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丰县档案馆 编《丰报》(全二册)出版

国家图书馆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2021-03-06




丰报(全二册)


编著者:丰县档案馆 编

定价:1900元

ISBN:978-7-5013-6454-1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成果之一。《丰报》是民国时期江苏丰县国民党部创办的报纸,内容涉及中外时事、丰县地方新闻、社会时事、教育、文学等,出版从1935年到1948年,历时十多年。不仅如此,《丰报》还有多种各具特色的特刊及纪念号,如《教育周刊》刊载了丰县历年度的教育调查报告,《凤鸣塔》主要连载文学作品、翻译外国文学作品、读者投稿等,并在鲁迅逝世时还有鲁迅纪念专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报纸发行的大多数时间段处在沦陷时期,这份报纸提供了研究沦陷区的日常生活、国人对于抗战的态度和沦陷区人民心态的资料,是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另一个面向。虽是地方小报,是民国时期苏北地区的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为研究苏北抗战史、社会生活史、教育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丰县档案馆,是《丰报》的收藏单位,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馆藏富有地方特色,特藏文献《黄体润日记》在2017年我社出版。《丰报》历经数年向社会大众、机关征集,已出具规模,故面向社会出版,以服务读者。



本书书影










前言



《丰报》
——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的缩影
 
刘 洁
 
本书是“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保护计划”成果之一。丰县档案馆历经数年向社会大众、机关征集,《丰报》收藏已初具规模。《丰报》呈现了民国时期丰县全景;我感动于丰县底层百姓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对黑暗社会不屈的抗争;我更感动于那时编辑的社会责任,也敬佩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丰县的历史担当!但《丰报》毕竟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丰报》,在新闻发布、发表社评时,都带有国民党统治阶级的意志,作为我们后人利用文献时必须加以批判甄别。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对《丰报》也仅仅是知之皮毛,所持观点与专家、学者、各位老师相左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馆存《丰报》基本情况
 
民国《丰报》是1932年11月5日创刊的国民党丰县地方报纸。至1938年5月停刊,次年8月复刊,到1948年11月停刊。从期号考证,停刊前出版约1700期左右,复刊后出版约400期左右。复刊后,期号编排与停刊前没有接续。丰县档案馆现存《丰报》,部分是丰县解放时人民政府从国民党丰县政府缴获,部分自民间征集而来。自1935年2月4日至1948年2月21日,为铅印竖排,白绵纸,长38.7厘米,宽28.7厘米,对开,四版、六版均有。报纸右上角竖排草书加粗繁体一号字“丰报”刊头,刊头下依次有:本期期号、报社地址、登记号、广告刊例、本报价目、总理遗嘱、今日版数(今日张数)等。一至六版基本栏目有:丰县新闻、中外要闻、商行行情、各类启示、文艺特刊、凤鸣塔等。纸张已经发黄变脆,按照国家、省市档案局要求,大部分做了丝网膜托裱并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原件一般不对外展示。该报立足丰县,关注国内,放眼国际,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国际热点事件、国内重大新闻,反映更多的则是丰县的军事、政治、经济、司法、文化、教育、科技、农业、民生、手工业、自然灾害、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广大乡村的缩影,是丰县最真实的历史记忆,对研究民国时期丰县乃至全国农村的发展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丰县档案馆现存《丰报》共243期,最早是1935年2月4日第691期,最晚是1948年2月9日第396期。其中1935年计有73期,1936年有100期,1937年有68期,1938年有1期,1948年有1期。带有“丰报”刊头的1935年有19期,1936年有76期,1937年48期,1938年有1期,1948年有1期,其他为留存下来的第五版和第六版副刊或特刊。此外,本次出版包含部分从民间征集而来的底本。
 
二、《丰报》的内容
 
《丰报》是国民党丰县县党部书记长黄体润先生提议创办的国民党地方报纸,是国民党丰县政府的宣传媒介。黄体润,江苏丰县人,是国民党丰县地方党、政、军首脑人物之一。192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曾任小学老师、丰县教育局视学、丰县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后历任国民党丰县县党部监察委员,丰县教育局长、代理县长,1939年同时兼任县党部书记长。黄体润先生出身农家,嗜书好学,学成从教,又弃文从政,但他爱家爱国爱民族,积极抗日,体恤下属,关注民生,重视教育,关心农耕。因此黄体润先生力主创办的《丰报》,带有他的秉性风格。除报道国际国内重要新闻外,更多版面报道的是丰县本地新闻、民生举措、教育交流、文学创作、学术探讨、科学普及、教育特刊等。在它的第一版,中外要闻占三分之一版面,其余则为丰县本地重要事项、启示等;第二版中外新闻;第三版为民生要闻;第四版为丰县新闻;第五版、第六版为副刊,涉及军事、教育、医疗、农业、手工业、畜牧、文化等,涉猎广泛,包罗万象,兼收并蓄。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国内眼界,更有地方特色。

