也会思考:为什么偏偏是蒂宾根为建造合作社的成功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环境,而且为什么这种模式能够一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核心性的作用呢?当然,蒂宾根当地具有很强的大学氛围,而且人们对居住空间一直有比较高的需求,事实上这两项前提条件同样也存在于其他一些具有类似特点的城市中。
整个项目的出发点
对于蒂宾根市来说,虽然之前也有一定准备,但是1990年代初法国军队从当地的撤出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两德边界倒塌后不久,来自政界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士就已经开始在市政厅内部探讨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后来法国军队确定撤出,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决定改变B27联邦公路的线路,把位于南城区的部分线路迁入隧道。这两个变化使蒂宾根一下子新增了约60 h㎡的土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条件。
当时城市整治局的负责人安德雷亚斯·菲尔德凯勒(Andreas Feldtkeller)之前成功地领导了蒂宾根老城的整治项目,此次他建议在刚刚腾退出来的军事要地发展具有内城特点和功能混合的城市结构。他的建议很快就得到第一市长和主管建设的副市长的支持。这个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城市发展的范式,这个新的模式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支持,鼓励大家“离开那些郊区的居民区,回归城市”。
法国军队撤出后,以前军营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改为德国政府所有。为了获得这些土地,蒂宾根市政府利用了“城市设计性开发措施”,当时德国的规划法刚刚在几个月之前才重新把这一工具纳入到法律体系中。为了实现重要的公共利益,“特别为了满足居住和就业设施不断增长的需求”,社区政府可以依靠“城市设计性开发措施”这个工具以未开发土地的价格获取用地,而如果土地所有者(包括作为土地所有者的德国联邦政府——译者注)不接受,社区政府可以在提供补偿的情况下强行征用这些土地。
1991年3月,城市议会通过了一项原则性计划,要求相关部门在当年6月份根据这项计划举办一次城市设计竞赛。该计划要求设计方案应满足:
让整个地区内部具有内城地区的特点,保持较高的密度,对街区内部地块进行细分,并保证功能混合;
除了居住和就业功能相互混合以外,功能混合还要包含社会服务和文化设施方面的内容;
为不同用户群体开发多样性的居住空间;
使该地区的新老建筑相互混合,加强吸引力;
使街道空间能够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
在整个城区内部优先发展环境友好的交通方式,同时开发集中停车设施,减少静态交通设施对公共空间的影响。
城市设计竞赛
在“斯图加特大街/法国小区的城市设计”竞赛程序中有一点很不寻常——招标文件特意附上了一系列与城市发展有关的论文,希望设计者领会开发的理论方向。这里面首先就是柏林城市规划师迪特·霍夫曼-阿克斯海姆(Dieter Hoffmann-Axthelm)的文章,他集中论述了未来的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强调街区地块的细分(Hoffmann-Axthelm, 1990)。霍夫曼-阿克斯海姆认为,街区地块的划分将成为确定产权关系和不同地块功能的基本单元(同样也致力于功能混合),并能够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生态方面的问题。此外,街区地块上开发的建筑物同时也要成为社会工作、历史信息储备和人们感知的基本单元。即使某个单元出现问题,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霍夫曼-阿克斯海姆讨论了“城市的承载性”问题,他认为一个稳定的网格能够帮助其内部的每个单元发展出与自己相匹配的场所,而那些按照现代主义要求开发的居住区或者“居住机器”是无法实现这个任务的。通过在招标文件中强调对街区地块进行细分并实现功能混合的要求,蒂宾根市希望开发地区不仅仅能够形成一种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街区氛围,同时还应该在未来根据市民在就业、照顾儿童、购物和娱乐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建立一套简明的日常生活组织系统。
竞赛的参与者发现,南城区除了与老城分离以外,在空间结构和功能利用方面也被内卡河(Fluss Neckar)和铁轨分割成一系列片段。虽然早在德国的“经济繁荣时期”(1900年左右),人们就在“星形广场”周围开发了一小片富有吸引力的街区,但是当地也安排了一系列不应出现在城市中心的设施,包括二战后由法国军队使用的两个兵营、社区政府管理的各种企业、各种小型的工商业、二战后为安置流离失所人士所建立的居住区,再加上一条B27号联邦公路把所有设施和城市中心都分割开了。
1992年初确定了参赛方案的一等奖,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该方案规划了边界清晰的围合式街块,内部土地进行细分且功能混合,同时与基地内部的各种现有状况相互呼应。规划方案提出在约100 m宽的训练场地上(原来是建于1930年代的一个军营),规划一系列充满城市氛围、地块经过细分的围合式街块,同时再规划一条主要的城市轴线——“法国大道”穿过整个区域;而在第二个军营(洛雷托街区)内部,方案规划了一个长条状的广场,作为整个南城区内部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为了使两个军营地区相互联系起来,设计方案建议把斯图加特大街变成林荫大道,帮助联系东部的方形广场和西部的圆形广场。在评奖说明中,评委会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方案体现了“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在保持“清晰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创造了“多样化的广场和街道空间”。除此之外,整个城市设计方案在创造鲜明而有力的结构同时,“细腻地回应了现状的需求”,城市公共空间与绿地空间布局合理,在围合式街块内部还混合布置了私人和其他开放空间(图4)。
