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茅海建主编《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
随着历史题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的大热,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更多人所知,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有关“历史”的话题与讨论。
这些历史人物是真实存在的吗?这些历史故事又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在追文、追剧之余,这些疑问总会从小编的脑海中闪过。
比如,在上古神话题材的剧中,总会看到神农氏的强势出镜,可神农氏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再比如,杨家将、杨门女将的故事多次被改编翻拍,观众们耳熟能详,可杨宗保、穆桂英是史实还是虚构呢?
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茅海建主编的《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中,就有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可靠答案!快来跟小编一起读读看~
《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
茅海建 主编
2018年2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01
为什么传说中会有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这样的人名?
上古时代的世界,是一片洪荒草莽的景象。那时候飞禽走兽蛇虫的数量非常多,而人的数量很少,人类的生活,一般是靠着妇女采集野果野菜、男子外出打猎来维持的。打来的猎物,往往只是经过简单的切割之后就直接吃了,有个成语叫做“茹毛饮血”,说的就是那时直接生吃带血带毛的猎物。后来有一天,也许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天上的雷电击中了树木而导致山林起火,熊熊的火势令人们非常恐惧,但却由此发现,火可以使人感到热,而且被火烤过的动物,吃起来比生的好吃。于是,有一位勇敢的人冒险从着过火的山林中取回了一些火种,将之保存起来供以后需要时使用。这样,人们有了火,就可以抵御寒冷的侵袭,可以避免野兽的骚扰,同时可以吃上烤熟的肉食,因而大大增强了体质,减少了此前容易患上的各种肠胃疾病。在古史传说中,最早学会使用火并拥有火种的地方叫做“燧明国”。随着对于火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掌握了利用人工钻木摩擦产生的高温来取火的方法,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火了。后来,人们把第一个为大家取来火种的人称作“燧人氏”,他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带来了第一缕光亮。据说“结绳记事”的方法,最初也是由他发明的。
有巢氏,或者叫做“大巢氏”,传说中也是远古时代的一位部落首领。那时的人们居无定所,运气好的时候,可能会找到一处岩洞栖身,但岩洞内又可能非常阴冷潮湿,所以患上风湿类疾病的人很多,造成很大的痛苦。而当运气不好的时候,就难免“天当被、地当床”地露宿野外了;这样自然是很危险的,不仅不能遮风避雨,还会受到野兽虫蛇的威胁。于是这位首领就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带领自己的族人,先是采集到大小合适而且足够结实的木材,然后选择相对粗壮的大树,在上面搭建了可供人们晚上休息睡觉的地方,就像鸟儿栖息的巢窝一样。人们因此能够摆脱潮湿的地面和野兽的侵犯,可以安心地入睡了。这位指导人们在树上建巢,让人类的居住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而过上“巢居”生活的首领,便被后世称作“有巢氏”。
关于“神农氏”,我们前面提到过,他教会了人们种植农作物,而且发明了非常有利于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耒耜,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开创者。而“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也让他从古至今都被医药行业尊奉为祖师爷。东汉时代,人们将以前用动植物药物治疗疾病经验的零散记录结集整理成书,并将之命名为《神农本草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著作,以“神农”作为书名,也寄托着人们不忘本源、纪念古代圣人的一种情感。实际上,上古时代的社会,语言都尚未成熟,更加没有文字,那时的人本是无名无姓的,无论是燧人氏、有巢氏,还是神农氏等,都是文字产生以后,人们根据先民在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或革命性的贡献,而冠之于他们的一种带有想象性的称呼。
02
杨家将的故事是史实还是小说?
想必大家对小说、戏剧中杨家将的故事并不陌生,那么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其人其事吗?他们究竟都有哪些人呢?
杨家将是有历史原型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杨业。杨业(?—986)本名杨崇贵,是五代时期割据麟州(今陕西神木一带)的杨信之子,在归宋抗辽之前一直是北汉的大将,后为北汉国主刘崇收于帐下,改名杨重贵,后又被赐刘姓,改名刘继业,所以在小说、戏剧中也有称他为杨继业的。宋太祖生前多次攻打北汉都城太原,时为北汉大将的杨业在对宋作战中屡立战功。此后宋太宗继位,终在公元979年荡平了国势日衰的北汉,时为北汉国主的刘继元出城投降,但此时杨业仍在战场坚持抵抗。宋太宗深知杨业出众的将才,就让刘继元派人告知他国主已经投降。得知国破城亡,杨业泣不成声,只能无奈归宋。降宋后的杨业虽然不像在北汉时那样受倚重,但仍得到宋太宗的信任,负责对辽前线代州(今山西忻州)一带的防务。他在代州各关口修筑堡垒,稳扎稳打,屡屡重创辽军,成功阻击辽军南侵。由于杨业英勇善战,被辽军称为“杨无敌”,他统率的军队被誉为“杨家军”。
雍熙三年(986),宋太宗发起大规模对辽作战,史称“雍熙北伐”。宋军分三路攻辽,其中西路军主帅为潘美,杨业担任副帅。但北伐作战不久,大将曹彬所率的东路军就遭惨败,宋太宗急命中、西路军回撤。辽军自飞狐古道回击,占领寰州(今山西朔州一带),与潘美、杨业所率西路军短兵相接。深谙辽军战力的杨业建议避开敌军锋芒,声东击西掩护州县百姓南撤。但这一提议遭到监军王侁的反对。王侁讥讽杨业惧敌不出,甚至明里暗里攻击杨业躲避辽军是别有用心。杨业听后悲愤交加,叹道:“我杨业与辽人交战多年,这次主张避其锋芒并不是贪生怕死,只是因为天时地利条件均不利于作战;如果你们非说我贪生怕死,我也只能拼死一战了!”主帅潘美在一旁默不作声,杨业只能孤军悬出对抗辽军。临行前,他对潘美说:“这次出战,必是有去无回,只希望诸位在陈家谷设伏,到时设法接应我们。”潘美一口答应。