1.关注国际时事。如1937年11月14日的《丰报》第1559期,第一版第二条大字加粗新闻标题是“九国公约会议继续举行,与日政府直接谈判现已完全无望,英法美代表拟具备忘録交会讨论,顾维钧宣称日拒绝与会存心破坏条约,列强应援助中国继续奋斗”。我们查看史料记载,1937年11月3日至24日,九国公约国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中、美、英、法、苏等19个国家参加了会议,日本和德国拒绝出席。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与会国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停止提供贷款和军需物资,并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丰报》在国内抗战最惨烈的阶段,及时跟进国际上关于中日关系的最前沿新闻,及时告知丰县百姓中日关系现状,告知民众丢掉幻想,积极抗日。应该说及时、快捷是《丰报》当时的办报特点。

2.关注国内热点。如1937年11月16日的《丰报》第1561期,头版头条大字标题的新闻“日军司令部迁往南市,敌猛犯嘉善被我大军击退,京沪路双方于青阳港对峙,敌援军万余人乘运输船抵沪”。写道:“敌在浦东登陆后,敌迹所到之处为自洋泾区、塘桥区至闵行一带。至川沙县城,尚无敌踪发现。”“南市难民区现已全入日军之手,日军于十四日到达该区四周……上海粮食渐感缺乏……南市难民区内,亦有难民约十万人,饮料及粮食均成问题。租界当局因人满,阻止难民再入……日伤兵千五百人,由运输船三艘运返日……敌运输船十一艘,十四日、十五日先后赴沪,除续到敌援兵万余人外,并有铁甲车、坦克车、重炮等起卸上岸。”这一消息记载的正是著名的淞沪会战最后阶段的情况。编辑用醒目的标题把淞沪战役的惨烈,国破家毁、家破人亡的民族灾难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贪婪、蹂躏中国的实况及时呈现在丰县民众面前,进一步唤起丰县百姓的觉醒。

3.关心民族命运。在1936年9月24日的《丰报》第五版第一条,登载的一篇《漫谈怎样纪念九一八?》的文章,其中作者谈到:“救国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我们的国民政府主席和我们每个的小学生,担负着同样的救国责任,所以今天要从上问一问我们的主席,以及全国的农人、工人、商人、军人和每一个小学生,是不是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能力,能否胜过外国人?假如每个人能这样反省一下,再能觉悟的找出正路去走,我想不是不容易救的,那才不负今天来纪念!如果还马马虎虎的下去,那么血淋林的九一八,还是血淋淋的,还是会继续要来的,那就永没有复兴的日子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力透纸背!而在1936年12月29日的《丰报》第六版,丰县人素阆所作诗歌《救国之声》这样写道:“快放下你们的葡萄酒杯/莫再昏迷沉醉/烈火已烧到眼前/胸怀六韬的青年/赶快给队沙场万里去/为国征战杀仇敌/……/敌人肥肉资军粮/敌人鲜血作酒浆/……/破釜沉舟决战日寇/战胜归来凯歌高唱/让欢歌飘荡中华/布满世上!”这首抗日动员诗歌,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在振臂高呼鼓励丰县青年走上抗日主战场,现在读来依然热血沸腾!后来事实也说明丰县有一大批热血青年从此走上抗日前线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4.关注文学巨臂陨落。鲁迅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丰报》为此在1936年11月24日做了一期特刊,发表了多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编辑在《丰报哀悼鲁迅先生特刊》前言中写道:“我们在他的小说、小品和论文里,都可以看出来他的反抗恶势力的精神。他有冷静幽默的态度,热烈深刻的感情,和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志向,又加上一支锋利无比、冲锋陷阵的笔。他竟在十月十九日逝世了,这确是我国文坛和世界文坛的不幸,因为我们失去了青年的导师……我们为他流泪是无用的,我们应依了导师的教训。来为文艺而努力,来促醒全国民众的团结,挽救危殆的中华民族!使中国、使中华民族永远解脱了危运!那么,鲁迅先生虽死,也可瞑目了!”其中病蛰的《哀悼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鲁迅先生在十月十九日,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劳苦大众逝去的。……在上海,在全国,轰动了劳苦的大众,有工人,有店员,有大小学生,有被压迫的民众,都在悲痛的哀悼这位伟大的人民的导师,民族解放的斗士……虽然是蛰居在风气僻塞的丰县的我们!对于这位伟大的人民导师、民族解放斗士的死,若无有一点表示,总觉良心过不去……鲁迅先生所以给我们印象深刻,完全是由他的作品中认识的,认识了一切,认识了我们的敌人。他唾弃一些美丽的空蛊,和躲在人皮里的伪君子,热讽冷嘲的暴露他们的丑恶。”作为丰县地方小报,为鲁迅先生逝世出专刊,体现出编辑的视野开阔、站位高远、立意独特以及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对文学巨匠的尊崇、对中华民族命运多舛的担忧和对民族复兴的热烈渴望。

