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粹 | 【2016.5期优先看】全球化与地方性交织中的街道空间——评《城市、街道与市民:度量凡生》
【编者按】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本号特地邀请作者撰写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精华版 ——
数百年来,伦敦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其街头巷尾不断上演着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共生故事,社会隔离和融合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热点议题。传统上城市研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那些引人瞩目的地标性场所,如大本钟、牛津街和金融城,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占据伦敦居民人口半数以上的外来移民时,不难发现,在前述的场所中他们的身影往往是孤立的、隐匿的。那么,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场所在哪里,他们又是如何学习和融入这个陌生社会的呢?
研究多元化和移民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对“城市边缘区”的关注。这些边缘性场所,大都与那些象征城市标志的著名场所在物理空间上临近,却在文化意义上相互隔离;它们通常与贫困和少数族裔紧密相关,长期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它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资本浪潮和地方性的场所建构中,但在正式的城市发展议程中却往往不可见或匿名。如何使不可见得以可见,重新认识这些边缘性场所的生命力与价值,成为近年来研究城市公正和包容性问题的一个关键议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苏珊娜·霍尔(Suanne Hall)博士的英文著作《城市、街道与市民:度量凡生》(City, Street and Citizen: The Measure of the Ordinary)巧妙地以边缘视角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城市街道的生动研究。书中选取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条普通的商业街“沃尔沃斯路”(the Walworth Road)为透镜,剖析全球化浪潮与地方性生活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融合。
这样一条看似平淡无奇的街道,却是伦敦大都市区经历后工业化、经济危机、全球化等转型期的典型缩影。它是一条典型的“地方性”商业街,坐落于英国最受剥夺的自治市地区又使其具有极其特殊的社会人口构成,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种族聚居区,成为研究伦敦多元文化聚集和交流的最佳切入点。
作者利用自己兼为建筑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特殊身份,带领读者步入沃尔沃斯路这样一个“普通的微型公共空间”,思考地方实践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越国籍、信仰和文化的差距,塑造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
在约1英里长的沃尔沃斯路上,超过60%的零售业商铺为独立经营,接受访谈的93个业主来自20多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一幅零售业店铺主的来源地图,同时也是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版图与当代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在时空间上的叠加。
为什么这些个体和群体会选择在此聚集,并长期居留?从场所视角,各类店铺应对全球化、社会经济和居民需求的不断转型,从店铺的经营业态、空间分割、客户定位到场所使用,不断进行着地方化的社会生产,从传统手工艺店铺的转型到一站式便利店的出现;从文化视角,店铺主借助于“熟悉”、“亲密”和“技能”等经营艺术,构建社会性的接触点,例如共享餐桌,诱发各种形式的相遇和交换。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在经济转型、租金上涨和网络销售的冲击下,英国大量的零售企业和地方性商业街已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本书则为读者提供了另一幅实证画面,即独立经营的小型店铺面对这些变革,如何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生存策略。沃尔沃斯路上44%的独立店铺在这里的经营时间已超过10年。关键的成功之处在于“活力”的创造——意味着一个场所不仅融入地方经济,而且代表了“一种临近的和人性尺度的经济,在其中人们能更好地掌控他们的生活”。
对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而言,在全球资本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曾经稳定的地方性场所带来巨大冲击的今天,需要深入考察和理解这背后的社会经济逻辑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特别需要借鉴本书中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和学者的谦卑情怀。正如作者所提出的:如果无法认知那些既已存在的多元文化的场所,又怎么可能去创造它们呢?