图4 1992年竞赛的一等奖,规划图中部偏左的位置是“洛雷托街区”,中部偏右为“法国小区”,老城位于规划图以外的北侧
从方案到现实
在这之后,城市整治局与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斯图加特的“Lehen drei”事务所一起合作完成了城市设计的框架规划(总体规划)(图5)。框架规划对原城市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化,并确定了分为五个阶段的实施方案,同时还以书面形式确定了“规划的具体目标和原则”。由此,招标文件中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细化,同时还详细规定了实施的程序、融资和市民参与方式等方面的内容。文件还提出,地块应该优先提供给蒂宾根当地的市民。基于这一前提,城市政府第一次提出把建造合作社作为开发的基本工具,而蒂宾根当地的居民当时还不了解这个新的工具。人们对原有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了大量改动:由于各种社会、文化及就业设施缺乏资金来源,有必要保留更多的旧建筑以便容纳这些功能,此外还要进一步落实公共空间方面的内容,围合式街块同样需要细化,不能只是保持竞赛模型和规划图纸上那么抽象的状态,必须使每个街块的建筑物形成自己的特色。不过尽管经过了大量的改动,整个规划方案仍然严格保持了竞赛概念原有的鲜明特色。
图5 框架规划的模型(1993),规划的围合式街块更像是一系列的独栋住宅建筑构成的补充,每一个都是独立的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根据德国规划法规,框架规划本身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工具。《建设法典》中规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是建设指导规划当中的“建筑群规划”。建设指导规划应当根据立法者的意愿,从公共利益出发,保证社会公平的土地利用,确保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开发,同时对作为人们生活基础的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在市民及公共机构的参与下,“建筑群规划”本身是城市或者社区政府以地方性法律的形式所做出的规定:确定位于原设定有效区域内的各个地块该如何被使用和建造,明确相关地区内部各个地块的功能利用类型,是作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还是作为功能混合的城区?这些规定都需要通过书面形式加以说明。建筑群规划规定了各个开发地块的面积和密度、建造方式、屋顶形式以及建筑高度等要求,相关图纸上还会明确建筑红线、允许建设的用地范围、停车用地以及绿化范围等内容(图6)。
图6 “法国小区/Wankheim谷地”部分的建筑群规划,其中既包括现存的建筑,也包括新规划的围合式街块,当地的溪流已经再次恢复成自然状态(2000)
蒂宾根市政府通过了框架规划以后,1993—2008年间,在得到竞赛中标事务所的协助下,城市整治局与城市规划局共同合作,按照“不断学习的方式”分步骤制定了每个区块的建筑群规划,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同时组织了各种公共事件和市民参与活动,帮助建立各种建造合作社,除了为那些有建造意愿的人预留地块以外,还安排了一系列塑造公共空间的工作(图7)。
南城区的建筑群规划鼓励开发各种围合式的街块,建设用地规定中一般把进深定为13 m,允许开发多层的城市型建筑,在建设中还可以沿地块边界进一步对地块进行细分。不过建筑群规划并没有规定单个地块的大小,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建造需求自行分割地块。为了加强建筑和功能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了改善这些高密度围合式街块的采光条件,规划建筑檐口的许可高度进行了差异性的规定。在每个围合式街块里面,除了安排了一部分区段给单个家庭使用的三层联排住宅以外,还允许开发最多6~7层高的多层建筑作为住宅和办公用途,这样每个围合式街块都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开发项目。除此之外,规划在屋顶形式方面也给人们提供了不同寻常的自由度——仅仅规定了一条虚拟的“屋顶轮廓线”,无论是平屋顶还是盔型屋顶,几乎所有的屋顶造型方式都可以接受。尽管在建筑群规划中已经规定功能混合的要求,为了保证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在土地买卖合同中还进一步根据民法方面的规定做出了非常详尽的协定(图8—图11)。
图8 每个围合式街块内部均布置了一个宽敞的内部花园庭院,作为集体活动区域(2012)
图9 从前的马厩改造成了今天的工作室(2001)
图10 在花园庭院中,人们在紧邻内侧住宅的位置规划了5 m宽的带状土地作为私人花园,更里面的花园庭院则作为集体活动空间使用(2003)
图11 法国小区内部
虽然有计划建房的居民普遍认可规划所提供的广泛建设自由,但是他们却不支持停车方面的要求。规划希望停车位不会干扰对地块细分方面的要求,为了保证达到城市空间的开发强度,同时创造出理想的公共空间,不能采取地面停车的形式。规划最初的想法是希望使居民与个人汽车停放点的距离与其与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差不多。因此停车位被分散设置在停车楼当中,这些停车楼由私人企业(部分由社区政府的自有企业)建造。车辆的停放最初主要是依赖能够节省空间的机械停车设施。不过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还是发现这种技术解决方案实际上过于复杂,而且有时还会出现故障,因此在开发的后期则改为传统的方式,在地块的内院下面兴建集体使用的地下停车空间。面对复杂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各种地役权方面的问题(例如紧邻现有建筑物的建造权和建造房屋的权利等),蒂宾根市政府选择与公证机构合作,对这些新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必要的规定(图12—图14)。
