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徐国琦《中国人与美国人:一部共有的历史》

作者: 徐国琦 
出版社: 理想国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译者: 尤卫群 
出版年: 2019-1
页数: 324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20108174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丰富的档案材料,将焦点集中在民间、个人以及非政府机构之间的互相交往和积极互动上,梳理了蒲安臣、留美幼童、戈鲲化、古德诺、杜威、国际体育等六个领域的丰富历史轨迹,向读者展示,无论中美两国的官方外交关系如何变幻不定,民间和文化层次的交往自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质和运行规律,并且始终保持高度的活跃机制。“共有的历史”注重文化层面和非政府之间的关系,关注中美两国共享的价值观和目标,而不是简单地只注重政府和军队。从这种角度,我们可以解读出一种全新的中美关系史,并可能找到一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新范式。

这本书的副标题“一部共有的历史”,不但是表明徐国琦解读美中关系史的关键所在,而且指出了当今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发展方向。徐国琦自己就是“共有的历史”精神的代表,作为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历史研究,实际上为整个世界的历史研究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入江昭(哈佛大学教授)

中美人民关系的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而非只是高层的政治与外交的历史。我们的关系向来受到那些来到美国的中国人,以及前往中国的美国的私领域所定义。来去两国间的他们是顾问,是学生与老师,是劳工、知识分子、创业家,至今依旧如此。本书收录中美人民在过去两个世纪里共有历史的精彩文章,作者重新讲述了当时著名的旅居人士的故事,他们是建构了我们数个世代所继承的中美关系基础的文化大使,现在却不为人所知。所有认真研究中美关系的学生都一定想阅读本书。

——柯伟林(哈佛大学教授)

在广泛、高度原创并且可靠的研究支持之下,徐国琦的作品确实另辟蹊径,充满学者风范与聪明才智,重新定义了整体国际历史研究的某些关键面向,其中更以中美关系研究为最。本书专注于个人而非国家、政府等各种体制机构,呈现出重要并发人深省的“共有历史”主题,讲述中美人民彼此的相遇。他不使用复杂、模糊或无意义的专有名词为读者带来负担,而是说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陈兼(康奈尔大学教授)

《中国人和美国人》着眼于中美两国人民共同的历程和追求,从国际史的视角重建中美两国人民交往与合作的经历,提供了关于中美关系史的新叙事……不仅带来了学术上的范式创新,而且展现了参与现实的思想力量,值得每一位中美关系史研究者和关心中美关系的人阅读。

——王立新(北京大学教授)

徐教授师承入江昭教授,研究领域纵横出入于多重国际关系的脉络,睿见频出。本书正是国际级史家技艺的展现,不仅可以替有心问津斯道的后来新秀指引方向,也是一般读者向历史探求智慧的启蒙凭借。

——潘光哲(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

徐氏希望通过近代中美文化交流的个案经历,建构出中美两国人民“共有的历史”的心理认知和共同愿望,而非完全依赖国家力量主导一切。……“共有的历史”可以是中美共同经历的希望、沮丧、挫败,掌握此一取径将可扩展至其他主题的研究;它可以贯穿于文化交流、政府活动、商业伙伴、军事合作、技术转移等各个层面,通过具体个案来探索与之联系的中国史、美国史以及中美之间的经历和意义,找寻相互利用、相互竞争、合作分享、冲突分歧等各方面的交往意义。

——吴翎君(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简介  

徐国琦,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历史学特聘讲座教授。近年来致力于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史和共有历史研究,目前已经出版多部专著,代表著作有:《中国与大战》(China and the Great War)、《一战中的华工》(Strangers on the Western Front: Chinese Workers in the Great War)、《亚洲与一战》(Asia and the Great War: a Shared History)、Olympic Dreams: China and Sports。目前正为哈佛大学出版社撰写《何为中国》(Idea of China)一书。



目录  


致谢
导言: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非同寻常的共有历史
19世纪的使者
第一章 蒲安臣——中国派往世界的第一位使节
第二章 中国第一批留学生——19世纪的清代留美幼童
第三章 戈鲲化:美国第一位汉语教师
国际化中的中国和美国
第四章 古德诺:中国的美国顾问
第五章 约翰•杜威:洋孔子兼文化大使
大众文化与中美关系
第六章 由体育运动而产生的共有外交旅程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