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梁漱溟年谱 》
著者:阎秉华,李渊庭
编者:阎秉华,李渊庭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本印时间:2018年2月
版次:1
印次:1
页数:393页
开本:16
册数:1
卷数:1
ISBN:978-7-100-13888-8
最后一位大儒的人生历程,它告诉你,这个世界会变好的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思想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历史人物,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学术活动都在民国历史中留下了印痕。梁漱溟先和毛泽东的交往一直是为人所关注并为之争论不已的焦点。
对梁漱溟先生的认识和研究需要从整体来把握,因而对研究者来说,出版一部能够展现梁漱溟先生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的年谱是必要的。作者李渊庭和阎秉华多年跟随梁漱溟先生,为梁漱溟先生整理文献,照顾生活,因而对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和性格了解比较透彻。他们运用各种一手文献撰写的《梁漱溟年谱》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梁漱溟年谱》以谱主梁漱溟先生从1893年出生到1988年谢世的95年为轴线,逐年记载梁漱溟先生的社会活动和学术活动,并摘录了梁漱溟生前所发表的文章或言论,完整地展现了梁漱溟先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梁先生一生不仅致力于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探索和发扬,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孜孜探求救国之路。他忧国忧民、仗义执言、勇于实践,充分体现了一位儒者的真性情与真境界。本书绝不只是对梁先生其人其事的记录,活跃于文字中的,更有先生深厚的思想和高远的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李渊庭和阎秉华,二人系夫妇。李渊庭,男,内蒙古托克托县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系梁漱溟的学生和秘书。长期追随梁漱溟、熊十力两位先生治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家学说有一定造诣。1941年以乡建派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活动,1943年,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解放后在全国政协工作,1985年补办离休。业余从事翻译工作,有《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等四部译著出版,晚年与妻子阎秉华一起整理《梁融漱溟先生讲孔孟》,并协助编写《梁漱溟先生年谱》。阎秉华,女,内蒙古托克托县人。1932年考入绥远省女子师范学校,后因病辍学,一直坚持自学。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50年到民盟总部工作,1959年调入民盟中央组织部。1985年补办离休后协助丈夫李渊庭整理《梁漱溟先生讲孔孟》,并编写《梁漱溟先生年谱》。
代 序 自叙两则弁于年谱之前
一八九三年 (癸巳 清光绪十九年)
一八九八年 (戊戌 光绪二十四年)
一八九九年 (己亥 光绪二十五年)
一九○○年 (庚子 光绪二十六年)
一九○一年 (辛丑 光绪二十七年)
一九○二年 (壬寅 光绪二十八年)
一九○四年 (甲辰 光绪三十年)
一九○五年 (乙巳 光绪三十一年)
一九○六年 (丙午 光绪三十二年)
一九○七年 (丁未 光绪三十三年)
一九○八年 (戊申 光绪三十四年)
一九○九年 (己酉 宣统元年)
一九一○年 (庚戌 宣统二年)
一九一一年 (辛亥 宣统三年)
—九一二年 (壬子 民国元年)
一九一三年 (癸丑 民国二年)
一九一四年 (甲寅 民国三年)
一九一五年 (乙卯 民国四年)
一九一六年 (丙辰 民国五年)
一九一七年 (丁巳 民国六年)
一九一八年 (戊午 民国七年)
一九一九年 (己未 民国八年)
一九二○年 (庚申 民国九年)
—九二一年 (辛酉 民国十年)
一九二二年 (壬戌 民国十一年)
一九二三年 (癸亥 民国十二年)
一九二四年 (甲子 民国十三年)
一九二五年 (乙丑 民国十四年)
一九二六年 (丙寅 民国十五年)
一九二七年 (丁卯 民国十六年)
一九二八年 (戊辰 民国十七年)
一九二九年 (己巳 民国十八年)
一九三一九一四年 (甲寅 民国三年)
一九一五年 (乙卯 民国四年)
一九一六年 (丙辰 民国五年)
一九一七年 (丁巳 民国六年)
一九一八年 (戊午 民国七年)
一九一九年 (己未 民国八年)
一九二○年 (庚申 民国九年)
—九二一年 (辛酉 民国十年)
一九二二年 (壬戌 民国十一年)
一九二三年 (癸亥 民国十二年)
一九二四年 (甲子 民国十三年)
一九二五年 (乙丑 民国十四年)
一九二六年 (丙寅 民国十五年)
一九二七年 (丁卯 民国十六年)
一九二八年 (戊辰 民国十七年)
