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韩起澜、赵小建著《跨越鸿沟:毛时代的知青与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出版

Jon row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2021-03-06

Across the great divide :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 in Mao's China, 1968-1980

作者:韩起澜(Honig, Emily)、Xiaojian Zhao

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8月

页数:213

ISBN:9781108595728

本书简介

毛时代发起的将城市知识青年迁往偏远农村接受“再教育”的“青年运动”,经常被视为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也象征着那段时期的极度苦难和艰辛。韩起澜等通过对上海偏远地区农村居民点青年的大量档案研究,梳理了上山下乡运动的的历史,尤其关注它是如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乡关系这一关键问题所启发和影响的。本书突出了这场运动造成的分裂和联系,尤其是城乡官员之间的冲突和合作。作者并没有记录一个国家的受害者的故事,而是展示了运动的参与者——被下放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和当地政府官员,如何无视、规避和操纵国家政策,最终破坏了一个长达十年具有毛主义的政策。

作者简介

韩起澜(Emily Honig),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滋分校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性别、性与族群比较劳动历史、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和性、口述历史。对中国历史与现实问题非常关注,曾在研究生阶段就访问过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等中国史学科学机构和高校,曾出版过中译本《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兴隆场 : 战时中国农村的风习、改造与抵拒》等,另外还有一些著作没有翻译成中文,如"Maoist Mappings of Gender: Reassessing the Red Guards," in Chinese Femininities/Chinese Masculinities, editors Susan Brownell and Jeffrey N. Wasserstro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Iron Girls Revisited: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Work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Barbara Gutwisle and Gail Henderson, eds., Re-Drawing the Boundaries of Work, Households, and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Personal Voices: Chinese Women in the 1980's, with Gail Hershatter,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Sisters and Strangers: Women in the Shanghai Cotton Mills, 1919-1949,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赵小建(Xiaojian Zhao),出生于中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她是 Asian American Studies的教授,并在2005年至2008年担任该系主任,主要研究美国史、亚裔美国人历史、移民、家庭、性别和法律史,曾出版《重塑华裔美国人》(Remaking Chinese America) 于2002年由罗格斯大学出版社(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出版,随后获得美国亚裔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American Studies) 颁发的历史书奖。自1994年起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任教,开设了亚裔美国人历史、华裔美国人历史、亚裔美国妇女历史、亚裔美国人法律、亚裔美国家庭等课程,她还为对档案材料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高级研究研讨会。

目录

Copyright page

Contents

Illustrations

Acknowledgments


导论

pp 1-17


第一章- 告别黄浦江

pp 18-39


第二章- 并不是所有的宁静在农村前线

pp 40-64


第三章- 计划外经济

pp 65-86


第四章 - 不恰当的亲密行为

pp 87-116


第五章 - 中国农村的城市前哨

pp 117-136


第六章- 事情总会分崩离析

pp 137-169


 后记

pp 170-184

参考书目

pp 185-202

推荐语

这本书对中国文化大革命运动进行了细致入微、富有洞察力的研究,那场运动将数百万城市青年送往偏远的农村。基于广泛丰富的档案和采访来源,这是一本一流的学术著作,也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给学术界和普通观众。”

——裴宜理,哈佛大学


本书改变了我们对上山下乡运动和毛时代中国的理解。该书以上海被派往农村的青年为重点,不仅记录了他们的经历,也记录了他们与村民、城乡官员和父母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其结果是一段非凡的新历史。

——杨国斌,宾夕法尼亚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