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60年的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史学研究和史学翻译两条主线。由于评价制度的原因,后者长期以来受到了忽视,诸多译者鲜为人知,默默无闻,但实际上他们为学术界和学术史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本书分上、中、下三编,集资料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旨在拂去时间留下的尘埃,重现那些被遮蔽已久的光芒。上编是编年体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成果详目(1958—2017年)”,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个有关历史所翻译成果集体记忆的新刻度;中编为一份方便学人查检的“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由“正表”和“索引”两大部分组成;下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工作文献选编”,收录了几十份涉及相关译人、译作和译事的历史文献。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年7月版
作者简介 马军 1969年11月生,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三级)。1992年8月起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上海史、中华民国史、中外近现代军事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社科院历史所所史。现为现代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首席专家。 主要成果有:《上海通史·当代文化》(合著,1999年)、《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口述回忆》(合译,第1版,1999年;第2版,2015年)、《泰西新史揽要》(点校,2002年)、《1948年:上海舞潮案》(著作,2005年)、《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建寅传略》(编著,2005年)、《近代中国高校校歌选》(编纂,2006年)、《国民党政权在沪粮政的演变及后果》(著作,2006年)、《夜来临——吴国桢见证的国共争斗》(合译,2009年)、《舞厅·市政——上海百年娱乐生活的一页》(著作,2010年)、《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文化界译介日本“中国研究”文献目录简编》(编纂,2015年)、《百乐门:老上海集体记忆》(执笔,2015年)、《上海法租界史研究》(主编,2016年起)、《上海工人运动历史资料》(整理主任,2016年)、《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编撰,2016年)、“战乱中的上海”丛书(主编,2017年起)。另发表论文60余篇,文章、译文、口述采访等100余篇。
目录 序言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邹振环1 总论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翻译事业(1956—2017年) 上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成果详目(1958—2017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校者索引 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校外文报纸、外交档案篇目汇编 一、外文报纸部分 二、外交档案部分
中编 中国近现代史译名对照表 “中编”编撰说明 正表 索引
下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翻译工作文献选编 “下编”编撰说明 一 关于编译《宗方小太郎在华特务活动资料》 二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编辑说明(摘录) 三《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编辑说明 四 现代史研究室藏“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翻译资料” 五 历史所编译组会议记录稿 六 侵华史组已译英文史料(1960年7月至1961年12月) 七 关于历史研究所译《传教士、中国人与外交家》一书的基本情况和处理意见 八 五卅组已译外文档案、报刊资料目录(1965年6月编) 九 日本历史学家对汤志钧、唐振常关于评价章炳麟文章的评述 十 记培养中青年的热心人章克生 十一 为我所史学工作辛勤劳动卓著功效的吴绳海先生 十二 《太平军在上海——〈北华捷报〉选译》说明 十三 深切悼念倪静兰同志 十四 《太平军在上海》译名辨误 十五 我的父亲叶元龙(摘录) 十六 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的写作经过(摘录) 十七 上海市主要新旧路名对照表 十八 马博庵教授晚年对史学的贡献 十九 文化名人马博庵的一生(摘录) 二十 《美商琼记洋行在华经商情况的剖析》译者说明 二十一 教育家和经济学家叶元龙(摘录) 二十二 “上海史研究译丛”前言 二十三 倪静兰老师的晚年 二十四 学人传略: 章克生 二十五 学人传略: 吴绳海 二十六 学人传略: 王作求 二十七 我与历史所的编译组 二十八 梅花香自苦寒来: 雍家源先生传略(摘录) 二十九 恩重情深,没齿难忘——缅怀先考章克椮先妣徐馥琤的不凡人生(摘录) 三十 《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修订说明 三十一 我从事“上海史研究译丛”协调工作的回忆 三十二 记忆中的章克生先生 三十三 那些寥落、湮没和远去的星辰 三十四 马爷爷的转椅 三十五 “文革”后的编译组人员 三十六 “文革”前历史所编译组11名译者传记资料目录 三十七 探寻倪静兰女士的轨迹 三十八 从年子敏到甘慧杰: 《宗方小太郎日记》的中译之路 三十九 《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翻译手记 四十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再谈甘慧杰对《宗方小太郎日记》的翻译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