5.关注民生,崇尚公益。在《丰报》的每一期,都有“本城粮价”“今日气象”专栏。比如1937年1月1日元旦特刊第1295期第六版,“本城粮价”大标题下,注明各种粮食价格(每市石价目):小麦,最高十一元七角,最低十一元四角;大麦,最高五元八角,最低五元五角;黑豆,最高六元五角,最低六元三角;高粱,最高五元八角,最低五元七角;谷子,最高五元一角,最低五元;芝麻,最高十二元,最低十一元;花生,最高六元一角,最低六元;青豆,最高六元五角,最低六元三角。在“今日气象”栏目下,是“天气:晴,风向:东南风,最高温度:48度,最低温度28度”。而每隔几期,在某一版面还有“丰县县党部图书馆新书介绍欢迎借阅”专栏,如1936年6月11日(期号不详)第六版,新书介绍栏目:《民众常识的宝库——国民说部》等;在1936年6月30日第六版,新书介绍栏目:《西医实用医药词典》《病理各论》《眼病皮肤病患痔须知》《花柳病的预防及治疗》等;在1936年7月9日的新书介绍栏目:《从军日记》《没有果酱的面包》《拍案惊奇》《期待》《西湖二集》《传奇小说》等。1936年10月27日、29日《丰报》连续在第六版刊登戒毒公益广告:“公告 注意戒毒1.自26年1月1日起,吸毒、贩毒、制毒的人一律枪决;2.现在是吸白面者最后戒除的机会;3.戒除毒品嗜好,是保全个人性命的唯一途径。”宽严相济,说教结合,正告吸毒人员立即戒毒,体现出该报的社会责任。

6.敢于直面矛盾,鞭挞社会。如在1936年9月8日第六版(期号不详)“凤鸣塔”副刊,丰县闲人所写《母和子》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这孩子的娘,到了傍晚来了,刚进门,看到自己孩子的情形,呜咽的哭泣了,她一手抱起孩子,放在怀里,呼着娇儿、宝宝……又在孩子脸上狂吻着,过后她含着眼泪痛恨地说:穷人真难啊!孩子都不如狗,受着钱的压迫,做富人的奴隶,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要,为着几个臭钱,就把孩子断送了,来做这乳娘,总之做娘的错……她这样喃喃的说着、吻着,心里的怨恨和悲哀,她只是诅咒着社会的不良、贫富的……”作者对黑暗社会的观察、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对人民生活的同情一览无余,字字血泪、满腔悲愤地控诉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在当时登载这样的文章,可见编辑与劳苦大众心心相通。

7.教书育人,重视教育。在《丰报》副刊有大量的教育专刊,主要是交流学习心得,释疑解惑问题、督学整改不足、教育巡视报告、捐资助学启示等。比如在1935、1936年《丰报》开辟《丰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周刊》《丰中周刊》等,介绍日本侵华战争、学校动向、学生习作、科学常识、老师教学体会、算学习题练习、学生旅游常识等。第五版(期号不详)有科普文章《月全蚀时何以仍现暗淡的轮廓》《地球东转飞机何以不遗落于起飞地点之四》等。在1935年10月19日第六版(期号不详)《丰县县立初级中学校周刊》,有算学栏目,登载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题好似打擂台:“证明2=3,2不等于3是大家都知道的……于今我能够证明2=3,当然这种证明是谬谈,不过谬谈也有谬谈的理由,谁能说明为什么能够证明二者相等,我愿赏给他铅笔两支、三角板两个、钢笔一支。”接着就是这位老师的证明过程。在10月26日的《丰县县立初级中学周刊》第六版,就登载了指出“谬证”全过程的方程式,学习氛围之浓厚可见一斑。

如是《丰报》既教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了解日军侵华蹂躏我国土惨剧,又教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以利救国救民。为丰县尊师重教、崇文尚学、学以报国的优良传统再次提供一例有力佐证。在那战乱频仍、硝烟弥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又白色恐怖的动荡时期,丰县有识之士,仍然尽力为学子撑起一片学习的世外桃源!如是传统已融入丰县人的血液里,根植丰县人的心坎里,代际相传、累土成台,才有新时代文化丰县之固有灵魂!

