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柯若樸、高萬桑等编著《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出版

主編:柯若樸,高萬桑,謝世維

出版者:漢學研究中心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ISBN:978-957-678-691-4

本书简介

本書為2018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於萊比錫舉辦之「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此研討會亦獲中國宗教研究會 /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萊比錫大學東亞研究所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共同協辦,對道教與地方宗教豐碩的田野調查成果,提出現階段的學術研討。本論文集由柯若樸、高萬桑、謝世維等三位教授擔任主編,刊載論文皆經主編及匿名審稿委員審閱,論文撰稿人修訂後始進入編排,尤其要感謝三位主編為本論文集共同撰寫導論,以達提綱挈領、畫龍點晴之效,併此申謝。

作者简介

柯若樸(Philip Clart),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博士,先後在波恩攻讀漢學、民族學和國際法專業,曾在臺灣攻讀漢語,現為德國萊比錫大學中國文化與歷史專業教授。研究領域包括:臺灣民間信仰與宗教活動、中國明清以來宗教信仰活動,以及中國古典文學等。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1997年,在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EPHE,Paris)獲得宗教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近代道教的建立--全真道》。1998年至今,法國國家科學院(CNRS)專職研究員。2004年至今,法國社會.宗教.政教關係研究所(GSRL,Paris)副所長。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12年接替勞格文教授任法國實驗學院宗教學系道教史教授。研究範圍為近代中國宗教社會史,著作包括The Peking Taoists,1800-1949. A Social History of Urban Cleric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07)(《1800-1949的北京道士,一部城市道士的社會史》,哈佛大學,2007年)及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 (with David Palmer)  《近代中國的宗教問題》(與宗樹人合著,芝加哥大學,2011年)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兼華人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導論


道教法術的儀式框架──以斗母法術科儀為例 / 謝世維


《太極祭鍊內法》與鄭思肖的宗教思想 / 松本浩一


福建中部「開法場」制度的來源與功能研究 / 謝聰輝


從行瘟到代巡──道士與禮生在儀式中的競合關係 / 李豐楙


湖南地方香火的初步歸類:道教儀式、思想體系和「平寇將軍」的靈力 / 梅林寶


道教與地方信仰的競合關係──以媽祖信仰為例 / 張珣


道教與民間宗教信仰的多面向關係──以蒼南馬站一次宗教醫療儀式為例 / 潘君亮


苗漢之間──湘西道教與儀式專家傳統初探 / 康豹 撰,陳亭佑 翻譯


「道士上位」還是「主人上位」?:從做醮中看道教科儀框架與地方神廟的關係 / 周越


鄉村道士何以維持地方宗教的活動:以江西為研究案例 / 洪怡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