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

社科院近代史所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2021-03-06

  《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

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新书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做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郝时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朝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星星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现状与学术努力”、“如何在中外交流、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发挥史学的独特作用”、“新时代历史学的发展和突破”等主题作了发言。

  会上发布了由张海鹏主编的《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反思和前瞻,对于推动历史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翔 

高翔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历史学研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术史是治学的基础。我们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根本上是为了推动今后中国历史学走向新的辉煌。

 

高翔对今后中国历史学研究谈了几点意见。他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现实的关怀是激发人们回顾和探索历史最深层、最直接、最真正的原因,也是历史科学有思想、有创造、有发明、有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要继承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立足中国国情,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以及当今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研究;要坚持理论思维、思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史学实践证明,唯物史观是进步史学的旗帜和灵魂;要坚持历史研究基本的方法论,坚持科学原则,坚持长时段的观点、全局的观点、本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历史虚无主义不是历史学,不是科学,登不上历史研究的大雅之堂。他表示,史学工作者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史学工作者的使命。同时要在加强专家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一支具有卓越的学术建设和组织能力、引领能力的编辑队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 

赵剑英指出,《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回顾了中国历史学4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历史学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对于深化我们对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认识,推动中国历史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增强与国际史学的交流和对话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表示,对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地研究、总结,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社科出版社将继续关注和加强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出版;明年又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将全力确保“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丛书修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书系的顺利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原会长张海鹏 

张海鹏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还是世界史都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这一时期各个领域都有代表性通史著作问世,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也都不胜枚举,形成了一系列历史学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共同烘托了40年来我国历史学各个领域的繁荣。他进一步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将更大受益,出版《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就是为新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个前进的起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历史学要继续发展,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郝时远 

张海鹏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无论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还是世界史都呈现出繁花似锦的局面,这一时期各个领域都有代表性通史著作问世,各个领域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也都不胜枚举,形成了一系列历史学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成果共同烘托了40年来我国历史学各个领域的繁荣。他进一步表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将更大受益,出版《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就是为新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一个前进的起点。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历史学要继续发展,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朝光 

汪朝光表示,从这本书中能看到40年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脉络,它同时是中国学术和中国国家发展的脉络,它让我们从一个学科看到一个学术再看到一个国家发展的40年。40年里,中国历史学变化很大,这本书从广度、深度和历史研究多样性三方面给予我们启示,让我们对历史研究多样化有了初步认知。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星星 

张星星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个年轻的学科,总结学科发展、分析学科发展的不足、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对其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继承中国史学界优良传统,发扬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基础上,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重要发展成就。但是在传承中国历史、治史、修史传统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尚需进一步努力。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各历史学科的好经验、好方法和好方式,进一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

 


  《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新书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万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龙登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奉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华林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先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姜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教授朱浒,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教授黄纯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刘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长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庆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教授杜丽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景超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现状与学术努力”“如何在中外交流、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发挥史学的独特作用”“新时代历史学的发展和突破”等主题相继作了精彩发言。

 

《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一书,论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的概括和现状,并对其前景及趋势做了展望。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中国地方史、民族史、边疆史、历史地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史学史、史学理论、城市史、宗教史、世界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中国历史学40年来发展变化的全景。《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作者皆是历史学领域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带头人、著名学者,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他们深谙各自学科学术状况,评价客观得当,肯定学术成就指出努力的方向,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史学研究的前沿水平。这使得《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成为研究和学习历史学必读的参考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