图12 洛雷托街区的鸟瞰图(2008)
图13 街道上也布置了小广场式的空间(2012)
图14 白天的花园庭院由儿童之家使用,晚上和周末则由内部的居民使用(2009)
由市民建造城市
城市整治局很早就认识到,为了实现规划所期望的小型地块功能混合,与私人相关者合作是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根据框架规划的规定,优先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把土地分给蒂宾根的市民。虽然建造合作社这种开发模式在当时还不为人熟知,蒂宾根市政府坚持鼓励这种模式的原则,同时城市政府也并不排斥商业性的开发商。人们如果希望城市政府能够为其预留土地,规划的前提条件就要求申请土地开发者在建设完成之后选择自用或者对外出租,此外还必须在底层提供就业空间,以帮助提升街区的活力。城市整治局对发展建造合作社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地块、合作建房的业主或者有兴趣的企业。一开始很多蒂宾根的市民对在曾经的军事用地上进行建造活动持批判态度,也不支持成立建造合作社的工作。但是当1997年第一幢建筑落成以后,开发的过程就变得比较有活力了,到了后来申请地块的商业开发商或者建造合作社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可建地块的数量。1999年,人们对开发商与建造合作社的表现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比较,发现后者明显具有更大的优势:与那些专业的开发商相比,建造合作社完成的建筑造价更低、更生态、各种附加的使用价值更高、功能更混合,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建筑品质也更高。基于比较的结果,社区议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决定在南城区下一阶段的建造过程中,土地的出让进一步向建造合作社倾斜。
在学术讨论中人们普遍会认为,如果在紧张的空间中安排多种建筑形式往往会导致过于多样、喧闹乃至混乱的效果。但正是由于建造合作社的参与,蒂宾根南城区才获得了这样巨大的成功。实验结果显示:建造合作社完全可以成功地创造出新的城市结构。此外还有一条重要结论:这种开发模式可能是实现具有细分地块特点城市结构的唯一途径。在各种保证开发获得成功的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蒂宾根所提出的“离开那些郊区的居民区,回归城市”原则。不管领导机构、执政党派、负责部门、部门负责人或者市长人选出现什么样的变化,20多年来这个原则始终都保持不变。在此期间,蒂宾根市政府甚至还把南城区开发过程中发展出的原则作为整个城市发展策略的基础。在南城区以外的地区,比如在“磨坊小区”或者“老纺织厂地区”这样的城市废弃地和前工业用地,人们也根据同样的原则进行了土地开发。这些新街区的开发并不是直接复制南城区的做法,而是坚持了南城区开发的主要原则:建造合作社、地块细分、功能混合和社会多样性。在其他方面,这些新项目与南城区的项目存在很大的差别,人们通过“不断学习的规划”不断对之前的经验加以总结,并改进暴露出的不足。在蒂宾根,城市发展在坚持地块细分原则的同时,人们也可以很直观地从七个不同的街区变化当中,总结这些原则在20多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发展、变化、改进并得到落实的。
人们在走访这些分别属于不同时期街区的时候,可以看到建造合作社帮助促进了社会、生态和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创新:每一个项目都会一年一年地不断变化。在蒂宾根,由建造合作社负责开发第一栋能源自给型建筑;它还帮助尽可能多的商业类型开发项目入驻南城区;各种新的共同居住形式也不断被发展出来;建造合作社也使人们能够以新的方式实现较大规模区域的共同发展;它还在那些开发存在困难的废弃地上实施了一系列的先锋性项目。除此之外,这些努力也给常规的住宅市场带来了大量的变化和活力(图15,图16)。
图15 洛雷托街区中的城市联排住宅中采取了功能混合(2012)
图16 洛雷托街区:新旧之间的对比(2001)
南城区作为典范
德国国内和国外的同行一直对蒂宾根的开发模式充满兴趣。蒂宾根南城区曾经获得包括“德意志城市设计奖”和“欧洲城市设计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几年前,来自荷兰城市阿尔默勒(Almere)的代表团参观南城区,希望蒂宾根的经验能够对于他们自己的新城区发展有所启发,他们首先关心的是如何启动并且推进建造合作社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通过集体讨论,来自荷兰的客人了解到,之所以建造合作社能够成为一种稳定的发展工具,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城市设计的现代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了革新,并由此创造了全新的城市结构。阿尔默勒的 CASLA建筑中心在2009年年底举办了一次名为“蒂宾根——阿尔默勒的榜样”的展览,副标题就叫做“为的就是塑造城市性”。
作者:莱昂纳德·申克,德国康斯坦茨大学城市设计教研室教授;廓尔德·索尔克,德国蒂宾根市主管城市规划的副市长(2010年以来)
译者:易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曾秋韵,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原文刊于《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2期,p32-38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明显处注明出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