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抢先版】公交导向开发(TOD)地区的规划圈层结构划分

2016-12-12 刘泉 国际城市规划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公交导向开发(TOD: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站点地区是以轨道公交站点(本文主要指城市轨道站点)为中心形成的开发建设地区,交通区位价值和开发带动效应随着与站点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布局多呈现出圈层结构。TOD规划对站点周边地区进行的圈层划分,并非单纯的空间布局意向,而是在功能分布及混合度、开发强度、设施配置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划指引,由控规等法定规划落实,并进一步影响开发投资决策。因此,合理的圈层划分是有效发挥TOD规划作用的一项重要方法。


在我国近年来TOD规划实践已形成丰富成果的背景下,虽然针对中国化的TOD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已有较多研究与讨论,但对不同城市实践案例之间的系统总结却并不充分,依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解读,总结出影响TOD地区圈层划分的主要要素,包括步行尺度、用地功能、级差强度和地价分布四项内容。其中,步行尺度是核心要素。此外,圈层布局的目的是按照不同区位关系优化片区的功能配置和强度形态,反之,不同功能、强度和地价围绕站点分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身也是界定TOD地区圈层的重要依据(图1)。在圈层边界划分方面,对不同要素对边界划分的影响以及TOD类型与圈层边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图2)。在圈层结构划分方面,对边界内部的圈层细分以及边界内外的衔接关系进行了梳理(图3)。



图1 TOD地区类型与其对应的圈层尺度的两种关系



图2 边界内部的圈层细分



图3 边界内外的衔接


基于上述比较分析,得出以下规划结论。


  • 从城市层面的宏观视角来看,TOD地区不过是小尺度空间节点,但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开发建设(主要是大中城市)中,由于轨道站点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新建地区和旧城区域,不仅具有带动站点及周边地区发展的触媒作用,更是优化城市整体结构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说,作为大结构中的基本组成单元,TOD地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


  • 从TOD地区的微观视角来看,圈层结构是促使站点形成集聚发展的规划结构基础,如何划分既体现了低碳集约发展的空间理想,也反映了市场经济规律的现实作用。通过案例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基于共同的规划目标和原则,不同实践可能采用不同甚至相左的规划布局模式。这与北美地区TOD规划实践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由于TOD地区各方面条件的差别,一种TOD模式并不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在多重要素影响下,TOD圈层结构的多样化具有合理性(图4)。



图4 TOD地区的规划圈层结构


因此,从TOD地区规划布局的技术细节入手,对国内外TOD规划圈层结构划分的影响要素及方法进行综述和总结,可以为TOD地区更加科学合理的构建布局模式及依据不同圈层特点进行规划控制引导提供参照与支撑,促使规划意图在不同建设条件下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充分发挥TOD效果,从而通过大量轨道站点地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实现推进城市整体结构格局改善的总体目标。


作者:刘泉,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403474330@qq.com


订阅号编辑:张祎娴

订阅号排版:赵大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