8.关注前沿科学和前卫文学。在1936年8月11日第六版有《四灯干电式收音机使用及说明》,详细介绍收音机的使用说明并附有线路图;在1936年8月13日第五版有丰县罗兆丰所写的评论文章《现社会所需要的文学》;在1936年4月23日载有程克林所写的《漫谈战后的欧洲及现阶段的国际形势》,连载至当年5月28日。《丰报》还有大量翻译作品如《高加索的囚人》《点金术》《风波》《打赌》《泄露秘密的心》等;有学术研究如《漫谈苏曼殊—贾宝玉的比较观》《兽医防治问题之商榷》《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谈到畜牧改进之应取步骤》;有评论如《时局严重与弱小民族应有之认识》《反映时代的文艺》《略论清明兴亡》《五四纪念》《论搜集本县民族史迹》等;有剧本如《救了小生命》《毒果》等;散文小说《春野》则讴歌赞美丰县家乡的田园美,而《雪夜》则描绘了丰县底层百姓的饥寒交迫、苦苦挣扎的社会现实等众多造诣深厚的优秀科普、文学作品。

八十年前的《丰报》,发黄的纸张告诉我们她曾经的沧桑,而她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録。无论是新闻、小说、散文,抑或是评论、争鸣、诗歌等,都是那个时代丰县百姓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民不聊生、苦苦挣扎、而又忧国忧民、不懈奋斗、追求自由、向往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我们今天读《丰报》,仿佛看到丰县前辈们生活的影子,她给丰县所留下的历史记忆犹如生动的舞台剧,诉说着国家、民族、丰县的昨天!她根植丰县,服务桑梓,心怀天下,为中华民族鼓与呼!这是民国时期的丰县,也是当时中国广大农村的缩影!今天我们仍然折服于《丰报》编辑视野宽广、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百姓呐喊、为民族呼号的办报理念;手捧《丰报》,我们依然能闻到她散发的油墨书香、陶醉于她绽放的泥土芬芳、感受到她的温度与力量。
 
2020年6月



目录






上 册
 
1933年12月3日1
1933年12月7日3
1933年12月14日5
1933年12月25日7
1933年12月28日9
1934年1月9日11
1934年1月11日13
1934年1月14日15
1934年2月11日17
1934年2月14日19
1935年2月4日21
1935年2月9日25
1935年2月13日31
1935年2月15日35
1935年2月25日39
1935年2月26日45
1935年2月27日49
1935年3月1日53
1935年3月2日57
1935年3月8日59
1935年3月9日63
1935年3月15日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丰县第六次县代表大会特刊(一)67
1935年3月16日 中国国民党江苏省丰县第六次县代表大会特刊(二)69
1935年3月20日71
1935年3月30日75
1935年4月1日79
1935年4月2日83
1935年4月15日89
1935年4月18日91
1935年4月22日95
1935年4月29日97
1935年5月6日99
1935年5月10日101
1935年5月13日103
1935年5月16日105
1935年5月20日109
1935年5月29日111
1935年6月3日115
1935年6月10日121
1935年6月13日127
1935年6月17日129
1935年6月18日135
1935年7月4日137
1935年7月5日143
1935年7月6日147
1935年7月8日153
1935年7月11日157
1935年7月17日161
1935年7月20日167
1935年7月25日173
1935年7月27日177
1935年8月3日 丰县合作事业服务人员暑期讲习会特刊181
1935年8月9日183
1935年8月10日187
1935年8月16日193
1935年8月19日197
1935年8月20日203
1935年9月6日205
1935年9月14日209
1935年9月16日213
1935年9月17日217
1935年9月18日219
1935年9月19日223
1935年9月20日227
1935年9月21日231
1935年9月23日233
1935年9月24日237
1935年9月25日241
1935年9月26日245
1935年9月27日249
1935年9月28日253
1935年9月30日259
1935年10月1日265
1935年10月5日271
1935年10月9日277
1935年10月10日279
1935年10月12日283
1935年10月15日285
1935年10月16日287
1935年10月17日289
1935年10月18日295
1935年10月19日299
1935年10月21日301
1935年10月26日303
1935年11月7日305
1935年11月14日311
1935年11月16日313
1935年11月18日315
1935年11月21日317
1935年11月26日319
1935年12月7日321
1935年12月10日323
1935年12月17日325
1935年12月19日327
1935年12月21日329
1936年1月1日331
1936年1月25日333
1936年1月28日337
1936年2月1日339
1936年2月6日341
1936年2月8日343
1936年2月11日345
1936年2月13日347
1936年2月15日349
1936年2月22日351
1936年2月29日353
1936年3月4日355
1936年3月7日357
1936年3月10日359
1936年3月12日361
1936年3月14日363
1936年3月17日365
1936年3月19日367
1936年3月21日369
1936年3月31日371
1936年4月1日373
1936年4月2日379
1936年4月7日385
1936年4月9日387
1936年4月14日391
1936年4月17日393
1936年4月18日395
1936年4月23日397
1936年4月25日399
1936年4月28日401
1936年4月30日407
1936年5月1日409
1936年5月2日411
1936年5月4日413
1936年5月5日419
1936年5月6日421
1936年5月7日423
1936年5月9日429
1936年5月16日431
 