——全文版 ——
【摘要】街道作为城市生活的舞台,是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尤其对于以伦敦为代表的国际移民城市而言,街道更成为多元文化交流和社会融合的平台。《城市、街道与市民:度量凡生》一书以伦敦南岸一条普通的地方性商业街为研究对象,从人类学与建筑学的交叉视角,深入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下商业街作为微型公共空间在地方经济、社会互动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文章对著作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和研究特色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就其交叉学科视角、城市边缘视角和城市转型研究的特殊价值贡献进行了评述。
1 边缘视角下的城市街道:全球化与地方性共存
在城市空间中,街道是最普通不过的。但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正是这数不清的大街小巷构成了城市中普罗大众社会生活的空间舞台;从社会学而言,它更是行塑城市公共领域的重要阵地。今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资本力量和地方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呈现出紧密交织与博弈的复杂局面,尤其在以伦敦为代表的世界城市中尤为显著,街道成为不同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其中展示身份、相互交往和实现自我的重要场所。
数百年来,伦敦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其街头巷尾不断上演着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共生故事,社会隔离和融合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热点议题。传统上城市研究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那些引人瞩目的地标性场所,从大笨钟、牛津街到金融城,但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占据伦敦居民人口半数以上的外来移民时,不难发现,在前述的场所中他们的身影往往是孤立的、隐匿的。那么,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场所在哪里,他们又是如何学习和融入这个陌生社会的呢?
研究多元化和移民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对“城市边缘区”的关注。这些边缘性场所,大都与那些象征城市标志的著名场所在物理空间上临近,却在文化意义上相互隔离;它们通常与贫困和少数族裔紧密相关,长期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边缘;它们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的资本浪潮和地方性的场所建构中,但在正式的城市发展议程中却往往不可见或匿名。如何使不可见得以可见,重新认识这些边缘性场所的生命力与价值,成为近年来研究城市公正和包容性问题的一个关键议题。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苏珊娜•霍尔(Suanne Hall)博士的著作《城市、街道与市民:度量凡生》巧妙地以边缘视角为切入点展开了对城市街道的生动研究。书中选取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一条普通的商业街——沃尔沃斯路(the Walworth Road)——为透镜,剖析全球化浪潮与地方性生活之间的冲突、碰撞与融合。
全书除简介以外共有七章。前两章围绕“城市边缘区”的历史和未来展开,第一章“让实践可见”重点讨论了城市多元文化的理解问题,第二章“归属的边界”则聚焦于沃尔沃斯路街道景观的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了社会性和空间性边界的形成是如何被规范、抵制和转变的。在第三章“坐的艺术”和第四章“服装的艺术”中,作者带领读者步入商业街上的两个小型店铺:尼克的咖啡馆(Nick’s Caff)和雷德的定制裁缝店(Reyd’s Bespoke Tailor Shop),探讨了在这些人群多元化并远离权力中心的“次级世界”(sub-world)中,愉悦的日常生活和地方性忠诚是如何由“共享”的“姿态”、“爱好”和“社会符号”创造出来。第五章“邻近的政治”和第六章“街道的度量”中,话题转向了日常社会空间中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性,思考在当今高度混合和流动的城市社会中,地方性的忠诚和参与对于归属感的影响,街道又是如何在政治和设计的语境中被重新认知和赋予价值。在最后第七章结论部分,作者辩证地思考了城市街道作为全球—地方性(global-local)空间的复杂属性,将讨论框架置于两个更为宏大的问题中:在全球性世界中地方性的涵义,以及在城市变革中人们的选择,进而提出在政策和规划制定中认识地方性价值的重要性。
2 商业街作为微型公共空间:让混合与流动得以可见
为什么选择伦敦城内这样一条看似平淡无奇的街道开展研究?作者在一开篇就进行了解释:因为这里可以被视为英国特别是伦敦大都市区经历后工业化、经济危机、全球化等转型期的典型缩影,具体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殊的社会和空间特征。