如杨业所料,孤军深入的宋军很快落入辽军重围。杨业率部力战,奋勇突围至与潘美约定接应的陈家谷,但潘美竟早已率部后撤。望着无一兵一卒把守的陈家谷口,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不禁仰天长叹,他决心以死明志,但不想连累部下,就劝说他们:“你们有家有室,与其和我在这里同归于尽,不如先行撤退,日后皇上如追问此战经过,你们也可如实报告。”但杨家军素来忠义英勇,谁也不愿临阵脱逃,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大家毫无惧色,一番殊死血战之后,杨家军全军覆没,杨业为辽军俘虏,因伤势过重,几天后与世长辞。
古代社会信息不畅,杨业阵亡的详情,宋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知晓,直到后来有一名叫刘吉的武臣出来证明杨业抗辽的事迹后,宋太宗才下诏抚恤烈士遗属,并处罚潘美、王侁等人。后来的历史演义作品,多将潘美描绘为谋害杨业的阴险小人,其实,从根本上说,杨业的悲剧是宋太宗对武臣的防范猜疑所致,潘美不过是宋太宗手上监督武将的一个工具以及对辽战败的替罪羊罢了。
杨业的子孙自然都是“杨家将”中人。杨业共有七子,其中杨延玉同杨业一起战死在陈家谷口,其他六子分别为延朗、延浦、延训、延瓌、延贵、延彬。杨业七子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杨延朗,后来为避宋朝的国讳,改名杨延昭(在历史演义小说或戏曲作品中被称作“杨六郎”)。他自幼随杨业出入疆场,后来一直镇守在抗辽前线,多次阻击进犯中原的辽军,战功卓著。杨延昭有三子,其幼子杨文广是北宋中期名将,戏剧中挂帅出征的杨宗保之妻穆桂英实际上是杨文广之妻慕容氏,而杨宗保只是一个文学中的虚构人物。至于杨业夫人佘太君,据学者考证,当为“折(shé)太君”,从五代直至北宋末年,折家世代戍边,人称“折家兵”。有关折太君的史料不多,文艺作品中的佘太君是后人艺术塑造的形象。
北宋中期,杨家将的故事就开始在民间流传。随着北宋亡国,南宋偏安东南直至为元人所灭,作为民族英雄的杨家将的事迹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这多少也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原来,上古时代还没有文字,那时的人也是无名无姓的,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的名字,都是文字产生以后,人们才冠之于古代圣人的带有想象性的称呼。
而杨宗保只是文学虚构人物,戏剧中挂帅出征的穆桂英,实际上是杨文广之妻慕容氏。
果然剧里的“知识”不能尽信啊!戏说历史是娱乐,历史知识却一定要可靠。
历史是民族和国家的“记忆”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
我主张青少年学生平时多看一些历史书,如果能养成一个从小读史的习惯,那就更好了。学习历史会让人聪明,学习历史会让人变得有智慧。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又有些什么道理呢?
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记忆”。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各种事情,胜负成败,都成了每个人自己的“记忆”;我们每天都要学习很多东西,学会了,知道了,也成为每个人自己的“记忆”。这些个人经历的“记忆”和被“记忆”的知识,使我们了解了科学,也了解了社会,让我们能比较理智地看待各种杂乱的现象,能比较聪明地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最重要的,是少犯过去的错误。一个人的“记忆”有很大的用处,究竟有多大,很难完全说清楚,但若失去“记忆”,却是人生最大的灾难之一。
历史是一种集体的“记忆”,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民族和国家的“记忆”。这一类的“记忆”,告诉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说明各个民族和国家胜负成败的多种经历。学习历史,就是将这类庞大的“记忆”变成我们个人的知识,即所谓“以史为鉴”。这里的“鉴”是镜子的意思。听多了即聪,看多了则明,我们不就能变得聪明起来吗?知识多了,理性会增强,我们不就能变得更有智慧吗?从英文来看,历史是“他人的故事”(history),从他人的身上知道很多故事,学到很多经验,不就是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吗?从小开始学习历史,让“他人的故事”伴随着自己成长,你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具有能力与魅力。
学习历史,就是这样有意思的事情。
我这个年代的老人,从小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那是在50多年前,还只有自然科学部分。可是,人文社会科学也很重要啊,历史知识,尤其是中国历史知识也很重要啊,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本书——《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我们这些编写的人,想通过这么一本书,让青少年朋友能比较方便地触摸到历史,让“他人的故事”变成你们的知识“记忆”,让民族和国家的“记忆”成为你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或许还真能让你们变得聪明起来,变得更有智慧。
《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一共有220个问题,述及我国从远古到清末约五千年的历史,按照年代发展的时序来铺排篇章。你可以从前面看、从中间看、或者先翻到后面看,可以断断续续地阅读,这是我们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但若一口气读下来,却会让你获得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
这本书中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选择了中国历史中的关键节点,即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教育、宗教、艺术等众多领域;有如一把折扇,打开之后,展开了全景式的画面,也展示出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每个问题,就是一篇小品文,大约是1000多字,10分钟左右可以看完。你可根据自己空暇时间的长短,多读或少读。聚沙成塔,积少为多,你不妨在此来一个小小的驻足凝望与遐想……
这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多次协商讨论,最终由北京、上海、广州的八位青年学人承担,他们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山大学等。我们这些编写的人,水平可能不高,文字可能不精,但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本书里介绍的知识是可靠的,绝对没有“戏说”。
本文摘自《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历史》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