一九二九年 (己巳 民国十八年)
一九三○年 (庚午 民国十九年)
一九三一年 (辛未 民国二十年)
一九三二年 (壬申 民国二十一年)
一九三三年 (癸酉 民国二十二年)
一九三四年 (甲戌 民国二十三年)
一九三五年 (乙亥 民国二十四年)
一九三六年 (丙子 民国二十五年)
一九三七年 (丁丑 民国二十六年)
一九三八年 (戊寅 民国二十七年)
一九三九年 (己卯 民国二十八年)
一九四○年 (庚午 民国十九年)
一九三一年 (辛未 民国二十年)
一九三二年 (壬申 民国二十一年)
一九三三年 (癸酉 民国二十二年)
一九三四年 (甲戌 民国二十三年)
一九三五年 (乙亥 民国二十四年)
一九三六年 (丙子 民国二十五年)
一九三七年 (丁丑 民国二十六年)
一九三八年 (戊寅 民国二十七年)
一九三九年 (己卯 民国二十八年)
一九四○(庚辰 民国二十九年)
一九四一年(辛巳 民国三十年)
一九四二年(壬午 民国三十一年)
一九四三年(癸未 民国三十二年)
一九四四年(甲申 民国三十三年)
一九四五年(乙酉 民国三十四年)
一九四六年(丙戌 民国三十五年)
一九四七年(丁亥 民国三十六年)
一九四八年(戊子 民国三十七年)
一九四九年(己丑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一九五○年(庚寅)
一九五一年(辛卯)
一九五二年(壬辰)
一九五三年(癸巳)
一九五四年(甲午)
一九五五年(乙未)
一九五六年(丙申)
一九五七年(丁酉)
一九五八年(戊戌)
一九五九年(己亥)
一九六○年(庚子)
一九六一年(辛丑)
一九六二年(壬寅)
一九六三年(癸卯)
一九六四年(甲辰)
一九六五年(乙巳)
一九六六年(丙午)
一九六七年(丁未)
一九六八年(戊申)
一九六九年(己酉)
一九七○年(庚戌)
一九七一年(辛亥)
一九七二年(壬子)
一九七三年(癸丑)
一九七四年(甲寅)
一九七五年(乙卯)
一九七六年(丙辰)
一九七七年(丁巳)
一九七八年(戊午)
一九七九年(己未)
一九八○年(庚申)
一九八一年(辛酉)
一九八二年(壬戌)
一九八三年(癸亥)
一九八四年(甲子)
一九八五年(乙丑)
一九八六年(丙寅)
一九八七年(丁卯)
一九八八年(戊辰)
后 记
增订本后记
第二次增订后记
自叙两则弁于年谱之前
——代 序
我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心心念念唯在写出《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书,今者———一九七六年四月——— 《人心与人生》等著作基本完成,则清理一生经历是亦余年可以着手之事乎。爰在年谱编订之前,自撰叙言两则如下:
(甲)
我以清光绪十九年(西历一八九三年)九月九日生于北京,父母为命名焕鼎,字寿铭,其后通用名号为漱溟二字。早从曾祖父香初公(讳宝书)由桂林来北京会试得中,游宦北方以来,流寓北京良乡等处,未得南归。先祖父稚香公(讳承光)、先父巨川公(讳济)均以桂林籍得中顺天乡试,因而至我一辈人犹沿用桂林籍贯,参加广西旅京同乡会,而实际则在北京生长,生活上多染北方习惯,说话悉从北京口音,殆无异乎北京本地人。此从吾父以来即如是矣。
然从另一方面言之,祖父童年始离桂林北来,嫡祖母刘则贵州毕节人,吾父生母陈则桂林人,亲戚故旧大抵桂林人,或其他南省人,社会生活环境自有所不同。及至我先母张来归则又原籍云南大理,盖外祖父张公士铨始从大理北来者。我生长如是家庭中,一切习俗风尚介联着中国的西南方与北京这一大都会,一面若有拘守,一面又通达无固陋。在清季,吾父警觉世界变化,真挚地倾向变法维新,却未接近尔时维新党人;我十几岁关心国事,倾向革命,夫岂偶然哉!先祖母刘幼通书史,既寡居清苦,尝设蒙馆于家,招收儿童,为之课读。先母亦复通习文墨,清季女学初兴,北京有女学传习所之设,曾受聘任教其中。如所周知,中国旧社会绝大多数妇女不识字者,不可以例吾家。
我兄弟姊妹四人。长兄焕鼐字凯铭,清季留学日本明治大学商科毕业,竟以通习日语,当日寇侵占华北、华东期间,受敌伪任用为天津统税局长。虽在日寇失败之前,自动辞职且身故,犹言之可耻。大妹新铭,二妹谨铭均在清季女子师范学堂毕业。新铭适吴县邹应莪,不幸早寡,去世亦已多年。谨铭常斋礼佛者十年,卒于家。四人存于今者独我一人耳。
(乙)
老来回忆此一生多有非自己早年意料之事。例如少年时向往事功,视学问若不足尚,尤厌弃哲学玄谈,而今结果恰得其反。儿时既未曾诵习儒书旧籍,比及少壮且视中国文化如无物,信有如《思亲记》中自己所说“语及人生大道必归宗天竺,策数世间治理则矜尚远西”者,乃不料中年而后卒有《中国文化要义》之作,深入浅出,精辟而周详,为学术界此一研究奠基开端。再如我年未及冠,志切出世,决定一身清净矣,未料年近三十,竟尔娶妇生子。臣丧偶之后,又续婚焉。乍看起来,一若忽彼忽此,率尔行动者,而不知沉思熟虑是吾生性,其审决于衷者固非外人想象所及也。而今追忆往事,只有叹息命运播弄人耳。吾先世累代宦游北方,我自幼随父母住家北京,曾无一日尝过农村生活味道,然竟投身农村运动,茹苦自甘,号召国人以为创建社会主义复兴民族之惟一途径,矻矻十年,徒以日寇入侵未竟其志。其初吾标名曰乡治,志在培植乡村自治体,实为目标远大之一政治运动,其志正在建造新中国。当时虽悟及必须有方针、有计划地发达社会生产以为其根本,顾尚未认识其入手乃在实施社会教育,其重点更在成人。最后写出“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遂为此一生从少壮而中年思索解决中国问题几经曲折转变臻于成熟的具体规划,总结主张,却远非当初感触问题一念兴起时所及料矣。我在人生实践中认真不苟,其步步发展变化固当如是耶。
梁漱溟
一九七六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