(1)这是一条典型的“地方性”商业街(high street)。不同于牛津街、摄政街等知名商业购物区,地方性商业街上零售业的支撑群体是周边步行范围内的居住和就业人口。伦敦市内主要商业街周边500m范围内覆盖了2/3的伦敦居民,人们在当地街道的主要行为并非购物,而是各种交换和交往活动(比重高达2/3),体现出商业街在跨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价值。
(2)这里社会人口的特殊性又使其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商业街。沃尔沃斯路坐落于伦敦的萨瑟克区(Southwark),是英国最受剥夺的自治市之一,其中聚居的大量老年人、年轻人、贫困人口和新移民等脆弱群体是对城市发展和转型最为敏感的人群。由此引出一个颇有意义的关注点:面向这类群体的小型零售活动,哪些能够在连锁店大举扩张的浪潮中存活下来,甚至进一步推动街道的繁荣。
(3)这里还是一个典型的多元种族聚居区。南岸区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48%为非“白种英国人”(White British),使用的语言多达120余种【http://www.southwark.gov.uk/】。因此,不同于中国城(China Town)或砖块街(Brick Lane)等带有显著单一种族特色的零售场所,沃尔沃斯路成为研究伦敦多元文化聚集和交流的最佳切入点。2006年关于伦敦居民出生地的普查报告(A Profile of Londoners by Country of Birth)显示,伦敦已经成为典型的国际性移民城市,约40%的居民在英国以外的地区出生,并且人口跨国流动日趋频繁,现有国际移民中一半以上为1990年以后进入,约四分之一在2000年以后进入。
全球性和地方性,这两个看似对立又在实际生活中紧密交织的概念,通常被置于国家这一宏大层面或关于社区的道德说教中进行讨论。作者利用自己兼为建筑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特殊身份,带领读者步入沃尔沃斯路这样一个“普通的微型公共空间”,思考地方实践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越国籍、信仰和文化的差距,塑造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在它线性聚集的众多店铺空间及其次级世界中,是不同阶层、种族、族群、不平等和机遇的相互交织。沃尔沃斯路作为一条寻常尺度的城市道路,为我们去感知我们的环境,以及全球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城市化和多元化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存在”。
3 地方性空间的公共性:场所的文化和文化的场所
和许多世界城市中的商业街一样,沃尔沃斯路是一条“全球性的街道”。但作者提出,需要同时看到它所兼具的全球性和地方性的双重特点。作为雷•奥尔登堡(Ray Oldenburg)所说的“第三场所”(third places),它向我们同时展现出“场所的文化”和“文化的场所”;亦印证了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关于“文化是普通的”(culture is ordinary)的观点,人们的日常互动是实现文化的共享、学习和创造的重要途径。
在约1英里长的沃尔沃斯路上,共有227个建筑单元,除了图书馆、博物馆、门诊部等少数公共建筑外,主要为零售业商铺。其中,超过60%的零售业商铺为独立经营,绝大部分业主都直接参与店铺的经营活动。在128个独立店铺中,接受访谈的93个业主来自20多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据此,作者绘制出一幅零售业店铺主的来源地图,可以视为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版图与当代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在时空间上的高度叠加。
接下来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些个体和群体会选择在此聚集,并长期居留?作者将目光投向店铺与其经营者来源地之间错综交织的连线上,思考这些移民是如何从熟悉的出生地向陌生的世界迁移,并且在这个全球化了的地方性场所谋生。回顾商业街及其上各类店铺百年的演变历史,不同场所之间社会文化的交互作用异彩纷呈。从场所的视角,可以看到如萨斯基雅•萨森(Saskia Sassen)笔下描绘的多种场所“并置”于街道空间,同时应对全球化、社会经济和居民需求的不断转型,从店铺的经营业态、空间分割、客户定位到场所使用,不断进行着地方化的社会生产,例如从经营伦敦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制造向全球化生产链中的批发店的转变,扎根当地低收入居民需求出现的一站式便利店和一元店,应对地产风险而细分出租单元的组合型店铺。从文化的视角,店铺主借助于“熟悉”、“亲密”和“技能”等经营艺术,营造出各具特色的店铺场所,尤其是通过构建社会性的接触点,例如咖啡馆中共享的餐桌,裁缝店中关于服装品味的共识,诱发各种形式的相遇和交换,行塑出充满活力的街道场所。
4 商业街的未来
