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伍榮仲《粵劇的興起──二次大戰前省港與海外舞台》


作者:伍榮仲

出版商: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0-04

ISBN:9789888573875   

頁數:312

定價:HK$138.00

内容简介

這是第一部從社會史、商業史及文化史角度探索粵劇的興起、發展與傳播的著作。作者運用了第一手中英文材料和大量的學術論著,當中包括近年才被發現的檔案,以二十世紀初為焦點,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為止,分三部分論述粵劇的發展過程。


粵劇原先以遊走方式,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農村市集和鄉鎮巡演,後來在香港和廣州兩地大受歡迎。進入城市後,不單與商人資本的介入與戲院之出現息息相關,更對城市戲班的組織與運作、舞臺演藝之風尚、星級紅伶的塑造、粵劇行會的架構等等,帶來劃時代的變化。自晚清始,國家意識日漸強烈,戲曲界掀起一股維新改良之浪潮;而「志士班」和曾經興旺一時的粵劇全女班,都先後對富於傳統色彩的廣東地方戲曲帶來衝擊。


作者同時描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伶人戲班透過移民網絡,散佈在東南亞和美洲的粵人聚居地的情形。這些地方一方面是粵劇演出之重鎮,另一方面是組織地區性巡演活動之聯絡、籌辦、集資中心。書中對於溫哥華的個案,對唐人街商人的熱情襄助、華埠大小社團之踴躍參與、粵劇融入僑社文化和社區活動等都有詳盡的討論。

作者简介

伍榮仲,香港出生,畢業於英華書院及香港大學,後赴加拿大卑斯大學深造,得博士學位。現於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校歷史系任教授,為該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並曾擔任研究生課程主任一職。專業為中國近代史,研究課題圍繞海外華人移民和文化認同等問題。近年開始有關粵劇歷史的研究,主要著作包括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15);與陳澤蕾重編、陳非儂口述:《粵劇六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劃,2007);The Chinese in Vancouver, 1945-80: The Pursuit of Identity and Power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99);並參與《中國戲曲志:香港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的編纂工作。

中文版前言

本書的英文原著 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經美國 Universityof Illinois Press 和香港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合作出版轉瞬三年多,筆者手頭上已收到的書評有十餘篇,先後在主要學術期刊登載,涉及的領域有亞洲研究、中國研究、中國音樂、戲曲、戲劇演藝與華人移民史等等。一部學術著作能夠受到學術界關注,引來研究者的討論,特別是對粵劇歷史這樣一個向來被忽略的課題,可算是這份努力的重要報酬。此外,書評對 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在議題上的界定、資料上的發掘與運用、分析上的嚴謹和(新)觀點的發揮,都有十分正面的評價。其中最值得一提,是前輩學者、粵劇音樂研究的權威榮鴻曾教授對該書多方面的肯定和褒獎(Bell Yung, “Reviewof Ng, Wing Chung, 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H-Music, H-NetReviews. April 2018),實在愧不敢當。

固然,個別書評者亦指出了該書某些不足之處,大體上可分為兩方面。首先,基於筆者本身的學術訓練,特別是以社會史為綱領的研究取向,以致本書對戲曲音樂、舞台藝術與劇目內容等相關項目,每每忽視,或只能輕輕帶過。事實上,要對粵劇和其他地方劇種(或任何中外演藝)作多方位、跨學科的研究,還需關心問題的學者同儕一起努力,方能得到較滿意的成果。其次,由於對資料不同程度的掌握,在處理上方式不一、傾向各異,自然會產生不同的表述和詮釋。例如,本書主體以二十世紀初至太平洋戰爭前夕為時序框架,運用不少新近才被發現的原始資料,圍繞太平洋兩岸,縱橫交錯般勾劃粵劇興起的軌跡。有論者認為應該對二十世紀以前這歷史段落多下點功夫,也有論者強調大戰時期以至戰後五十年代的重要性,正好說明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 已為粵劇歷史研究踏出了重要的一步,有關學者把視野推前到十九世紀以至清中葉,並擴展到二十世紀中後期,看來勢在必行。

在準備中文版的過程中,我決定保持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在內容上沒有作任何的增刪,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翻譯本。主要考慮到在原著出版之際,研究同仁正不斷地探索新領域,將不同課題放在議程上,有關學術論文、專著、藝人傳記、行內人士回憶錄、口述資料、歷史文物等等,在數年間陸續出現,又或在籌備當中,好比箭在弦上。與其忙於為本書加插新章節,倒不如以原來面目與廣大中文讀者見面。這樣一來,筆者也可以爭取時間,與關心粵劇歷史的同儕,專注在新項目的研究上。

我想在這裏簡要地談談幾點近年動向。就如上文提及二十世紀以前本地戲曲活動的歷史面貌,向來礙於資料非常零碎,頗難掌握。喜見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同仁,特別是吳雪君、林國輝兩位館長,翻查中英文報刊、官方檔案、碑銘記錄、歷史圖片等等,讓我們對香港開埠以來傳統地方戲曲的場景,有較明確的認識。另外,容世誠在東華三院徵信錄找到了紅船戲班 1870 年代在香港演出的蹤跡;他同時留意着自十九世紀下半葉不同聲腔、劇種(尤其是所謂

「外江戲」)的線索,更嘗試把藝人、戲班、戲園的狀況,與稍後二十世紀初留聲機、唱片業的發展掛鈎,沿着建制、網絡、空間、科技等核心問題,思考晚清香港的戲曲史,不久將有專書面世。還有內地學者專家向來對粵劇早期歷史就十分關注,特別是關乎劇種形成或出現的問題;而在中山大學任職多年、最近轉任香港城市大學的程美寶,近年對廣東曲藝、聲調和粵音等一連串題目的發表甚有洞見,對我們釐清有清一代粵劇的源流,與各地主要聲腔、劇種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有一定的幫助。