下 册
 
1936年5月27日 哀悼中常会主席胡汉民先生特刊1
1936年5月28日3
1936年5月30日5
1936年6月2日7
1936年6月6日9
1936年6月9日11
1936年6月11日13
1936年6月12日15
1936年6月18日19
1936年6月20日21
1936年6月30日25
1936年7月2日27
1936年7月7日29
1936年7月9日31
1936年7月23日33
1936年7月30日35
1936年8月6日41
1936年8月7日43
1936年8月11日47
1936年8月13日49
1936年8月14日51
1936年8月15日53
1936年8月17日57
1936年8月18日59
1936年8月20日61
1936年8月24日67
1936年8月25日73
1936年8月27日79
1936年8月31日81
1936年9月1日83
1936年9月3日89
1936年9月8日91
1936年9月10日93
1936年9月11日95
1936年9月15日97
1936年9月17日103
1936年9月22日105
1936年9月24日107
1936年9月25日109
1936年9月29日115
1936年10月1日117
1936年10月3日119
1936年10月5日121
1936年10月6日123
1936年10月8日125
1936年10月10日 丰报国庆纪念特刊127
1936年10月12日129
1936年10月13日131
1936年10月14日133
1936年10月15日139
1936年10月17日141
1936年10月19日143
1936年10月20日145
1936年10月22日147
1936年10月23日151
1936年10月27日157
1936年10月29日159
1936年10月30日161
1936年11月5日165
1936年11月6日167
1936年11月7日169
1936年11月9日171
1936年11月10日173
1936年11月19日175
1936年11月21日177
1936年11月24日 丰报哀悼鲁迅先生特刊179
1936年11月26日181
1936年12月1日183
1936年12月8日185
1936年12月12日187
1936年12月19日189
1936年12月22日191
1936年12月24日193
1936年12月26日195
1936年12月29日199
1936年12月31日201
1937年1月1日207
1937年1月16日213
1937年1月19日215
1937年1月21日217
1937年1月23日219
1937年1月26日221
1937年1月28日223
1937年1月30日225
1937年2月2日227
1937年2月4日229
1937年2月6日231
1937年2月8日233
1937年2月9日237
1937年2月11日243
1937年2月13日245
1937年2月16日247
1937年2月17日249
1937年2月18日251
1937年2月27日253
1937年3月4日255
1937年3月6日257
1937年3月9日259
1937年3月11日261
1937年3月23日263
1937年3月25日265
1937年4月1日267
1937年4月5日269
1937年4月6日271
1937年4月8日273
1937年4月9日275
1937年4月10日279
1937年4月12日283
1937年4月13日285
1937年4月15日287
1937年4月16日289
1937年4月20日291
1937年4月24日293
1937年4月27日295
1937年5月1日297
1937年5月4日299
1937年5月6日301
1937年5月8日303
1937年5月11日305
1937年5月13日307
1937年5月14日309
1937年5月15日315
1937年5月24日317
1937年5月25日321
1937年5月26日323
1937年5月27日329
1937年5月28日331
1937年5月29日333
1937年5月31日335
1937年6月1日339
1937年6月2日341
1937年6月21日343
1937年6月29日347
1937年7月17日353
1937年7月24日355
1937年7月26日359
1937年7月27日361
1937年7月30日363
1937年8月2日365
1937年8月10日367
1937年8月14日369
1937年8月15日371
1937年8月16日373
1937年8月17日377
1937年8月27日381
1937年9月9日385
1937年9月26日 号外389
1937年10月4日391
1937年10月8日395
1937年10月13日399
1937年10月14日401
1937年10月16日403
1937年10月28日405
1937年10月31日407
1937年11月12日409
1937年11月13日411
1937年11月14日413
1937年11月16日415
1937年11月24日417
1948年2月9日419
1948年2月21日421

 

排版   胡晓   审校   代坤
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