在英国,城市零售业空间,尤其是那些特色的小商铺和市场,不仅承载了丰富多样的社会交往,而且在不同阶层和种族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的调和功能。而上个世纪末期以来,在经济转型、租金上涨和网络销售的冲击下,大量小型独立店铺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许多研究都提出零售企业和地方性商业街已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新经济基金会(NEF: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2002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英国小规模零售业受经济全球化冲击呈现持续性衰退,在1995—2000年的5年间,全国共有约3万家地方性商铺和服务业企业消失,占比高达1/5。
本书则为读者提供了另一幅实证画面,即独立经营的小型店铺是如何应对这些变革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生存策略。作者提出,从许多方面而言,沃尔沃斯路都是一条成功的和富有弹性的街道,44%的独立店铺在这里的经营时间已超过10年。虽然它可能并不符合正式规范中关于“成功的街道”的大部分评价标准,但它至少,也是最关键的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活力”(vitality)的创造——意味着一个场所不仅融入地方经济,而且代表了“一种临近的和人性尺度的经济,在其中人们能更好地掌控他们的生活”。
在作者笔下,沃尔沃斯路成功地成为一个“提供生活世界和生活机遇的地方性场所”,其生命力和经济活力的基础是街道的经营单元足够小,有利于实现自我决策和高度聚集;同时体现为各种文化和差异化场所的并置与拼贴,居住和工作场景在时空间上的高度叠合,从而带来丰富和活跃的社会生活。但另一方面,这里还是一个“脆弱的场所”,极易受到连锁店或团体暴力的冲击,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其社会和文化价值。
5 结语
本书适合对于城市建筑、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城市问题有兴趣的各类读者。相对于其他从街道层面讨论全球化和地方性关系的论著,本书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交叉学科研究。作者兼具建筑学和人类学的学习经历,故能很好地发掘街道空间与社会生活的特征,并在两者间建立联系:将“地方”分解为一系列次级世界相叠加的产物,研究人们的日常实践是如何行塑地方,又如何被地方所塑造。这正是当前城市研究的新趋势:物质空间不再仅仅作为隐退于社会生活背后的舞台,而是积极地加入到地方性社会网络和空间转型的生产过程中。
(2)边缘性视角。当代城市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元、分异与流动的后现代特质,传统单一的、专注主流的研究视角已难以提供全面诠释,边缘性视角的意义日益凸现。本书聚焦移民这一边缘性群体,特别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他们不仅作为“受体”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和推动城市转型。其次,研究地点选在伦敦市中心南部的“大象与城堡”地区(the Elephant and Castle),这里与圣保罗大教堂和金融城仅一河之隔,密布的低层小商铺和大片的水泥住宅楼与河北岸高楼林立的繁华商务区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观对比。此外,作者作为一位来自南半球的学者,其移民身份让她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街道上多元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精彩之处。
(3)城市转型研究。作者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将一条地方性商业街及其上店铺的发展演变,置于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城市转型、国际移民潮等宏大转型背景的讨论中,引发出诸多颇有价值的转型议题,包括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小规模零售业的发展前景,外来移民在城市社会中的生存和融入,地方与全球文化的竞争、冲突与共生,地方性街道的社会和文化价值,经济转型与互联网浪潮下街道活力的来源与重塑,等等。
对于城市政策制定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而言,在全球资本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给曾经稳定的地方性场所带来巨大冲击的今天,需要深入考察和理解这背后的社会经济逻辑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特别需要借鉴本书中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和学者的谦卑情怀。正如作者所提出的:如果甚至无法认知那些既已存在的多元文化的场所,又怎么可能去创造它们呢?
作者:刘佳燕,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liujiayan@tsinghua.edu.cn
公众号编辑:张祎娴
公众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