粵劇在海外移民社會的流播,是本書異常關心的課題,近期這方面也有令人興奮的消息。學術界期待已久,饒韻華(Nancy R. Rao)的巨著 Chinatown Opera Theater in North America,在 2017 年由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出版,並於 2018 年 American MusicologicalSociety 年會上獲頒 Music in American Culture Award,是北美唐人街舞台應被視為當地社會音樂文化一部分的重要宣言。該書運用的材料極其豐富,特別是美國排華時期伶人戲班出入境的官方檔案,經作者悉心爬梳整理,討論細緻精彩,對上世紀二十年代,粵劇越洋跨洲的活動,在美加華人戲院網絡,作全面和具深度的探索。欣聞上海音樂學院將出版該書的中文版,其流通量與影響力勢必大增。另外,加拿大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人類學博物館收藏不少二次大戰前的粵劇戲服和其他舞台實物,數量可觀,加上所在地溫哥華是粵劇在美洲的樞紐之一,該批藏品的價值,絕不容低估。館內研究員劉詩源(April Liu)經數年來心血努力,去年夏完成書稿,名為 DivineThreads: The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Cantonese Opera。我有幸能細讀書稿,該書從視角與物質文化入手,對服裝、器物展現的文化符號及當中蘊藏的象徵意義,清楚解說,觀察入微,透過筆者優美細膩的文筆與大量精美插圖,把粵劇從珠江流域紅船階段到藝人帶着衣箱行頭越洋海外,繪成一幅充滿動感和魅力的歷史圖畫,該書現已出版。再加上得悉澳洲(Michael Williams)、秘魯(Lissette MarieCampos-García)和新加坡及泰國(Zhang Beiyu)等地區近期研究動向,實在叫人鼓舞。

在完成本書中文翻譯書稿之際,由香港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負責的國家級項目:《中國戲曲志:香港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也順利向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遞交第二稿,然後轉送北京,待負責單位進行終審,經最後修訂編印出版。自 2012 年起,研究團隊搜尋及整理香港地區的文獻和文物,對有關的歷史現象與現況,不斷地作記錄、分析、探討,資料庫龐大,處理題目繁多。基於志書和集成在內容、體例、表述、字數上,都需要配合整套國家項目的規劃,估計在兩部香港卷出版後,參與的研究人員還會有其他寫作、論述的空間,這是後話。

此書中文版能成事,先要多謝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黎耀強先生的全力支持,他爭取向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購買版權,在翻譯期間耐心等候;進入出版階段,黃懷訢小姐悉心處理,讓整個計劃十分順利。

在翻譯還未展開之先,我曾考慮請人負責代勞。一方面是基於自己長期以英文做學術寫作語言,當時也不懂中文打字,若要親力親為,恐需時過久,而出來的成績也可能強差人意。另一方面,大學裏教學職責繁重,加上處理研究生課程,難免有蠟燭兩頭燃的危機。正為此事苦思良久,得余少華兄提醒,既然是自己心愛研究結晶品,中文終歸是母語,焉能借別人的聲音說話!在出版之際,更得到少華應允為中文版作序,十分感激。

上文提及《中國戲曲志:香港卷》和《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香港卷》的計劃,我有幸參與其事,多年來能和余少華、李小良、容世誠、林萬儀合作,他們對戲曲的熱愛,對演藝傳統的尊重,對學術問題的執着,給我提醒和鼓勵。擔任該項目研究助理的彭斯筵和鄺倩婷,讓我領會年輕人的幹勁和熱誠。此外,自 2014 年起,差不多每次回港出席志書和集成的籌備工作,也得到嶺南大學群芳的余攸英安排協助,在此一併道謝。

好友黃心儀曾細閱翻譯初稿的多個章節,非常感激她給我的寶貴意見,讓行文更加合理和流暢。劉詩源助我找到多幀加拿大方面的歷史圖片,令中文版插圖更豐富。我與 Dora Nipp 在 1984 年於香港大學Robert Black College 認識,三十多年來偶有在電郵上聯絡,但要到2017 年 3 月我們才有機會在多倫多見面敘舊。Dora 向來熱心於加拿大華人社區福利,更是鍾情於加拿大華人歷史,她曾嘗試為我翻閱親友舊相簿找合適相片,雖然未能成事,她對朋友的熱情和付出,始終如一。最後,張文珊協助整理書末中文資料詳列,文珊多年來對我的研究工作曾一次又一次拔刀相助,我衷心感激!

學術圈內外的朋友,給我在精神上的支持和實質上的幫助很大,除了上述多位外,還有冼玉儀、宋怡明(Michael Szonyi)、劉長江、Glen Peterson、蔡志祥、陳守仁、林國輝、黃靈智、黃秀蘭、鄺智文、陳衍德、梁寶華、宋鉆友、周魯生、鄧永樂、鄧永光。另有德州大學歷史系同事 Catherine Clinton、Brian Davies、Gregg Michel、Jack Reynolds,在此向他們聊表謝意。

飲水思源,2018 年 12 月,我回港參加母校英華書院兩百週年校慶,在宴會上有機會與蘇瑞濤老師和歐李志儀老師,並古紹璋老師的後人見面,三位老師是我中學和預科中西史的啟蒙老師,對他們的教導,銘感於懷。

妻子巧玲是我的良伴和摯友,我感謝她對我和家人無限的愛護和不斷的付出。兒子卓皿、女兒海欣、媳 Evie 給我的關心與支持,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取代。寫前言之際,正好是孫兒敬生一週歲,他增添了我們生活上不少樂趣。最後,我希望將此書的出版,獻給我至愛的哥、嫂和姐姐。

寫於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市2019 年農曆歲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