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文化冷战:美国的青年领袖项目(1947-1989)》
作者: 张杨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0369442
本书简介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们随时能够感受到青年群体的力量。这种力量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像1968年全球反文化运动一样,青年群体能够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展现出即时强大的变革力量;二是毋庸置疑,青年精英一定会是一个社会和国家未来的领导者,会影响民族国家的走向(政治选择、经济模式、文化氛围)和国际秩序的可能建构。针对这一特殊目标群体,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前所未有地制定和实施了一个长期计划,试图有组织的、系统的识别、接触、培养、影响和塑造全世界的“潜在领导者”。
本书从文化冷战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意在探讨战后自由国际主义和全球冷战对美国高层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官私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密切合作,深化对美国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青年领袖项目”揭示出来的并非权力运作或政治外交的线性发展图景,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历史场景——政府内部在文化项目的使命设定、基本政策、指导思想和行动原则上的分歧;私人组织在文化输出方面的自觉意识;无所不在的智识基础和评估机制;青年群体对既有秩序的参与、质疑乃至挑战;政治力量无法掌控的跨文化交流效应,等等。
作者简介
张杨,1975年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结项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良好)、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题项目。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世界现当代史”、“冷战史”、“文化冷战史”、“中美关系史”、“世界文明史”等专业课程。对外交流方面,曾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交流学习一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目录
第一章 美国官方“青年领袖”政策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反共产主义与“青年领袖项目”缘起(1947-1961)
一、冷战机理与美苏争夺“冷战话语”主导权的斗争
二、国际教育交流框架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三、舆论引导者与“利益共同体”塑造者:对青年群体的新期待
第二节 “青年领袖项目”的组织化与规范化(1961-1969)
一、自由国际主义高峰期的文化外交政策
二、“部际青年委员会”的创建
三、“青年领袖项目”的系统化实施
四、《国际教育法》对项目交互性的期待
第三节 转折年代:“再造人类共同体”框架下的“青年领袖项目”(1969-1981)
一、“再造人类共同体”与现代外交新理念的提出
二、多重危机下“青年领袖项目”的再调整
三、福特执政时期的现实主义青年政策
四、“继承者一代”问题:确保大西洋联盟与修复南北关系
第四节 促进民主议题下的“青年领袖项目”(1981-1989)
一、“第二次冷战”框架下美国政府的意识形态进攻战略
二、“国际青年交流倡议”:从凡尔赛到日内瓦
三、特殊关注:聚焦中国和中美洲国家的潜在青年领袖
小 结
第二章 官私合作:教育和文化交流框架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第一节 “冷战共识”与美国志愿团体的海外活动
一、“冷战共识”与私人组织参与冷战的意愿
二、官私合作机制:资源共享与资金互补
三、“青年领袖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私人力量
第二节 亲身体验:影响易感阶段的青少年学生
一、培育低龄段英才:少年奖学金项目
二、移植美式教育:美国资助的海外学校项目
三、基督教青年会的“青年领袖培训”项目
第三节 作为增殖者的“新兴青年领袖”项目
一、核心群体:高层直接关注下的“未来人物”项目
二、深入社会生活:“农业青年领袖项目”
三、从东西到南北问题:汉弗莱奖学金项目
第四节 冷战的温和武器:女性志愿团体与青年女性项目
一、社区发展与人员交流项目中的女性群体
二、私人志愿组织与青年女性培训项目
三、通讯委员会与青年女性领袖
小 结
第三章 青年运动、中央情报局与组织化的隐蔽文化活动
第一节 中央情报局与国际学生运动
一、“管道”组织与文化冷战
二、美国全国学联的“外国学生领袖计划”
三、“学生冷战”:从全国学联到国际学生大会
四、冷战悖论:跨国学生运动中的进步性和能动性
第二节 对抗与互动:冷战与国际青年运动
一、美国青年理事会与世界青年大会
二、世界青年联欢节与中央情报局的评估与应对
三、国际青年大会vs世界青年联欢节
四、矛盾与抵牾:不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三节 艺术力量:用音乐影响青年群体
一、诸种艺术形式及其冷战价值
二、爵士乐:传递自由的讯号
三、摇滚:与苏东青年人之间的对话
小 结
第四章 区域差异与“青年领袖项目”
第一节 反殖民主义情结与亚州青年项目
一、聚焦亚洲青年问题
二、“全学联”与美国对日学生思想改造政策
三、争取华人学生和青年的亲西方导向
四、“亚洲大学”方案:美国影响亚洲高校青年的努力
第二节 相互对峙与美国对苏东国家的“青年领袖项目”
一、学说项目:针对苏东青年的意识形态战
二、曲折前行:东西方教育与文化交流
三、美国青年政治领袖理事会与选举研究项目
第三节 反美主义与美国的拉美学生项目
一、拉美“反美主义”现象与美国的判断
二、拉美学生特别项目的确立与实施
小 结
第五章 多重视角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第一节 冷战视角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一、从青年活动看冷战起源:合作如何演变成冲突和对抗?
二、从“青年领袖项目”看冷战进程:文化冷战如何上演?
三、从“青年领袖项目”看冷战效应:相互参照与仿效
第二节 民众史视野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一、冷战亦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民众诉求
二、民众意愿:对“冷战”道德性的高度期待与失落
三、“神话”破灭:学生冷战的结束及其对冷战结构的冲击
第三节 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青年领袖项目”
一、美国对外文化活动的历史源流和现实动力
二、单向文化输出的合法性难题与内在困境
三、跨国文化交流的溢出效应
余 论
一、效果评价
二、内部纷争
三、得失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